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養生 | 人間福報

醫藥

「粒線體」不健康? 4個壞習慣惹禍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讓民眾人心惶惶。專家指出,除了食安問題之外,「粒線體」功能是否正常,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現代人常見的幾個壞習慣,如水分攝取不足、晚睡晚起、缺乏運動、壓力過大,都會傷害粒線體健康。 華恩診所分子矯正醫學黃思曉醫師指出,粒線體是身體細胞內重要的胞器,也是身體運作的發電廠,負責為身體提供能量,90%的能量ATP都由此產生。粒線體占體重比約10%,存在腦部、心臟、卵子等需要大量能量的器官中。粒線體的功能,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它不僅影響著體力和精力,還與免疫力、壓力調節和神經傳導,有密切關聯。 「然而,人們常常忽略了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粒線體的影響。」黃思曉說,現代人飲食習慣失衡,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特別是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相對缺乏。此外,現在飲食經常接觸到塑化劑、清潔劑、防腐劑和加工食品,這些化學物質會對粒線體造成損害,引發疲勞和免疫問題。 近期引發關注的食安問題,首推重者可能引發身亡的米酵菌酸。黃思曉表示,米酵菌酸(邦克列酸))又稱「粒線體呼吸毒素」,只要1到1.5毫克就足以致命。米酵菌酸會癱瘓粒線體的電子傳導,導致粒線體崩壞,以致腸胃不適,噁心嘔吐,全身無力疲勞、頭暈、急性肝腎功能受損,嚴重甚至死亡。 華恩診所分子矯正醫學黃思曉醫師,提醒民眾注意日常飲食生活,保護粒線體健康。圖/德風健康館提供 此外,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也會對粒線體造成損害。研究指出,塑化劑會干擾粒線體的電子傳導,導致能量不足,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除了食安問題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損害粒線體。」黃思曉舉例,如水分攝取不足、晚睡晚起、缺乏運動、壓力過大。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粒線體功能下降,引發疲勞、失眠、免疫力低下等問題。 「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對健康至關重要。」黃思曉建議,應該注重飲食均衡、定期運動、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並適度補充重要的營養素,如還原型(Ubiquinol) Q10、益生菌、維他命C、鎂、鋅、硒等,可以幫助我們的粒線體正常運作,提供充足能量,保持健康與活力。

MORE

4成人有1人高血壓 年輕族群應建立居家量測習慣

【中央社台北訊】台灣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逾25%,醫師提醒近年高血壓年輕化,可怕的是高血壓如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狀態,一時無感,久了就危及性命,年輕族群也應建立居家量測血壓習慣。 明天(17日)就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今天透過新聞稿提醒,台灣每4名成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65歲以上患病率更超過50%,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心腎病變正是造成民眾失能與死亡的最大元兇。 林彥宏更憂心的是隨現代人飲食習慣、壓力大生活型態影響,近年台灣高血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前期無特定症狀,就像一時無感卻致命的「溫水煮青蛙」模式,高血壓若未控制,可能造成心肌肥厚,演變為心衰竭,不僅心衰竭致死率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更可能導致洗腎。 林彥宏指出,曾遇1名壯年男子被家人送急診,到院時心臟收縮功能低下,甚至出現肺水腫、危及性命,一問才知致命危機在5年前早有預兆,當時患者檢測出高血壓,但因自覺無礙未持續追蹤,長期高血壓引發心衰竭與腎病變,幸好在持續用藥降血壓、管理心腎症狀,1年後病情逐漸穩定。 衛福部數據顯示,台灣約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林彥宏提醒,民眾日常就應建立正確量血壓認知與預防意識,建議居家量血壓,因血壓易受民眾身處環境、心情影響,因此建立量血壓習慣才能量測出正確數值血壓,民眾可購買一般經核可認證血壓計養成居家測量習慣。 林彥宏說,血壓測量應連續測量7天、每天早晚2次、每次2遍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方能檢測出穩定、較接近自身狀態的血壓數據。近年高血壓定義與控制目標自140/90 mmHg下修至130/80 mmHg,若發現血壓異狀,應及早就醫,即時接受治療,遠離高血壓危害,預防心腎併發症。 三高是台灣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預防高血壓,除了量測血壓外,林彥宏說,民眾日常可從建立運動習慣、戒菸、飲食調整、減少鈉攝取、減重或減少飲酒等方式來維持血壓健康。

MORE

保護膝關節 骨科醫教你穿對鞋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12年戴大為從成大骨科到新化分院開設骨科門診,免去老人奔波市區就醫之苦,並且著重加強衛教、宣導正確膝關節保養及治療方式,希望可以造福山區老人「膝」望無窮。今年4月出版《退化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強調對膝關節退化患者或是想預防膝關節退化民眾來說,「選對鞋子」也很重要。 戴大為強調,鞋子與膝關節健康息息相關,民眾若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膝關節比較不會痠痛,全身也會放鬆。 如何選一雙對膝關節較好的鞋子?戴大為歸納出5個原則提供大家參考: 1. 鞋底至少1公分 鞋底若太薄,除了腳感不佳之外,也會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例如走路踩到釘子等。因此,選擇鞋底至少1 公分的鞋子,不僅更舒適,也更安全。 2. 鞋底前後高度一致 若鞋底後方(鞋跟)較高,會讓膝蓋受力不均,有增加膝關節負擔的風險。因此,建議挑選鞋底前後方高度差不多的鞋子,讓膝蓋受力更加均勻。 3. 彈性佳 除了鞋底高度外,彈性也是挑選重點。彈性差的鞋子,如硬底鞋或是軟芭蕾舞鞋,容易讓腳的動作不自然,增加膝關節負擔。因此,建議選擇慢跑鞋、氣墊鞋等彈性較佳的鞋子,讓腳的動作更加自然流暢。 4. 選輕一點 穿輕的鞋子走路比較輕鬆自然,腳步才不會在地上「拖」行。 5. 特殊需求 例如扁平足或高弓足等,建議選擇針對專門需求的鞋子,以更有效地保護膝關節。也可考慮使用鞋墊等輔助用具,以減少膝關節負擔。

MORE

國人因高血壓死亡率拉升 定期這樣做可預防

【本報台北訊】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根據11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高血壓性疾病佔據第7名,奪走8720位國人的性命。衛福部國健署表示,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但仍有三成民眾不知道有高血壓。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進行一次「722」測量,更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並掌握3C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世界高血壓聯盟連續4年倡議「準確量血壓,控制血壓,延長壽命」,呼籲世界各國政府重視測量血壓的重要性。 您還記得上次在家量血壓是什麼時候?血壓有正常嗎?國健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其中自知率為67.9%,仍有三成民眾不知道有高血壓。 同時,依據111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在十大死因為第2位、第4位及第7位,且高血壓性疾病之死亡率及排行呈現上升趨勢。 吳昭軍表示,民眾定期量血壓,可避免發生白袍高血壓的情形,國際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如果健康成人7天血壓平均超過參考值120/80 mmHg,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持續觀察722血壓值,若仍未改善,可以再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吸菸、喝酒、缺乏適量運動、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等。吳昭軍表示,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並掌握3C(Check、Change、Control)原則,輕鬆做好血壓自我管理。 1C規律測量(Check): 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的參考依據。 2C改變習慣(Change): 在日常生活上,落實良好生活習慣,如採用低油、糖、鹽及高纖(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3C控制血壓(Control): 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除落實良好生活習慣外,更需遵循醫囑服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

MORE

鳳梨飯後吃 助消化降血壓

【本報台北訊】有酸甜好滋味的鳳梨,又稱為「菠蘿」或「旺來」,每年四到六月盛產,富含鳳梨酵素、膳食纖維、阿魏酸、鉀、錳等營養素,有助消化吸收、降血壓、美肌等功效。 營養師劉怡里指出,鳳梨最大特色是含有鳳梨酵素,有助於分解蛋白質,鉀含量頗高,有利水利尿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的人食用;維生素B6及菸鹼酸含量也不少,可以保養心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更年期婦女的燥熱問題。 另外,鳳梨的膳食纖維很多,可幫助排便順暢又助消化。 特別的是鳳梨含錳,能幫助體內增加抗氧化能力;鳳梨還富含「阿魏酸」植化素,可以預防抵抗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劉怡里說,鳳梨含錳、鉀外,還含有維生素A、E等抗氧化成分,可抑制人體的發炎反應,幫助皮膚修復。 劉怡里提醒,鳳梨不要吃太多,以免太酸而傷胃,更要避免空腹吃,建議飯後食用,但消化性潰瘍的人不宜多吃,皮膚有濕疹的人也最好不要吃。

MORE

從「心」寵愛母親 遠離憂鬱症與心臟病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12)日是母親節,還在思考要準備什麼禮物或帶母親去哪裡吃大餐嗎?研究發現,在憂鬱症導致心臟病發作、胸痛、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事件的危險比率上,女性均高於男性。專家提醒,比起禮物或美食,不妨從關照媽媽的身心健康做起。 在家庭中,母親這角色,常被賦予許多重擔,要處理家務、照顧長輩或子女等,如同時身為職業婦女,更是分身乏術,壓力山大。在全球,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不僅如此,根據2024年4月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期刊:亞洲 (JACC: Asia)》期刊研究指出,被診斷出憂鬱症的女性,比憂鬱症的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憂鬱導致忽略健康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此一屬於觀察性世代研究,研究結果雖無法確定「憂鬱症」跟「心血管疾病」間的因果關係,但確實看到兩者間的關聯性。憂鬱症的女性患者,同時也有較高的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是否因憂鬱症導致患者容易忽略自身的飲食、運動與健康照顧?」 圖/pexels 詹佳真指出,憂鬱症跟心血管疾病一向都被認為是雙向關係:罹患心血管疾病者,較易罹患憂鬱症,反之亦然。她說,女性在月經周期、懷孕、停經期,受荷爾蒙改變的影響,比男性更重視周遭人際關係;加上扮演不同角色時的矛盾與衝突,均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且罹患率高於男性。 陪她做運動話家常 「所以,為人子女者,母親節除了安排聚餐,不妨也陪伴母親做做運動或坐下來話家常,讓母親的身心更健康!」詹佳真建議。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係由日本多位學者進行,時間從2005年到2022年,篩選出四百一十二萬五千七百二十位參與者,年齡介於18到75歲,其中約57%為男性。結果發現,憂鬱症診斷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率在男性中為1.39,女性則為1.64。 換言之,在憂鬱症導致心臟病發作、胸痛、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事件的危險比率上,女性均高於男性。研究者表示,體內荷爾蒙和發炎指數,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兩個因素,憂鬱和焦慮則是「壓力源」,它們會對身體造成發炎破壞,使血管硬化和斑塊聚積。

MORE

【營養專欄】飲食注意5件事, 延緩慢性腎臟病!

文/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近年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增加,確診時,腎臟功能已有不同程度喪失且不可逆轉,若無法控制病程進展,未來恐面臨洗腎。患者除應遵照醫囑積極配合治療與用藥外,更需加強控制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而飲食是治療中的重要關鍵。現在就來分享慢性腎臟病飲食的注意事項: 1.熱量攝取足夠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食物選擇限制大,患者們也會因限制蛋白質攝取量,導致熱量攝取不足。然而,熱量不足,營養不良,身體會消耗自身的肌肉來產生能量,使尿毒素上升,增加腎臟負擔。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首要原則是攝取足夠的熱量,請遵守營養師的飲食規畫,亦可善用低蛋白點心(如:米粉、冬粉、米苔目等)或腎臟疾病專用營養品,補充熱量,讓體內蛋白質做更好的利用,減少尿毒,增強免疫力,維持健康。 2.適量高生物價蛋白質 除了糖與油,許多食物仍含有蛋白質,慢性腎臟病患者蛋白質攝取量將依照其病程進展有所調整。請務必遵守醫師及營養師的飲食建議及規畫。選擇上,請盡量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如:豆腐、豆乾、豆包等黃豆製品。此類食物含有身體需要的必須胺基酸,體內利用率佳、產生尿毒素少。反之,低生物價的蛋白質,如:麵筋、麵腸、麵輪、烤麩等麵筋製成的食品,此類食物一般人食用無妨,但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減少食用。 3.限制鹽分攝取 飲食清淡能改善血壓、水腫,進而避免功能惡化。平日飲食應減少加工製品、調味料(醬)、醃漬品;烹調上,改用天然的食材,如:五香、八角、薑等食材做提味,以增進患者食欲;而合併有高血壓的患者,更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用降血壓藥,勿自行調整用藥。 4.減少高磷食物 當腎功能下降,無法排除飲食中攝取到的磷,會導致血磷濃度上升。血磷異常會造成骨頭與血管的病變,並損害腎功能。當醫師有提醒飲食上需開始限磷時,請減少高磷食物攝取,尤其是奶類與奶製品,其磷含量高且吸收率佳。若醫師開立磷結合劑,請於用餐時服用,幫助減少磷的吸收,降低血磷數值。 5.減少高鉀食物 當腎功能下降,降低排鉀能力,嚴重的高血鉀恐造成心律不整等不適。若醫師提醒需開始限鉀時,飲食應避免高鉀食物,如:香蕉、番茄、楊桃及火龍果等水果,蔬菜類建議川燙後油炒或油拌,避免生食,也需減少湯汁及標示「低鈉」調味料,因部分標示「低鈉」調味料,其相對鉀含量較高。 慢性腎臟病有多種階段,不同階段的飲食也有所不同,患者務必向醫師及營養師諮詢,共同討論最適合的飲食並積極落實。執行時,患者可能因為飲食受限程度大,而感到辛苦及產生心理壓力,但請務必保持信心。另外,積極控制三高及體重、規律運動、勿聽信偏方等,更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降低洗腎機率!

MORE

中藥養生凍齡回春 施丞修用肌膚算病

文/記者陳玲芳 「中藥不僅能養生、能治病,還真的能夠讓肌膚凍齡甚至回春。」一樣是開中藥治病,卻有著不同的治療結果,最根本的差異,在於皮膚治療思惟。施丞修中醫師自承,治療皮膚病的方法,已從針對皮膚表象治療,轉變成「不管皮膚病」而只是「調理體質」而已。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許多轉捩點,施丞修中醫師的人生也是如此。他不諱言,起初決定當中醫師,是因為家裡就是做這一行,揣摩或許會更容易入門,因此硬著頭皮背許多實在看不懂的中醫書籍。「但時間久了,這些知識卻在腦海中產生了變化,看出了一些端倪,開始感受到中醫既哲學又有醫學的道理。」 施丞修表示,他在當了中醫師之後,才發現中醫「易學難精」,也遭遇許多挫折。「太太在懷第二胎時,得到憂鬱性溼疹,遍尋良醫而不能,這讓我徹底認為中醫不行。」但人生的轉折又再一次發酵,他的碩士導師邱仕君教授,居然只用了一周時間,就讓太太原本溼爛嚴重凹陷的肌膚,填補至原來的高度,也不再劇癢。 施丞修仔細研究其方子,十二味藥有四味藥他用過,四味藥他臨時找不到,另四味藥他沒想過要用,卻沒想到居然會有此「奇效」。他回頭問教授為何會如此神奇,教授用不解的眼神看著他,似乎在跟他說:「有這麼難嗎?方子都已經給你了,還不懂嗎?」 原來,在中醫的世界裡,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他回想針灸老師也曾說:「只有療效,沒有神奇。」於是他決定好好研究「皮膚病」這個領域。而今,他也已成為此一領域的專家。 回春,是附加價值 某次,一位記者訪問施丞修,在訪問稿標題旁標明他是「皮膚回春達人」,他覺得不妥,請對方不要用如此「聳動」的標題,深怕會誤導民眾對中醫的認知,請他改為「皮膚病專家」即可,但報社卻未更改,讓他耿耿於懷許久。 後來,在二十幾年研究當中,施丞修的觀念又再一次發生轉折,他發現中藥不僅能養生、能治病,還真的能夠讓肌膚「凍齡」甚至「回春」,而肌膚回春與「根治」有相當緊密的關係。 一樣是開中藥治病,卻有著不同的治療結果,最根本的差異,就是整個皮膚治療思惟。他治療皮膚病的方法,從針對皮膚表象治療,轉變成不管皮膚病而只是「調理體質」而已。亦即他常說的「不治之治」,不直接治療而達到病癒與根治目的,其同步的表現與附加價值就是「回春」。 「究其背後的原理,調理就是將全身的細胞年輕化,讓身體在平衡狀態下產生自癒力,接著逐漸修好各個異常的系統,免疫系統以及皮膚系統只是其中之一。」施丞修說。 望聞問切,望為首 施丞修表示,他在師承於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老師「望診」之後,逐漸發現中醫的科學性,有別於現在醫學的檢驗,身體表徵所呈現的一切都是訊息,能掌握訊息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或是疾病療程的追蹤。這也是除了把脈、問診、聞診及現在醫學各類的檢查之外,檢測身體健康程度,另一項值得參考的指標。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在民眾的心中只剩切脈,認為看中醫一定要把脈,因此很習慣地伸手要來考中醫師。其實「望為首要」,「望而知之謂之神」,中醫師診斷的第一個工具其實是望診,再來聞診、聞味道或聽聲音,接下來才是問診,甚至直搗黃龍、問出重點,最後才是「脈診」確診。 近年來,中醫醫美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施丞修中醫師本身也會美顏針,他認為若能整合原來內科的自然回春調理,是能在中醫醫美界大展身手。不過,此兩者的立基點有很大的差異。美顏針以「駐顏」為出發點,「凍齡」與「回春」則是健康的附加價值。 「時間用在哪,成就就在哪。」施丞修認為,中醫的本質為「救死扶傷」,讓疾病纏身的病患,還有另一途徑,可以得到根治的機會。雖然古代驗方隨處可得,但要成為一位真正懂醫理的中醫師,需要時間的淬煉與經驗的累積。最後,施丞修還是選擇了非「速效」,但能紮實恢復健康體質的「健康美」為其行醫的主軸。 中醫始終以「預防醫學」的角度,來避免疾病發生,所借重的是身體訊息的變化。所謂「內有故必形之於外」,就是指當體內已出現變異,身體外在也必定有一些變化可供參考。 皮膚,健康晴雨表 例如,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吃得過鹹,絕對不能等到身體出現高血壓或腎病變才吃藥控制。當發現皮膚愈來愈乾燥如枯葉,手掌心掌紋乾如刀切,就要檢視吃的東西是不是過鹹了。 施丞修門診觀察發現,現在皮膚乾燥的年輕人也不少,隨著火鍋店的蓬勃發展,一年四季都可邀集三五好友一同到火鍋店聚餐。吃火鍋要沾沙茶醬或是醬油,為了要口感與刺激味蕾,重鹹就難以避免。「因此,不少年輕美眉,不管再怎麼保養,臉皮就是不夠透亮Q彈,卸妝後看起來馬上老十歲,就是因為長期飲食重甜、重鹹、重辛辣所致。」 施丞修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擁有人體較大的表面積。由於廣泛覆蓋,加上暴露於外,要保持嬰兒般的膚質原本就不易。如果沒有想辦法維持住身體基礎運化與代謝,那麼皮膚就會像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顯現身體的營養和水資源的運用情況。 十年前即已出版《肌膚算病》一書,十年後又以《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時報出版)重出江湖,施丞修說,此書雖然舊酒裝新瓶,但仍然是最「親民」的中醫皮膚保養書籍,因為加入許多新篇幅與觀念重整,並搭配實例照片,相信能讓讀者耳目一新。

MORE

水果很甜可吃多嗎? 營養師破解迷思

【本報台北訊】糖吃多不好,很多研究指出攝取過多添加糖有礙健康,包括蔗糖和果糖,但有些水果也很甜,營養師解釋,水果中的糖都非屬上述的添加糖,水果中的果糖含量很安全,更可以每天攝取。 水果對身體的益處 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提到,水果含有膳食纖維,需要時間咀嚼和消化,可以增加飽足感,且水果更有對身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各種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合物。 她表示,食用水果這類低熱量的天然食物,取代飲食中的高油高糖食物更有助於減肥。而且,水果可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及第2型糖尿病風險。 最適合吃水果的時機 水果適合的食用時間,可依身體狀態分類。一般人任何時間都能吃,腸胃道不論是空腹、吃飽後,時時刻刻都有準備好可以消化水果;減肥者建議飯前吃,且多選高纖水果可增加飽足感。 吃完大餐後,可選擇木瓜、奇異果及鳳梨等有益消化的水果來促進代謝;運動完把握運動後的1小時內,吃一些酸味的水果更能幫助肝醣再生、修復肌肉。 吃完大餐後,可選擇木瓜、奇異果及鳳梨等有益消化的水果來促進代謝。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重點,應選擇如芭樂、聖女番茄等低GI水果,並適量攝取,且最好飯後食用水果,因為水果與蔬菜及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可讓血糖波動更小,盡量避免空腹吃。 胃食道逆流者應避免睡前3小時吃水果,且避免柑橘類、高酸度水果,以免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 程涵宇表示,水果是天然低熱量的好食物,水果當中的果糖也都是安全含量可以天天吃。 她提醒,特定慢性病疾病者盡量多挑選特定水果吃,以及注意攝取時間,對身體一樣有正面幫助。 資料來源:水果空腹不能吃?太甜會胖?何時吃最好?營養師一次破解水果迷思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重點,應選擇如芭樂、聖女番茄等低GI水果。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MORE

吃錯鹽 半數國人陷「缺碘」危機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解除鹽品專賣與開放進口鹽品,許多未添加碘的鹽品進口至台灣,營養師指出,此舉卻讓台灣人又開始「缺碘」,而缺碘問題中,最顯為人知就是甲狀腺腫大。根據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查訪,發現坊間有許多鹽品取名十分誘人,如天然海鹽、日晒鹽等,殊不知這些鹽大部分都不加碘,台灣民眾必須破除迷思,避免落入缺碘危機。 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表示,1970年代前,台灣民眾普遍都有碘缺乏與甲狀腺腫大問題,因此政府實行碘鹽強化政策,由當時國營鹽品公司在食鹽中加入碘酸鉀後,透過穩定的食鹽攝取量幫助補碘,大幅度有效減少甲狀腺腫大狀況。 碘,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礦物質,為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人體許多生理機制,如新陳代謝、產熱效應。碘也與胎兒、嬰幼兒的生長有關,像是身高、智力發展等,研究顯示「攝取足夠的碘」與小孩子的IQ有關。甚至給予碘缺乏孕婦補充高量的碘,都有助於改善孩子未來的IQ狀況。 圖/好食課提供 林世航說,我們每天都會從尿液中流失碘,根據研究,20-29歲的族群平均每天流失306微克(男)與275微克(女),但個體差異大。隨著年齡增長,碘流失量也隨之提高,在60-69歲族群中,平均男生每天流失量已提高至581微克,女生亦提高到424微克。 碘問題中,最顯為人知就是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因為碘不足會降低合成甲狀腺素的效能,為了彌補效能,會造成甲狀腺組織增生,進而產生「腫大」的病徵。「甲狀腺腫大僅是最後表徵,缺乏甲狀腺素,更是造成許多嚴重問題,如懷孕流產、小孩生長遲緩等。」 現今民眾普遍晚婚晚孕,而不孕、自發性流產或者懷孕時期不適症狀增加,不只年紀會影響,也可能與碘缺乏有關。有零星文獻認為缺碘與懷孕流產有相關性,也有研究發現缺碘孕婦,胎兒發展受限、子癲前症發生率增加。 文獻特別指出,若在懷孕時期才開始補充碘,可能「為時已晚」,這也是國健署為何極力推廣「孕齡女性」日常即要攝取足夠的碘有關。 圖/好食課提供 林世航以日韓為例,由於飲食中有大量且各式各樣的海帶製品,讓日韓民眾可以獲得足夠的碘。歐美則因酪農業會使用「碘伏」進行乳頭消毒,碘會滲入牛奶中也提供民眾攝取到碘。然而,台灣的飲食習慣並未有富含碘的食材,即便是海帶類食品,也並非每天都會吃到足量,牛奶攝取率低以外,碘伏亦非台灣酪農業會使用到的消毒液。 這代表我們需要「穩定的碘來源」,林世航強調,想要每天都能攝取到碘,「碘鹽」就是最好的方式。然而,目前大賣場充斥著無碘鹽,好食課團隊到大賣場統計碘鹽的比例,結果發現32款鹽品,含碘鹽僅有6款,比例僅為18.75%。 因此,他建議購買鹽品時要注意以下警語:「碘為必需營養素,本產品未加碘」或「碘為必需營養素,本產品含碘」,主要用鹽,優先購買「含碘鹽」。

MORE
/1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