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 557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41 談日本佛教 3-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 557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41 談日本佛教 3-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佛光山本栖寺座落於富士山下、本栖湖畔,擁有美麗而不受汙染的大自然景觀。 圖/資料照片
日本富士山祥雲。 圖/慧昭
與日本大谷大學師生座談
時間:2009年3月6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提問六:我住在鑑真大師當時到達的城市──鹿兒島縣,現在已經沒有過去的盛況,加上日本佛教信徒現在的信仰心低落,讓我沒辦法不去想這些問題。希望您能告訴我,台灣佛教所有的和日本佛教目前所沒有的,謝謝。

台灣佛教的寺廟比較不容易讓家族進來管理,寺廟一定要交給其他出家人。台灣的佛教重視跟信徒之間要融和平等;基本上一個寺廟裡面,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縱使分開,大家都會在同一個寺院教團範圍之內。
台灣的比丘尼很多,地位也很高,好多位博士比丘尼都在大學裡面教書,慈惠法師幫我在美國辦西來大學,十幾年前再替我建南華大學,十年前辦佛光大學,他替我做高中校長做了好多年,台灣比丘尼的地位很受人尊重。
台灣的信徒很喜歡出家人到他們家裡做家庭普照;有很多台灣的信徒在寺院、宗派之間遊走,他們也不計較。
我記得過去日本有一位老師跟我講,日本的佛教現在不稱作「比丘」,稱「和尚」,意思是說,我們不受比丘戒,但我們可以做和尚,做老師。
台灣的寺廟對於素食是很嚴格要求的,酒也是不能碰的;台灣的出家人可以孝養父母親;在台灣,出家人太有錢,就沒有人尊重。此外,大家對早晚課誦都很認真。不過台灣現在的出家眾,也慢慢地社會化、俗化了。
基本上,台灣比大陸的佛教要進步得多,嚴格得多。大陸的佛教現在也很開放,但是佛教的教育還不夠。
現在台灣比丘、比丘尼的教育水準一般都很高,據我估計,台灣的比丘、比丘尼博士學位有三十人以上,碩士學位有五百人左右,現在一般年輕的出家人,大部分也都大學畢業,這是近二、三十年來的事情,六十年前我到台灣,連初中畢業的都很少。
雖然教育水準提升,但是不及日本。日本近代的幾位學者,像塚本善隆、平川彰、中村元、水野弘元,佛學都很了不起,台灣沒有這種人才。
台灣佛教學者的著作量很少,最近我們佛光山做了一個佛教學者的著作統計,也許我們的知識不夠廣,我們統計近一百年內的佛教作品,比丘著作者一百人,比丘尼著作者五十人,在家女居士三十人,在家男居士三百人,在家的、研究佛教的學者,應該五百人以上。至於中國大陸,在質和量上總算起來,也不及日本。
日本佛教和台灣佛教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我一時也想不到那麼多。你覺得我這樣的答覆夠不夠?(提問者:謝謝。)

提問七:我現在三年級,接觸佛教也只有三年的時間,知道的也不多,但覺得好像愈讀愈不懂。來到這裡,深深地感覺到大師對佛法的事業非常積極。我想請教您,您在說法的時候,經文都怎麼講?有沒有試過講到後來,會對佛法有疑問或者不懂的地方?

對於佛法,最初當然是有很多問題,到現在,就沒有問題了。你剛才說愈來愈不懂,其實是進步;如果你覺得你都懂了,反而自滿,不容易有進步。
舉一個例子,我記得多年前對於佛教曾經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吃素可以,吃葷不可以?」
我從三、四歲開始就吃素了,我基本上不歡喜肉食,但是我對於生物的定義會好奇,動物會生長、繁殖、死亡,青菜也是一樣,為什麼青菜可以吃,牛羊雞鴨就不能吃呢?我就想,我們吃素是一百步,吃魚肉是五十步,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不是絕對的道理,那時候別人也解答不了我的問題。但是我後來慢慢發覺到,吃動物,牠會有心識反應,牠怕死亡,牠會恐懼;吃青菜蘿蔔,它沒有心識反應,它是物理的反應,基本上動物和植物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認為素食是比較正確的。後來我對佛教的疑慮、問題,就慢慢沒有了。
現在,縱使我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不覺得佛法不合邏輯,不合真理。所謂「真理」,首先,它要有普遍性,無論在台灣、在日本、在美國,這個問題都是一樣的解釋。第二,它要有必然性,不可以更改,本來如此,沒什麼理由,到處都是一樣。舉例說,佛法說人有生老病死,不管哪一個國家的人,不論古今,統統都有生老病死,沒有例外。第三,世間一切都要因緣才能成就,沒有緣分則不成。這世間的人類萬物,都有普遍性、必然性,也都是因緣生、因緣滅。
對於佛教的道理我們要以「三法印」評鑑它。當然道理有了義、不了義,究竟、不究竟,方便說的也有,本來就有程度的不同。你現在三年級不懂,慢慢地,到了四年級,甚至以後就會懂了。
我們在日本有個本栖寺,歡迎大家到那裡。祝福你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