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法語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開示 「體、相、用」真義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佛教對世間人生的原則「體、相、用」 文/星雲大師 常有人問: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是什麼意義?也有人問:佛教常說「體相用」,這又有什麼意義? 在佛教裡,用「三」來表示的名相為數很多。如:「三學」戒定慧,戒為體,定為相,慧為用,彼此互有密切的關連;再如:「三藏」經律論,經為體,律為相,論為用,三者也有互通的意義。 現在,我們把佛陀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和「體相用」合而為一。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這就是佛陀的真如理體,是「體大」;佛的報身,萬德莊嚴,相好圓滿,讓人尊敬,這就表示「相大」;釋迦牟尼佛千百億化身,不論阿彌陀佛、藥師佛,乃至諸大菩薩、諸大羅漢、諸大聖賢,甚至世間的「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法身」,這不就是「用大」嗎? 圖/unsplash 所以,佛陀的法身、報身、應身,就是體大、相大、用大。三身雖有差別,雖有層次上的不同,但是合而為一:一個佛陀,一種信仰;一層真理,一種解脫。我想,「體相用」應該用這樣來解釋。 甚至,我們從佛陀,再說到凡夫眾生。根據《大乘起信論》說,我們的心,它的本體、相狀、作用,廣大無限,所以稱為體大、相大、用大。心的「體大」,大如虛空,甚至比虛空還要大,所以佛經裡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個人如果有容納宇宙虛空的心量,必定能做大事。 在我認為,心的「體大」就是生命,如果萬物沒有生命,就沒有作用了。作為本體的生命,是不增不減,是永恆存在,是絕對的、無限的、真常的;心的「相大」就是生死,是生命的階段性轉換,是有生滅、去來的無常變化,是相對的、有限的、非常的。而心的「用大」,就是生活。我們活在世間上,生命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等,無一不是生命的作用。 圖/unsplash 因此,我們既然來到世間「生活」,就有「生命」,雖然生命有「生死」的無常變化,但我們可以利用有生之年,好好發揮生命的本體,把它的精神、意義、能量,隨機、隨緣、隨宜的權巧應用,如此就能發揮生命的價值。 說到生命,人的生命是無法單獨存在的,必須要靠很多的因緣成就,所以宇宙世間是一個大我的生命,是共同的,是同體共生的。例如,我們出生之後,需要父母的照顧,需要師長的教導,需要社會各種人士給我們的緣分,我們才能活下去;沒有他們,我們的生命就沒有辦法維持。因此,生命是彼此相互關聯的,當別人給了我們存在的因緣時,我們也要給人家一些因緣,讓他們的生命也能存活下去。 再說到「生死」,有生必然有死,這是世間最自然的現象,也是最平等、最公平的事情。舉凡是人,不論帝王將相,或是販夫走卒,都有生死。但是有的人好生惡死,也有人活得無趣、無奈,就以自殺來結束生命,這都是過於極端。 圖/unsplash 其實生死就如同睡覺,睡著了就像死去一般;睡醒後,好比又再重新活過來。生死也好像日出日落,早晨太陽從東邊出來,到了傍晚從西邊落下;明天一早,它又會再度重新升起。所以生死是圓形的,生了就會死,死了又會再生,生命是不死的。所謂「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死亡在佛教稱為「往生」,往生不是死,只是生到別處去。死亡,其實就如衣服破了、房子壞了,要換新的一樣,是值得歡喜的事情。 延伸閱讀:影音/星雲大師談緣起 相互共生 人間佛教 回歸佛陀本懷 最後談到「生活」。人打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喝奶、走路、被愛;長大以後,學習讀書、交朋友;成年了,開始學習各項技能。為了在這個世間上生存,每個人都要承受許多的壓力。尤其人際之間的相處,彼此的因緣很重要,所以我們都得學習讓人家願意接受我,讓人家認同我,讓別人欣賞我;若我的所行所做,都不能被人接受,只怕生存就會產生障礙了。 所以,生命、生死、生活,都是人間佛教所關心、重視的。我曾經說過:「人間佛教包括生命、生死、生活;生命是人間佛教的體,生死是人間佛教的相,生活是人間佛教的用;乃至人間萬有環環相扣的關係,就是人間佛教。」這就是人間佛教對「體相用」的看法。 圖/unsplash 說到人間佛教,今天全世界儘管佛陀說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合而歸一,我們只有一個佛陀。所以,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希望流傳了二千六百年的佛法,大家能夠共同合作,齊聚一起,歸投在佛陀的懷抱裡,以佛陀為中心,再來創造佛教的輝煌時代,讓全世界千百萬化身的諸佛,都能為真理而共同努力,這就是「體相用」的真義。 延伸閱讀:影音/星雲大師談 空與有 互相包容

MORE

<星雲法語>了解緣起

近年來一些報章雜誌、書籍裡屢屢談到「緣起」。《大乘起信論》云:「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緣起」是佛陀究竟的體悟,不能完全將它當成知識或哲理來研究。「緣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修正、體會、深觀才能證知。了解緣起能有四點體認: 第一、能建立感恩的美德:「緣」就是相互共生的關係。如果沒有父精母血的生養之恩,我們無法成人;國家沒有穩定的政治,我們無法安全的生活;沒有師長的教育啟發,我們無法成材;沒有各行各業日用所需不虞的供應,我們無法快速便利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都要仰賴眾人給予因緣,所以要感謝大眾給我們的恩惠、助成。 第二、能培養隨緣的習慣:萬物的生成,需要仰賴緣起,因此我們不可以違背因緣行事,凡事隨緣隨份不強求,順著真理生活。比方說 :生活作息正常,不顛倒;與人溝通,能隨順不同根性,顧念對方的立場;做事的態度上,能順應原則,不違事理。隨緣不是隨順習性、情緒,是積極努力安住在每個當下,如此就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三、能擁有希望的未來:佛教常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好比播種,種子下得勤,收成自然豐厚。有的人只要遇到困難,就會有貴人適時相助;有的人不怕給人利用,有好東西也不怕給人分享,所以總能得到好的機會,前途自然寬闊平坦。由此可知只要平日廣結善緣,不怕未來沒有機會。 第四、能了悟真實的人生:懂得緣起,能使我們覺悟人生實相是生命之間相通互成、彼此依存的道理,是累劫以來無數的因緣所成。菩薩行者能深觀緣起,而了悟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所有自他的存在都離不開因緣,所以能怨親平等的將小我融入大我中,而體現「自他一如」的美妙。 人類是社會性生物,以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維持心理及生理的健康,並且相互尋求幫助,來減輕面臨自然、生命變化所帶來的痛苦。我們常說人生「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了解緣起的可貴,把握當下,建立好因好緣,自然能有不同的人生景況。 第一、能建立感恩的美德,    第二、能培養隨緣的習慣, 第三、能擁有希望的未來,    第四、能了悟真實的人生。  

MORE

【星雲法語】善因善緣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識,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準則。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人是自己的園丁,人生要活得幸福、美滿、快樂,就要培養善因善緣。有關「善因善緣」,有四點意見: 第一、避免輕諾寡信:「人無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謂「一諾千金」,別人有求於你,你能做到的當然要答應,做不到的,則要說明原委,千萬不能輕易承諾之後卻不當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次、兩次,等別人對你失望,甚至對你懷恨,從此不再和你來往,那時再想挽救便嫌遲了。所以一個人要守信,約會要守時守信,對別人的承諾更要信守不移。信用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條件,千萬輕忽不得。 第二、嚴戒好言善辯:「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受人誹謗尚且不必急於辯解,何況平日無事,更無須與人爭辯。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歡辯論,只要一開口,就滔滔不絕;只要一講話,就口沫橫飛。但是好言善辯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為善於狡辯,乍聽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經常狡辯,常常言過其實,自然別人心裏有數,也就對你敬而遠之了。所以,如果你不想做一個不受人歡迎的人,就應該嚴戒好言善辯。  第三、待人寬大厚道:胸襟寬大,待人厚道,條條都是大路;心量狹小,對人刻薄,處處都是荊棘。做人寬大厚道,寬則得人,厚可載物;做人尖酸無情、得理不饒人,容易樹敵。所以寬恕別人,其實就是釋放自己。所謂「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一個寬大厚道的人,在道業上能夠養深積厚,在人際間能夠廣結善緣,在事業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第四、重視基本禮儀:人和人之間,不要以為「熟不拘禮」,其實所謂禮者,就是要合乎道理,合於倫理。《三字經》說:「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在家庭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之禮,君臣之義更不可廢。乃至平日裏,鄰里之間、朋友之間、長官部下之間,彼此見面了,一句「你好」、「你早」,甚至點個頭、問個訊、合個掌,都是做人應有的基本禮儀,都能給人一個心意上的尊重,都是人際之間不可少的交流。 愛惜自己的福報,就是珍惜自己的現在;廣結人間的善緣,就是豐富自己的未來。當一個人遭遇逆境、挫折時,只要肯要改變自己的因,並且廣結人際之間的善緣,就有美好的未來。所以「善因善緣」有四點: 第一、避免輕諾寡信。第二、嚴戒好言善辯。第三、待人寬大厚道。第四、重視基本禮儀。

MORE

警覺之要

生活要時時懷有警覺心。警覺世間無常,就會愛惜時光;警覺人情冷暖,就知道謹言慎行;警覺世間的憂悲苦惱,才能提得起、放得下。如何提高人生的警覺?有四點需要: 第一、要安而不忘危:人生活在平順穩定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了各種潛在的危機,一旦危險發生,則來不及應付,所以平時應有憂患意識,以防患未然,不致留下遺憾。飛鳥類在未雨之前,就懂得修護巢窩;臨冬前的動物也知道要儲存糧食,惟恐冬雪不便;同樣的,人在擁有財富的時候就應廣結善緣,布施貧乏。有朝一日,當你有困難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來幫助。 第二、要存而不忘亡:世界上許多功成名就的人物,年老時仍不願交棒給後人,未能將身後事處理好,讓如日中天的事業而告中斷,甚至百年後,兒孫為了爭奪遺產,惹得烏煙瘴氣。因此,當我們身體康泰的時候,就應該想到生存與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死亡無時無刻不伴隨在我們身邊,人不能只想求生,卻不預做死亡的準備,一但事實昭然,就措手不及了。 第三、要治而不忘亂:唐朝大醫家孫思邈說:「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意思是說從事醫護之人要有「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中國古聖先賢治理天下,常常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佛教治心亦然,教以止觀,洞察心機之始。因此,處於順境時,應有遭受逆境時的預備和防範,方能臨危不亂。 第四、要得而不忘失:人生在世總有得失,即使甜如蜜的愛情,亦如流水,時而載舟,時而覆舟;縱使富比王侯,十年風水轉,黃金變糞土,將相公侯變成階下囚。所以明朝憨山大師?逌勸世文?逡說:「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杜甫?逌縛雞行 ?逡載:「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世間無論什麼東西都不是永恆存在的,因此人類對於人、事、物的無常變化更應該提高警覺,身心才能獲得保障和平衡。   如何提高警覺?有以下四點: 第一、要安而不忘危, 第二、要存而不忘亡, 第三、要治而不忘亂, 第四、要得而不忘失。

MORE

行事的進階

文/星雲大師 爬山,要一階一階向上,才會登頂;讀書,也要一級一級累積,才能進步;做事,也有各人的層次、巧妙不同。有學問的人,有學問的層次;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層次,甚至,在行事、在年齡上,也有很多深淺不同的層次。以下就年齡講述行事的四個層次。 第一、少年時,用意志來行事:少年的時候,意氣飛揚,活力十足,如同有一句話說:「只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鮮少經過周密的考量做事。假如你能依著自己的意志,「我喜歡、我要」來行事,完成自己的夢想,並沒有錯;但是,這句話不對,而且非常危險。你歡喜的事,它卻不道德、不合理,對別人有害,就是不能做。因此,少年用意志行事,最好能有善知識的提攜與指導。 第二、青年時,用智能來行事:青年的時候,他的知識慢慢成熟,會懂得用理念、想法、智慧、能力來行事。這個時候,他不會完全衝動,而有一股勇氣與熱忱,他少了一分稚氣,增加了一分理智,一步一步實踐理想,達成目標。 第三、中年時,用判斷來行事:到了中、壯年的時候,他做事也不莽撞了,也不感情用事了,凡事都經過一番考慮、經過一番抉擇、經過一番審察。他逐漸累積知識,經過人事歷練,懂得用判斷作為行事的標準,成為人生行事的黃金時期。 第四、老年時,用圓融來行事:到了老年的時候,他的人生經驗豐富、社會閱歷無數,生命已臻成熟圓融了。因此,無論做什麼事,他都會思前顧後、左右考量,他不願意傷害任何一方,也不會只聽信一面之辭,他以圓融行事,周顧十方。 做事人人都會做,卻有這許多層次的不同。我們希望少年人做事,憑著意氣、勇氣,但是加一點中年的判斷、老年的圓融。老年人的行事,除了圓融以外,也能保持年輕的活力,帶有青年的智能,加上中年的判斷,那就更能圓滿了。 這四點行事的層次,提供吾人參考。 第一、少年時,用意志來行事; 第二、青年時,用智能來行事; 第三、中年時,用判斷來行事; 第四、老年時,用圓融來行事。

MORE

有智者不爭

文/星雲大師 人生最重要的,不但要知人,還要知己;不但要知事,還要知理;不但要知此,還要知彼。因為能知,就不會與人爭;能知,就不會不平,就能自在。所以「有智者不爭」,有四點意見: 第一、勿與積聚人爭富:世間上有很多有錢人,雖然富可敵國,因為只知道積聚財富,而不懂得「錢用了才是自己的」,因此成了富有的窮人。因為他們的錢只是存在銀行裡,或是放進撲滿裡,每天只是提心吊膽,害怕財富被人偷盜,結果存了一生的積蓄,自己欲從來沒有享用過。這樣的人,是貪求執著的愚者,因為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所以做人不要只會積聚財富,而要善用財富。 第二、勿與進取人爭貴:有的人每天汲汲於鑽營地位權勢,或許他因此高昇榮顯。但是面對這樣的人,我們不必羨慕,也不必計較、不平,因為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不是以官位高低來衡量,而是要有道德,要廣結善緣,要多行善事,如此才能受到他人的肯定。否則「宦海浮沈」,一旦失去權勢時,人生的價值又是何在呢? 第三、勿與矜飾人爭名:有的人為了沽名釣譽,不斷地掩短飾長,只為爭取功名祿位。荀子說:「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一個人能將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才是正直之人。除此之外,我們鑑古推今,但看漢朝時同輔劉邦奪天下的張良與韓信,一個懂得功成身退,一個誇功爭名,結果隱退者得全身,爭勝者被殺戮,所以,人生以踏實為德,實在不必爭功奪名。 第四、勿與狂傲人爭禮:世間上有一些自視很高的狂傲之人,要求別人對他要畢恭畢敬,不可有一點怠忽。這樣的人,我們無須對他不滿,或是要求他對別人也要禮尚往來。如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敬之。」一個人只要有高尚的品格,懂得尊重別人,自然會受人尊敬,否則欲得別人的禮遇,往往求榮反辱,所以不必與狂傲者爭禮。 《戰國策》云:「無其實而喜名者削,無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只知一味的貪圖虛名與權勢,總有一天會從高位榮顯中墮落。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要爭的是道德與人品,而不是爭外在表相的虛華。因此,「有智者不爭」有四點: 第一、勿與積聚人爭富, 第二、勿與進取人爭貴, 第三、勿與矜飾人爭名, 第四、勿與狂傲人爭禮。

MORE

星雲法語--處眾之道

人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是大眾裡的一份子,佛教講「同體共生」,就是彼此相互關連、相依相恃的緊密關係。人與人相處,如何和諧愉悅、皆大歡喜,獲得好人緣?以下六點「處眾之道」可以參考。 第一、語言要溫和:俗語云:「見面三分情」,見面時,要以善意問候來結緣。佛門的「愛語」,就是以溫和禮貌的語言來與人交往,用砥礪人心的語言來給人鼓舞,用關心體貼的語言來與人溝通。一句溫和的話,能得到很好的朋友;一句惡語,可能會讓多年摯友反目成仇。所以,不要吝惜於溫和的語言。 第二、往來要誠摯:「感動,是最美的世界」,要使人感動,銘心不忘,唯有真心與人相待,時時不忘散播歡喜的種子,讓周遭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在家對父母感恩,在校對師長敬重,在社會對朋友盡義。對大眾和睦,對社會盡心,都是展現對朋友誠摯的互動。誠心如滴水穿石,又如鐵杵磨針,更能化腐朽為神奇。 第三、待人要恭敬:《法華經》裡有位常不輕菩薩,以敬視眾生如佛的普敬法門來修行,使他能授記成佛。「因位如來」的普賢菩薩,也是以「禮敬諸佛」作為修行。所以你恭敬他人,他人也會恭敬你,減少彼此摩擦。「恭敬」實為成就自己與他人最快速的不二法門。 第四、處世要謹慎:在縝密的人際網路裡,言行舉止上容易冒犯他人,也因自己不周全而傷害別人。處世要「停聽看」,「停」是等待,等待機會、等待因緣,是預備力量再出發;「聽」是讓你知道人情世事的好壞善惡,不聽,怎麼知道好壞對你的影響呢?「看」清目標,才能清楚前途何去何從,沒有眼睛的世界是一個怎麼樣的情形呢?鑑古知今,關羽「大意失荊州」,拿破崙「滑鐵盧之役」,都是過度自信自滿才招致失敗,所以在做人處世上,不可不小心謹慎! 第五、舉止要謙遜:與人相處,禮貌周到,每一個行為舉止要謙遜有禮,虛心表現自己的不足。人人都是值得自己學習的老師,如此才能讓人歡喜、受人歡迎。俗諺說的好 :「若要好,大作小。」自己廣結善緣,也能因此學習到更多。 第六、人我要尊重:你比我好,我尊重你比我付出多一分的努力;你比我差,我尊重你為了成就大眾才甘居於後。人人能尊重彼此的優點,並引以為學習的榜樣,培養寬容的雅量,自己在智慧上也會增長更多。 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要能從人際的互動,感受人性真善美的可貴。「處眾之道」無非是要縮小自己,成就他人,在互尊互重互愛之下,自他關係更為圓融。這六點是: 第一、語言要溫和, 第二、往來要誠摯, 第三、待人要恭敬, 第四、處世要謹慎, 第五、舉止要謙遜, 第六、人我要尊重。

MORE

《星雲法語》如何開發智慧

人生各方面的資源都要靠開發,才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多。業務要開發才能壯大,財源要開發才能廣進,人際關係要開發,才能人脈豐沛。智慧當然也要開發,人生才會精采且有意義。如何開發智慧?有四點意見貢獻給各位: 第一、無欲則心清:一個人的欲望太過強烈,他的心地就不會清明。天上的烏雲太厚了,就看不見天;要雲淡風清時,才能看到萬里藍天。欲望就如同天空的烏雲,欲望太強,心眼就被蒙蔽,看不清一切事物;欲望愈淡,心地才能愈清明。河中的水太混濁了,就看不到魚蝦;如果水清見底,才能見到河中的生物。欲望就如同水中的污泥,欲望少了,清朗的本性才能浮現。 第二、心清則識朗:一個人心裡清淨,他的真識、本性就會朗如晴空。佛教講八識:眼、耳、鼻、舌、身、心、末那識、阿賴耶識,識有分別、了知、執取的作用,凡夫以「識」來計較分別世間所有事物的好和不好,受識的主宰而對一切因緣起憎愛執著。如果你的心愈清明,識就愈清朗,愈不會隨習性而盲目反應,愈能看清宇宙人生。 第三、識朗則理見:能夠清楚知道我們對於世間的愛憎貪厭、喜惡好怒都是「識」的作用,就可以徹底明瞭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和合,並沒有特別值得你去憎惡的事,也沒有特別值得你去貪戀執著的人物,不會因愛起貪,因惡起瞋,因順境起慢,因逆境起忿,自能過理性且清明的生活。 第四、理見則智明:因此,修行人要設法轉「識」成「智」,轉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讓我們所做所為均是為眾生行善;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善於觀察諸法實相;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觀一切有情悉皆平等;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得離一切虛妄分別。能夠確實轉識成智,就已經達到了智慧朗現的解脫境界。 每一個人的智慧都能得到開發,端看方法得當與否。在此提出循序漸進開發智慧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無欲則心清,   第二、心清則識朗, 第三、識朗則理見,   第四、理見則智明。

MORE

健全的人生觀

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面對人生的態度不一樣,對人生的看法、詮釋,也各有所見,甚至各人追求的理想、目標,也不盡相同,這就是各自的人生觀不同。儘管每個人對人生的態度、看法、所求不一,但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生觀,如此才會有健全的人生。什麼是「健全的人生觀」?有四點看法: 第一、以歡愉的心情取代憂愁:人的情緒如潮水起伏,難免有低潮的時候,尤其當遇到挫折、委屈、失意的事情,更是憂愁、煩惱不堪。憂愁煩惱襲上心頭,怎麼辦?自己要有自覺、要有力量去轉換,要營造歡愉的心情來取代憂愁,至少不要把憂愁帶到床上,不要讓今日的憂愁延續到明天,尤其不可以把自己的憂愁感染給別人。能夠時時保有歡愉的心情,才是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 第二、以奮鬥的意志取代頹喪:人生像一場馬拉松賽跑,有耐力與鬥志的人,才能抵達終點。因為人生長跑的過程中,意志薄弱的人,難免因路途崎嶇、風雨侵襲、世情澆薄,甚至自己體能欠佳而灰心洩氣,乃至倒地不起。所以,人,不能頹廢喪氣,儘管漫漫的人生路途坎坷,我們要始終堅定信念,要鼓舞鬥志,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縱有路障擋路,也要勇敢跨越,千萬不可停歇、懈怠,否則輸掉的不只是榮譽,而是自己的一生。 第三、以勤勞的習慣取代懶惰:人生的前途,要靠自己創造,每個人天生的才智雖然有優劣不等,但是上天卻平等地賦予每個人一項有利的創業資本,那就是勤勞。勤勞是天然的財富,一個人只要肯勤奮努力,就有致富的機會,至少三餐溫飽不成問題。反之,一個人如果好吃懶做,即使家有金礦、銀礦,終有坐吃山空的時候。所以,做人要養成勤勞的習慣,這是生存的基本條件。 第四、以正確的信仰取代迷思:人,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是一般人總對生死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對人生感到惶惑不安。然而,也正因為人有生死問題,所以多數人都很自然的會去信仰宗教,希望從宗教的教義,尋求解答、寄託,這是人情之常。不過,信仰宗教最重要的,必須是正信的宗教,其所宣揚的教義必須合乎真理,在此前提之下,能以信仰取代迷思,這是最有智慧的人生。 健全人生觀的建立,不但關乎自己的一生,同時對家庭、社會、國家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畢竟,有健全的個人,才有健全的家庭;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健全的國家社會。所以,如何建立「健全的人生觀」,不可等閒視之。有四點提供參考: 第一、以歡愉的心情取代憂愁, 第二、以奮鬥的意志取代頹喪, 第三、以勤勞的習慣取代懶惰, 第四、以正確的信仰取代迷思。

MORE

治心之道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藥石醫假病,真病無藥醫。」所謂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我們的心有貪瞋癡慢疑的煩惱疾病需要轉換、淨化和調伏。以下提供八個治心方法,供吾人參考: 第一、以靜心對動心:現代人普遍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終日恓恓惶惶,不知生活的目的為何,如果能每天有一點寧靜的時間,透過禪坐思惟觀照,必能滌清塵慮,引發智慧。 第二、以好心對壞心:我們的心,時而聖賢,時而魔鬼,載浮載沉,好好壞壞。好心一起,萬事如意;惡念一生,萬障門開。因此我們要摒除壞心,攝持正念,泯除自他之對待,培養慈悲喜捨,便能以好心對治壞心。 第三、以信心對疑心:懷疑是根本煩惱之一,世間上有不少悲劇導因於猜疑;疑念一起作繭自縛,人我猜忌,如高山阻隔,見不到真實之自他,因此我們要學習以信心調伏疑心的毛病。 第四、以真心對妄心:我們的心念妄想雜亂,必須以正念來對治妄念,以無念來對治正念,無念即是泯除差別,平等一如的真心。意即 :「心中有佛離心念,念得心空及第歸。」 第五、以大心對小心:所謂「百川入海,同一鹹味。」「高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揀細流。」都在說明包容的重要。小,有限有量;大,無限時間空間。 第六、以無心對有心:虛空之所以為大,正因為空無。待人處世別有用心則心有牽繫,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繫。如果能以無心對治虛妄執著,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繫舟的逍遙。 第七、以恆心對變心:「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我們的心如同水上打毛毬,生滅不停,對這個無常的心念,我們要以恆心面對,才能不為形役,不為境轉,才能獲致身心的自在。 第八、以等心對偽心:揀擇、分別的心使我們的生活偏離正道,煩惱叢生,所以禪宗祖師教示以「等心」來對治「偽心」,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要以真實、平等的心來待人處世,才能免於受困在妄想、分別的桎梏中。亦所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愛憎,洞然明白。」 治心之道有八點: 第一、以靜心對動心,     第二、以好心對壞心, 第三、以信心對疑心,     第四、以真心對妄心, 第五、以大心對小心,     第六、以無心對有心, 第七、以恆心對變心,       第八、以等心對偽心。

MORE
/9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