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迷悟之間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 樣板文化

有一個笑話:爸爸今天要出門,讓兒子在家看店。有一個客人進門,問:「老子呢?」「本店沒有老子,只有瓜子、棗子。」客人又問:「令堂呢?」「本店也沒有令堂,只有紅糖、黑糖。」客人一聽,說:「傻瓜。」「本店也沒有傻瓜,只有冬瓜、西瓜」。 晚上爸爸回家,問:「今天有什麼人來嗎?」兒子說:「今天有一個客人要來買『老子』,我說沒有老子,只有瓜子、棗子;他又說要『令堂』,我說沒有令堂,只有紅糖、黑糖;他又跟我要買『傻瓜』,我說我們也沒有賣傻瓜,只有冬瓜、西瓜。」 父親聽完,很生氣說:「老子是我,令堂是你母親,傻瓜就是你啦!」 隔天,那個人又到店裏來,一進門就問:「老子呢?」這個兒子一臉生氣的回答:「老子是我,令堂是你母親,傻瓜就是你啦。」 不懂靈活運用,只會依樣畫葫蘆,或是公式化的照著一個模式做事,稱為「樣板文化」。 現在的上班族,朝九晚五,主任上班簽到後,看報喝茶,電話閒聊,下面的人有樣學樣,形成上班的樣板文化。 在佛教裏,有一個師父,不管人家來問什麼,他都是豎起一指,表示一心法界,來者都能有所悟而回。旁邊的一個小沙彌看多了,後來有人來問道,師父不在,他也學師父豎起一根指頭。次數多了,師父就想破他,因此有一天信徒又來請法,小沙彌又再豎起一根指頭,這時師父出其不意,拿出剪刀,一刀剪下去,把小沙彌的手指剪斷,小沙彌疼痛大叫,當下漆桶脫落,豁然開朗,心開意解。 樣板文化就是只學到外表的皮毛,沒有學到內涵的精神。但是樣板文化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小沙彌的一指被師父剪斷,當下念頭沒有了,他情急生智,悟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他可能也有他的解釋。 從樣板文化,我們要學習應變、權巧、智慧。 話說有一個人去學國語,學了很久,只學會三句話:「是呀!」「當然!」「可以啊!」有一天,法官在審問一件殺人案子,沒有人聽得懂國語,就叫這個人去翻譯。法官問:「這人是你殺的嗎?」「是呀!」「你知道殺人是要判死刑的嗎!」「當然!」「死刑是要殺頭的!」「可以啊!」 不懂活用,只會呆板、死板的套用公式,出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MORE

《迷悟之間》時事新聞

現在是個講究資訊的時代,一件事情的發生,與國家、民眾有關的都是新聞。包括政治新聞、社會新聞、地方新聞、花邊新聞、八卦新聞、體育新聞、財經新聞、宗教新聞等。這些新聞儘管再多,大家最重視的還是「時事新聞」。 所謂時事新聞,就是有時效性、有生活性、有世界性的新聞,例如世界上那裏發生戰爭了,有關的軍情戰事,要報導得越快越好,因為全世界的民眾都在等著了解戰情發展。 再如聯合國裁決有關世界人權、種族、和平等關乎世界人民幸福安樂的事情,新聞記者都會搶先報導,因為不能漏掉民眾想要知道的時事新聞。 有一段時期,中東戰事不斷,影響石油的生產,間接波及到世界的物價上漲,所以有關的民生物品調節,成為家庭主婦最關心的時事新聞。 但是現在的時事新聞,有一些記者只知道報導社會負面的、內幕的、隱私的消息,引起讀者好奇的心理,失去了時事新聞的價值。有些民眾非常憂心,那些八卦新聞,如狗仔隊專門揭發名人隱私,如凶殺案件、男女情色新聞、立法院吵架、打架等鬧劇,雖然大家一直在怪這些報導讓社會沉淪,讓民眾每日看了這些新聞後,感到生活不安。但實際上,大家每天打開電視機、攤開報紙,第一個最想要看的還是這些新聞。 新聞自由,這是一個好聽的名詞,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確實有新聞言論的自由;但是報導不實、報導造成對人的二度傷害、報導對社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其實也不能解釋為新聞自由。 所以,我們希望電視媒體、新聞報紙所報導的新聞,要顧念到我們的社會、顧念到我們的下一代,顧念到大家都需要安心的活下去,所以不要再用聳動的新聞來蠱惑人心。我們希望時事新聞也不一定都是政治的、經濟的,像一些藝文的、教育的、生活的、休閒的,甚至大自然的好山好水、花草樹木等,都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見聞,其實那些都是最好的時事新聞喔!

MORE

《迷悟之間》最後通牒

最後通牒,就是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所有往來中止之前,給予對方的最後警告。 國家的法令,都有三令五申,是不能寬赦的,如繳糧、徵兵等,如有違反規定,政府機關一定會下達最後通牒。如自來水廠對你斷水前,會寄通知書下達最後通牒,提醒你沒有繳水費;電信局對你電話停用前,也會以電話下達最後通牒,提醒你缺繳電話費;其它如,稅捐處的催繳納稅通知,也是最後通牒,以及警政機關,所發布的犯人通緝令,法院所寄發的審判通知書,都是最後通牒;甚至於秦檜陷害岳飛的十二道金牌,也是最後通牒。 父母要求子女上進用功,子女若不順從父母,父母會給子女警告,這是父母處罰子女前的最後通牒;警察取締違章、違規、違警,如果民眾不照作,警察也會開罰單,下達最後通牒;朋友之間,若有往來衝突、意見不合,在訴諸法律之前,也會先以存證信函,給對方最後通牒;但是,也有如日本偷襲珍珠港,連最後通牒都沒有,就發動戰爭的。 此外,如果親屬被綁票時,接到綁匪的恐嚇電話,就是最後通牒;氣象台的颱風警報,也是安全上的最後通牒;兩國的宣戰或者提出的條件,也是戰前的最後通牒;違章建築的通知書,是建設局拆除房屋前的最後通牒;當有他國的飛機、船艦,誤入我國領空或海域時,我國也會用國際信號燈,給予警告,這也是最後通牒。 夫妻吵架,是離婚的最後通牒;朋友不再來往,是絕交的最後通牒;醫院給病患家屬病危的通知單,是最傷心的最後通牒;學生不遵守校規,或者成績不好,而被記過、留校查看,這也是學校的最後通牒;商人軋頭寸、跑三點半,是為了得以順利通過銀行的最後通牒。 有的最後通牒,是因你的不在意,或是大意所致;有的最後通牒,是因人為的禍害;有的最後通牒,是走到人生盡頭的警告;有的最後通牒,是無法避免的天然災害;有的最後通牒,是提醒你,忽略了人民應盡的義務;有的最後通牒,是因個人的行為偏差所致。 雖然,「最後通牒」還有補救、改進、反省的機會,不過,不管怎樣的「最後通牒」,都是傷感情的,我們最好平常就要多留心,多做準備,不要收到任何的最後通牒。

MORE

《迷悟之間》 全方位

說話,要四平八穩,對於各種人事關係要顧念周全,要有全方位的認知;做事,前因後果,左右關係,也要有全方位的知識。所謂「全方位」,在時間上要「豎窮三際」,在空間上要「橫遍十方」。對宇宙人生有「全方位」的了解,對世道人情有「全方位」的認識,如此做人處事,方能「全方位」的面面俱到。 一個公司機關裏的主管,對於自己所管轄的業務、人事,要有全方位的了解,才能領導屬下;一個家庭主婦,對於家事的燒煮、洗刷,都能全方位的操持,才是一個稱職的家庭管理。 開車,懂得時速、號誌等交通規則,才是一個全方位的好駕駛;下棋,全盤棋子都在自己的掌握下,進可攻、退可守,進退了然於心,才是全方位的棋手,才能贏棋。 學生讀書,要「五育並進」,才是全方位的學習;宗教信徒,要懂得福慧雙修、行解並重,才是全方位的信仰。樂團指揮,要照顧全團各種樂器的和諧演奏,才能稱為全方位的優秀指揮家;軍隊作戰,要做沙盤推演,有了全方位的戰略,才是一個好的指揮官。 現在的飯店旅館,都講究全方位的服務;現在的外交往來,周旋在賓客之間,也要能有全方位的認識,才能不辱外交使命。 古代建一棟房子,只要找一組工人,從木工瓦匠,到油漆粉刷,都是一手包辦;但現在講究分工,運磚搬瓦,拌水泥、架鋼筋,甚至油漆裝潢,由於分工太細,或許品質比較講究,但彼此之間互相連繫不易,效率自然會有落差。 有的人做事,樣樣皆通,樣樣稀鬆;也有的人一理通萬理徹,所以聞一知十,那就是全方位的人才。只是現在的社會,由於講究「專才」「專業」,所以要想找一個全方位的人才,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百科全書是全方位的知識,廿五史是中國全方位的歷史。學習外文,聽、說、讀、寫,是全方位的學習;運動場上,十項全能,才是全方位的體育選手。照相,有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照相;電影銀幕有三百六十度的大銀幕,帶給觀眾全方位的視覺享受。 做人要學習全方位的認知。有的人在時間上,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都能融會於心;有的人在空間上,也有南北東西的全方位概念。總之,大至宇宙人生,固然有全方位的內容,小至個人一事一物,內中也有全方位的因緣關係。所以,做事,能夠全盤了解,才能游刃有餘;做人,能夠全方位的觀照自他,才能任運悠遊。

MORE

《迷悟之間》偶像觀念

一些異教徒經常批評佛教是拜偶像的宗教,確實不錯,佛教不但不排斥偶像的崇拜,反而鼓勵人要有聖賢、偶像的觀念,因為心中如果沒有偶像,如何能「見賢思齊」呢? 歷史上,多少的聖賢明君,都是我們的偶像;忠臣義士,也是我們的偶像;甚至父母師長、有德有學的朋友,都是我們的偶像。如果沒有這許多的偶像,我們效法誰呢?我們的目標在那裏呢? 見到佛陀的聖像,我頂禮膜拜;見到耶穌的十字架,我們也給予讃美。偶像是美好的,是昇華的信仰,今日的青少年,因為缺少了對社團領袖的崇拜,缺少了對聖賢偶像的信仰,於是放任自己胡作非為,無法無天,這樣的行為難道就能成就自己的未來嗎? 偶像觀念,其實人皆有之。一塊布做成國旗,我可以為它犧牲,因為它不是一塊布,它是代表我的國家。一塊木材可以拿來燒火,但做成祖先的牌位,我要把它供奉起來,這就是偶像的崇拜。 製成了國旗的一塊布,即使破爛不堪,我還是會對它肅然起敬;一塊綾羅綢緞,因為它不夠做成衣服,我可能捨棄不顧,因爲它對我沒有用。同樣的布料,做成帽子就戴在頭上,做成鞋子則穿在腳下;布的價值都是一樣,但做成帽子或是製成鞋子,在我心中的尊卑值就不一樣了。 佛教在隨順世間法上,主張人要有偶像的崇拜,但在第一義諦的教義裏,則沒有偶像的觀念。正如一個人,還沒有過河前需要船筏,一旦過了河,當然就不必背著舟船走路了。 昔日的丹霞禪師在一間寺院裏掛單,因為天氣嚴寒,於是取下木刻的佛像來烤火,當家師一看,非常生氣的斥道:「你為什麼燒佛像?」 丹霞禪師說:「我在燒舍利!」「胡說!木頭的佛像那裏有舍利?」「既沒有舎舍利,要它何用?那就多拿一些來取暖吧!」 保護佛像的當家師並沒有認識佛性;燒佛像取舍利的丹霞禪師,反而才是認識佛陀的人。 所謂偶像,不在外面,而是建立在我們的心上!外面的偶像只是為了啟發、建立我們心中的偶像,因為所謂的「偶像」,可以讓我見賢思齊!所以佛教是拜偶像的,佛教也是超越偶像的,因為正的偶像,其實還是我們自己!

MORE

《迷悟之間》定時器

定時器,不是指現代人舉凡鬧鐘、電鍋、冷氣、錄影等家電,都是透過儀器的設定,定時自動操縱開關,是謂「定時器」。 定時器,其實說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人,到了一定的時間要吃飯,不是定時器嗎?到了一定的時間要睡眠,不是定時器嗎?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有一定的時間,如果不按照生理的時鐘作息,就會百病叢生,所以人體本身就像一具定時器。 其實,大自然也都是定時器,春夏秋冬,不是該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該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嗎?甚至春夏的花開,秋冬的霜雪,不都是定時而來,定時而去的嗎?鳥類,該什麼時候在那裏過冬,該什麼時候在那裏過夏,任憑你千山萬水的迢迢路程,牠也會定時飛往。昆蟲的冬眠,鮭魚的產卵,不都是定時的行為嗎? 大自然的運轉,人類生活裏的運作,都是定時器。甚至從生到老、病、死,不都是定時的行為嗎?有時縱有一些夭亡、長壽,那也是各自業力的定時。 現代人依著定時器的原理,利用機械來計算時間與生活配合,確實帶給人類生活作息上不少的方便。例如寒暑表,它能感受一定時間的冷熱,給你一個冷暖的預知;鬧鐘會定時提醒你的作息;冷暖氣機可以設定開關的時間。甚至你跟朋友定時的約會,不管居住遠近,分隔東西南北,大家都會按時到達。乃至現在的房屋買賣,各種契約,也都是按時解決問題,免去許多糾紛。航空飛機,現在更是設定程式來定向飛行,無須人力駕駛。 人類是善於處理時間的動物,只可惜在時間裏的吉凶禍福,就無法事先預知了。尤其現在社會上更有一些陰謀分子,因為定時的原理、科學的發明,所謂定時炸彈、定時爆破、定時錄影,透過許多控制時間的儀器,來達到作奸犯科的行為,正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不過,「法非善惡,善惡是法」,人應該從定時器獲得啟發。也就是說,吾人應該設法定時創業、定時生涯規畫、定時成功立業;甚至,人既然能定時完成學業,為什麼不能定時圓滿人生呢? 歡迎您今晚八點,觀賞佛光衛視播出迷悟之間「定時器」節目!

MORE

手 套

在中國大陸等一些天氣嚴寒的地方,每到冬季,大人小孩莫不把手縮在棉襖裏,或者插在口袋裏,再不然就是要戴手套。 手套本來是禦寒的,但是現在醫生開刀要戴手套,以防細菌感染;廚師做菜要戴手套,表示衛生;外交人員也喜歡戴手套,表示文明、禮貌;樂隊指揮,手戴白手套,揮舞著指揮棒,不但引人注目,也代表指揮的權威;新郎新娘結婚時,更要戴手套,表示聖潔、高貴。 手套依其製作的材料,分有布製手套、棉製手套、絲織手套、皮革手套、塑膠手套等。此外,組裝電子精密儀器的工程師要戴防塵手套,從事製油行業的人有耐油手套,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有防靜電手套,潛水游泳的人有潛水手套。其他如登山的人有登山手套,飛機駕駛也會戴手套,運動員如棒球、壘球的投手與捕手,以及足球的守門員,都戴有手套。 總之,現在的手套無論寒天、熱天,無論工作場合或運動場中,用途是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進步。甚至美國一位十七歲少年,更發明一種「啞語翻譯手套」,在手套內裝置電子儀器,能將聾啞人士的手勢、意念,用文字顯示出來,傳達他的意思。 基本上,手套不管用來禦寒、裝飾、防塵、絕緣等,都有保護、掩護的作用。所以現在社會上就引伸而有「白手套」與「黑手套」之說。白手套是象徵正義的、公開的、聖潔的、合法的,一切都能公諸於世,讓人明白、讓人了解。不過,白手套雖然代表正當的行為,卻也有人藉著白手套的合法掩護,從事一些非法的行為,例如洗錢就是透過看似正當的管道,做一些違法的勾當。 白手套之外,更有黑手套。黑手套表示不能光明正大行事,是上不得檯面,是不能曝光,是邪惡、陰謀、暗中害人的,所以黑手套就更為人所不恥了。 社會上的各種用品,本來都是用來方便、利益人類生活的需要,立意本來都很好。但漸漸的一經時間發展,總被有心人用來從事損人利己的事,例如有了手套就能湮滅證據,所以小偷、綁匪、竊賊、搶劫犯等,都會帶著手套作案,以免自己的指紋留下痕跡。 自古以來,好人做事,都怕自己的行誼無人知曉,壞人則怕自己所做敗露,為人所知。其實「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為非作歹的人「夜路走多了,難免遇見鬼」。 所以做人唯有行為坦蕩,光明磊落,則大丈夫立身行事於天地之間,有什麼怕別人知道的呢?

MORE

《迷悟之間》 凡事要有則

做事要有原則,做人更要有原則。原則,是指多數事象共通的法則,也是合乎邏輯的常理。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方寸,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步伐。有的人在金錢面前,他有「要與不要」的斟酌,因為他有「原則」也;有的人在名利之前,他有「就與不就」的考量,因為他有「原則」也。 凡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所稱道,大都是在他應世的時候,能考慮到自己的人格、道德的原則;考慮到他與社會、他與別人的原則;考慮到是非善惡的原則。所以凡人都應該自問:自己做人處事有什麼原則呢? 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法律就是「則」。火車不依軌道,出軌就沒有軌則;飛機飛航有航道,航道即軌則,偏離航道,則後果不堪設想。 平地起高樓,如果沒有依著地勢高低的規則,必不能建成;人,往上爬昇,如果沒有遵守人我相處的規則,即使功成名就,也是埋伏了許多危機。 在世間上做人,有時要方便一些,有時則要堅持原則。過份的方便就會不能入流;過份執著不當的原則,不合情、不合理,也是頑固。《大乘起信論》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就是「則」。然而如果過份執著原則,不知變通,正如「刻舟求劍」,遺人笑柄;又如「宋襄之仁」,反顯迂腐。因此,小事情對人無傷的,不要執著,隨緣就好,但隨緣也不是全然沒有原則。所以,方便是智慧,也要看能方便不能方便;原則也是智慧,但也要看應該堅持不應該堅持。 則,有原則、法則、理則、規則。則,也不全然是四方的;則,也有曲線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做人、做事沒有原則,就沒有步驟,就沒有章程規則。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能以大眾為原則,以道義為原則,以多數為原則,以合理為原則,這是保持人格的基本原則。總之,凡事要有原則!因此,我們要把人、把事做好嗎?先要替自己設定,你的原則是什麼呢?

MORE

菜根譚

主管必須要有屬下的擁護,才能發揮集體的創作; 個人必須要有大眾的性格,才能開展全面的人生。 星雲大師

MORE

《迷悟之間》 內外

《迷悟之間》 我們的世界,有前面的半個世界,也有後面的半個世界;人生有心外的物質生活,也有心內的精神生活。所以,有了前後內外,還要通達古今上下,才能有全部的人生。 世人大都重視心外的物質所有,卻不知心內的寶藏更為富有。心外的家園被地震毀壞了,心外的財富被五家共有了,其實只要我們有心,我們的信心不倒,一切都可以重來。 古人說,重視內心的修為,可以成聖;重視外境的發展,可以成王。內聖外王,就是要我們內外兼顧。所 謂學術、德行兼備,通內才可以有外,否則內外缺少一邊,事理不能兼備,就是人生的缺陷。 就以人生的親戚眷屬而言,也有內人、內子女、內兄弟、內姪等內眷,以及外祖父、外祖母等外戚。內親外戚,相互往來,相互幫助,就能增加家族的力量。 一個人如果有了內在美,還是不夠,應該要有許多的外學知識;有了外在的財富,必須要有內心的慈悲,所謂「內政外交」,彼此相輔,才能「相得益彰」。 過去武將練功,有內功外功;醫生治病,有內科外科;吃藥有內服外敷;做生意的人,有內銷外貿。這些是內、是外,都不要緊,最怕的是人有內疚、國有內戰,那就內外難安了。 自古以來,長輩都鼓勵吾人要能「外圓內方」,要能「外柔內剛」,但這都有所偏頗。實際應該「方圓兼備 」,當剛則剛,當柔則柔,當方則方,當圓則圓,做人才能不致有錯。 國有國內國外,家有家內家外,心有心內心外;所謂「內憂外患」、「外強中乾」,這就是內外發生問題了。所謂「人無內顧之憂,必有外來之患」,所以要「內外兼顧」,方能萬無一失。 清朝的康熙大帝,一日在勘察萬里長城後,指示道:長城無須再修了。他說,城牆再長、再高、再堅固,關外的滿人不是照樣征服了關內的漢人嗎?國家的安全,不是靠外面的城牆,而是要靠內政的清明,要靠人心的團結,才能鞏固國家的安全。 佛門經常指非佛之教為「外道」,此非謗言。因為佛教稱為「內學」,所以稱不是內學的人都是外道;「心外求道」,只是喻其方法,非謗言之語。希望凡是外道者,都能內外兼修,那就更為可貴了!

MORE
/10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