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 習近平釋交流善意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下午會見前總統馬英九,根據官媒新華社通稿,習近平在會見中,特別就花蓮地震表示哀悼與慰問。習近平還強調,「要從中華民族長遠發展把握兩岸關係大局」,只要不分裂國家,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更罕見表態「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似乎有意推出讓大陸民眾到台灣的措施。 馬習二會,大陸方面派出的陣容,除了習近平外,還有兩位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與蔡奇,以及國台辦正副主任宋濤與潘賢掌,規格明顯高於2015年馬習會。 新華社10日晚間發出一則報導,介紹習近平會見馬英九的內容,除了現場採訪媒體已經發出的消息之外,還有揭露習近平對地震的慰問,習近平說,「4月3日,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我對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對災區民眾表示慰問」。 此外,習近平還強調,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我們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 習近平提出四點看法,包含「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呼籲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還有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是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了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 習近平還提及「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表示大陸有能力帶領14億多大陸同胞過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同台灣同胞一起共創美好未來;他還指出「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兩岸同胞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自覺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並就兩岸交往宣布「我們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進心靈契合」,他提到「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 最後習近平強調「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表示經過百年奮鬥,「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不僅實現了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藍圖,而且創造了許多遠遠超出孫中山先生設想的成就」。

MORE

金廈小三通復航 旅客突破百萬

【本報台北訊】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自去年1月7日復航以來,截至4月5日上午,運送旅客突破百萬人次。目前金廈航線往返航班每日達16班次,成為兩岸交流往來的「黃金通道」。 中國新聞網報導,「和平新星」客船5日上午載運344名旅客,緩緩靠泊廈門五通客運碼頭,至此,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復航後,安全運送旅客突破100萬人次。 根據廈門海事局統計,自去年復航以來,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已安全營運5487航次,運送旅客總計100萬2261人次,其中出境廈門49萬8255人次,入境廈門50萬4006人次,船舶平均實載率58.36%。 報導指出,復航以來,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航班逐漸加密、往來客流快速增長,往返航班由每日2班次增加至16班次,已成為兩岸交流往來的「黃金通道」。為做好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安全保障工作,廈門海事局不斷提升監理服務水準。 兩岸金廈小三通客運航線自2020年2月10日起,因新冠疫情停航近3年,直到陸委會宣布,自去年1月7日起透過「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復航,而後於去年2月7日常態化實施。 去年3月25日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並從去年7月20日起開放持探親證陸籍人士經小三通客運往返兩岸。  

MORE

【懷舊藝文漫步】 燕南園 百年風華依舊

文/記者王京雪  這座園子的名字,總是與學界泰斗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園子不大,四十八畝地上矗立著十七棟灰磚砌就的宅院,依次編號為五十號到六十六號。有中式院落,也有西式小樓,呈現出中西雜糅的建築風格。 這座園子,就是位於北京大學「燕園」校園內的「園中之園」︱︱燕南園。 建成於一九二○年代,燕南園曾是燕京大學的教員住宅區。一九五○年代,中國高校院系調整後,這裡併入北京大學,成為北大的教職員工住宅區。 列入歷史建築名單 一九五二年,湯一介隨父親、哲學家湯用彤住進燕南園五十八號。隔壁的五十七號,庭中有三棵老松,數年後遷居至此的哲學家馮友蘭想起陶淵明的「撫孤松而盤桓」,說自家松樹「較淵明猶多其二焉」,遂將小院命名為「三松堂」。在「耳目喪其聰明,為書幾不成字」的晚年,馮友蘭就在這裡,口述完成了三十萬字的回憶錄《三松堂自序》和一百五十萬字的巨著《中國哲學史新編》。 湯家和馮家的北面,燕南園五十六號住過物理學家周培源。周培源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理論物理奠基人,培養了九代物理學人才,包括不少「兩彈一星」元勳。周家的櫻花樹春來花開如雪,被馮友蘭的女兒、作家宗璞戲稱為「周家花園」。 再向北,六十號住的是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王力,他在這裡撰寫了《詩詞格律》、《漢語史稿》等專著,主編了教材《古代漢語》。 西邊,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侯仁之在六十一號居住了六十餘載。經濟學家馬寅初在六十三號完成了著名的《新人口論》。 此外,燕南園中的住客還包括社會學家吳文藻、作家冰心夫婦、社會學家雷潔瓊、經濟學家陳岱孫、歷史學家翦伯贊、物理學家饒毓泰、數學家江澤涵、美學家朱光潛…… 年近百歲的燕南園,是一段固體的中國學術史與教育史。數代有突出貢獻、滿城桃李的學術大家居住於此,成串的學術碩果也誕生於此。二○一九年,「燕南園歷史建築群」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 二○二二年,北京大學啟動了「燕南園歷史地段景觀保護與展示規畫」項目(下稱「燕南園項目」)。二○二三年底,該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二三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遞來一枝盛開的花 「來到燕南園,可以先體會一下過去的人住在這裡的感覺。」北大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說。二○○二年,他搬入燕南園五十二號辦公,一晃已過去二十餘年。 隨著歲月飛逝和校園建設,燕南園中的老住戶逐漸減少。部分住房轉為研究和辦公的公用空間。今天的燕南園位於校園的核心區域,連結著北大圖書館和宿舍區,是學生們時常往返穿行之地。常有年輕人在園子裡賞花、逗貓、拍照,享受青春的歡愉,但奇異的是,這裡也始終保留著一種「過去的感覺」。 冬末春初的傍晚,跟隨朱青生行走於燕南園,耳邊聲音最響的是喜鵲。暮色中,彷彿隨時會邂逅來自過去的學人,聽到他們腳步的回音。 「這裡以前是朱光潛的花園。」朱青生指著一片殘留著積雪的地面說,「就是在這裡,白髮蒼蒼的美學家向路過的年輕學生遞出了一枝花。」 這個故事,曾出現在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憶軍的文章裡。讀書時,他與同伴路過燕南園,一位陌生老人隔著矮牆向他們遞來一枝盛開的花朵。許久後,他才知道老人是朱光潛。 「我一直偏執而迷信地認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類精神之樹的果實,是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在即將熄滅生命之火的歲月裡,先生不斷越過隔牆,把曠世的風範吹進晚輩們的心靈中。」周憶軍寫道。 朱光潛一九七○年搬入燕南園六十六號,而六十六號最早的主人是吳文藻與冰心夫婦。一九三八年,夫婦倆在北平淪陷後逃往大後方,離家前,將「最寶貴的東西」裝箱藏起,包括照片、書籍、吳文藻幾十年的日記,小讀者們寄給冰心的來信等等。 一九四六年,冰心重返燕南園,得知燕京大學被日軍占領後,他們家成了日本憲兵的駐所,吳文藻的書房成了拷問教授的地方,而他們藏起的物件全部不知去向。 她難過得落下淚,繞著未名湖迂緩地走了兩周,心裡漸覺開朗︱︱「我還健在!我還能敘述,我還能描寫,我還能傳播我的哲學!戰爭奪去了毀滅了我的一部分的珍寶,但它增加了我最寶貴的,丟不掉的珍寶,那就是我對於人類的信心……總會有一天,全世界的學校裡又住滿了健康活潑的學生,教授們的書室裡又壘著滿滿的書,他們攻讀、他們研究,為全人類謀求福利。」 在燕南園,記憶由一代又一代人層層疊疊地加厚,形成連載至今的傳奇,流動在每一棟房子裡。 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 修舊比重造多三倍的投入 路過一尊人物坐像,手握枴杖的老人面含微笑,注視前方。「這是經濟學家陳岱孫。」朱青生介紹。 陳岱孫一九八九年住進燕南園五十五號。轉年春節,學者錢文忠隨老師季羨林到陳家拜年,看到年近八十的季羨林身板筆直地坐在舊沙發角上,恭恭敬敬地賀年。九十歲的陳岱孫取出兩卷新書相贈,「題簽,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把書送給季先生。季先生也是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接過,連聲說『謝謝,謝謝』。冬天柔和的陽光,照著兩位先生的白髮。」這一幕從此烙印在錢文忠的記憶裡。 陳岱孫之後,燕南園五十五號如今的主人是物理學家李政道;陳岱孫之前,這裡住著北大原副校長馮定。宗璞聽說過一樁軼事,說有小偷破窗而入,到馮定家行竊,翻了半天才發現有人坐在屋中,倉皇逃走時,馮定說:「下回請你從門裡進來。」 樹、清代石碑和虎皮牆 什麼事物能夠永存?在燕南園,年歲最長的是樹、清代石碑和虎皮牆,但生命力最長的是人的風骨和精神、故事與情感。燕南園作證,最日常的日子裡,有人曾這樣相處、這樣生活。 搬入燕南園五十二號後,朱青生盡可能維護著小樓舊時的風貌。打蠟地板沒有換,幾十年不燒的壁爐留作牆上的裝飾。「我的想法是盡量不要去動。這些房子能越過崢嶸歲月保留到今天,是一種運氣。它們使燕南園維持著文脈與歷史氣息。現在,我們有條件和能力去呵護它時,應該保留它經歷每個時代所留下的一種歷史的感覺。我心裡理想的燕南園就是燕南園隨時間自然變遷的樣子。」朱青生說。 他希望燕南園適當保留下一些粗糙的原始痕跡和變動的痕跡,認為「荒率、幽深的品味」本身就是一種應予保護的燕園文物。比如:一個舊門把手上,曾留下近百年來無數人手指的溫度;一面久經風雨的老石牆上的花斑變化,也能顯示時代的變遷。「燕南園的很多細緻之處需要長期、精心的維護,我們每個人都應有敬畏之心。脆弱易折的梅花枝子要養護五百年才能『疏影橫斜水清淺』,燕南園再活現在的五輩子,才能保留下這樣一枝梅花。」 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 多年來,朱青生多次就燕南園的保護向學校提出建議,希望能以燕南園為例,為一類地方的改造提供示範,樹立榜樣。他知道這殊為不易,「修舊比重造要多三倍的投入。北大不缺提意見的專家,但意見太多也比較難辦。關鍵是,要讓這個地方既有恆定的氣質,又能接納不同的意見。」 「我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尊重北大人對燕南園的感情。」燕南園項目規畫部分負責人、北大國土空間規畫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館員宋伊琳對記者說。 在對燕南園進行價值分析時,宋伊琳發現,除了歷史、文化、生態、藝術等方面的價值,燕南園最獨特的核心價值是:從老先生到年輕學子,幾代師生對園子的文化情感。「這種文化情感,使燕南園成為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大陸社會觀察】 什川古鎮的百歲古梨園

文/記者張欽、馬莎  沿奔騰的黃河順流而下,穿過隴原大地焦黃、紅褐的山「海」,一片濃蔭如墨、十分罕見的萬畝古梨園映入眼簾。 九千四百二十三株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梨樹,年紀最大的已近五百歲。三千多戶人家依梨園而居,千百年來,生生不息。每到春天,參天大樹萬花齊放,雪白梨花鋪天蓋地。在黃土梁峁下、奔騰黃河邊綻放出生命的壯麗意境。 一個四周植被稀疏如火焰山的小鎮,何以有如此眾多、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依然枝繁葉茂的參天古樹?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萬畝古梨園內,紅葉爛漫,層林盡染。徜徉其間,喜見豐收景象;與主人家攀談,更收穫許多家國故事,每一株樹,都結著傳承傳統農耕智慧的碩果,每一枝葉,都賡續著一代代人的奮鬥精神。 口感尤似哈根達斯 黃河流經甘肅蘭州,在皋蘭縣伸出臂膀,攬下一抔黃土,暈出一片灘塗,與四周山巒共同孕育了一處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狀如半島的古鎮︱︱什川。 什川作為古鎮,看不到蘇州周莊般的古老民居,見不到貴州苗寨般的古樸服飾。但成行成列的古梨樹,直衝雲霄,遮天蔽日,以虯勁挺拔的姿態,展示著歷史滄桑。 梨是中國種植歷史極為悠久的原產水果,栽培歷史超過三千年。千百年來,從詩詞歌賦到歷史典故,從濟世行醫到祭祀民俗,無一不有梨的身影。 在什川,蘊含著農耕文明智慧的古梨園至今生生不息,拓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空間。 在眾多的梨中,西北的軟兒梨「高冷」而又獨特。從初熟時的滿面青黃,歷經秋收冬藏,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涅槃重生,以其肉厚汁濃,清鮮甘甜被譽為東方「哈根達斯」。 在八十歲的什川老人魏興瑜眼裡,軟兒梨是梨,但又遠遠勝過梨。 論顏值,其貌不揚。「黑乎乎一臉『爛』相,第一次見到它的人總會懷疑這個梨是不是壞的。」 論屬性,軟兒梨既是果更是糧。什川鎮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畝地。「過去,地裡種不出多少糧食,『軟兒梨』是我們賣錢、換糧的『口糧』。」 潤肺止咳商機滿滿 在魏興瑜的童年記憶裡,秋季採摘完後,母親會把軟兒梨儲存在果窖裡,讓其自然糖化,果實會從綠變黃再變黑。冬季氣候寒冷時,一些軟兒梨就會被整齊地排列在院落土牆邊,凍得邦邦硬。 「放學回家就能聞到滿園梨香,進屋找個小碗倒點水,拿顆凍梨放進去,過一會兒梨表面就會形成一層冰殼,敲開冰殼吃梨,儀式感滿滿,沙沙的口感像極了冰淇淋。」 自家吃一小部分,大部分還得賣到對岸的蘭州城裡換糧食。然而黃河滔滔,渡河談何容易。 數九寒天曾一度是什川軟兒梨的最佳銷售期。「隆冬時節本是農閒期,但黃河封凍,對什川果農來說是運輸佳機,凍硬的軟兒梨不僅口感獨特,氣候乾燥的冬季還能潤肺、止咳,在河對岸有著絕對商機。」 因此,在人多地少的什川,梨樹成為地裡長出來的又一塊「高田」,樹上長梨,樹下種田。因為有了軟兒梨,草木封印的冬天,成了什川人充滿希望的又一個春天。 「想要賣梨賣得多,得先會當筏子客。」一個羊皮筏子一般由十三只皮囊組成,在汛期河流湍急之時,就算把十多個羊皮筏子連成一個,渡河也是一件令人膽戰心驚的事。魏興瑜現在回憶起每次搶渡運輸,依然心有餘悸,「筏翻人淹的事常有發生。」 什川古梨園種植梨樹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傳統搶渡黃河天塹的運輸方式直到一九七一年鋼索吊橋建成才徹底終結。有了橋,通了路,什川的梨走向了更遠的地方。 為樹刮痧、為樹辦證 讓活著的「根脈」茁壯成長 魏愛民家的院子裡,有一棵樹齡高達四百四十六年的古梨樹。「四百四十六歲的它,掛果已經超過四百四十次。」這棵梨樹在一九八○年代的年產量曾最高達到七千斤(約三千五百公斤)。「雖然現在產量大不如前,但它依舊在頑強生長,每年能結果二千多斤(約一千公斤)。」 什川屬於河谷盆地,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多公尺。古梨園藏在這一片「抬頭火焰山,低頭似江南」的河谷灘地中,雖然經歷戰亂、動蕩,飽經滄桑,但至今鬱鬱蔥蔥、充滿生機。近六百年的歲月裡,古梨園駐顏有術。 個個都是照顧行家 古梨園梨樹管護的流程有嫁接、栽植、灌水、施肥、刮皮、授粉、抹泥、吊枝等十多道工序,這些工序分布在一年四季,什川人沒有農閒期。和魏愛民一樣,老一輩的什川人,個個都是行家。 「栽植也很講究。我們栽植梨苗的株距行距較大,一畝地只栽八至十棵,梨樹生長的空間大,所以古梨樹的樹冠都很大。」上車村村民魏至本說,灌水也要保底留存量,「果農們在每棵梨樹下面挖開直徑約三公尺,深約三十公分的樹盤,然後用水渠將每個樹盤連接起來,統稱為『樹溝』,水充足時給果園全面灌溉,缺水時只灌溉樹溝即可,保證梨樹不缺水。」 什川梨樹長壽,還離不開一個重要環節,便是刮皮。「類似於給樹定期『去角質』。」魏至本介紹,生長十年以上的梨樹主幹和粗枝上就會長出翹起的粗皮,容易窩藏害蟲及蟲卵,所以果農在每年冬天都要刮掉梨樹主幹和粗枝上翹起的粗皮,給梨樹做「面部大清潔」。 梨園駐顏有術的祕密就這樣被藏在一個個管護細節裡,這些工作大多都要靠「天把式」來完成,所以魏至本老聽母親講起老一輩的擇偶標準:一是家裡有幾棵梨樹,二是「天把式」耍得怎麼樣。 所謂「天把式」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梨園管護技藝,農民將一根長約十公尺的獨木梯插在地上,兩根輔助竿居木梯兩側,形成三腳架形狀,便構成一個固定雲梯。果農順雲梯攀援而上,穿梭於半空的樹冠間,修枝條、摘蟲葉、採果實。 古法種植的技藝至今還在延續,但如今的什川古梨園,年輕一代不再靠「天把式」維持生計,梨園管護後繼無人成了當地人頭疼的問題。 古梨樹保護條例出爐 賞梨花是蘭州人每年踏青時的必備項目,登樓看四面梨花的場景被清代蘭州地方誌列為「金城十景」之一。「城市宛如發麵團不斷向四周擴散,多地梨園也不復存在。」 在什川梨園,這些承載著鄉土記憶和地方文脈的百年古樹也曾險遭「拋棄」。魏至本回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梨市場供大于求,加上樹齡變大、產量減少,「種植效益不斷走低,一年不如一年!」 一些果農為了生計不得不忍痛廢棄古樹,有些砍了建房子,有些乾脆鋸倒當木料。「留著不賺錢,砍了不捨得。我曾見過有果農一邊砍樹,一邊落淚。」魏至本說。 為此,皋蘭縣在二○一四年成立古梨園保護中心,並於二○一八年與什川果農簽訂《什川古梨樹保護協議》,將古梨園交給專人保護;二○一九年,《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實施,古梨園保護步入規範化、法制化管理軌道。 皋蘭縣古梨園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李曉麗說,經過多年探索,古梨園三千九百三十九畝核心保護區已形成網格化、規範化、信息化的管護模式。 即將退休的魏著鑫積極參與古梨樹保護工作,已成為古梨樹民間保護協會的負責人,「一百年傳四代,到年輕人已經二十幾代了。」魏著鑫覺得,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梨樹,但每棵梨樹都不再是某一戶或某個人的專屬,而是一代代什川人接力守護,共同擁有的農耕成果。 近年來,什川鎮依託古梨園,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什川鎮接待旅遊人數突破五百萬人次。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營收持續下滑 大陸銀行、券商吹減薪潮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經濟不振,降薪已成為大陸銀行、券商常態。根據多銀行及券商近日公布的2023年財報,有21家銀行去年營收共計按年下滑4%,薪酬總額雖微升2.3%,但增幅大大收窄。其中,銀行高層降薪幅度大,平安銀行高層降薪幅度更逾4成,多家銀行公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 此外,過去以高薪著稱的券商行業也出現降薪潮,22家券商管理層薪水按年減少逾一成,行業龍頭中金公司員工人均年薪一年縮水近人民幣12萬元(約合新台幣52.8萬元)。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大陸13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去年薪酬總額為人民幣8697.7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雖然增長了2.3%,但比2022年5.9%的增幅收窄。13家銀行去年人均薪酬人民幣38.3萬元?其中,人均薪酬最高的依舊是招商銀行,達57.4萬元,相當於月薪人民幣4.8萬元,按年增長1.6%。 圖/記者張睿杰 數據顯示,不少銀行在年報中披露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關情況。招商銀行去年向4,415名員工執行該計畫,總金額高達4,329萬元,相當於平均每個員工扣9,805元。 另,財報顯示,去年大陸銀行管理層平均降薪達13%,平安銀行高層降薪幅度更超過40%,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高層降薪幅度也超過了30%,重慶銀行、渝農商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的高層也都降薪超過10%。 另據財新網報導,大陸多家證券公司的財報也顯示,受營收及淨利潤在2022年低基數的基礎上繼續下滑,券商令人羨慕的高薪已不復以往。中金公司徹底告別人均百萬的歷史,員工人均年薪已下跌至人民幣70.4萬元,按年縮水近人民幣12萬元,成為22家券商中降薪幅度最大的一間。

MORE

【大陸產業觀察】千年蒙醫藥 走上現代化賽道

文/記者魏婧宇 大數據、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為傳承發展上千年的蒙醫藥注入新活力,從「一株草」到「一條鏈」,深耕上下游產業鏈,提供優質的健康服務。 「一些老蒙醫工作者可能會擔心與新理念或新技術強勢結合,會忽略傳統蒙醫藥核心理念和基礎,影響蒙醫藥進一步發展。」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科研管理科副主任王青春說,「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生活理念的轉變,不用科學方法闡明蒙醫藥的相關機理,就很難在更廣的範圍內推廣蒙醫藥。」 二○二一年十二月,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正式成立,開展中蒙醫藥基礎、臨床應用、科研成果轉化等研究工作。王青春表示,蒙醫藥等傳統醫學的優勢在於臨床,但缺乏客觀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作用機制闡釋不明確、科研成果轉化不足。科研工作者正從這幾個方面發力,建立符合中醫藥、蒙醫藥發展規律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基於蒙醫藥理念去闡明作用機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與臨床應用。 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現代醫學和傳統蒙醫藥思惟的碰撞,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心腦血管疾病負擔率逐年上升,而動脈粥樣硬化是重要病理基礎,這屬於蒙醫「不消症」範疇疾病。相關理論啟發了王青春,他從腸道菌群研究入手,最終發現了腸道菌群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相關性。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蒙古族是馬背民族,在長期的馬上生產生活實踐中,累積了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的療法,形成蒙醫正骨術。如今,科研工作者用生物力學概念闡明蒙醫正骨術的作用機制,為日後研發正骨儀打基礎。 開展蒙藥科技研發,特別是優勢蒙藥品種的二次開發,成為內蒙古相關高校和藥企近年來工作的重點。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說,蒙藥大多源自古方,不少蒙藥品種在擁有豐富臨床案例的同時,也面臨「適應證」(指適合於採用某一治療措施的疾病或情況),未被完全開發的局面。 在科研一線工作二十餘年,邢界紅一直帶領團隊進行蒙藥經典品種循證醫學研究工作。她說:「通過科學研究和嚴謹的數據將蒙藥特點表達出來,明確臨床定位、藥效物質、毒性物質、藥效機制、主要成分體內過程,能提升蒙藥科技含量和藥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智能小助手 推廣至基層 在錫林浩特市甘露蒙醫診所,醫生的診療有了「智能小助手」。一名五十多歲的女患者因心慌、乏力來診所看病,蒙醫內科醫生旭日按照傳統的問診、望診、觸診對其進行診斷,並將患者的各項症狀都輸入輔助診療系統中。對醫生輸入的症狀進行綜合分析後,輔助診療系統提示患者存在甲狀腺結節的可能性。 「根據患者的症狀,我首先想到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沒有第一時間考慮到甲狀腺方面。根據輔助診療系統的提示,又為患者做了B超(超音波)檢查進行確診。」旭日說,輔助診療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為醫生診療提供參考,提高診療效率,使用後診所的接診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甘露蒙醫診所使用的是由內蒙古奧谷達蒙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蒙醫藥智能輔助診療服務系統」。「以往一代代靠經驗傳承,如今變成了算法,輔助醫生更快速、系統地進行診療。」系統總設計師才布登道日吉介紹說,系統採用蒙醫診斷理論,以蒙醫學古籍、專業醫療文獻為指導基礎,針對患者的疾病分析得出診療結論。 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僅使優質蒙醫藥服務推廣至基層,還為古老蒙醫藥的傳承和發展搭建起更堅實的平台。 數字圖書館 在線的傳承 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心身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阿拉登達來,從事蒙醫藥文獻古籍收集保護已有三十餘年,搶救性整理了多部蒙醫藥古文獻。一九九一年,阿拉登達來在正藍旗一個蘇木衛生院工作,晨跑時看到地上有古籍碎片,他跟著碎紙片一路跑到一所學校,在學校的垃圾堆裡發現了幾本蒙醫藥古籍殘卷。後來,他又和其他地方發現的殘卷整合,翻譯出版《驗方殘卷譯本》。 還有一次,一位牧區的老阿媽將家中收藏的手繪藥材圖譜送給來出診的阿拉登達來,捧著一百多年前的珍貴手稿,阿拉登達來激動不已。他花費了十餘年時間與博物館收藏的版本進行比照補充,於二○二○年出版了《藍琉璃的藥材圖譜》。 如今,阿拉登達來手頭還有五本蒙醫藥古籍文獻正在翻譯整理,但翻譯出版已不再是保護古籍文獻的唯一方式,蒙醫藥古籍文獻平台正通過數字化手段對文獻進行整理、分類、編目。「蒙醫藥古籍文獻平台目前正在收集錄入階段,預計三年完成平台建設,將建立蒙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數字圖書館、在線閱讀平台等。」阿拉登達來說,該平台將實現蒙醫藥古籍文獻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從一株草 到一條產業鏈 5月的喀喇沁旗,處處都是播種藥材的繁忙景象,今年喀喇沁旗的藥材種植面積預計達到11萬畝。在很多平整地塊上,藥材播種已由機械代替人工,藥農們都說「多虧了發明大王,種藥不再是苦累活了」。 藥農口中的「發明大王」指的是返鄉創業青年郝彥波,他先後發明藥材播種機、挖藥機、藥材烘乾機等機械,使藥材播種、採挖、加工等環節都用上先進的農機具。郝彥波還牽頭成立喀喇沁旗淇藝中藥材機械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正打造道地中藥材(蒙藥材)標準化基地。 郝彥波介紹,基地內將試用水肥雙減、全程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等關鍵技術,還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的帶領下,純化擴繁桔梗、北沙參優良品種種子、種苗,推進藥材種業振興。 喀喇沁旗被譽為「北沙參之鄉」、「桔梗之鄉」,北沙參、桔梗分別占大陸總產量的80%和60%。如今,蒙醫藥產業正實現從「一株草」到「一條鏈」的轉變。據了解,喀喇沁旗正建設內蒙古中藥材(蒙藥材)標準化生態產業園,全面建成後,將集聚道地藥材優勢,推動中藥材(蒙藥材)種植、加工、交易、康養全產業鏈條發展。 藥企合作拓展業務 建設產業集群也是「中國蒙醫藥之都」通遼市的發展目標。通遼市是大陸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目前有三家蒙成藥生產企業,產量占大陸蒙藥市場50%以上。從藥材種植到精深加工,通遼市正在推動蒙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百億級中醫藥(蒙醫藥)產業集群。 通遼市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將圍繞中醫藥(蒙醫藥)產業鏈發展部署實施一批強鏈、延鏈、補鏈重點項目,到2025年,規劃完成百萬畝中藥材(蒙藥材)資源基地建設,種植產值達到人民幣15億元,成藥生產產值達到人民幣75億元,藥材流通產值超過人民幣20億元,蒙醫醫療產值人民幣10億元,文旅康養等延伸產業產值超過人民幣30億元,集聚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實體和經營實體。 「以前我們就琢磨怎麼種好藥材。」通遼市開魯縣蒙鋒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會成員寇文輝說,「現在和藥企合作後,我們也想拓展就地加工和倉儲物流業務,在這條產業鏈上尋找更多發展機遇。」

MORE

挑戰「Sora」陸發布首款影片AI模型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清華大學聯合北京生數科技有限公司27日發布文字描述生成影片的人工智慧模型「Vidu」,這款由大陸自行研發的產品以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單位Open AI今年2月發表的「Sora」為競爭標竿,目前Vidu能夠一鍵生成長達16秒、畫質1080P的高清影片內容。 央視新聞報導,清華大學教授、生數科技首席科學家朱軍在中關村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進行現場展示,Vidu模型採用團隊原創的Diffusion與Transformer融合的架構U-ViT,能夠模擬真實物理世界,具有長時長、高一致性、高動態性的特性。 朱軍表示,「Vidu與Sora一樣,都抓住了視頻生成的精髓——對現實世界物理規律的模擬,並且從文本到視頻的轉換是直接且連續的。」 朱軍告訴央視新聞記者,Vidu團隊在今年1月已實現4秒影片的生成,過去兩個月,團隊的原創技術路線已經走通,產品正以更快的速度迭代,「Vidu還能理解中國元素並生成視頻,例如熊貓和龍等。」 雖然與Sora對外發布的可一鍵生成1分鐘視頻時長有差距,但德國漢堡大學多模態智能系統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評論稱,「在Sora之後,這支團隊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造出這麼明亮的產品,做出了可以說跟國際上平行的一些結果,非常令人鼓舞。」 央視新聞引述張建偉的觀察,「更令人鼓舞的是自己研發的算法,這些人才的積累,這個是最珍貴的財富,而不是這個產品本身。」

MORE

王毅提出3個「一以貫之」 敦促美尊重中國核心利益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6日於北京會談,根據資深政經記者「玉淵譚天」微博發文,王毅提出3個「一以貫之」,其中第三個一以貫之,王毅要求美方不要干涉中國大陸內政,不要打壓中國大陸發展,不要在涉及中國大陸主權和發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紅線。 王毅指出,在兩國元首的掌舵領航下,中美關係整體止跌企穩,雙方各領域的對話增多、合作增加、積極面增多,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都對此表示歡迎。但另一方面,中美關係的負面因素仍在上升積聚,面臨各種干擾破壞,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遭到無理打壓,中方的核心利益不斷受到挑戰。 王毅接著強調,中美堅守穩定向前的正道,還是重蹈螺旋下滑的覆轍,是擺在兩國面前的重大問題,考驗雙方的誠意與能力。雙方是引領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議題,實現雙贏多贏,還是彼此對立對抗甚至爆發衝突,導致雙輸多輸,國際社會都拭目以待。 接著,王毅提出三個一以貫之,首先他強調,中方的態度一以貫之,始終從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情懷出發看待和發展中美關係,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對未來負責。 其次,他說,中方的立場一以貫之,始終堅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致力於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永續發展。 王毅最後表示,中方的要求一以貫之,始終主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方不要干涉中國大陸內政,不要打壓中國大陸發展,不要在涉及中國大陸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紅線。

MORE

咖啡是精神食糧 上海咖啡店9553家全球之冠

【中央社台北訊】中新網報導,2024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1日開幕,開幕式上發布的「2024中國大陸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咖啡店數量達到9553家,連續3年成為全球咖啡店最多的城市。 報告指出,上海也是外資咖啡企業最集中的中國城市,以2056家外資咖啡企業領先全中國。中新網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徐劍表示,上海已經成為外資咖啡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上海連續3年成為全球咖啡店最多的城市,自2021年6913家開始,2022年8530家,2023年則是9553家。 圖/記者張睿杰 徐劍還介紹,中國本土品牌的創新,帶動全球咖啡產業面向中國市場開發「東方的味道」,「我們看到茶和咖啡這樣一個組合,已經成為中國咖啡市場一個最為亮眼的場景,包括鐵觀音拿鐵、烏龍茶拿鐵、茉莉花拿鐵,甚至包括醬香拿鐵,已經成為2023年中國咖啡市場一個非常有趣的圖景。」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咖啡相關企業已達38萬4859家,較2022年增加15.65%。另外,報告還指出,中國製的咖啡機受到海外市場歡迎,2023年中國的義式咖啡機出口總額達到人民幣75.5億元(約新台幣339億)。

MORE

大陸第一生育大省 廣東連6年穩坐第一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大陸廣東省最新發布,2023年廣東省出生人口103萬人,連續6年成為大陸第一生育大省,並連續4年成為大陸國內唯一出生人口超過100萬的省份,雖穩坐第一生育大省,仍呈現下跌趨勢。 廣東省統計局29日發布「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人口方面,2023年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億2,706萬人,比2022年末增加4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83萬人,換算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5.42%,比前一年提高0.63個百分點。 廣東全年出生人口103萬人,出生率8.12‰;死亡人口68萬人,死亡率5.36‰;自然成長人口35萬人,自然增加率2.76‰。 陸媒指出,上述出生人口數據顯示,廣東連續6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連續4年成為唯一出生人口超過100萬的省份。 另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大陸全國出生人口902萬人,出生率為6.39‰。 不過,廣東省的出生率近年也呈現下跌趨勢。近5年的數據為:2019年出生率為12.54‰;2020年出生率為10.28‰;2021年出生率為9.35‰;2022年出生率為8.30‰;2023年出生率為8.12‰。 為此,廣東省也加入了「催生」行列,在去年6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實施意見」,提出18項重點任務,要加快建設「生育友好省」,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試圖提升生育水準。 至於為何廣東出生人口能持續領先其他省市?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曾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輕流動人口流向廣東,從年齡結構來看,廣東是相對比較年輕的省份,流入廣東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到了結婚生育的年齡,所以生育小孩數量比較多。

MORE
/16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