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奇蹟村喚醒懷舊情 日本梯田保育有成 | 人間福報

奇蹟村喚醒懷舊情 日本梯田保育有成

THE MERIT TIMES
編譯/潘楠慕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新潟十日町舉辦水稻收割活動,吸引民眾參與。圖/網路
石川縣輪島市的梯田稱為「白米千枚田」,已被認證為世界農業遺產。圖/網路
卡塞爾文件展選擇來自亞洲的藝術指導,拓展文化視角。圖/網路
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露天展場。圖/網路
河內藝術團體在卡塞爾文件展以公共花園呈現藝術概念。圖/網路
藝術家以神話主題的作品,呈現新加坡聖約翰島的歷史。圖/網路
新潟縣的梯田與深紅色樹葉背景構成動人美景。圖/網路
新加坡「娜塔莎」藝術展陳列AWKNDAFFR的裝置藝術作品。圖/網路
編譯/潘楠慕

一個世紀前,一位眼光敏銳的美國地理學家將日本的梯田描述為「日本的金字塔」,藉此表達對這種奇觀的讚歎。

日本梯田美景涵蓋四季,初夏時節,當地人將山坡上階梯狀的稻田稱為「水鏡」,描繪當陽光破雲照射在稻田水面的情景,秋季時分,田野裡隨風飄揚的金黃色水稻,映襯著周遭轉為紅色的樹葉,形一成片壯麗的景觀。

日本東部有許多被寬闊土堤隔開的陡峭梯田,西部則以帶狀、石砌的稻田和狹窄的堤壩聞名。農民利用花崗岩或其他當地的石材,在陡峭的斜坡上開墾稻田。

專家指出,梯田反映先民的智慧和技能,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用來克服困難的地形和惡劣的生長條件,且對鄉村景觀的美化有巧妙的作用。

在日本能登半島石川縣的梯田,被譽為「白米千枚田」,占地約四公頃,合計約有一千塊細長田地,面向湛藍遼闊的日本海。「白米千枚田」不僅已被列為國家指定文化財,更被認證為世界農業遺產。當地每年舉辦「畔之光」LED彩燈活動,讓入夜後的景色更加耀眼,吸引大批遊客。

三重縣的「丸山千枚田」,是日本最大規模的梯田,共有一千三百四十塊田地,且完全不以機械耕種,從插秧到收割完全仰賴人工作業。當地每年六月舉辦自古傳承的驅蟲儀式,在每塊田地點燃蠟燭祈求豐收,已成為重要慶典。

過去三十年來,日本持續提升梯田的魅力。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當時有許多城市居民興起重返農村的念頭,梯田重新受到關注。一九九五年,日本召開梯田峰會,研議如何保存這種農村聚落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珍貴景觀。

一九九九年,當局推出「日本梯田百選」,進一步推廣梯田的宣傳和保育;為了支持這些活動,農業當局提供補貼,確保在梯田耕作的農民有穩定收入。

如今,日本的梯田保護作業正邁入新階段。政府在二○二二年重新評選梯田,參與評選的委員會成員、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中島豐廣(Minehiro Nakashima)表示,除了梯田的保護成效,景觀也成為重要遴選標準,日本新潟縣池谷村地處偏遠,周遭全為山區及森林,謀生不易;隨著人口外移,當地一度只剩六戶人家、十三位居民,形同「滅村」。但如今池谷村卻靠著梯田成為「奇蹟村」,吸引許多年輕居民入住。

創造這個奇蹟的是多田朋孔(Tomoyoshi Tada),他成立非營利組織,促進當地與城市地區的交流,幫助維持村莊及其梯田,讓池谷村恢復生機。

多田朋孔在池谷村舉辦以梯田為主題的藝文及稻米收割活動,透過懷舊的生活風格吸引遊客;一位參與活動的人士表示:「我對古老的民居及復古生活方式很感興趣,也深受梯田的壯麗景觀感動。這牽動了我的的心弦,孕育稻米的土壤,能將所有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聯結在一起。」

印尼藝文團體 在歐洲開創新天地

印尼藝文團體正在歐洲嶄露頭角,來自雅加達的藝術團體Ruangrupa,被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選為策展者,也順利舉辦多項展覽,宣揚跨文化視角的價值。

卡塞爾文件展歷史悠久,一九五五年在德國創立,過去數十年來已轉變為極具影響力的國際藝術盛會。這項藝術展過去均由歐洲的組織或團體擔任策展者,直到二○○二年才出現首位非歐洲策展人、奈及利亞的恩威佐(Okui Enwezor),Ruangrupa則是這項展覽歷來第二個非歐洲策展者。

Ruangrupa由藝術家、創意專業人士、活動家組成,成立於二○○○年。Ruangrupa以lumbung(印尼語,意為村落中的共用穀倉)為該團體的核心理念及展覽主題。一名成員解釋,在印尼社區,居民把收成的稻穀集中在穀倉,分享公共資源,促進社區的長期福祉;以lumbung為理念,正是希望發揚如同穀倉般的資源集體共享與互助概念。

Ruangrupa也希望打破傳統框架,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文化導入卡塞爾文件展的空間。該團體的成員表示,他們邀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十四個團體共同打造展覽內容,所展示的藝術品或裝置,旨在呈現藝術家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僅是藝術品或收藏品。

被Ruangrupa邀請的多數不是國際知名團體,但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目標:透過空間和活動反映藝術和社區哲學。

此外,儘管卡塞爾文件展是非商業活動,但Ruangrupa仍出售部分藝術品。Ruangrupa 表示,雖然主流藝術界的評論者貶低商業或營利行為,但他們希望推動「集體管理、非投機模式」的平台,協助小型、自營的藝術家或組織。

泰國、新加坡 引領亞洲藝術盛宴

中國大陸的疫情封鎖措施,讓該國的藝術家陷入困境,也讓香港的當代藝術重鎮地位,受到東南亞鄰國挑戰;在大陸緩步解除封鎖措施之際,新加坡和泰國正竭盡全力向全世界宣告,他們已敞開大門。

新加坡政府向來大力支持文化活動,但這座城市過去對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的吸引力,始終略遜一籌。儘管新加坡以乾淨、有序、守法文明,但也背負墨守成規、制度僵固的壓力,難以讓國際藝文人士信服。

今年1月,新加坡將再次嘗試成為亞洲藝文盛宴的領導者。新加坡舉辦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此外,去年10月開展的新加坡雙年展,也將持續展出至3月。這項展覽的特點之一,是選擇最具創新性的場館展出,包括3個島嶼,觀賞者須搭船才能前往展出地點欣賞作品,創造獨特的體驗。

另外,也有一些作品被安置在市中心,例如一位藝術家設計的裝置藝術位於遊樂場,邀請民眾帶來不需要的植物相互交換,藉此促進人與人的交流。

曼谷藝術雙年展則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多個樓層展出到2月。該展覽邀集國際知名藝術家及新興藝術家,呈現多種主題,最獨特的是把藝術品在該市著名的佛教寺廟:臥佛寺、鄭王寺和巴潤寺展出。

在後疫情時代,新加坡與泰國的藝術展均大受歡迎;藝文界人士指出,兩地展覽的成功,明確宣告他們的意圖:城市與世界其他地區能夠充分連結,並致力推動高水準的文化活動。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