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親子共讀】節日繪本不只談慶典 | 人間福報

【親子共讀】節日繪本不只談慶典

THE MERIT TIMES
文/李明足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繪圖/劉如桂
《劍獅祈福》 圖/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提供
圖/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提供
繪圖/江明恭
《小桃妹》 圖/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提供
文/李明足

說到元宵節,一般聯想到的是吃元宵(湯圓),提燈籠、賞花燈、放煙火。台灣的元宵節除了這些慶典活動外,不同族群,還有不同的文化儀式。大人可以從地方民俗資訊得知,孩子藉閱讀節日繪本增長對地方民俗文化認知。像《小桃妹》談到客家庄元宵新丁粄節慶,《劍獅祈福》則以乞龜祭祀彰顯地方獨特的元宵慶典。

新丁粄遇上千金粄

翻開《小桃妹》,故事從小桃妹的阿婆(祖母)在粄店歇業前,非常懷念「千金粄」,卻想不起來製作方法。孫女小桃妹到處打聽,阿婆也慢慢想起作法。於是當地的元宵節新丁粄節祭祀,小桃妹一家不只呈上最大的新丁粄,也獻上最大的千金粄。

在畫面上我們看到元宵節(客語稱:正月半)的祭祀以粄為供禮,跟一般供桌常見湯圓、麵龜的擺設不同。特別的是,這本關於粄(類似:粿)的故事,不談男丁祈福的新丁粄(又叫龜粄),反而聚焦在表徵為女兒祈福的千金粄(又叫桃粄),符合現今社會生男生女一樣好,強調男女平權的意涵。

作者江明恭繪製圖像頗為用心,以多媒材創作,先以數位版畫黑色為主色調,再以糖果紙和花布拼貼,人物、物件、做粄流程,畫面不同視角透視點,使每一翻頁生動活潑。文末還清楚繪製製作千金粄的圖示,讓好奇的親子可以依步驟試做,使整本繪本更加完整。

福龜劍獅的歷險記

不同於《小桃妹》的故事寫實,《劍獅祈福》以元宵節為故事背景,用奇幻想像手法,敘事福龜受到人類的乞福請託,提著裝滿願望的燈籠,前往祈福之樹,乞求能賜予人類平安、吉祥、福氣。途中不巧和紅劍獅碰撞,反而迎來紅、黃、黑劍獅們與他同行,一路上他們要防範會吃掉燈籠裡願望的幻獸,也要抗拒變成各種型態的幻獸的誘惑,他們通過一次次關卡,如願來到祈福之樹,獻上願望燈籠誠心乞福,終於完成為人類祈福。

《劍獅祈福》是「劍獅」繪本系列其中一本。創作者劉如桂以台南安平一代特有辟邪物「劍獅」為故事角色。在這本繪本中,劍獅成了福龜乞福的守護者,正符合劍獅擋煞、避邪、守護的形象。

書中第一、二跨頁祭拜的供品,接近台灣多數元宵祭拜的擺設,有湯圓、糕點、水果和各式的乞龜。可見創作者對地方元宵習俗考察詳細。又因為故事以奇幻為主調,幾乎每個畫面上運用渲染技法,營造祈福歷程的神奇與未知。而福龜和劍獅們的形象承襲前兩本,減去威武嚴肅,以童趣可親的造型吸引兒童。

故事衍生思考想像

這兩本繪本一本以寫實為主,另一本寫奇幻故事,雖然創作技巧迥異,卻能在圖文敘事過程,引入元宵相關的節日習俗文化。還能啟發另一層親子共讀的討論思維,如《小桃妹》故事裡小桃妹到處尋問千金粄的作法,在在諭示重男輕女已不合時宜,這正是引導孩子討論性別平權的重要性。

而《劍獅祈福》除了蘊含友誼、互助、守信外,創作者以西方精靈故事鼓勵以想像力超脫傳統窠臼,給予任何事物生命力。當親子讀完此故事,何妨鼓勵孩子以故事物件(如:燈籠或煙火等等),想像成精靈化身,會有怎樣的變化與故事呢?激發想像力,爸媽也許會驚喜發現,原來孩子的想像世界超出你的預期。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