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死自在 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六) | 人間福報

生死自在 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六)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參悟因緣的奧祕:「緣」的道理是生死的關鍵、生死的中心

在上上周的文章中,我引述星雲大師的話:「死亡」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所以「死亡」的本身其實並不可怕,而是「怎麼死」的「死法」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核心重點。在上周的文章中,師父上人點出生命的奧祕,我們內在靈性的生命是不死的,但是會以各種不同的肉體形態存在,至於一個人的生生世世會以什麼樣的肉體形態存在,以及會在什麼樣的空間存在,那就要看這個人的緣分了,也因此,「廣結善緣」就非常重要了,有關這一點,現在我引用師父上人的話,來為大家做進一步的解析。

師父說:「人對死亡會覺得可怕的原因,就是對「生」的不捨,因為他在生的時候,一定有很多的親人、很多熟悉的地方、很多知道的事情,甚至擁有了很多的財富。他覺得,這樣一死,什麼都不是我的了,所以就捨不得。其實,人生不會是所謂的「一場空」的,在你本性裡面擁有的功德財福,比留在世間上的家業財富更重要,都是你可以帶走的。」

古德有云:「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多數佛教徒對於這句話都耳熟能詳,然而一般幾乎都做了「負面」的解讀,也就是擔心、害怕自己死了以後,惡業纏身,如影隨形。其實,這句話所說的「業」,包含了一切善業與惡業,因此,這句話也可以做「正面」的解讀,就如師父上人所說的:「在你本性裡面擁有的功德財福,比留在世間上的家業財富更重要,都是你可以帶走的。」問題就在於:「是不是屬於你的?」其實,不論善業或惡業,如果是屬於你的,任何人都拿不走,如果不是屬於你的,任何人也都無法強加於你。

師父說:「也有的人害怕死亡,是擔心死了以後,現在所有的關係都沒有了,到了一個完全生疏的地方,這在佛門裡面叫做『隔陰之迷』。因為換了一個身體,就等於換了一個國家、城市,所有的街道、商店、人事都不同了。但是這也不足悲哀,因為人生就是這樣,這邊去了、那邊來了,你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因緣、新的關係。」所謂「隔陰之迷」,是指凡夫在死亡之後,神識去投生轉世,而忘失了自己前世的因緣,懵懵懂懂,一概都不記得了,故名「隔陰之迷」。其中的「隔陰」所指的是什麼?「陰」就是「五陰」,也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的身心果報是五陰(五蘊)和合的,有情眾生在生死流轉當中,所感受的身心果報只是五陰(五蘊)的和合相續,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這一期生命的身心果報是前陰,下一期生命的身心果報是後陰,從前陰到後陰,雖然生死相續,但不相同,譬如:前世叫張三,今生叫李四,來世叫王五,因果業力相續相承,但又時空轉換,異時異地而不同,所以說「隔陰」。

師父說:「死亡就等於現代的移民一樣。」譬如有人從台灣移民到了美國、澳洲或歐洲等地方,到了新的生活環境,包括語言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等,當然會和台灣不一樣。很多人會為此而擔心,但是師父上人卻說:「這也不足悲哀,因為人生就是這樣,這邊去了、那邊來了,你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因緣、新的關係。」這是多麼積極正向的生死觀!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且不說移民到國外,就是在國內,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乃至碩士班、博士班,這邊畢業了,那邊入學了,或者轉學、插班,不都是重新建立新的因緣、新的關係嗎?我們有為此擔心、害怕過嗎?沒有啊!在我們的一生當中,一直不斷地認識新同學、新朋友、新同事,建立新的關係,不是很好嗎?

師父說:「佛教講「因緣」、講「緣起」,大家都生存在「緣起」裡面,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個「緣」的道理,才是生死的關鍵、生死的中心。也因此,佛教有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在人間,都叫你要『廣結善緣』,緣結得多了,未來關係就良好;少與人結緣,將來必定到處不便。」

師父上人慈悲地說「廣結善緣」是很淺顯的道理,其實也是很深奧的真理,這個「緣」字,可以貫穿三世、橫遍十方,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因此,我們行善、造惡,結緣、不結緣,結善緣、結惡緣,對自己的未來是極為重要的。(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