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宜蘭.蘇澳 三港合一話蘇澳 靠山臨海說冷泉 | 人間福報

宜蘭.蘇澳 三港合一話蘇澳 靠山臨海說冷泉

THE MERIT TIMES
文/人間社記者傅娟娟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南方澳景觀台俯瞰蘇澳港,最遠處為龜山島。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進安宮媽祖神像。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蘇澳車站的調車轉盤,供火車調轉方向使用。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南天宮供奉的「金媽祖」是以純金打造。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蘇澳冷泉公園。圖/蘇澳鎮公所
南方澳跨港大橋。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內埤漁港」與「內埤海灘」鳥瞰圖。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砲台山上的古砲。圖/蘇澳鎮公所
豆腐岬日出美景。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從七星嶺俯瞰蘇澳街區。圖/人間社記者黃松輝
文/人間社記者傅娟娟

蘇澳鎮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地勢險要,是一處擁有軍港、商港、漁港「三合一」的港灣;聞名的蘇澳冷泉,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口感略微甘甜,曾被用來製作彈珠汽水;由於魚蝦等生物無法在冷泉中生長,早年還被誤認是有毒的泉水呢!

相傳清朝嘉慶年間,大陸泉州有一名蘇姓人士率領鄉勇到蘇澳開發,後世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將「蘇」與港灣的「澳」字結合,稱為「蘇澳」;但此傳說並不見於史冊,且早在明萬曆年間的文獻即有「蘇澳」地名,因此地名由來已不可考。

天然良港 供奉海軍媽祖

蘇澳港是由北方澳、蘇澳、南方澳所形成的天然港灣。1974年政府開闢北方澳中正軍港時,村民原本要請進安宮的媽祖一起搬遷到南方澳,但經擲筊請示後,媽祖卻不願搬離,最後交由海軍接管,成為全球唯一的「海軍媽祖」。

南方澳是由砂石堆積而形成的「陸連島」,當中的「豆腐岬」因礁岩狀似豆腐而得名,由於岬灣是由陸連島與連島沙洲連貫而成,因此又名「沙頸岬」,是全台最大的沙頸地形。漁港外側的內埤海灘,因沙灘弧線優美,海天一色,非常浪漫,有「情人灣」的美譽。

原南方澳跨港大橋在2019年10月發生斷裂事故,新的跨港大橋於2022年底啟用,成為蘇澳地區觀光旅遊新地標。大橋的最高點有一觀景平台,可眺望南方澳漁港、蘇澳商港、國家帆船訓練中心、南方澳討海文化館等景點。

鐵路往昔 火車只到蘇澳

蘇澳是蘇花公路和北迴鐵路的起點,也是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5號)的終點。在1980年北迴鐵路通車之前,蘇澳站是台鐵「宜蘭支線」的終點,因此宜蘭有句歇後語:「火車行到蘇澳──盡磅了」,所謂「盡磅」是指磅秤已到達極限了,比喻事情走到了盡頭。

在北迴鐵路通車前,蘇澳站是往東部必須停靠的休息站,因此相當繁華,不過北迴鐵路開通後,蘇澳新站取代舊站,停靠蘇澳站的班次變少,火車也必須透過轉盤調車換軌,才能轉向再出發。

俯瞰蘇澳 七星嶺砲台山

七星嶺登山步道入口位於蘇澳冷泉旁,步道全長約4750公尺,沿途可俯瞰蘇澳海灣、岬角美景,遠眺蘭陽平原、無尾港、龜山島、太平洋等景觀,以及俯瞰冷泉公園與蘇澳街區風光。

砲台山位於蘇花公路旁,可俯瞰太平洋、欣賞蘇澳三港風光。清光緒年間,清法發生戰爭,戰爭結束後,法軍於清光緒15年(1889年)意圖入侵蘇澳,清廷於是在山頂建立2座海防砲台,由於地理環境優越,因此成為鎮守海口的軍事要地。

祈求平安 重量級媽祖像

蘇澳居民長年與海洋搏鬥,為祈求平安,媽祖廟成為地方信仰中心。進安宮開基媽祖據說有200多年歷史;南天宮媽祖傳說是19世紀時,來自唐山的帆船為躲避東北季風,將船艙中的媽祖請到陸上,最後媽祖決定留在當地保佑漁民。

南天宮供奉有「金媽祖」、「玉媽祖」、「珊瑚媽祖」等神像,「金媽祖」重達200餘公斤,由純金打造;「玉媽祖」重達20餘噸,是由一顆巨型玉石雕琢而成;「珊瑚媽祖」則是一名珊瑚商人受媽祖託夢所敬獻,充滿傳奇色彩。

冷冽舒爽 天下第一奇泉

全世界有冷泉的國家只有義大利與台灣,蘇澳冷泉終年保持在攝氏22度以下,屬於無色無味的碳酸泉,有「天下第一奇泉」的美譽。相傳蘇澳冷泉未被開發前,地方人士認為泉水中魚蝦不生,還經常有蟋蟀、蚊子等昆蟲的屍體浮在水面上,因而誤認泉水有毒,不敢靠近。

直到日據時代,日軍竹中信景行軍至七星嶺下時,因口渴難耐,在喝下當地的冷泉後,精神倍增,因而深感好奇;竹中信景結束軍旅生涯之後,定居蘇澳,並著手研究冷泉,發現冷泉不但沒有毒性,還可以製成清涼的飲料,後來日商便拿來製造「彈珠汽水」,並在七星嶺下開設汽水廠。

蘇澳地區有許多冷泉泡湯設施,冷泉公園裡更有免費的泡腳池,盛夏時節,讓雙腳浸泡在冰涼的碳酸泉裡,是驅趕酷暑的良方。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