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 61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 61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傲慢,是五毒、六根本煩惱之一。我為人處世傲慢嗎?不妨檢視一下平常自己的起心動念,行為舉止。圖/晨露
布施能獲得福田,所以又稱為「種福田」。圖/莊美昭
佛教管理學
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 4

●用謙虛對治傲慢
傲慢,是五毒、六根本煩惱之一。我為人處世傲慢嗎?不妨檢視一下平常自己的起心動念,行為舉止。
傲慢的人,因為自視甚高,不易服從他人,也不歡喜和人配合,不接受他人的意見;由於無視他人的存在,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大放厥詞,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或者覺得自己和他人一樣,看不起別人,也怕被人看不起,甚至男人看不起女人,資深員工欺負新人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傲慢。
「我慢山高,不見德水。」性格傲慢的人,因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不會想要主動去請教他人,聽聞到善法也不會著意,也就障礙學習進步的因緣,和錯失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在團體中不得好人緣,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抱怨、不滿的情緒接踵而來,得不償失。
如何降伏傲慢?謙虛是管理傲慢的法門。《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就是降伏我慢的修行代表了,他尊敬人人皆有佛性,當來成佛,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地位、性別、年紀,他都合掌恭敬,讚歎他人:「汝等皆當成佛,我不敢輕視汝等。」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拜訪各行各業,尋師訪道,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少,在謙虛受教中,得到大家的讚許、接受,在參訪的過程中,降伏我慢的習氣,擴大人生的視野,也增進自己的智慧、道德。
其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一個人所知道的,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不過如微塵一般。發明萬有引力的科學家牛頓,在他的回憶錄中,謙虛的表示:「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而言我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頑童,為時而發現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愛的貝殼而歡喜,而我面前的偉大的真理的海洋依然未經探索。」愈是偉大的人,愈是明白自己所知有限,也因此更為謙卑。
「謙受益,滿招損。」為人處世,以此惕勵自己,不因小小成就而自滿、自傲,而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要更加虛心的向師長們求教,並時時心存感謝;唯有懂得謙恭才能使自己真正的受益!
我慢的習氣,與生俱來,因此,四十年前,在建設佛光山淨土洞窟內,特別建設了一道大門,高只有四尺,提醒我們五尺之身在在認識真理之前,要懂得低頭、謙卑,才能有所收穫。
謙卑的人,成熟穩重,慈悲莊嚴,讓人一見就被他的涵養所攝受,心生尊敬;傲慢的人,不可一世,讓人心生排斥。謙卑,如同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結實纍纍的水果,愈是將枝葉彎得更沉。學會謙卑的自我管理,給人接受,終生受用不盡。


●用喜捨對治慳吝 
有一些人,因為個性慳吝,平常不願同人太多往來,凡事貪小便宜,只圖個人利益,擔心和人交往就得要付出、給予,深怕自己吃虧不討好,給人佔了便宜,把自己關在銅牆鐵壁的監牢裏,造成自己的人際關係疏離,活得鬱鬱寡歡。
台灣俚語說:「一個錢,打24個結。」就是形容這種性格慳吝的人,當花費的時候,他捨不得花費,該布施時,他也捨不得奉獻給予,這種慳吝的性格,把人生弄得一點歡喜、希望也沒有,要改善這種人生,就得靠喜捨來對治慳貪吝施的習氣。
眾生是我們的福田,喜捨布施是世間最有保障的投資,不管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就能得到福報,所以又稱為「種福田」。雖然,布施分成「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只要發自內心,誠心誠意的供養布施,聖賢、父母、貧病者乃至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無上的福田。
人要學習布施,即使只是給人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句好話,或是給人一點點方便都是布施,布施是一個習慣,習慣要從平常的行為中養成。
佛經中記載,有一位家財萬貫而又慳吝、貪心的大富翁,一天,聽聞佛陀開示布施的利益,可以獲得今生安樂和來生富足。這位富人聽完後,便左思右想:「我現在雖然生活的很富裕,但是,銀行的存款總有用完的時候,我應該去請教佛陀,如何繼續培福,才能生生世世都做一個富有的人。」
因此,這位大富翁就前去請教佛陀,如何學習布施法門,讓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夠安樂富有。佛陀告訴富人,布施看起來是給人,事實上,種子播到土地裡面,等到時節因緣到了,你還怕它不能開花結果嗎?不能有所得嗎?世出世間都不離因果二字,布施如同播種,只要時節因緣成熟,還怕不開花結果嗎?
佛陀於是從地上拔了一支草,放在大富翁的右手,教導他說:「你現在將你右手的草,放到你的左手。」富人聽完佛陀的開示,就開始練習將右手的草布施給左手,由於平常沒有習慣付出,在這個互相給予的過程中,富人非常的掙扎和不捨,他想:「這是我右手的草,為什麼要給左手呢?」
就這樣反反覆覆,掙扎不已,幾次猶豫之後,富人體悟到一個道理:「右手是我的手,左手也是我的手,給左手也是給我自己啊!」布施看起來是給別人,其實是給自己,既然別人也是自己,又何必斤斤計較要將金錢占為己有呢?在佛光山的檀信樓,有一副對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就是布施最好的寫照了。
布施分成有相的布施和無相的布施,有相的布施,雖然獲得人天的福報,依舊在六道輪迴,雖然能夠享受布施的福報,總免不了許多煩惱,因此,我們要從有相的布施,提昇到無相的布施──「三輪體空」,布施的我、接受的你、所施的物之間的關係要能超越,不分彼此、大小、多少,認識施者、受者及受施物三者的本體是空,不起貪戀執著,這就是清淨的布施。
許多父母,掛念自己往生後,兒孫的家計生活,因此,千方百計的留了許多錢財,其實,子孫有德有能,無需我們留給它,他自有辦法;子孫要是無德無能,就是留給他家財萬貫,也是坐吃山空。何妨將身外之財用來廣施十方,厚植福德,來生得生善處,也能庇蔭子孫。
總而言之,喜捨結緣的管理,才能改造慳貪的習氣;唯有捨去慳貪,才能獲得身心的自在,廣結善緣於人間。(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