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時光走廊】情深故鄉(17-9) 南台灣 | 人間福報

【時光走廊】情深故鄉(17-9) 南台灣

THE MERIT TIMES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南台灣稻田景象 1960年,南台灣,農民重新整理收成過後的農地,以便再次播種。此景此情,乃台灣農村代表性的景致,洋溢著土地的芬芳。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農民們合力蓋草屋 1960年,南台灣,一處農村聚落中,村民們正合力鋪蓋草屋,透過同心協力,凝聚鄰里間深刻的情感。草屋建材是晒乾的秸桿,這些秸桿是農民在稻作收成時收集的,經過曝晒後可做多種用途,像是鋪建草屋,另外還可以當作燃料、飼料。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秋收時割稻打穀的農家景觀 1960年,南台灣。一戶農家正在收成稻穗,有的割稻,有的打穀脫粒,有的人則負責將脫粒完的秸桿收集放在一起,是秋收時常見的農家景觀。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重新播種的農民 1960年,南台灣,一位農民在整理農地後重新播種,以便栽種新一期的作物。在農田的外圍可見成束的秸桿,農民會將採收後殘留的秸桿束起起來,堆成「草垺」,以備不時之需。因草垺的大小、數量,取決於秸桿的多寡,這也意味著一戶農家收成愈好,可堆出的草垺便愈大、愈多,因而可從草垺大致推斷一戶人家的收成狀況。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幾位農民鋪晒稻穀 1960年,南台灣農村,幾位農民正將收成的穀稻鋪在空地上。相片中可見兩個大草堆,那是由秸桿(收成後作物殘留的莖葉)鋪搭成的「草垺」,中央以一支柱子作為支撐,將晒乾後的秸桿鋪放在柱子旁,最上頭再以重物壓著。圖片中的草垺便是壓以竹簍、枯樹幹。 草垺是傳統農業社會常見的景象,因為資源有限,農民習於珍惜所有可利用的資源。秸桿雖然不可食用,但可當作生火燃料、牲畜飼料,也可以編成草鞋等物品。現代已很難見到草垺了,一來是因為農具機械化後,收割機會將秸桿絞碎,直接變成肥料;二來是因為現代資源豐足,生火可以直接用瓦斯爐,衣物、鞋子、器皿等則是改用塑膠或金屬製品,比秸桿製成的要耐用許多。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金色稻浪的鄉愁 1960年,南台灣。農民秋收割稻,孩子也跟著大人到田裡,秋風將成熟的稻穗吹成金色稻浪,輝映著青色的遠山,構成一幅農村美圖。童年在農村待過的台灣人,都享受過稻浪中的秋風吹拂。成年後到大城市工作,夜來幽夢忽還鄉,出現在夢中的往往是秋收的稻田,那金色的稻浪勾起了無限的鄉愁。 以前農民收割稻子,是以人力操作脫穀機,將稻穀與秸桿分離。相片中的打穀機,是以腳踩踏板驅動裡頭的齒輪,將稻穀從秸桿上剝離下來。古早的農業社會,與穀物分離後的秸桿也會被農民收集起來,「欉(立起來)」在農田裡晒乾,可用來當燒水煮飯時的燃料、餵養牲畜的飼料,或者用於蓋草屋、編成器皿等。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農民們合力蓋草屋

1960年,南台灣,一處農村聚落中,村民們正合力鋪蓋草屋,透過同心協力,凝聚鄰里間深刻的情感。草屋建材是晒乾的秸桿,這些秸桿是農民在稻作收成時收集的,經過曝晒後可做多種用途,像是鋪建草屋,另外還可以當作燃料、飼料。



秋收時割稻打穀的農家景觀

1960年,南台灣。一戶農家正在收成稻穗,有的割稻,有的打穀脫粒,有的人則負責將脫粒完的秸桿收集放在一起,是秋收時常見的農家景觀。



金色稻浪的鄉愁

1960年,南台灣。農民秋收割稻,孩子也跟著大人到田裡,秋風將成熟的稻穗吹成金色稻浪,輝映著青色的遠山,構成一幅農村美圖。童年在農村待過的台灣人,都享受過稻浪中的秋風吹拂。成年後到大城市工作,夜來幽夢忽還鄉,出現在夢中的往往是秋收的稻田,那金色的稻浪勾起了無限的鄉愁。

以前農民收割稻子,是以人力操作脫穀機,將稻穀與秸桿分離。相片中的打穀機,是以腳踩踏板驅動裡頭的齒輪,將稻穀從秸桿上剝離下來。古早的農業社會,與穀物分離後的秸桿也會被農民收集起來,「欉(立起來)」在農田裡晒乾,可用來當燒水煮飯時的燃料、餵養牲畜的飼料,或者用於蓋草屋、編成器皿等。



重新播種的農民

1960年,南台灣,一位農民在整理農地後重新播種,以便栽種新一期的作物。在農田的外圍可見成束的秸桿,農民會將採收後殘留的秸桿束起起來,堆成「草垺」,以備不時之需。因草垺的大小、數量,取決於秸桿的多寡,這也意味著一戶農家收成愈好,可堆出的草垺便愈大、愈多,因而可從草垺大致推斷一戶人家的收成狀況。



幾位農民鋪晒稻穀

1960年,南台灣農村,幾位農民正將收成的穀稻鋪在空地上。相片中可見兩個大草堆,那是由秸桿(收成後作物殘留的莖葉)鋪搭成的「草垺」,中央以一支柱子作為支撐,將晒乾後的秸桿鋪放在柱子旁,最上頭再以重物壓著。圖片中的草垺便是壓以竹簍、枯樹幹。

草垺是傳統農業社會常見的景象,因為資源有限,農民習於珍惜所有可利用的資源。秸桿雖然不可食用,但可當作生火燃料、牲畜飼料,也可以編成草鞋等物品。現代已很難見到草垺了,一來是因為農具機械化後,收割機會將秸桿絞碎,直接變成肥料;二來是因為現代資源豐足,生火可以直接用瓦斯爐,衣物、鞋子、器皿等則是改用塑膠或金屬製品,比秸桿製成的要耐用許多。



南台灣稻田景象

1960年,南台灣,農民重新整理收成過後的農地,以便再次播種。此景此情,乃台灣農村代表性的景致,洋溢著土地的芬芳。



《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