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懷念星雲大師 | 人間福報

懷念星雲大師

THE MERIT TIMES
文/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

2月6日清晨,驚悉星雲大師於5日在佛光山安詳示寂,並拜讀了大師的〈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甚為痛惜並深受教益。

我曾有緣數度拜會大師,面聆謦欬。

初次拜見大師是1989年4月中旬,在漢陽歸元寺。大師率佛光山弘法探親團來大陸,訪問北京及西北、西南等地之後,由重慶乘江輪順江而下,路過武漢。傅偉勳教授是星雲大師的學術顧問,我陪蕭萐父、劉綱紀、李德永老師看望傅先生,傅先生把我們一行介紹給星雲大師。該團行色匆匆,晚飯前到,次晨乘船赴南京。

以後在台北、在北京,我也曾拜會大師,聆聽他的演講,討教、請益;1999年7月、2002年11月,我都曾拜見大師。尤其是2002年那一次,到佛光山參訪。那時我應邀在政治大學客座講學,恰好敝校歷史系陳國燦先生和吾友何建明教授(現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亦在台北講學,我們受邀到佛光山拜謁大師、實地考察,略為了解了佛光山的開創史及發展規模。

星雲大師及佛光山在佛法的在地化、世界化與現代化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經驗,非常寶貴。當然,佛教叢林在台灣還有其他的典範,也非常了不起。

佛法去情識之別,破生死之惑,有智慧有貢獻,有理論有實踐,還有修行的方法。尤其有一代代的宗師,成為人格典範,為僧俗各界所敬仰和效法。在現代化的今天,這些典型彌足珍貴。

現代生活仍需要佛法,以及儒、道各家的滋潤;需要淨化心靈,靜心修養,需要精神的凝斂,也需要在民間推廣。民間社會空間的擴闊,是現代性的要求,這包括改善社會文化土壤的團粒結構,也包括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現代人尤需精神與靈魂的安立,即我們常說的安身立命之道,乃至重建現代生死學。在生命的無意義感普遍加重的年代,尤其如此。

現代化需要儒釋道,儒釋道需要現代化。在這些方面,星雲大師與佛光山走在了前面。我們懷念星雲大師,尤其需要學習他的精神風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