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揭開邦克列酸神祕面紗 | 人間福報

揭開邦克列酸神祕面紗

THE MERIT TIMES
文/林育安
字級
收藏文章
80觀看次
圖/kimi
文/林育安

台灣最近發生一起重大食安中毒事件,大家聽到粿條則聞知色變、避之唯恐不及,也聽到了一個新名詞「米酵菌酸」,但為了避免誤導民眾以為是吃米食類而所引起的中毒,因此以英譯改名為「邦克列酸」。邦克列酸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何殺傷力會那麼大,相信很多人都一頭霧水,讓我們來抽絲剝繭認識它!

毒素影響 各不相同



自然界中存在的病源菌種類很多,其中有一種常見的細菌則為「唐菖蒲伯克氏菌」,或稱為「椰毒伯克氏菌」,此菌則生長於土壤、玉米與各種植物中。當澱粉類的製品經長時間發酵與保存不當時,就可能會促使「唐菖蒲伯克氏菌」的滋生,並以澱粉中的成分為其生長所需之營養來源,而產生二次代謝產物──邦克列酸毒素。

每種毒素都有主要的作用器官,如黴菌所產的「黴菌毒素」種類很多,其中的「黃麴毒素」主要作用於肝臟造成肝病變;「赭麴毒素」主要作用的器官為腎臟,造成腎臟功能喪失,而「邦克列酸」也有其主要的作用影響的地方,那就是粒線體。

粒線體是位於細胞質中的一種胞器,其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腺核苷三磷酸」,即所謂的ATP,是細胞能量的來源,因此粒線體又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

當人們因誤食含有邦克列酸的食物時,其潛伏期約為30分鐘到半天,嚴重者可達1〜2天。此毒素會破壞粒線體的功能,導致瞬間產生停電現象,使得身體的細胞失去能量的供應。

當細胞失去了能量的來源,細胞的運作、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子傳遞鏈等功能都會喪失,處於停擺的狀態,是屬於一種罕見的「粒線體毒素」,當粒線體受到急性損傷時,還會猛爆性不可逆的多重器官衰竭。

誤食大量 癱瘓致命



邦克列酸毒素會對身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等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並使身體中耗氧量大的器官最快受到損傷,如造成肝臟、腎臟衰竭,總之誤食劑量的多寡,身體出現的症狀,多少都有所差異,如呈現頭暈、嘔吐、嘔心、腹痛、腹瀉、精神不振或昏睡各種現象,嚴重時除了造成身體內器官的衰竭外,也會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心臟肌肉、腦部全都因此而癱瘓,嚴重會造成瞬間死亡。

邦克列酸中毒者,初期症狀就如同一般食物中毒現象,也因此使人們輕忽了它的危險性。當它破壞我們身體的器官,或組織機能愈來愈嚴重時,人們才驚覺到事態的嚴重性,卻為時已晚。

誤食邦克列酸死亡率為30%〜100%,若誤食1.5毫克的邦克列酸就可能有致命的危險,目前沒有解毒劑可以使用,並且身體的半衰期長,可以長達102小時,每過4天後,體內的量才會少一半,因此不可輕忽。

邦克列酸事件,近百年才開始出現,發生的國家屈指可數,第一例發生在印尼,之後在非洲國家莫三比克與中國大陸也都有案例發生。可能跟當地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邦克列酸存在於多種變質的食物中,例如保存不當的澱粉類製品、變質的椰子或是玉米發酵食物,以及在室溫下浸泡過久的黑木耳或銀耳等。一般人認為只要將食材煮滾了就能將毒素殺死,其實不然。

邦克列酸耐高溫,即使加熱也殺不死,並且也不會因洗滌或烹調而破壞其毒性。因此,避免誤食邦克列酸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食用存放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產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