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本尊與分身 | 人間福報

本尊與分身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佛有「三身」之說,即: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本有的。報身,是證悟佛果後,酬報因地修行六度萬行之功德,所顯現的福德莊嚴之身,像極樂淨土「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即是。應身,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應眾生之機,隨緣變現的種種身形,像諸佛菩薩化身千百億即是。

我們一般人都知道佛陀有三身,其實,眾生也有三身。例如,法身是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不待修而後成。換句話說,眾生原本就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的「法身佛」。不過,雖然是人人本具,個個都有,但是凡夫因為被無明所覆蓋,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法身遍一切處,甚至還發出疑問:「這個人的法身遍滿宇宙虛空法界,那個人的法身也遍滿虛空法界,那虛空法界不是太擁擠了嗎?」

其實不會的,這就好比一間房間裡,點了幾十盞、幾百盞的燈,彼此不但不相妨礙,而且還能夠互即互入,此即所謂的「佛佛道同,光光無礙」。《華嚴經》裡有一首偈子說:「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佛的世界就是那樣內外明徹、美妙殊勝。

圖/unsplash

既然「法身」本自具足,所以儘管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時而馬腹牛身,時而天堂地獄,但本具的「法身」佛性是永遠不變的,所以我們應該對永恆的生命產生信心。

至於清淨莊嚴、自他受用的「報身佛」;變現無量、隨類應化的「化身佛」,也不一定要等到證悟佛果之後才能成就。如果我們能時時勤修六度,念念見自本性,當下就是萬德莊嚴的「報身佛」;如果我們能以種種權巧方便,度化有情眾生,當下就是觀機逗教的「應身佛」。

像平常人,身不滿六尺,大家都一樣的高矮;但我們常聽到有人讚美某某人偉大與崇高,他的偉大崇高在哪裡呢?在他的道德、他的智慧、他的慈悲、他的緣分。雖然他的身形外表和我們一般人差不多,但是他的影響力、他的精神力、他的功德力,如山如海,仰之彌高,望之彌深;凡此都是修行得來的莊嚴果報,是謂「報身」。

另外,像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好比天上的月亮雖是一個,但它的身影卻映在千江萬水之中,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佛陀也是一樣,本尊只有一個,但處處都有佛的應化身。

圖/unsplash


其實,嚴格說起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本尊及分身,不是某一個特定人物才有。像會議應該是本人出席,若因故無法赴會,就派一位代表去參加,這個「代表」就是分身。父母生了子女,子女將父母的言教、身教繼續下去,子女就是父母的分身。老師教導學生,學生承襲老師的思想,學生就是老師的分身。「臨濟子弟遍天下」,臨濟子弟不也就是臨濟祖師的分身嗎?

所以,不是只有佛陀化身千百億,不是只有菩薩化身千百億,人人也都可以有本尊、有分身,不足為奇。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從這五蘊和合的幻化世間裡,體察本具的真如佛性,進而將它的功能發揮出來。

《華嚴經》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表示佛陀神奇的三身,眾生也具有同等三身的能量。因此,我們認識佛陀的三身,也要肯定自己的佛性,就像我要每個人肯定:「我是佛!」當下即心即佛,如此便能入佛知見,用佛的智慧能量,在世間廣度一切眾生。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