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衡陽路古蹟樓 重溫百年前榮町繁華 | 人間福報

衡陽路古蹟樓 重溫百年前榮町繁華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87觀看次
台北市開封街一段的水果店,曾被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後又因兩側建物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局也重新進行審議。圖/中央社
台北市衡陽路位於日據時期的「台北銀座」榮町內,現在的星巴克重慶門市在當時是辻利茶舖,屋主已主動申請指定為市定古蹟。圖/中央社
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位於日據時期的榮町內,準備展開修復工程,重返百年前舊貌。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從台北公園號酸梅湯升格市定古蹟開始,四散在衡陽路的日據時期市區改正建物,逐漸被發掘、提報並指定為文化資產,通往「台北銀座」榮町的時光隧道正在成形。

以台北府城北門為起點,沿著博愛路探訪城中,迎面而來的三角屋在日據時期為「東京堂時計店」,因地點深具意義,與後排的4號、6號、8號店屋皆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周遭還圍繞著台北工場、台北郵局、撫臺街洋樓等古蹟。

「榮町在日本時代是台北城最繁華的地段,這裡又是榮町最重要的街口之一」,談及位於重慶南路與衡陽路轉角的老房子,謙順行代表人杜恒誼想起的不只是保存古蹟的過程,或它作為起家厝的意義,更是老父親諄諄教誨,和當時勤懇、守信的社會風氣。

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建於1912年,當時因為皇太子裕仁計畫造訪台灣,所以整個街區進行現代化的改建。

邀請日本工匠  

還原「唐破風」工法

杜恒誼找來專業古蹟修復團隊,為了把原汁原味的「唐破風」做回來,即便須耗費新台幣數千萬元,仍堅持用最穩固的工法修回百年前舊貌,期盼這棟文化資產未來維持店屋使用,同時持續彰顯榮町的都市現代化發展、商業創新及生生不息。

衡陽路另一隅的辻利茶舖,屋主受到「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以文化資產身分保存的正面影響,已決定主動申請指定為古蹟,文化局將邀集文資委員進行現勘,再進入後續審議程序,而地方人士無不期盼能順利通過,增添觀光亮點並彰顯城中歷史底蘊。

開封街水果店

未獲認定文資潛力

此外,中正區開封街一段的水果店,經文資委員現勘,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去年2月通過委員會審議解除追蹤。

然而,水果店兩側建物分別在去年9月及10月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局考量街廓同樣都在日據時期的都市更新即京町改築範圍內,加上水果店的樓高、店面面寬、4柱三窗開口形式等構造仍是原貌,以文化資產保存整體性為由,重啟文資審議程序。

去年底至今年初,由不同委員組成的專案小組再度前往會勘,多數認為建物現存的立面語彙可延伸周邊相鄰文化資產,構成連續性街道景觀,進一步形塑街區紋理,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截至今年5月為止,短短500公尺的衡陽路上已有12棟市定古蹟、2棟歷史建築,每一處的發展都可追溯回日本大正年間市區改正,各自在歷史洪流中長出特色與紋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