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態 | 人間福報

生活

2024黑面琵鷺普查 全球增355隻、台灣首次略減93隻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林業保育署今日公布「202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全球數量共計6988隻,相較去年增加355隻,突破紀錄;普查期間台灣共調查到4135隻,首次略減93隻,但仍為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區。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聯繫各國定期於每年1月進行,今年普查日期在1月20日至21日舉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統籌台灣的普查工作,並與全各鳥會及保育團體等超過百名的調查員合力完成;今年全球數量共計6988隻,相較去年增加355隻。 林業署指出,普查期間台灣共調查到4135隻(59.2%),其次依序為中國1630隻(23.3%)、日本702隻(10.1%)、香港和深圳(后海灣)375隻(5.4%)、越南86(1.2%)、南韓39(0.6%)、澳門13(0.2%)、菲律賓7(0.1%)、泰國1隻。 全球總數共增加355隻,各主要度冬區的數量都有成長,台灣雖比去年略減93隻(2.2%),但仍為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區;林業署提到,與去年相比,北邊的濁水溪口增加94隻,南邊的屏東則增加105隻,顯示黑面琵鷺個體有從以往分布核心區的高雄、台南、嘉義,往北邊的雲林與南邊的屏東擴散移動的現象。 以台灣各地來看,逾九成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區,其中台南數量最多,有2088隻,其它各縣市由多至少則依序為嘉義887隻、濁水溪口454隻(彰化雲林交界)、高雄423隻、屏東有121隻、雲林93隻、宜蘭44隻、金門10隻、新北6隻、澎湖5隻、彰化3隻及新竹1隻,共12個縣市有紀錄。 黑面琵鷺面臨環境壓力,林業署指出,2023至2024年台南市野鳥學會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累計救援86隻黑面琵鷺,其中25隻經救援後已野放,多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由於西南沿海冬季易高溫及雨水少,極端氣候加劇也可能使棲地環境中的肉毒桿菌產生毒素的機會增大,須持續關注棲地品質。 林業署表示,台灣地區數量微幅下降,確切原因尚不明,但因2011年也曾經大幅減少,地方政府加強環境;另鼓勵漁民提供水鳥友善的覓食環境,2021年將「陸上魚塭」納入生態服務給付項目,魚塭收成後於10月至翌年4月期間,符合至少連續維持1個月適當水位(20公分以,每公頃每年最高可核發1萬元。 111年及112年度台南市友善魚塭面積均約200公頃;林業署提醒,民眾若有發現黑面琵鷺受傷或其他特殊情況,請直接向當地縣市政府通報,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MORE

南華大學花旗木盛開 爆粉紅色浪漫花海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創辦的南華大學,以校園綠意盎然而享有「森林大學」的美譽,最近春暖花開,校園內的花旗木也綻放粉紅色的花姿。校方表示,花旗木俗稱「泰國櫻花」,浪漫的花海,讓師生心曠神怡。 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南華大學腹地遼闊,校園占地約63公頃,綠色覆率高達73%,不僅擁有草原、樹林等景觀,幽靜典雅的校園,鳥語花香,生態豐富,充滿自然與人文之美,因此享有「森林大學」的美名。 南華大學不僅保存有高聳的原始樹林,也有綠地及生態池等,提供生物良好的棲息環境,校園景色怡人。最近盛開的花旗木,是決明屬落葉喬木,原產於東南亞的泰國、緬甸,盛開時只有花朵而無葉,頗似櫻花,因此又被稱為「泰國櫻花」。 校方表示,花旗木的英文名字叫Pink Shower Tree(粉紅陣雨樹),也有人稱它為「平地櫻花」、「珊瑚櫻」、「絨果決明」、「薔薇色木旃那」、「琴葉珊瑚」等名稱。花旗木剛開花時呈淡粉色,之後呈粉紅色,花期比櫻花長,住在校舍的學生說:「賞櫻不必到日本,打開門窗就看得到」。

MORE

林芝宇 賴瑋婷 讓台灣雜草被看見

文/程憲 即便是家族在台灣已傳承數代的人,或是徒步、騎單車環台多次的人,相信少有人知道:原來台灣竟有200多種雜草可食! 2020年底,台北市延平北路三段大橋頭(延三市場)附近,一間老宅改造而成的「雜草町Grassland」正式掛牌開放了,在無處不文青又充滿設計感的空間中,充滿了青草晒乾和沖泡後的芳香,希望讓人在其間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台灣雜草半數能入口 「雜草町」兩位創辦人林芝宇、賴瑋婷,悠然寫意的在町內或上課教學,烘晒各式經查證安全可飲的雜草;或拿著書法謄寫的茶單,向來客介紹多達101種台灣雜草茶;或讓出空間請專人來分享書香及各國旅遊經驗;或彈奏來自蒙古草原的馬頭琴,再隨性吟詠一段草原民族熟悉的「呼麥」(阿爾泰山脈一帶居民模仿自然界聲音的「雙聲」演唱技法)…… 參與其中的,有不少是上了年紀的老台北人,或隨口唱一段「思想起」的阿公阿媽,但更多的,是口耳相傳後尋覓而來的好奇年輕人,對雜草學內涵感到新鮮的年輕學子,以及自日本、香港慕名而來的眾多觀光客……並因而在國內各地進行駐村研究,去年9月更受邀前往日本西會津和松戶參與分享會和講座。 拜師式微的青草藥學 2014年,因為一趟單車環島旅遊而愛上台灣雜草的林芝宇,曾在南台灣跟著老師尋找各地特有雜草,也喚醒她幼時成長於彰化員林的記憶,於是創立「雜草稍慢Weed Day」,雖然平日在設計工作室,從事大學所學「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但閒暇時全都在向青草藥師學習,同時找草、玩草、種草、晒草、喝青草茶…… 取名「雜草稍慢Weed Day」的喻意:除了希望日常生活中,日日有雜草相伴而活,更期待現代人在「稍微慢一點」的步調裡,與土地一起生活、一起脈動,隨興品嘗一杯充滿草香、淡而有味的不知名雜草茶。 好夥伴加入如虎添翼 「成立前4年,我經常到田野採草,學習製作青草茶,希望讓雜草被人『看見』,雖然創業過程收入微薄,但感受到土地的豐盛和愈來愈多的回響。」林芝宇最感謝的是,2018年,另一位團隊夥伴賴瑋婷出現了,兩人理念相同、一拍即合,賴瑋婷更向家族長輩,提議想將大橋頭伯公舊診所改造為文青小館。 嚴格說起來,兩人的相識,算是「千里有緣來相會」。 賴瑋婷的父母在國中時期,舉家移民美國。賴瑋婷是在美國出生長大,中學時,因為爸爸任職於美國一家國際企業,正巧被派任為台灣區負責人,那幾年,賴瑋婷在台北美國學校就讀,大學時則獨自返回美國一所女子大學讀哲學系。 「大學時必須住校,學校正好位於郊區,校內校外有很多天然的植物花草,我也因為喜歡在大自然沉思,愛上花草樹木……」賴瑋婷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因為思念台灣,也覺得在台灣更能有所發揮,決定再度返台,從事藝術策展工作。 跟著媽祖遶境去採集 兩人相識後,決定辭職離開辦公室,除了環島採集野草,也遊走城市、鄉村與自然山野,環島拜訪各地小農家、有機農場、了解自然農法,並曾跟著大甲媽祖遶境路線採集沿線閒花野草,經過挑選、剪段、日晒,沖泡出一壼古早味青草茶…… 兩人並設計各種有趣的體驗課程、戶外活動和工作坊,透過親近大自然的方式,結合理念相近的組織和社團,引導人們認識周遭的雜草,重拾對土地的尊重,努力傳遞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真實卻又深不可測的訊息。 改造老屋為土地煮茶 為了全力推廣雜草學,兩人決定斥資將賴瑋婷家族的老宅,改造成「雜草町」藝文空間,做為推廣基地。然而就如眾所周知,想要改造一個閒置多年的老宅,光是清除充滿記憶的數代祖輩留存的器物及照片,擺平親友間的疑慮和建議,就是無比重大的工程。 所幸在兩人的堅持和努力下,「雜草町」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場所,不但凝聚瑋婷家族親戚們的心,得到令評審驚豔的老屋新生大獎,更在疫情期間正式對外開放,實現兩人「為土地煮一鍋茶」的心願,也展現了她們對於傳承和創新的堅持。 天生地養的孕育配方 近3年來,林芝宇和賴瑋婷被外界形容是「採集藝術家」,她們曾和百年老校太平國小借用一塊校地,以隨風吹來及土地本身蘊藏的種子,種出「天生地養」的雜草,作為「土地孕育的配方」。 「不少人一看到草地,就會直接聯想到『有蛇』,其實蛇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之一,要在都市環境生存還真不容易。」林芝宇經常認養草木自由叢生的綠地,最受困擾的就是常被舉報「有蛇藏匿其中」,此外不少餵食浪貓浪狗的愛媽,常喜歡將食物放草地中,吸引貓狗群聚踩踏,也讓兩人困擾不已。 建立人與土地心關係 在台推廣雜草學近10年,林芝宇著有《雜草稍慢 Weed Day》小誌及《台灣雜草茶系列.土地孕育的配方》系列創作,希望能建立「人」與「土地」的心關係。 林芝宇說,在人們視野中並不起眼的雜草,其實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多樣的潛力,雜草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土地中的先驅植物,可為土地開路並維持生態平衡、增加有機質,是環境永續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林芝宇和賴瑋婷都認為,台灣的土地生態是被漠視和干擾的,也痛心台灣連原始深山都會噴灑除草劑,因此積極發起「當代採集」行動,透過雜草的認養行動,嘗試在都市中復育綠地,讓雜草能夠在各種土地上自由地生長,維護土地生態和孕育生物多樣性。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雜草的美感延伸到「草根筆」的藝術創作,以視覺方式呈現植物的原貌,同時透過飲食、採集和製作,讓人們親近雜草,了解到雜草的價值。 「雜草蘊藏台灣的百草文化,也是耐受性強,能夠維護生態多樣性的植物,與其丟棄,不如煮一鍋雜草茶,為土地發聲,讓大家了解雜草可以如此親近人。」林芝宇、賴瑋婷希望現代人,都能透過和土壤、植物、昆蟲、一陣風、一杯茶……的連結,重新體會到與土地相處的踏實感,重新連結上自然的生命力。

MORE

物候調查 看嚴冬、暖春花朵生命周期變化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天候對於植物的生態有很大的影響,不僅考驗開花季節,也影響果實及產量。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張楊家豪以20年的時間監測亞熱帶雨林福山森林動態,精準掌握山龍眼夏賞花、冬賞果等時節,還綜整嚴冬暖春加速、暖冬寒春則放慢花朵腳步周期。 張楊家豪今(4/29)日指出,為瞭解氣候變化對亞熱帶雨林森林植物開花時間的影響,從2002年夏天起便在福山植物園的原始森林中,規畫一個面積25公頃的亞熱帶的森林動態樣區,並布放106張種子網。20餘年來每周進行一次調查,記錄植物開花、結果的物候周期,持續至今。 期間還搭配林業試驗所以每年至少出現在10個網子、具有16年以上開花紀錄為基準,挑選資料中具有超過500筆開花資料的16種植物,包括大明橘、香楠、紅楠、栲屬樹木、山龍眼、冇樟等,分析氣溫、日照量、雨量以及光照周期對開花時間的影響。 團隊指出,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季節的氣溫變化對於植物開花時間有不同的影響。如多達30種植物附生的「樹木公寓」,就為中低海拔森林重要樹種長尾栲,提供許多空間讓附生植物借住。 而長尾栲花期與紅楠、香楠相似,彼此對溫度的敏感點又不同,早秋溫度決定了長尾栲花期,長尾栲需歷經2周周期均溫低於19度的冷刺激後,等待4至5個月即含苞待放,反之則使花期延後;紅楠需2至3個月的均溫低於17度、香楠需低於19度,蓄積能量,等待2至3個月後才開花。 團隊說,山龍眼夏可賞花、冬可賞果,每年5至7月開花,花序成串下垂,有特殊的卷旋現象,如煙火綻放,非常好看,而其它植物也有精準的花期追蹤,都和氣候、溫度及日照息息相關。 圖/中山大學提供 張楊家豪表示,團隊研究彙整並證實多數植物花季與過去一年的溫度變化關系密切;「春、夏季溫度愈高開花時間提早,秋、冬季的低溫冷刺激開花,暖冬延遲開花時間」。 團隊的相關研究資料也有助於繪製成台灣追櫻、賞楓地圖。

MORE

解密植物 10年收集逾千種子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自然觀察家弗雷(Jonas Frei)痴迷研究植物,他從2014年走遍了歐洲、北美的花園、植物園及公園,只為了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各種植物家族,例如堅果、玉米等,10年來收集到約1000種植物種子,除了為每一顆種子建立數位檔案,還出版多本關於植物紀錄的書,讓更多人透過他的研究,知曉地球植物多樣性的魅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被稱為「玻璃寶石玉米」(Glass Gem Corn)的品種。若不是弗雷在網路平台分享真實照片,難以想像玉米竟宛如一顆顆天然的彩色寶石、光彩奪目。 透過出版書 推廣植物之美 住在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Schaffhausen)的弗雷自認是一名探險家。但當他在城市散步時,他並不是在尋找黃金或金錢,而是尋找稀有或是能輕易看見的各種植物。他表示,在52次城市漫步中,他見證了城市植物群的多樣性,以及大自然植物在不適合居住的環境中,所展現的適應性,「許多人從未發現,其實稀有植物就生長在路邊或是我們熟悉的街道轉角處」。 他寫了幾本關於研究植物的書:例如《野生植物之城》(Stadtwildpflanzen)、《核桃》(Die Walnuss)、《榛子》(The Hazelnut)等,許多插圖都是他親自繪製、觀察記錄的資料。弗雷表示,希望這些書籍裡面豐富的資訊,能成為植物愛好者,以及想接觸植物民眾的雙眼,讓他們看到家門口的美麗。 弗雷致力於讓科學易於理解,並在視覺上吸引普通觀眾。以《榛子》、《核桃》為例,他收藏且深入研究各項植物的品種、歷史及文化。 弗雷表示,這兩本書從植物群的角度描繪超過5000萬年的歷史,從最古老的化石到史前用途,再到現代堅果生產讓讀者明白,各個植物科/屬物種的植物,切開來的雙面照片都是獨一無二。 弗雷指出,榛果是冰河時期後最早在歐洲傳播的植物之一,滋養了歐洲大陸的古代人民。因此,榛果與人類有密切的文化聯繫,且在美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的書是第一本透過詳細照片,展示所有栽培類型及雜交榛果品種的書。 戰勝白血病 重啟研究之旅 弗雷指出,城市植物群變化極大,並隨著人類的使用而演變,它們也是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的見證者,「研究植物是我的目標,但我更想透過寫作以及呈現植物多樣性的美學,讓更多人容易理解這些知識」。 然而,弗雷的人生道路並不平坦。2021年他不幸成為白血病患者,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中斷研究,並在他的IG持續發布研究圖片,如今已累積10.7萬名粉絲追蹤。 近日,他剛經歷了化療及幹細胞移植的艱難過程,不過正如他對植物生命力的讚歎,他的鬥志及恢復力同樣令人敬佩,3月20日他在臉書宣布戰勝病魔,並稱有信心再度踏上研究植物之旅。

MORE

陽明山採獲溫泉紅藻 可望做固碳綠材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台、韓學者攜手合作,於陽明山採集到一種溫泉紅藻進行基因體定序,確認為新屬新種,並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研究團隊認為溫泉紅藻具有嗜熱嗜酸與特殊光合作用調節機制等特性,能吸附重金屬,可望作為固碳或廢水處理等綠色材料。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傅瀚儀今(5/2)日指出,攜手台、韓學者,針對在陽明山採獲的一種溫泉紅藻進行基因體定序,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Cyanidiococcus yangmingshanensis)。 研究團隊說,他們還推翻原先被辨識錯誤的藻株屬種,並指出全球指標性的GenBank基因序列資料庫舊樣本應屬於此新屬新種,為最早以基因體定序進行溫泉紅藻辨識的研究結果之一。傅瀚儀溫泉紅藻說能吸附重金屬,有助應用於生物科技與仿生技術,未來發展極具潛力。 傅瀚儀表示,溫泉紅藻綱是一群單細胞紅藻,可在高溫強酸環境中存活,主要分布在硫酸比例較高的溫泉水體區域。研究團隊於2015年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焿子坪硫磺泉附近採集到這種溫泉紅藻,其個體極為細小、散佈在霧氣之中,非肉眼可見。 團隊將溫泉紅藻與GenBank資料庫樣本做基因序列比對,依據序列相似度結果,最初判斷採集到的是Galdieria maxima,跟據文獻描述,是該屬中細胞最大的一種溫泉紅藻(直徑6-16.5 μm),具備吸收多種有機碳進行異營生長的能力。然而,研究團隊所採獲的溫泉紅藻細胞很小(直徑1.2-3.8 μm),且無法在含葡萄糖培養液中異營生長。 圖/中山大學提供 傅瀚儀說,在比對的過程中有找疑問,也確認溫泉紅藻不易從外觀特徵辨別分類,因此團隊採rbcL基因序列辨識物種後,再以比較基因體學的方法做分析,意外揭露基因序列資料庫所藏「Galdieria maxima藻種」樣本辨識有誤的問題。 研究團隊指出,將陽明山採集到的溫泉紅藻進行基因體定序與組裝,利用基因體、形態與生理等特徵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此種藻株應為新屬新種才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團隊將繼續研究,瞭解溫泉紅藻光合作用調節機制與電致變色的反應特性,為永續生技與仿生應用和發展奠定基礎。 

MORE

罕見長鬃山羊下山!首次現蹤稻田自在遊樂

【本報台東訊】台東「熊良心生態顧問公司」日前在海岸山脈下的關山鎮電光里水稻田,記錄到長鬃山羊追趕在稻田覓食的環頸雉與花嘴鴨,不僅長鬃山羊到水田罕見更見證這有趣畫面。 從畫面上看到,1隻尚未成年長鬃山羊從山坡下到水稻田,先是驅趕水稻田內環頸雉,接著東張西望,看到遠處田間有花嘴鴨降落,於是又快步趕過去嚇走花嘴鴨,讓生態監測人員感到驚訝,「牠好像在幫農民驅鳥」。 拍攝畫面的熊良心生態公司負責人林耿弘表示,公司正在執行水利署八河川分署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的卑南溪高灘地補植樹木生態監測計畫,工作人員意外在周遭拍攝到長鬃山羊;據公司了解,這是國內首次記錄到長鬃山羊出現水田,以及有趣追趕鳥類畫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長吳昌祐表示,林保署目前在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卑南溪流域保育軸帶,持續都有不同點位的環境監測,這筆長鬃山羊資料是否為個案,須更長期資料累積,但提供了很好資料;後續累積的野生動物監測資料,將可作為國土生態綠網保育策略,甚至是海岸山脈、卑南溪綠廊縫合的參考。 根據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資料,台灣長鬃山羊是台灣唯一野生牛科動物,屬特有種,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海拔200~3800公尺間的山區森林,也常出現於裸露岩石崩塌處及險峻陡峭山區,少有出現在低海拔的淺山農田。

MORE

世界地球日/海岸林、珊瑚株 共築「里山里海」澎湖願景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近年與澎湖縣政府合作植樹造林卓有成效,2024年發現新的海岸造林地能透由洋流作用,發揮保護澎湖杭灣珊瑚復育區的功能。 昨(20)日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與澎湖縣政府祕書長蔡淇賢、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執行長張順來共同啟動「澎湖杭灣護漁林及珊瑚復育里海願景計畫」合作儀式,預計在三年內改善2.5公頃林地,使用慈心水寶盆並選用在地適生苗木1萬株,打造海岸複層林,並且培育8千株珊瑚株,投放1千塊珊瑚磚,進行群聚復育。 蘇慕容指出,慈心基金會首度跨地景種樹,攜手澎湖縣政府、緯穎科技、在地社區居民、潛水業者、公民科學家等多方夥伴,齊心從陸上「種樹」到海裡,豐富陸域與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庇護了以海維生的社區,預計為4千人帶來正面影響,實踐澎湖「里山里海」的美好願景。 種苗場建構的人工復育海洋珊瑚花園。圖/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魚附林」一詞源於日本,意指在陸地上種樹可以營造魚群棲息、保護周邊漁場與漁業設施的功能。蘇慕容說,慈心基金會曾經為了復育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於2021年在其分布的大甲溪上游武陵農場啟動種樹2萬棵的「造林」行動,讓陸生昆蟲、落葉,成為河川生物的營養來源,實踐「魚附林」的概念。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受到之前種樹經驗的啟發,在與澎湖縣農漁局局長陳高樑、澎湖縣林務公園管理所所長李振綱討論後,發現造林地南方杭灣海域有漁業資源及珊瑚復育工作,也確認透過「潮汐」與「洋流」作用,能將造林地的碎屑帶往杭灣,成為計畫的緣起。 「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繁殖空間。」程禮怡說,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量也最豐富的所在,更是沿岸居民日常生計及海洋旅遊的重要基礎。透過杭灣鄰近陸域種樹造林,可以讓潔淨過的雨水,緩緩地注入海洋,避免過多營養瞬間流入大海,造成有毒海藻大量繁殖,影響珊瑚的生長環境。「植樹計畫不僅創造澎湖海洋產業的價值,更為當地居民開展美好的生態願景。」 澎湖遊客參與珊瑚人工復育活動後,可以寫明信片從杭灣海底郵筒寄出。圖/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慈心基金會結合澎湖縣政府與緯穎科技,共創「從陸上種樹到海下」之環境行動,為國內之創舉。緯穎科技除了帶動同仁至澎湖親手種植「海岸林」及「珊瑚株」,同時也贊助全案經費。 澎湖位於珊瑚大三角最北端的珊瑚觀察點,對於珊瑚大三角內豐富的珊瑚、魚類等海洋物種,極具特殊的觀察及保育意義。澎湖杭灣更是著名的潛水勝地,同時擁有全台第一座海底郵筒,每年為澎湖吸引數萬潛水客到訪。 慈心基金會、緯穎科技與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啟動多夥伴合作關係,配合當地潛水業者、觀光業者,對澎湖遊客、潛水客進行海洋環境教育,由遊客及潛水客親自共同進行珊瑚復育工作,並培訓公民科學家,透過國際珊瑚觀察平台(Coral Watch),記錄並回報杭灣珊瑚復育狀況。

MORE

領角鴞幼鳥落巢 專家提醒勿撿拾餵養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路邊有落巢的領角鴞哀鳴該怎麼辦?動物保育員指出,野生動物有其習性,尤其雛鳥需要母鳥的照護,如果逕行帶回餵養,恐因專業不足,無法達到救護效果。市府觀光局提醒民眾通報農業局,切勿擅自帶回。 市府觀光局今(5/5)日指出,日前壽山動物園救護2隻領角鴞幼鳥寶寶,給予藥物治療,診治後再現萌樣,園方會在領角鴞恢復健康後野外。 觀光局表示,壽山動物園致力於動物保護,也是高雄地區重要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近年獲得民間企業捐贈診療儀器,更強化了動物整體醫療設備量能。每年協助近百隻保育類野生動物救傷,其中鳥禽比例占約3成。 至於收容救援的野生動物以爬蟲類、獼猴居多,近日在收容領角鴞後進行診治,檢查發現雙眼有角膜破損,經X光檢查後判斷應是頭部撞擊所致,已給予藥物治療。 領角鴞是小型貓頭鷹,但其體型又是角鴞屬中最大者,因接近人類生活環境,所以經常會在鄰近城市周邊的叢林中被發現,特別是冬末初春為領角鴞繁殖高峰,幼鳥寶寶們在親鳥的陪伴下,至少需要2至3個月的時間才學會野外生存的能力。而幼鳥在練習飛行時,偶因體力不繼會掉落在鳥巢附近。 圖/高市府提供 觀光局提醒若發現落巢領角鴞或雛鳥,應先觀察是否有親鳥在旁照顧,若幼鳥看起來健康,且親鳥在附近,籲民眾勿干擾。 至於園方的動物收容,救傷案中多屬撞擊造成的傷害,部分狀況來自於動物誤擊窗戶玻璃等,研判個體有癲癇、眼球震顫、失明或視力模糊、肢體不協調等症狀。

MORE

卓溪「熊出沒」 7成部落居民近看過黑熊

【本報台北訊】近年花蓮卓溪鄉偶有台灣黑熊出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020年起與當地部落攜手保育黑熊,近3年統計監測發現,自動相機共拍攝到79隻(次)台灣黑熊,卓溪可能是目前全台已知黑熊數量最多的鄉鎮。 林業保育署今(12日)舉辦「卓溪,友熊之鄉」記者會,委託監測台灣黑熊生態調查的野聲環境生態公司創辦人姜博仁表示,2021至2023年間,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79隻(次)台灣黑熊,其中包括多組一帶二甚至一帶三的母子熊,藉由身體特徵與胸前斑紋,可辨識出至少20隻不同個體,顯示此區域黑熊數量多且穩定,尤其夏季出現頻度更高。 根據野聲統計,以布農族為主的卓溪鄉17個部落,進行在地居民「熊經驗」的調查訪談,結果有86%的人看過「熊痕跡」,67%看過黑熊,14%曾發生過人熊衝突,目前黑熊活動範圍仍不斷擴張,也因為黑熊多在白天出沒與居民活動時間重疊,人熊相遇機會將越趨頻繁。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透過同仁與專業團隊蹲點與居民長期互動,才能貼近並了解居民遭遇黑熊的經驗與對黑熊的觀感,並應用於人熊衝突的防範;更在逐漸獲得部落信任後,由族人協力架設自動相機進行黑熊生態監測。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黑熊族群逐漸繁盛是保育的好消息,但熊越來越靠近人也是事實。台灣黑熊的核心棲地是以中央脊梁山脈為主的152萬公頃國有林事業區,受到良好保護;而且該署森林護管員巡護林區時,發現未經申請的陷阱、網具都會立即拆除。 林華慶說,近年黑熊族群漸由國有林向外擴張,黑熊進入淺山私有地甚至社區周邊似漸趨頻繁,卓溪2018年起每年都有黑熊入侵農舍、雞舍或受困陷阱的人熊衝突;2023年5月起更是幾乎每個月都有人熊相遇的狀況。

MORE
/6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