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書頁微光】《戲如妳:陳淑芳的孤味人生》 苦樂相倚的人生路

文/金多誠 專心演戲就是我的孤味啊!    —陳淑芳 「明年找我拍戲我不會漲價,因為我的一生我是演員,我不是明星,只要你們記得還有一個陳淑芳,哪怕是一場戲,一句話,我都會演。我不挑角色。」 這段話是2020年陳淑芳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時的致詞,一段話中用了好幾個「我」字,完全展現出她是以全生命深愛著演戲、珍惜著每一個角色。 人生曲折超越戲劇 陳淑芳不但締造了金馬獎史上同屆獲得影后與最佳女配角的紀錄,更是金馬獎史上最高年齡的女演員得主。她的演藝生涯已經超過一甲子,在台灣近60年來影視發展上幾乎沒有缺席,演出的作品超過200部。台灣社會與影視發展不知歷經了多少跌宕起伏,而她也總是以個人的生命歷練、演員的專業謹守崗位,為整個時代留下印記。以第一手訪談的《戲如妳,陳淑芳的孤味人生》是陳淑芳的人生故事,也是台灣影視發展歷程的切面。而,她對表演志業的細膩思考、爽快真誠又周到的性格、個人風格,以及生活哲學等,也是透過這本書鮮明地展現著。 全書第一部分是陳淑芳的「故事」,敘述了顛簸曲折、苦樂相倚的人生路,從細膩、生動的描述中,我們彷彿走進一個個場景,與陳淑芳一起回憶童年時瑞芳九份的優渥生活、豪氣仗義的父親、聰明機智的母親、毅然離家到宜蘭求學的少女時代、中學時學習民族舞蹈備受肯定的快樂……也聽她細說8歲時母親帶她到瑞濱海岸跳海的驚心動魄、初戀的美好與失落、在國立藝術學校聆聽崔小萍老師講授「第三自我」、為能講字正腔圓的國語而苦練、從小角色爭取演出的努力、26歲自願接演媽媽角色的想法、劇本一定要讀4次的原因、家道中落後的沉重與承擔、對婚姻的憧憬與逃離、背負龐大莫名債務的艱苦困厄…… 用專業成就人生 17歲因演出《誰的罪惡》踏上影劇人生,此後她與台灣影視發展就緊密相連,從1950、60年代台語片黃金時代、在老三台時代成為基本演員演出不斷、在現場歌唱節目「群星會」參與現場直播演出;1983年從《風櫃來的人》開始參與台灣新電影、也曾到中國大陸演出瓊瑤連續劇,更在有線電視頻道演出長壽劇……無論影視環境如何變化,她總是以強韌的生命力與不斷學習的精神,演好每一個角色,展現她對表演最深的愛。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陳淑芳與幾部電影的導演、演員的「對話」,提問與引導話題的正是對台灣電影相當了解,也是本書採訪執筆人王昀燕,三篇對話包括與林正盛導演談《傳家寶》短片、《春花夢露》、《天馬茶房》;與鄭有傑導演、演員莫子儀談《親愛的房客》;與許丞傑導演談《孤味》短片、《孤味》,內容與議題比一般電影幕後故事,更多元、更深入,層次也更豐富。有機會重看這些電影時,我們對陳淑芳所詮釋的角色,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動與了解。

MORE

【書頁微光】《大叔 Ojisan on the Road》 沿海岸線繞行臺灣 重新認識我們的故鄉

文/金多誠 兩位大叔懷著「在人生下半場對自己土地重新認識的一種急切感」,以人入中年喜愛自由、善處孤獨的特質,帶著些許中年叛逆的精神,充分運用越野吉普車的越野能力,深入探訪未曾去過的地方,探索祕境並且關愛這片土地。 我住在這座島嶼上,卻從未真正繞著海岸線走一圈,怎麼能說是真正認識這座島嶼呢? ──李清志 2022年夏天,李清志和大學學長——室內設計師王子亦,兩位大叔,一同進行一趟非典型環島,他們沒有選擇騎腳踏車、騎機車或徒步,而是各自開著一部越野吉普車,帶著紙本地圖、空拍機與自由的靈魂,完成一個年輕時未曾夢想過的旅程。 路線是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但並不是走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而是盡可能貼著海岸線前進、走地方性的鄉鎮道路、產業道路,如果有機會就進入沙灘越野,體會沿海岸「繞行臺灣」的感覺,以這樣的方式重新認識這座島嶼──我們的故鄉。他將八天七夜旅程中的記憶點滴與所思所感書寫成書──《大叔Ojisan on the Road》,這是他對自己土地的觀察紀錄,也為這個時代的臺灣留下了紀錄。 環島之旅古典又現代 對在世界各地旅行超過30年的資深旅行家來說,這一趟既古典又現代的環島之旅,意義特別不同。兩位大叔懷著「在人生下半場對自己土地重新認識的一種急切感」,以人入中年喜愛自由、善處孤獨的特質,帶著些許中年叛逆的精神,充分運用越野吉普車的越野能力,深入探訪未曾去過的地方,探索祕境並且關愛這片土地。 兩位大叔各自駕著自己的車、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晚上一人住一房,自在的享受著自由、安靜與孤獨。這趟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的環島旅行,雖然沒有特定的目的地,但彷彿有一位隱形的嚮導,引導著他們完成這趟冒險之旅。 《大叔Ojisan on the Road》作者李清志的旅遊書寫風格獨具,書中每一個篇章都會有依主題發展出來的相關內容與淬鍊後的人生體會。他獨有的、如偵探般的觀察視角與思考觀點,往往能啟發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隨著作者層次豐富而精練的書寫,他對台灣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與憂心,也穿透了我們的心,牽引出我們更多的反思。 東西海岸景觀大不同 多年來,我對臺灣東海岸與西海岸景觀的差異,一直是只停留東海岸乾淨、少汙染,西海岸鹽田荒廢的初淺認知,如今在《大叔Ojisan on the Road》書裡閱讀到〈太平洋的呼喚〉與〈海岸線的變貌〉兩個篇章生動的文字描述搭配著空拍照片,兩相對照,才深感震撼! 在書裡,李清志描述沿著東海岸前進時,在南澳神祕沙灘上、在清水斷崖公路上、在七星潭海岸邊,有太平洋的風吹過臉龐,內心感覺到一股力量,他寫道:「那是一股關於自由、和平與希望的力量。」而,兩位大叔一面欣賞著美麗的海岸線,經過磯崎,在母子海岸發現以「好野人 慢慢走比較快」為主題、用自然材質或漂流木製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展,沿路還有幾處公共藝術裝置,作品中充滿當地居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透過空拍照片,蔚藍的海洋、美麗的沙灘和藝術創作,一一呈現,我不覺心生嚮往。 當兩位大叔從東海岸開車走上西海岸,往北前進,進到台南七股,景觀截然不同了,震撼才要開始! 〈海岸線的變貌〉篇章裡作者看著灰濛濛的海岸線,堆疊的消波塊與海平面上的風力發電車,「有一種蒼茫與荒涼的奇特感受。」與在東海岸遙望太平洋時充滿「自由、和平與希望」的美好感受大相逕庭。我一面細看著書中大片扇形鹽田與即將成為光電廠的照片,一面隨著作者的叩問,思考著:人類為了發展綠能,罔顧自然生態,最後需要付出的代價,我們真能承擔得起嗎? 14世紀伊斯蘭學者、旅行家伊本‧巴圖塔(Ibn Baṭūṭah)曾說:「旅行,它讓你說不出話來,然後把你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旅行歸來,李清志帶著滿滿的收穫,成為講故事的人,以對這片土地的摯愛,寫下了他的觀察紀錄。值得我們細讀並省思。

MORE

【經典人物38】 超越時代的藝術先驅:漢德瓦薩

文/楊慧莉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棟名聞遐邇的「百水公寓」,每年吸引百萬遊客到訪。公寓附近有間「百水博物館」,今年二月發表新的永久展覽作品。「百水」是已故多年的奧地利傳奇藝術家漢德瓦薩的別名。儘管斯人已遠,以現今地球的各種訴求來看,其影響力正在發酵中…… 生命軌跡 從屠殺倖存者到傳奇藝術家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1928-2000)多才多藝,畫畫、雕塑、建築等,樣樣來,是奧地利二十世紀末最知名的藝術家。他那充滿童趣且生氣盎然的建築,除了因符合時代潮流而近來備受世人喜愛和認可外,在奧地利、紐西蘭等地已成為重要地標。 改姓成和平化身 漢德瓦薩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基督徒。一歲時,他父親過世,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從小,他就懂得用藝術自我表達,學期報告中師長經常提及他對顏色和形式高度敏感。十一歲時逢納粹德國侵略維也納,因有猶太血統,漢德瓦薩和母親很幸運的逃過一劫,其他家族成員多達七十人因此喪命。 漢德瓦薩也因父親是基督徒的關係而獲准上學,只是常擔心猶太血統被曝光。希特勒時期帶給他極大的情緒衝擊,造成他隨時都扛著背包準備逃難。背包裡有護照、幾種外幣、牙刷、牙膏、迷你畫冊、顏料和喜歡的彩色畫作。 漢德瓦薩曾上維也納美術學院,但念了三個月後就輟學了。他原本是以「Stowasser」的姓氏來到這個世上,二十一歲時,他將前三個字母「Sto」改成「Hundert」,變成「Hundertwasser」,中文的音譯為「漢德瓦薩」,德文的意譯為「百水」,有和平之意。比起漢德瓦薩,更多人稱呼他為「百水先生」。 作畫和個人風格 漢德瓦薩作畫的媒材不拘,包裝紙、餐巾紙、用漿糊黏在一起的信封都是他的「畫布」。他用毛筆慢慢畫,也用到各種複合媒材。其畫作的標題常來自他工作時冒出的想法,許多還有兩個標題,而且看起來彼此不相干。 漢德瓦薩畫了許多繽紛的童話景色、繁茂的森林和各種樂園,飽滿的色澤下卻流露出憂傷、嘲諷的況味。他展現現代藝術家的特質:遠離傳統手法和準則、不固著於任何特別的地理位置或國家,遊走於各種族群之間,一如他的傳記作者赫許(Andreas J. Hirsch)所言:「在現有體制中他是個局外人,其美學很自主。」 就赫許所知,漢德瓦薩是非常自主的思想家,實際上可說是個哲學家,在一九四○年代末到一九五○年代初,就具有嚴格的環保概念;在繽紛多彩、想像力豐富的作品背後,是個極簡主義者;他重複使用許多東西,甚至以靠著一點食物就能生活一個月自豪;並善用自己的藝術名聲讓外界關注一些他所在意的議題。 生態建築先行者 漢德瓦薩的建築延續其繪畫風格,從平面變成立體,如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打造出的「百水」藝術堡壘,置身其中宛如在充滿想像的童話世界。 堡壘中有維也納最有名的藝術社會住宅「百水公寓」,它由時任市長於一九七七年委託漢德瓦薩設計、於一九八五年完工,每天吸引許多遊客來此一遊。這棟公寓有五彩繽紛的牆面、隨著樹木根部起伏的地磚,童趣和生態性兼備。 公寓附近有座「百水博物館」,創建於一九九一年,是漢德瓦薩改造自廢棄家具工廠的作品。這座建築體有樹木從窗戶長出、屋頂有座小森林和蜂巢、內部有個漂亮的綠色中庭,不僅提供一個清新的藝術視角,也讓漢德瓦薩在都會市中心創建綠洲的夢想得以實現。 博物館收藏漢德瓦薩的完整系列畫作,今年二月發表新的永久展覽作品,讓大家再度欣賞到漢德瓦薩主張自然與建築合一的獨特美學。館長蕾朵(Bettina Leidl)解釋說,「上個世紀七、八○年代,大眾很少談論生態問題,今天大家心心念念此議題,而我們也只邀請鑽研生物多樣性、回收再利用、氣候變遷和永續議題的藝術家參展。」 也多虧館長在參展計畫和運作決定上依循永續目標的努力,博物館於二○一八年獲頒奧地利生態標籤,成為奧地利第一間「綠色博物館」,也將「百水先生」重新評估人類在自然界的角色理念帶向未來。 歷久彌新 先見之明盡在作品和生活中 漢德瓦薩的建築設計遍布全球,歐洲許多國家、加州納帕郡、以色列、日本等地,都看得到其蹤跡。他的設計模型都收藏在體現其環保主義的代表作裡——百水博物館。 除了奧地利之外,漢德瓦薩在後來移居的紐西蘭還有另一座博物館——百水藝術中心,是他在南半球的唯二作品,另一個作品是藝術中心五十公里以外的公廁。 南半球兩件作品 一九九九年,漢德瓦薩建造於紐西蘭小鎮川川的公廁作品開放,隨即讓小鎮登上旅遊地圖。它是漢德瓦薩生前最後一件作品,流線的造型、多彩的磁磚、草屋頂等設計,顛覆公廁的傳統形象,讓人忍不住想觸摸牆壁和脫鞋用腳感受地磚。 由於公廁很受歡迎,紐西蘭旺加雷市希望百水藝術中心也能吸引遊客,只是一開始不太順利。前年二月開幕時,紐國邊境仍未開放,後來觀光上路,當地道路又遭兩次洪水淹沒,一度無法通行,讓遊客卻步,而紐國之外關於此作品的報導少之又少。 一如百水博物館,藝術中心也是一個生態建築,裡頭的蜿蜒樓梯可直達種了一百五十棵樹、總共有四千株植栽的天台,藉此創造出南半球最大的綠色屋頂,彷彿把森林帶進了都市。 超前的自然哲思 一如傳記作者赫許所說,「百水先生」不只是藝術家,也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他針對許多議題寫下宣言,從個人自由到建築、自然、人類浪費等問題。舉例而言,他反對理性的建築思惟,排斥直線,宣稱「直線是無神和不道德的」,無法忍受戰後的直線建築。他從西班牙建築師高第蜿蜒、繽粉建築汲取靈感。他相信,直線、直角、呆板的大面窗等元素都不符合人性、甚至會傷害建築。根據他的哲學觀,建築是人類的第三層肌膚,在表皮和衣服之後。因此,個人應有權利和能力在所居住的環境表現創意。 漢德瓦薩那些「不尋常」、繽紛之作都深受大自然啟發。事實上,他的整個中心思想以大自然為依歸,也以此影響他人。贊能卡(Thomas Zelenka)是一位養蜂人,每天清晨五點開始工作,照顧維也納的幾處蜂巢,兩處就位在百水博物館的屋頂花園。他表示,這花園就是維也納市中心的叢林,正是我的蜜蜂所需要的。 談起「百水先生」,贊能卡充滿景仰,「上個世紀五、六○年代,他就相信,人類唯有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才有前途。他依此原則生活。今天,對反璞歸真、放慢腳步的希求更甚以往,漢德瓦薩早就為我們引路了。」 盡興自然過一生 終其一生,漢德瓦薩為生態風險、環境保護和人性建築而努力。他幫綠色和平和庫斯托協會設計很多海報,協助他們的工作。他雲遊四海、居無定所;在維也納、巴黎和威尼斯都有公寓,曾在改造的貨船上度過大好年,也在紐西蘭待過多時。西元兩千年,他在伊麗莎白女王號郵輪上辭世,享年七十二歲。 漢德瓦薩生前過得很簡單,奉行各種可讓地球永續的原則。他回收再利用物品、於旅途中種下十萬棵樹木、家中使用太陽能且安裝可自動分解排泄物的馬桶、自己調配顏料等,並竭力思索人類在自然界的位子。離世時,他葬在紐西蘭一棵樹下,一如其所願。

MORE

從金門到七股 謝宏榮奉獻偏鄉醫療

文/莊曜聰 看見謝宏榮醫師準時出現在診間,候診的鄉親開心喊道:「謝醫師,早。」謝宏榮從30歲時在台南縣七股鄉衛生所服務開始,到現在七股鄉已改為台南市七股區,他也已經67歲。「謝宏榮診所」每天早晨8時10分開業,他幾乎天天是第1個到的:「鄉下地方長輩早早起床,總不能讓他們等醫師吧。」 日前獲得今年個人醫療奉獻獎的謝宏榮眼神看來熠熠發光,對於偏鄉醫療還有理想。排隊看診的病患超過8成都65歲以上,對高齡化社會,謝宏榮很有體認,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其中一份子。難道沒想過退休?謝宏榮即刻回答:「不會,做到動不了為止吧。」 喜歡互動 跟公嬤搏感情 謝宏榮是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第1屆公費畢業生。當初選擇科別時,衛生署正推動家庭醫師制度,他毅然投入家庭醫學科,先在離島金門服役當醫官,再到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期間以發起人及創始成員身分,成立中華民國家庭醫學學會,同時轉到台南縣七股鄉衛生所服務,後來診所也開在七股,沒離開這個大部分人認為的「庄腳所在」。 在金門當少尉醫官時,謝宏榮還有數月的時間派駐東碇島,其位置偏僻,官兵跟看守燈塔的雇員只能3餐吃罐頭。經歷過東碇島的孤絕,七股偏鄉對謝宏榮「只像小菜一碟」。 謝宏榮在屏東出生長大,十分適應純樸的鄉村生活。他喜歡與人互動的感覺,在七股鄉衛生所的工作很快上手。2年期滿,他決定留下來繼續跟阿公阿嬤「搏感情」。 1983年,衛生署為提升偏鄉醫療保健服務水準,在衛生所充實醫療設備,再由各地教學醫院支援醫師開辦門診。七股是這項政策的重要據點之一,謝宏榮擔任主任的七股鄉衛生所水漲船高,不只看診水準提升,在肺結核、高血壓、糖尿病的篩檢上也有突出績效。 早年的七股鄉民,如果不是急症或重症,幾乎都先到衛生所就醫。謝宏榮跟病患慢慢變成「厝邊好鄰居」關係,就算沒病痛,鄉民有時路過也會進來打個招呼,甚至把自家種植的食物直接放在衛生所門口。 這段期間也是謝宏榮對「生老病死」感觸最深的時期。衛生所醫師得支援行政相驗,常發生前幾天還在寒暄的老人家,突然就接到過世的消息,看到家屬難過的神情,謝宏榮情緒大受影響,除了感嘆人生無常,也讓他更堅定奉獻偏鄉的意志與決心。 隨著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謝宏榮離開工作了8年半的七股衛生所後,就在七股開設診所,一轉眼又過了28年。 謝宏榮說,當初選擇家醫科,就是想站在第一線,扮演民眾的健康顧問。在七股行醫,最大的成就感正來自於醫病關係的和諧。如果從衛生所醫師的時代算起,最多有一家6代人都讓他看診過。 關注失智 觀察可能徵兆 近年外配及移工等外籍人口增加,為了方便溝通,謝宏榮整理了像是咳嗽、流鼻水、過敏等常見病症,用當地語言翻譯好,看診時如果國語、英文都講不通,就拿圖表出來讓對方指認,再對症下藥。 謝宏榮尤其關注失智症問題,每次有老人家回診,他都會特別觀察是否有失智徵兆。謝宏榮診還治過許多因頭痛、胸悶就醫的人,其實已經是心肌梗塞、中風的高危險病患,在及時轉介下,透過手術等治療救回一命。 謝宏榮原本是周一到周六看診,隨著年齡增長,體力下滑,後來調整時間,但他說無論如何,診所會一直經營下去,「病人在,我就會在。」

MORE

【圖文書《漁夫和他的靈魂》】以畫筆講述 文字到不了的地方

文/廖淑儀 文字讓人跌入故事,圖畫則能延伸想像。王爾德的唯美,加上卓霈欣的暈綠圖像,使古老的故事換了一種面貌,如同幽邃的寶石,把我們的目光緊緊吸引進去。 《漁夫和他的靈魂》是旅居倫敦的插畫家卓霈欣的第一部繪本。在研究過王爾德的童話之後,她決定選擇這個受到安徒生影響的靈魂故事,簡化、改編、並替它塗抹上充滿各層次「綠」的神祕色彩。 王爾德的原始故事裡,情節固然重要,但更具特色的恐怕是他華麗而充滿感官色調的文字,所有人物風景事件,幾乎都溢滿了炫燦的聲響,和強烈鋪陳的情感,如果如實作為童書繪本,恐怕顯得冗長。因此在卓霈欣的改編裡,除了保留原始情節,她將主要焦點放在漁夫與靈魂的對話中,剔去了原本王爾德遠颺的異國情調,突顯出身體、心靈與靈魂三者的辯證關係。不僅僅是文字的收斂,圖畫也聚焦在海洋上,在寧靜幽長中,逐漸引出哀戚和暴烈。 綠有更多層次變化 在文字到不了的地方,畫家以畫筆講述了一切。 綠是海洋。淺淺的綠是海面上望出去的單純風景,漁夫最初在海上過著反覆而宿命的生活。美人魚出現後,漁夫的心開始動搖,慢慢生出了迫切的渴望。愛情成為他抗衡命運的動力,為了和沒有靈魂的美人魚在一起,他選擇割裂自己的靈魂。 綠也是靈魂。在尋找割裂靈魂方法的旅途意象裡,綠有了更多層次的變化:白天的綠、黑夜的綠、月光下的綠、反射著影子的綠。而靈魂是更晦暗的綠,是失去身心安頓、流浪的綠。卓霈欣在訪談中提到:「當我思考靈魂是什麼顏色,『綠』有生命、大自然的感受,綠是光裡無法被植物吸收的顏色,反射回來讓我們眼睛看見的綠,很符合故事中漁夫覺得靈魂是多餘的意象。」 因此,「綠」在書裡既作為合一的背景,又成為讓漁夫感覺多餘的東西。此時色彩層次形成的拉扯,加上大片大片不同的海景海浪變換,以及刻意延伸的畫面感:漁網延伸至海的合一、美人魚尾巴尾端的魚群徜徉、女巫裙擺披散成為洞穴的意象,都讓故事的節奏顯得深長跌宕,情緒來回拉拔。 只有在和女巫的即興舞蹈中感覺亂了呼吸。愈來愈快的旋轉,瀕臨斷線的狂亂,畫家為呈現這種極速和激昂,使用了漫畫手法呈現兩人的對話與姿態。翻至此頁,原本被帶入的低沉而連續的情緒突然斷裂、赤裸裸地蜂擁至海面。雖然認可畫家手法新穎獨特,但在此,我感覺自己還是稍稍出了戲。 沉浸如詩的圖畫裡 在王爾德的童話裡,「愛」時常成為絕對的存在,漁夫為了愛美人魚,拋棄靈魂,甚至也可以拋棄生命。而從身體分割出來的靈魂,在畫家筆下,化身為漁夫的另一個相似的身影:以白衫和深綠作區隔,而並非善與惡的對立。因為靈魂即使教唆漁夫做壞事,也只是坦承,沒有「心」的指導,就沒有所謂道德,因此一旦跟隨欲望,就能讓人為所欲為。 而且就像漁夫渴望愛,靈魂也深切渴望合一。被愛桎梏的身心,流離失所的靈魂,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時刻,分崩離析,那會不會才是故事最悲傷的部分呢? 王爾德的故事總能映照出閱讀者自己的內心世界。漁夫最後以愛殉情,心裂開後靈魂終於合一,愛昇華成絕美花朵。那是王爾德的烏托邦,畫家哀而不傷的結局,而作為讀者的我,也需要答案嗎?我總覺得與其深究愛與靈魂孰重孰輕,還不如完全沉浸在如詩的圖畫裡,用「心」去感受王爾德式的美,才是最好的決定。

MORE

退休汽車工程師 70歲圓作家夢

編譯/陳韋廷 許多人在退休前已有業餘愛好,只是忙於工作無暇顧及,退休後正好充分享受這一樂趣,一直想成為作家的退休汽車工程師安妮‧楊森(Anne Youngson)就是一例。她在30多歲時就常利用上班午休時間寫書,該書後來被放在抽屜,到了退休後,她的處女作甚至一舉入圍柯斯達文學獎。 當經紀人告訴楊森說,出版社已為她第1本小說《相約博物館》(Meet Me at the Museum)出價時,她感到擔心並說:「我問『他們不想先跟我見面嗎?』我相信當他們發現我的年紀時,態度將會改變。」 熱愛寫作 秉持心中信念 處女作出版時已70歲的楊森,第一個反應是將年齡視為商業劣勢。她說:「我以為他們會看著我心裡想說:『天啊,我們要怎樣推廣促銷這本書?』」但後來《相約博物館》入圍柯斯達文學新作獎。接著她在2020年出版第2本小說,之後也陸續有創作,今年76歲的她3月也會有作品將要發表。 30多歲於汽車業服務時,那時楊森的孩子只有2歲及5歲,寫作是種令人愉快的祕密愛好。楊森在汽車製造商「荒原路華」(Land Rover)一待就是30年,還當上首席工程師。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突然會有一個想法,想嘗試寫個故事,「我不打算告訴任何人我在做這件事,但我暗自為自己高興。」 至於為何不想告訴任何人,她說:「我覺得若有人知道我寫的東西,然後說『哦,你永遠也當不了作家!』這會讓我放棄。因為在我內心深處某個地方,我一直認為我有可能成為作家。」 英國心理治療委員會主席馬丁‧波列可夫曾說老的好處之一是,失敗不必擔心會帶來毀滅性影響。 對此楊森說:「我明白他說的,它適用於除寫作外的一切事情。當我不工作後,我開始騎馬。老實說,我並不在乎我騎得不好。我開始學習植物繪畫,我並不擅長,我只是去享受它,但寫作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若有人說我寫作真的很差,將從我生命中拿走我將永遠懷念且無法找到替代品的事物。」她承認這一事物正是認為自己會成為作家的信念。 不怕失望 作品聚焦突破 福特汽車收購路華後,當時56歲的楊森決定退休並參加創意寫作文憑課程,之後她在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之後又獲得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她終於堅定信念,開始撰寫小說《相約博物館》。 「我們如何決定做出突破」是楊森作品的主題。她說,「人們常問我是否會希望能早點開始?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並稱她若年輕一點不會寫這樣須要思考的小說,「因為我沒有勇氣認為會有人對我的想法感興趣。」 楊森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是在退休後,還是在培養能力後才增強?答案也許在於她已經一點都不害怕失望。她說:「隨著年齡增長,你對自己會有更好的認識。你開始了解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再為自己是誰以及別人怎麼看你而焦慮。這是一種解脫。事實上,我很喜歡老年生活,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體驗一下。」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MORE

【精選書摘】體認悲苦和哀愁的必然

文/翁稷安(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沒有人有辦法告訴你,步入中年的苦澀,不只是因為膽小,而是多數人都陷在肉身或心智的衰退裡,手足無措。你明明知道在內心深處依舊住著年輕的自己,但他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歲月的觸手給綑綁囚禁。你當然曾試圖反擊,想方設法假裝自己青春依舊,但內外在老化的速度,遲早會戳破這空洞的偽裝。有人改變策略,大聲歌頌著夕陽無限好,就像弘兼憲史那樣帶有濃郁男性說教(mansplain)色彩的鼓吹,但再多大話,也難以遮掩身心的衰敗,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你發現人生已無太多的未來可以期待,一旦在夜深人靜時回顧過往,又有著太多的不堪與遺憾。 這正是《夕暮人生》一書的價值所在,你當然可以一直假裝是身著新衣的國王,等到寒流來襲,才驚慌失色。又或者接受來自《夕暮人生》這樣誠實的以「故事」為提醒,在心態上做好準備,體認悲苦和哀愁的必然,坦然以對。 《夕暮人生》裡的作品,可以分為中年齋藤和老年齋藤兩個不同的階段。中年齋藤的作品擅長由生活中的細節出發,挖掘出當中蘊藏或折射的情感,在畫面的營造和節奏上,仍帶有些許插畫的韻味。以日常中大小不一的平凡事物,寄託著中年的哀愁。 對比於中年,老年齋藤更為冷酷而無情,連筆觸都不再像是早年輕柔的插畫風格,畫面出現大量以線條堆疊而成的陰影,並不再用間接的隱喻表達生命的沉重,而是毫不保留地在每一個畫格裡,以線條、構圖到敘事,抽去所有希望的空氣,只剩下窒息的壓抑。角色的面容與其說寫實,不如更接近醜惡;大幅激增的對話,與其說為了情節的推進,不如說是呈現人世的雜亂紛擾。故事軸不論單一或多線,最後都將導向死亡,然而死亡只是一面鏡子,用來折射貫穿於〈囚人〉、〈孤獨死之館〉兩則故事裡最根本的質問:當生命走向尾聲之際,「活著」究竟有什麼意義? (本文摘自鯨嶼文化出版《夕暮人生》一書)

MORE

【慢慢撕,聽故事】圖文書《犀牛釘在樹上了》

文/廖淑儀 作家黃春明撕畫,講究的是慢的功夫,需要一點一點調整角度,跟觀察一樣,要靠自己的五官與手感慢慢揣摩。直線不真的直「你說它直,它就直。」圓也不是真的正圓,創作的想像力到哪裡,圖像的線條與輪廓就延伸到哪裡。 「當我們慢慢撕紙的時候,會有毛邊,這很重要,像這個山的稜線白白的線。」 —黃春明 聽到黃春明說這句話,再看他的撕畫,忽然明白,毛邊,原來是世間的常態。 早在1993年,黃春明就出版過5本撕畫童話繪本(皇冠出版),相隔20年,沒想到還能看見新的繪本集(聯合文學出版)。雖然這個故事也早在2015就創作,並在2017年發表(皇冠雜誌),卻是一直到了今年才出版單行版繪本。 黃春明在文壇上一直以善於說故事聞名,曾經藉由小詩,他談起自己故事的來源「濁水溪,濁水溪,當我還沒有見過你之前,你就從阿公的嘴裡流進我的耳朵。」 聽故事,說故事,創作小說、童詩、劇本、兒童劇、童話,黃春明的故事似乎說也說不完。因此,讀他的童話,也像在聽他說故事,故事裡有背景、有經過,有動作,充滿了穿插、迂迴、衝突,來來回回的探索。雖然有著落落長的文字(這本算是簡潔了),但文字裡的生動,完全無礙於插畫的鮮活與內蘊。 自然生物裡的舞台劇 故事很簡單。大白天裡,一隻自信滿滿的小犀牛第一次獨自出門探索,正當逍遙之時,偏被一隻紅蜻蜓騷擾。騷擾的方式很有趣,紅蜻蜓不過在小犀牛鼻子的角尖上停著、懸空、停著、懸空,小犀牛卻為了甩掉牠,用盡各種「犀牛」式的方法:甩頭、奔跑、上下跳、躲進水裡、最後將角撞進樹幹裡,就釘住了。 在兩隻動物的對峙中,一動一靜,當犀牛動作時,紅蜻蜓就懸空佇立;當犀牛停息時,紅蜻蜓就下飛停駐。互相對立的關係,看起來卻像是一搭一唱,一場自然生物裡的舞台劇。 黃春明的故事是土裡長出來的故事,黃春明的童年,就像繪本《小駝背》裡描繪的那個孤單寂寞的小駝背,總在寂寞時,張著好奇的眼到處觀察。因此在讀他的童話時,完全可以想像那個愛觀察的童年黃春明。例如成熟犀牛鐵甲般的外貌是「無敵鐵金剛小坦克」,書裡的灰土色,以及邊緣的點點使牠帶有真的犀牛的樣貌。且牠甩頭、泡水、眼神和動作,也根本是以犀牛的生態去延伸的。而蜻蜓點水的鮮活姿態,以及喜歡停在大型動物身上的習性,也能讓讀者想起,自己曾經在戶外看到過的蜻蜓樣子,讓我們相信故事是從生活的背景裡湧出來的。所以犀牛與蜻蜓,相處時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多內心話與對峙呢?這個答案,黃春明沒有說,等自己走到戶外,也許自然就有答案。 傳遞創作者的氣息 而黃春明撕畫,講究的是慢的功夫,需要一點一點調整角度,跟觀察一樣,要靠自己的五官與手感慢慢揣摩。直線不真的直「你說它直,它就直。」圓也不是真的正圓,創作的想像力到哪裡,圖像的線條與輪廓就延伸到哪裡。再者,黃春明選擇撕畫的用紙並非色紙,主要還來自各式各樣的雜誌、廣告等紙張,因此細看書裡的色彩,就連犀牛的灰都不是純粹的灰、天空的藍也不是純粹的藍,甚至樹葉本身有些還帶有字體(日文雜誌),遠看就像陽光在葉子布下的陰影痕跡,一點也不覺衝突。 至於毛邊,那是我最愛的部分。小時候不免跟大家一樣都有愛撕紙的經驗,尤其是出現毛邊時,特別喜歡用手撫觸,知道那就是紙的纖維與觸感,總想像它們像人類皮膚上的汗毛,摸著摸著,不知會不會起一身雞皮疙瘩?現在透過黃春明的繪本重新體驗「毛邊」,倒覺得多了更深刻的感觸。那毛邊在畫裡,是區隔肢體的邊界,也是區別不同形物的輪廓線,不同於地平線永遠是平行於地表,輪廓線是隨著萬物活動而有的邊界線。我們之所以知道犀牛這樣、蜻蜓那樣,雲如此、樹如此,不就是透過這種分野嗎? 那其實是光線從邊界露出來的樣子,卻反而形成了世界萬物的輪廓。從前喜歡狠盯著某件物體看到發呆,當眼睛開始略略失焦時,就能看見在物體邊邊形成的光暈。喜歡私下把它們當作物體的靈魂,也許有天就會傳遞私訊給自己。 現在知道那並不是祕密,原來是微光下的生命奇蹟,又或者說是有光之下,世界的常態,而在黃春明的撕畫裡傳遞出來,同樣那也是創作者的氣息。

MORE

【閱讀作家】張耀 一場古茶樹修行之旅

採訪撰文/杜晴惠 人,最難無我。 大樹如佛,一樹一世界,其中的深奧、廣大,就看我們有沒有那份安靜、悟性去感受了。有時候它大慈大悲,風起雲湧。有時候心如鐵石,紋絲不動。 ——張耀 2011年採訪張耀,在台北的紫藤廬。那時,他擔任茶席主講人,透過一張張親拍的照片,講述如何走進西雙版納的倚邦山、無量山、困鹿山……走進古鎮和茶農相知相惜的故事,以及對古樹茶的一見鍾情。 如同年少讀書時在維也納泡咖啡館一般,過去10年,他沉浸雲南泡茶山,不知不覺,時光紛繁過眼,再次見到張耀和新出版作品《59棵大茶樹呼喚:十年不覺茶山夢》,仔細閱讀,才發現這趟茶山之旅,不只是追求古樹茶的痴迷與夢想,更是一場人間修行。 見識愈多,敬畏愈深 「這些上百年的古樹,就像一尊尊的佛,讓我五體投地。」遠從奧地利薩爾斯堡飛來台灣,他開口談書,第一句話仍是如此讚歎,他所說的古茶樹分布於雲南四大茶區,包括普洱茶區、西雙版納茶區、臨滄茶區、保山茶區。沿著瀾滄江兩岸山麓延伸,舉目盡是茂密森林、高山深谷和崎嶇山路。 一開始的心態,是玩夠了世界各地咖啡館,轉而進入茶的世界,為的是蒐集單株茶,卻沒想到跋山涉水一路難行,「從驚喜、感動,到過程的困難、磨耗,吃苦耐勞都是基本,直至近乎咬牙切齒的執著、苦熬,有時覺得無論多少精力都不夠,古樹茶起飛帶來的巨變,人性扭曲,時時考驗你的理解力極限,你的情商極限,猶如一個巨磨,慢慢地把所有激情碾磨成意志。」終於他遍訪滇中、滇南和西區廣大茶山,採集代表茶寨的古樹茶標本,包括土樣,葉樣,詳細拍照,記載茶源出處,並且一年年累積,形成了系統。 尋訪過程中,儘管喝到的古樹茶順口舒坦,讓他有振聾發聵,滿目光芒的感受。但看到舉世珍稀的古老茶樹資源流失,以及茶農艱困的生活現況,讓張耀一天天夜不能寐。「10年時間,在過去5、6本書都寫完了,如同我的黑白巴黎和絢彩的羅馬畫卷。當年,初識雲南峻嶺的高聳茶樹,驚為天人,忍不住嘶喊分享,第一本茶書《山外有山》一氣呵成。後來,年復一年浸潤古茶山,經歷曲折,有很多傳奇可寫,反而躊躇了,見識愈多,敬畏愈深。」 茶價暴漲裡的人性 張耀說,在山上想要堅守好茶,只能當個「茶奴隸」,從採摘、攤晾、殺青、晒乾,直到裝箱,都得自己動手。甚至在一路過夜的小旅館裡,睡覺也要放在身邊,上飛機也要帶著,「我們團隊五、六個人,整個茶季跑下來數千公里,那麼多寨子精挑細採,總共收穫二、三百公斤茶。別的茶老闆都笑我們太痴。」 他笑稱自己笨鳥先飛,到了2013年,情勢逆轉,開始有人炒作茶山,「有的山頭,我們剛收了一二季茶,茶價就一飛沖天了。」原本貧困的茶山一夜暴富,錢潮席捲大小茶寨,「他們真的是貧困太久,任誰都無法理性的。更多現實的情況,我其實沒寫在書裡。」 奔波茶山,歷經世態炎涼,但「這不只是雲南的古茶樹,是世界的人文瑰寶啊!」他說,「人一輩子幾十年,活到百歲就是人瑞了,這些古茶樹的年齡就算三、五百年,也來自明清兩朝,有的甚至是元宋時期……」百年如一日,落葉化成泥,俯瞰人間,只有給予。 無怪乎,張耀說,大樹如佛,一樹一世界,只能臣服。

MORE

【趨勢人物70】 卡西迪 善用網媒 發揮影響力

文/楊慧莉 盡其在我 網紅養成記 泰勒‧卡西迪(Taylor Cassidy, 2003-)是非裔美國網紅,以推出《快速黑人史》(Fast Black History)系列走紅,藉此用一種快速而熱情的方式向抖音(TikTok)和其他平台的閱聽大眾介紹黑人歷史。二○二○年,她因線上系列作品《黑人女孩的神奇瞬間》(Black Girl Magic Minute)從美國女藝人寇希(Liza Koshy,也是她的偶像)手中抱回流光獎的創作榮譽獎,並名列抖音百大榜單裡,成為當年十大「改變的聲音:最有影響力的創作者」之一。二○二一年,她是《美國青少年時尚》雜誌「二十一位二十一歲以下精英」之一。 抖音出現顯身手 卡西迪,芳齡二十,已在網路平台上站穩腳步,小有成就。除了拜科技之賜,個人努力亦是關鍵。日前,她上公益平台大方分享自己的網紅之路和心得。 說故事和喜劇式的表現手法,是卡西迪的影片特色。原來,成長過程中,有兩件事深深吸引她。一個是拍攝影片,她常拿著家庭攝影機拍出玩辦家家酒的故事;另一個是父母要她先認識自己的黑人史,因為他們知道黑人史並非學校教育首選。每周五,全家人還會一起觀看講述黑人發展史的經典電視影集《根》;她的母親有時會在車上出考題,看他們對黑人歷史了解多少。因此,很小的時候,她就對個人發聲、創意和訊息傳遞很有感。 高中時,一個新的應用程式「抖音」出現,所有喜歡耍酷的孩子都躍躍欲試,卡西迪也不例外,深感此時是她大顯身手,把兩件興趣整併為一的好機會。結果,她坐在房間地板上拍攝了她的第一支黑人歷史影片,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介紹一個黑人人物。影片上傳沒多久,就爆紅,有數千人看到這支影片和其中想傳遞的訊息,讓她好興奮,覺得人們不僅喜愛她對黑人史的熱情,還將這種熱情傳播開來。 創作靈感和哲學 於是,她再接再厲,又拍攝了《快速黑人史》系列和其他影片。心態上,也從原本的玩票性質,開始正視自己的拍攝行為。她找到一個更大的目的,要讓黑人史熠熠發光,並推廣正面和賦權的訊息。 而今,卡西迪在抖音網上就有兩百多萬的追隨者,吸引廣大的閱聽大眾觀看她的影片。《快速黑人史》系列裡,她最喜歡的影片是關於弗里曼(Elizabeth Freeman,也稱為Mum Bet)的故事。弗里曼是第一個在麻薩諸塞州贏得自由訴訟的被奴役非裔美國人。卡西迪在製作這支影片時,用了很多不同效果,包括拿一條圍巾當金髮。原本有些擔心閱聽者的接受度,沒想到觀賞者多達兩百四十萬,讓她喜出望外。 卡西迪的逗趣影片沒有固定的模式,靈感來自八方,有時是所看到的雜誌或聽到的一首歌。她有一本「創意記事本」,專門記載每一支影片的製作概念、創意點及生涯目標。她將自己在抖音的出奇致勝歸功於「把對黑人史的熱情搬上檯面,且用一個朋友的方式分享故事」。她用在抖音的製作配方:正能量、自愛和天馬行空,總結她的創意哲學。 影響力正在發酵 有了抖音的成功經驗,卡西迪開始有更多網路影片上架計畫,也接觸了更多的合作媒體和廠商,包括奮進公司(WME)、 YouTube頻道等。她希望有一天也能跟自己的偶像藝人合作,「寇希一直深深影響我,上回從她手中抱回獎座是莫大的肯定。」她視寇希為有色年輕女性的真正典範。 卡西迪的《快速黑人史》系列,在佛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美種族抗爭後,再掀熱議,並產生新的共鳴。這也讓她進一步深思「自己該做些什麼」。於是,她又創作好幾支影片,包括一支解釋「所有的命都是命」和「黑人的命也是命」差別性的影片、一支探索美國警察殘暴史的影片及一支關於白皮膚特權的影片。 她表示,「大家對於說出真相,都很害怕,而對很多黑人來說,經歷種族歧視,已成家常便飯,但我想用自己的平台,讓人們對這些議題有更多的了解。」 而今,卡西迪念紐約大學,未來打算當一名電視劇本創作者。此外,她也是「尼克兒童頻道」的通訊記者、抖音廣播電台主持人,以及在聯合國奴隸制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受害者國際紀念日上,第一位發表演說的青年。 為所當為 超越得失心 除了當網紅,卡西迪多才多藝,她會設計衣服,還喜歡畫畫。她不僅在網路上傳播正面訊息,也很熱中於鼓勵他人一起追夢,包括上公益平台分享自己成為網紅過程中的心情起伏和心得。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值得聆聽。 陷入名聲的迷思 原來,卡西迪在二○二○年嘗到勝利的甜果後,隔年趁勝追擊,推出續集,以為會有更多的人觀看,結果大失所望。比起前一年,不到一半的人觀看,讓她不禁懷疑到底哪裡出錯。當然,還是有數千人觀看,只是她忍不住想,「如果沒有幾百萬人觀看我的影片,我的訊息還重要嗎?」 此想法一出,不安爬上心頭,卡西迪開始大大改變影片內容,以符合潮流。結果,這招還真管用,之後的多支影片繼續爆紅,只是她再回頭看那些影片,卻沒有滿足感。她發現,有些影片是爆紅了,但評論都只是一些表情符號,而她製作的那些影片裡頭的用語都言不由衷,她自己事後再看,都覺得不感動,而且流於低級趣味。那一刻,她終於明白,網路社群上的爆紅並不代表影響力。 卡西迪也同時檢視了整個大環境變化,「二○二○年爆發疫情,平時的社群網被拿走了,大家都湧入社群媒體,尤其是抖音的使用率大增,代表要讓數百萬人聽你想說的,比過去都容易,因為只要按個鍵,而一旦想爆紅,我們用以界定影響力的方式也改變了。」 除了疫情,卡西迪也反思自己成長於一個名聲掛帥的世代,「以為成就和影響力要透過名聲取得,以為有愈多的追隨者影響力愈大,以致讓人很難相信,少了眾多追隨者,自己的聲音和觀點還會重要。」 分享成功的祕訣 經過種種反思和網友的正面回饋,卡西迪悟出一個道理:網路爆紅不代表就會改變這個世界,與其在乎觀看人次,不如專注於影片的品質和訴求及如何發揮影響力,「不管有多少人觀看,我必須愛自己的作品;如果自己看到最後都很滿意,我就知道那必屬佳作。我必須要有一個目標,不一定要多大,但得是我能專注和完成某種目的的創作物。」 換句話說,要有清楚的訊息和目標,然後堅持到底。卡西迪把這些都記在日誌裡,還放上任務宣言,一旦過程中迷失、挫敗,就回頭查看以提醒自己。她也強調,即便有人也做了相仿的事,但個人觀點不同,還是可以做出區隔,只要觀點成熟、有益世人,就能說話擲地有聲,這就是每個人可以建立的超能力。 此外,當個成功的網紅,還要有一個重要素質,卡西迪也不忘提醒。那就是,把決心擺在對的位置上,不為盛名所累,「知道自己有能力影響人,並改變他們的生命,就算只有一個人,而這人如果也有能力改變世界,還是很棒。」 集中在影響單一個人後,卡西迪整個眼界都開了,也看到她影片的真正實力,「有人看了我的影片後貼文表示,因受感動起而行,人生改變了。有人甚至還說要去學校反應,希望學校未來能教授更多的黑人歷史。」有趣的是,她那些改變別人生命的影片都沒爆紅,這讓她更加確信,有影響力的影片,比起迅速竄紅的影片,更有價值和持久力。 以小我完成大我 綜上所述,當一名網紅,要有確切的目標和訊息,以及正確的心態。不過,卡西迪發現仍有很多人不敢大膽分享自己的觀點,登高一呼,而其原因就出在對隱私曝光的恐懼。事實上,她自己也曾經歷那樣的恐懼。 高中時,她為了參加一個短片競賽,拍攝了一個關於一個年輕黑人女孩上學,在同學、同儕所強加的刻板印象中,努力尋找自我身分認同的故事。拍此片,她很害怕,因為那是她的切身經歷,有點不想讓個人故事曝光。最後,她還是照計畫進行。 結果,有個女孩在看了卡西迪的競賽影片後,跑來跟她說,很能理解故事主角所經歷的一切,並謝謝她拍攝了這樣一部跟她有關的影片,讓她覺得自己被看見了。 那一刻,卡西迪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因害怕出糗、失敗或沒人回應,而不敢傳播訊息,大概也永遠看不到別人釋放他們的恐懼;對想傳遞的想法和訊息,一定要有超越恐懼的熱情。」 卡西迪鼓勵所有人,不管從事商業、藝術或想當直播主,「切記堅定自己的訊息,別為了追求名聲而扭曲自己的聲音,專注於對觀眾群中單一個人的影響,並明白你的觀點、你與世界的互動方式將是改變世界的關鍵。」

MORE
/4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