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美食文化】全球餃子大薈萃 | 人間福報

【美食文化】全球餃子大薈萃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55觀看次
日本餃子與中國傳統煮法不同,日本人更喜歡煎餃。圖/123RF
義大利版本的餃子,皮通常由雞蛋和麵粉製成,因此顏色微黃。圖/123RF
圖/123RF
波蘭餃子有鹹的也有甜,鮮奶酪和馬鈴薯是最普遍的餡料。圖/取自BBC
近年來,餃子也受到全球人士的青睞,而且,世界各地也出現多種版本的餃子。圖/123RF
餃子也是華人逢年過節必吃的佳餚之一,特別是中國大陸北方,農曆過年除夕有吃餃子的傳統。圖/123RF
尼泊爾的巧克力餡餃子和中國的芝麻包頗有異曲同工之感。圖/取自BBC
中亞的船形餃子可使內餡直接受熱,意味著麵皮和餡料可以同時煮熟。圖/123RF
有些人每天都要來一碗泡麵,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慰藉心靈的美食。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餃子」深受許多人喜愛,中文有句俗語:「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可見受歡迎的程度。餃子也是華人逢年過節必吃的佳餚之一,特別是中國大陸北方,農曆過年除夕有吃餃子的傳統。近年來,餃子也受到全球人士的青睞,而且,世界各地也出現多種版本的餃子。

在英國,一般超市裡很容易買到日本、韓國、波蘭餃子,中國餃子則比較罕見。以下為大家介紹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也有吃餃子的傳統,看看這些來自各地不同食材、風味多樣、形狀各異的暖心美食。

日本餃子

日本的餃子叫Gyoza,與中國餃子相比,日本餃子比較細長,通常用小麥麵粉做皮,餡料有蔬菜和魚、肉類等。有一種說法,二戰期間,許多駐紮在中國大陸的日本兵開始熟悉這種中式美食,回國後把製作餃子的方法帶到日本,並讓這種美食在日本流行開來。

但其實,日本在這之前就有餃子,日本對餃子的最早記載是在17世紀的長崎,那裡有華人定居點。不過,與中國傳統煮法不同,日本人更喜歡煎餃。日本的宇都宮市還以「餃子之都」而聞名,這裡每年都會舉辦餃子美食節,餃子也成為當地發展旅遊經濟的一張「名片」。

韓國餃子

韓國有句俗話,「要吃餡,吃饅頭」。乍聽之下,可能摸不著頭緒。事實上,這是因為韓國的餃子叫mandu,相當於饅頭的發音,和中國餃子類似,韓國餃子內餡也以肉和蔬菜為主,但比較有特色的是,韓國人經常用泡菜以及豆腐做餃子餡。

韓國餃子的烹飪方法包括煮、蒸、煎,但韓國人會把它們分別稱為水饅頭、蒸饅頭以及煎饅頭。其實,韓國也有包子,但卻叫「王饅頭」。

尼泊爾餃子

尼泊爾人把餃子叫momo, 有和中國煮餃相似的半月形,也有和中國的小籠包和包子外觀相似的。據說尼泊爾的餃子是受到藏人的影響,從西藏傳入尼泊爾,再由當地人改製成特色小吃。

尼泊爾餃子的餡料葷素都有,葷餡主要以肉為主;素餡則以馬鈴薯為主。尼泊爾還有用巧克力製成的甜餃子,以及用奶酪或起司做的煎餃等。並且和華人吃餃子時喜歡蘸醋一樣,尼泊爾人也為餃子調製各種醬汁,其中包括咖哩汁,淋在餃子上一起吃。

義大利餃子

提起義大利美食,許多人都會想到義大利麵和披薩餅。但其實,義大利還有另外一種美食:ravioli或tortellini,大致與水餃或餛飩類似。但這些義大利版本的餃子,皮通常由雞蛋和麵粉製成,因此顏色微黃。餡料則由火腿、羅勒、蘑菇、奶酪等配製,吃的時候也會配上各種醬汁。

義大利還有不同特色的當地餃子和不同名稱,包括麥穗餃(Culurgiones),是用馬鈴薯、奶酪、羊奶酪、雞蛋、羅勒作為餡料,以番茄醬作為調味品,外形非常像中國餃子。

俄羅斯餃子

俄羅斯餃子叫Pelmeni,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食譜和特色。據說,其名字來自俄羅斯北部土著科米人(Komi),該地區靠近烏拉爾山脈和西伯利亞。然而,餃子的概念可能並非來自當地,是早期的蒙古人從中國人那裡學來的,之後再傳到西方以及東歐。

餃子也是早期西伯利亞人喜愛的食品之一,因為方便冷凍,又容易煮熟以及便於攜帶,所以深受當地人歡迎。

波蘭餃子

波蘭餃子Pierogi是最受波蘭人喜愛的美食之一,也有人將其稱為波蘭料理的象徵。據說,從13世紀起,波蘭人就開始做餃子,然而,正式出現在食譜書籍則要晚得多,大約在7世紀末。當時波蘭的餃子並不像現在用馬鈴薯做餡,主要用綠色蔬菜切碎再加上肉荳蔻香料。

到18世紀時,波蘭人還用白奶酪做餡,所以波蘭餃子有鹹也有甜,鮮奶酪和馬鈴薯是最普遍的餃子餡,但在耶誕節時,波蘭人則往往吃酸菜餡餃子。

曼提餃子

曼提餃子常見於中亞、西亞,據記載是始於蒙古帝國。13世紀時,蒙古帝國的騎兵就隨身帶著可用篝火快速煮的冷凍或脫水的曼提行軍打仗。船形餃子可使內餡直接受熱,意味著麵皮和餡料可以同時煮熟。

食物歷史學家彼得相(Irina Petrosian)和安德伍德(David Underwood)的著作《亞美尼亞菜:事實、想像與民間傳說》(Armenian Food: Fact, Fiction & Folklore)提到,曼提餃子最初是在13世紀中葉亞美尼亞與蒙古短暫結盟期間傳入亞美尼亞的。

沿絲綢之路而行的蒙古人也把這道菜帶到了中亞,除了亞洲餐桌上的各式餃子外,很多突厥菜系中也出現了曼提的各種變體。



速食拉麵 療愈系美食

有些人,生活中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都要來一碗泡麵。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慰藉心靈的美食,易於烹煮,口感穩定,又出奇美味可口,看起來渾然天成而不可或缺。但你可知道這是日本人研發出來的?

坐落在日本大阪的國際拉麵博物館(International Museum of Ramen),每年有成群結隊的人到此參觀,就像食品展示會場一樣,從歷史沿革到專門介紹,範圍涵蓋了數百款產品。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常常被提起的故事,便是這位大阪商人在自家後院歷經數月的苦心鑽研,於1958年創立的第一家速食拉麵公司。

凱倫‧萊博維茨(Karen Leibowitz)在一篇為美食雜誌《幸運之桃》撰寫的關於安藤的文章中描述,安藤以一種近乎宗教的狂熱推廣他的產品,彷彿是用泡麵來終結飢荒,或是養活全世界的食品改革運動。本世紀初,東京某個機構組織做了一項調查,票選上個世紀日本最重要的發明,結果顯示,速食拉麵獨占鰲頭。

在世界各角落,速食拉麵同樣搶盡風頭。據世界泡麵協會(World Instant Noodles Association)統計顯示,全球1年消耗將近980億包泡麵,雖然沒有人會把它視為頂級料理,但它切中了那些由來已久、療癒心靈的特質,因此讓人感到特別滿足。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