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圖形裡藏情感 | 人間福報

圖形裡藏情感

THE MERIT TIMES
文/吳文成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圓之舞《Several Circles》1926 圖/維基百科
文/吳文成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故事性。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引導孩子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甚至是心領神會,是家長與老師們最喜悅的過程。

美術課可以讓孩子睜大眼睛,享受在其中,同樣的,數學課也可以充滿各式各樣的情感與故事情節。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抽象畫以直角、銳角、鈍角、直線、曲線、圓圈等簡單的幾何元素所構成。你能想像每個形狀其實都帶有情感、是有個性的嗎?

紅潤的三角形與大展身手的平行線,在孩子們的眼中是否可以譜出什麼火花?

角度形象 動靜有異



數學課是否可以搖身一變,變成是各式幾何元素:彼此交談、或是不經意碰撞的想像課?當代的抽象主義大師康丁斯基,已經給了我們答案,給了我們示範。聽聽康丁斯基怎麼說。

他曾在《點線面》一書中提到:「直角」表現一種冷靜、抑制的情感,「銳角」表現出一種尖銳的、運動感的特性,「鈍角」則是一種軟弱的無力感。

在匯於點上《On Points》(1928)那幅畫裡,我們看到康丁斯基讓各種「角」在畫面堆疊、彼此衝擊,而整體以一種創新的造型呈現在數學的畫布上。中央的眾多三角形,由上而下聚焦在由三條平行直線所構成的長方體上。而同時這股力量又由與之相反的三角形分散出去,形成兩股力量間的相互對峙,從而產生畫面的張力。

再看看右圓之舞《Several Circles》(1926),圓給你們什麼感覺?康丁斯基的詮釋就更精采了!

康丁斯基這樣談圓之舞《Several Circles》:「為什麼圓圈讓我動心?因為: 它是最謙虛的形狀,但卻我行我素地自成一體; 它很明確,但又可作無窮的變化; 它同時是既穩定又不穩定的; 它同時是既順服又倔強; 它是帶給自己無數張力的張力。」

離心向心 平衡結合



康丁斯基說,圓圈是巨大對抗的結合,它把離心力與向心力結合在一種形狀,一種平衡之中。在幾種基本形狀裡,圓形是第四空間最明顯的標誌。從這裡可以看出,康丁斯基有著豐富的思想,他常常把形象、幾何與色彩,甚至是音樂等,詮釋得很透徹。

抽象主義畫家們,通過線、塊面、形狀、色彩與拼貼,來傳達各種情緒,激發人們的詮釋,觸發更多的想法。數學老師們是否可以學習這些抽象主義大師的內涵,把帶有故事情節、情感張力的幾何構圖,呈現在孩子的眼前呢?

我們在數學課的畫布上,是否也可以想像自己置於圓圈的邊緣、圓圈的中央,彷彿同時感受到既順服又倔強的情緒呢?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