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世界地球日 和地球共好 | 人間福報

世界地球日 和地球共好

THE MERIT TIMES
文/淳恩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圖/123RF
環境品質綠化及改善,直接嘉惠孩子的未來。圖/123RF
地球的生命和活力,已來到存亡的關鍵時刻。圖/123RF
過度使用塑膠類產品,地球母親已無法承戴。圖/123RF
文/淳恩

「世界地球日」的成立,源自於1969年美國「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衍伸而來的。當時因為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海岸一處油井嚴重漏油,奪走當地上千隻海鳥、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的性命。時任威斯康辛州參議員Gaylord Nelson便透過校園巡迴演說,爭取大眾與媒體對「空氣和水汙染問題」的關注。

嚴重漏油危機成轉機

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團隊選定一個介於春假結束後到期末考前的日期,也就是4月22日進行活動,也讓隔年這一天,成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的開端,吸引超過2000萬個美國人,走上街頭示威遊行、發表演說,一同為工業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與人民健康問題爭取權益,活動涵蓋永續環境、石油外洩、野生動物滅絕等議題。

「世界地球日」經過53年持續帶動全球各國,共同守護世人共有的藍色星球,為地球帶來許多改變──不僅促成美國政府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也讓美國在1970年成立國家環境保護局,並通過多項關於環境保護的法案,包含「國家環境教育法案」、「美國空氣清潔法案」等。之後美國陸續通過「美國淨水法案」、「瀕危物種法案」等,讓人類和自然生態得以受到法律的保護。

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1990年代,世界地球日的影響力擴散至世界各地,當時參與的國家高達141個,也全面帶動全球「資源回收」運動,各國熱烈回響,間接促成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 (Earth Summit)的舉行,自此世界地球日在全球各地逐漸受到重視。

演變至今,全球已有合計195個國家及地區、超過5000個環保組織,每年舉辦各式活動響應世界地球日倡議,彰顯環保議題的重要性。至於台灣,則是從2000年全球世界地球日滿30周年之際,正式跟進加入世界地球日倡議,並主張「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積極響應全球關燈1小時及重建環境等行動,同時為2050淨零排放做努力。

氣候變遷帶來大災難

或許有人會問:當今氣候變遷究竟有多嚴重?

今年3月1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總結報告,示警氣候變遷不僅對人類和生態造成衝擊,對於所有國家的永續發展也將增加威脅。

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不斷升高,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不只導致許多極端氣候事件、傷害大自然,亦危害人類和動物的生存空間,全球暖化現正逐步接近無法逆轉的臨界點,若不盡快積極採取行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勢必將迎來更多的災難。

人類的地球公民職責

台灣科技部團隊的研究也顯示,暖化下的升溫影響範圍甚廣,假設升溫2℃,水稻便會明顯減產,對高溫敏感的漁產養殖也會受到波及,登革熱發生的機率亦會連帶增加,就連冬季空氣品質不良的日子都會增加。

面對氣候變遷的隱憂,行政院預計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正式成立「氣候變遷局」,由原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改制,人力從48名擴增至88名,負責擬定並推動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設定目標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行政院衛福部為響應世界地球日,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健康,呼籲選擇穀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不但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衛福部並提供選食3原則:盡量購買當令且未加工食材,善用豆、魚、蛋、肉的選擇順序減少碳排量,以及攝取多種類食材。(部分內容取材台灣綠色和平網站)



以行動落實永續

全球各國究竟應以何種行動響應「世界地球日」,才能減緩地球繼續暖化、崩壞?

其實每一年,世界地球日都會訂定一個主題,今年是「投資我們的星球」,期望落實綠色經濟及商業的永續經營,以建立健康的社會與環境。響應世界地球日有許多方式,舉例而言:Earthday.org便在官網列出了呼應世界地球日的「投資星球的方式」,包含:



▶ 植樹

▶ 淨灘

▶ 多吃蔬果、計算食物碳足跡

▶ 重複利用塑膠袋

▶ 認識環保議題,像是參加講座、展覽

▶ 支持拒絕動物實驗、使用可分解包材等環境友善的品牌



若想了解哪裡有相關活動可以參加,Earthday.org也建立了一個地圖,方便大家搜尋、報名鄰近的活動,以台灣為例,有restyle2050循環購物、SINGTEX REFIT舊衣回收二手……等眾多活躍組織,經常舉辦各類助益減緩地球暖化的活動。



地球日主題回顧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訂為「投資我們的星球」,那麼過去多年,世界地球日又做過哪些主題呢?

世界地球日訂定主題的目的,大多集中在注意力和行動力,逐步推動全球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進程。

這些主題反映了當今全球環境和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關鍵問題,鼓勵人們採取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推動永續發展的未來。



近年來世界地球日曾選定的主題包括:

2023年:投資我們的星球

2022年:生態復甦,共創未來

2021年:復興我們的地球

2020年:行動拯救地球

2019年:保護我們的物種

2018年:結束塑料汙染

2017年:環保教育

2016年:樹立未來

2015年:穩定氣候,創造未來

2014年:綠色城市

2013年:全球水危機

2012年:全球食品安全

2011年:森林——大自然之肺,地球之魂

2010年:人類生存的極限:全球暖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