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風雲人物48】美國跳傘之父 伊斯特 造鎮蓋博物館 保存人類文明史料 | 人間福報

【風雲人物48】美國跳傘之父 伊斯特 造鎮蓋博物館 保存人類文明史料

THE MERIT TIMES
文/楊慧莉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伊斯特所建造的世界中心在一排排的花崗岩牆上記載人類的演進史。圖/Museum of History in Granite
伊斯特的博物館每年春冬兩季開放,供遊客飽覽眾多文明史料。圖/Museum of History in Granite
年輕時的伊斯特因推廣跳傘運動而成為「美國跳傘之父」。圖/Museum of History in Granite
伊斯特與妻子費利西蒂合影,身後是一片片記載文明史料的花崗岩板。圖/Museum of History in Granite
圖/Eagle News
伊斯特所出版的童書《柯爾:在世界中心的好龍》。圖/Museum of History in Granite
文/楊慧莉

近年來,一處可供世人觀光的新景點「世界中心」在美國加州的一處荒漠中誕生。「造物主」發揮了堪稱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點一滴的打造,已近四十年,仍沒打算放慢腳步。他是今年94歲的退休銀行家……



生命軌跡

從跳傘專家

到博物館長

雅克─安德烈‧伊斯特(Jacques-André Istel)每天一早,在自己所打造和認定的「世界中心」醒來並享用早餐。世界中心,位在美國加州索諾拉沙漠的費利西蒂鎮上。

費利西蒂鎮是一個迷你小鎮,只有十五位居民。鎮上有教堂、郵局和專屬路標,還有一道道記載人類演進史的岩牆,宛如一座歷史博物館。此鎮於一九八六年由伊斯特和妻子費利西蒂一同建造。鎮名來自伊斯特的妻子名,鎮長由伊斯特在全體居民一致同意下出任,這一做,三十多年過去,成為終身職。

推廣跳傘運動

一九二九年,伊斯特出生於巴黎,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金融家。他在家中四個孩子中排行老三,比起其他手足,最調皮搗蛋,因此常挨鞭子。不過,比起挨鞭子,十一歲時遇上德國納粹黨占領巴黎,一場劫難更讓人驚慌失措。幸好,有辦法的父親帶他們輾轉逃往美國。儘管一開始人生地不熟,也不會說英語,讓他每晚以淚洗面,但在遇到好老師,又於年紀稍長徒步全美走透透時,因碰到一些開放而慷慨的人民,而徹底愛上美國。

在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位後,伊斯特走進華爾街當股市分析員、投資銀行家。不過,他不太喜歡金融工作。幸好,他接觸到跳傘運動,常從空中縱身一跳、無拘無束的快感中釋放工作壓力。

後來,一趟歐洲行讓伊斯特見識到跳傘並非軍隊專屬,而是一項已在當地流行的休閒活動。於是,他將此想法帶回美國,於一九五七年成立了一家「跳傘公司」,後來又創辦了三間營利的跳傘學校,將一項原本軍隊專屬活動推廣開來,成為「市民只要幾小時的訓練就有能力縱身一躍」的平民運動。

從此,伊斯特就以「美國跳傘之父」美名享譽多年。此間,他拿到軍隊前來合作的合約,平民跳傘業務也蒸蒸日上,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賺了不少錢,提供後來造鎮蓋博物館的資金來源。

打造世界中心

伊斯特向來有個到處買地的習慣,置產區塊遍及愛爾蘭、巴哈馬最西端地區比米尼等地。許多一般人不看好的土地,在他看來,不是價值被低估了,就是美不勝收。他聲稱自己因此賺了好幾百萬美元。他甚至也買下跳傘學校周邊的農地,以防周邊鄰居抱怨太吵,後來還看著農地大量增值。

一九五○年代,伊斯特買下一塊位於聖地牙哥和鳳凰城交界處、廣達兩千六百公頃的沙漠地。之後擺放多年,直到一九八○年代出售降落傘事業,想像力開始遊蕩到那塊荒漠地,「感覺像要接手一項讓人興奮的挑戰」。他當時跟妻子說,「我們要去沙漠裡坐坐了。」

伊斯特當時的想法是,造一個小鎮,應該挺好玩的。同時也覺得讓這個小鎮被官方認可為「世界中心」,也很有趣。為了取信於人,他先是於一九八五年自費出版了一本童書《柯爾:在世界中心的好龍》(Coe the Good Dragon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內容講述一隻友善、喜歡兒童、叫做「柯爾」的龍在沙漠中發現一處叫「費利西蒂」的小鎮。當柯爾站在金字塔前,迎接他的是一個對龍友好的大使,此人叫「JAI」,即伊斯特全名的縮寫。隔年,從兩棟房舍開始蓋起的費利西蒂鎮,就此誕生。

感受小鎮力量

在費利西蒂鎮的中心點,即金字塔和山丘之間,有一排排三角體造型、由七百多片花崗岩組成的紀念碑岩牆。每片花崗岩刻載著人類古今中外的重大歷史,從大爆炸到登陸月球,有正史,也有奇聞軼事及伊斯特的家族紀事,讓他很引以為豪的表示,「這真是這顆星球上唯一之處,可看到七百多片花崗岩石雕的歷史了。」

伊斯特的花崗岩歷史博物館每年春冬兩季開放參觀,遊客只要花不到一百元新台幣的門票,就能飽覽數量龐大的文明史料,從中看到人類的勝利、痴愚、習性和暴力的一面。

儘管伊斯特投入造鎮的過程很愉快,也嚴肅看待博物館之事,但多年前受訪時即坦言,「我們認真做這些事,但沒人把我們當一回事。」當他所認定的「世界中心」,別人有意見時,他也尊重的表示,「世界中心也可以在你的口袋裡。」不過,他最後還是讓自己的世界中心獲得官方認證了。

不僅如此,伊斯特所認識的一位退休校長蓋布蘭(Donn Gaebelein)最後也臣服了。蓋布蘭與伊斯特在十來歲時就相識了。一開始,他覺得費利西蒂鎮的一切都沒道理,不解伊斯特幹嘛大費周章,包括在山丘上建造一座華麗的小教堂,因為伊斯特本身也沒有很虔誠。他覺得伊斯特可能到死都不知道他幹嘛蓋那座教堂,可能只知道他必須這麼做,至於其他的設施大概也都是這種情況。不過,在他和老婆多次遠道從紐約來此避冬後,他開始改口了,「你必須來這裡住一下,睡在此地,感受小鎮的力量。」



終生 不休

五十天命

九十續打造

自開館以來,伊斯特不僅身當館長,有時也會充當導覽員,常陪著遊客一一檢視每片花崗岩史料,其內容涵蓋面向,從歷史、地理、政治到科學、時尚和文化,過程中不時會加上個人的註解,也會留意遊客的反應。

與藝術家合作

事實上,伊斯特做的比看到的還多。那些花崗岩史料都是由他研究和撰寫,再由他先前擔任過運動畫刊記者的妻子編輯。

總括來說,這個沙漠計畫是非常個人化的,在一片花崗岩上可看到一個人的教育展現、科學家的頭腦、工程師之心和藝術家的魂。對伊斯特而言,每片空白花崗岩都讓他想著要放進什麼東西?又該捨去什麼內容?基本上,他會用圖像和詩詞話語去傳達每片花崗岩上的主題,然後由他的藝術團隊完成雕刻的任務。

布里頓(Gene Britton)是伊斯特的首席藝術家。他投入博物館的時間跟伊斯特差不多。一開始,他協助另一位藝術家雕刻法國航空史。當時,他才二十一歲。後來,多年過去,他成了單親爸,把孩子留在家鄉給父母照顧,自己就花大把時間和精力幫伊斯特完成夢想,即便他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在任何一片紀念碑上。伊斯特與布里頓有著親密又緊張的關係,因為一位是銀行業者,另一位是藝術家,多少會起衝突。布里頓坦言一開始並不清楚伊斯特在做什麼。當得知伊斯特的造鎮蓋博物館計畫,布里頓覺得不可思議。不過,他最後還是答應伊斯特的請託,因為覺得伊斯特的想法還挺美的。

博物館轉捩點

伊斯特的博物館從開始到現在,投入近四十個年頭,仍在建造中。他表示,在費利西蒂鎮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範本。博物館不僅工程浩大,也所費不貲。但他拒絕說出確切的總工程費用,只說,「多於一支熱狗的費用,但少於一個太空梭的造價。」

一開始許多人並不看好伊斯特的夢想,伊斯特就花時間說服大家「他是有遠見的人」。幾年前,有當地學校到費利西蒂鎮做校外教學,讓伊斯特好樂,像個可愛的老爺爺。伊斯特會笑稱自己其實也是個孩子。博物館導遊比爾德(Jim Beard)說,學校安排校外教學到此一遊,對伊斯特來說,是一個重大里程碑,一個轉捩點,代表人們開始嚴肅看待他所做的事。

伊斯特常常會很滿意的看著博物館目前的成果,然後看到一些空白的花崗岩,就喃喃自語的說,「這塊區域有幾片花崗岩要留給滅絕動物,孩子應該會很喜歡的。」

活到老做到老

伊斯特曾於受訪時表示,「博物館不是我個人的遺產,而是送給全人類的獻禮。」不過,他也看得很開,「博物館或許能讓後代人前來朝聖,但一個加州大地震也可能讓博物館毀於一旦,屆時就成為未來考古學家挖掘的地下文物了。若是以後也沒人發現,那就這樣吧。所有的事都會被遺忘的。」

再過幾年,伊斯特將邁入百歲,但他卻完全沒有放鬆腳步的跡象。他每天游泳,並輕快的爬四十九個階梯上教堂。目前,還有約兩百片花崗岩待蝕刻。這麼浩大的工程可能會讓人徹夜難眠,但伊斯特卻不會,「我睡得很好,但也會想想之後的工作。在費利西蒂鎮,沒有任何事會半途而廢,都會好好做,否則就甘脆不做。」

曾是跳傘高手,後來也成為博物館長,當被問起希望以哪種方式被後人銘記時,伊斯特則回答,「我太忙了,沒空想這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