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福世繪 醜食革命!挽救1/3的廢棄蔬果 | 人間福報

福世繪 醜食革命!挽救1/3的廢棄蔬果

THE MERIT TIMES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廢墟中的寶石」Rubies in the Rubble,英國。

「格格不入的市場」Misfits Markets,美國。

「醜水果」合作社Ugly Fruit ,葡萄牙。

「春一枝」,台灣。

這彼此不認識的4家公司,正在做同樣的事:讓醜蔬果不丟到垃圾堆。這是全球興起一股力量。力量的背後,是一個可怕的數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有1/3,被丟棄或浪費掉,從供應鏈與消費端。

這是舊聞,但沒被改善。根據一項獨立的估計,在全球人均前5大食物浪費國家中的美國、澳洲和紐西蘭,自2015年以來,浪費的情況增加。

1/3,多可怕的數字。

你知道,種橘子要多久才能結果?如從種籽開始到結果,需要養護3~8年不等。橘子樹好不容易長大,結果過程要躲過天災,開花才能結果,但是到最後一哩:果實外表坑坑疤疤,所謂「醜果」 ,還會被通路拒收。

簡單來說,我們在菜攤看到的每一株蔬果,都是經過「選美大會」的勝出者。彎曲的小黃瓜、人參狀的紅蘿蔔、皮不亮的蘋果,因為醜,都被「驅逐出境」了。每個國家、每種蔬果,無一倖免。每一棵作物都是得來不易,但在今日的商業運作,要登上餐桌竟困難重重。

珍妮.道森逆勢操作,她將菜市場小販丟棄的蔬果,變為甜美的果醬,這是「廢墟中的寶石」的由來。

在台灣也有同樣的故事,移居台東後,企業家李銘煌發現當地人將生產過剩、過熟及賣相不佳的醜果丟棄,視為理所當然。於是他收購下來,製成冰棒。高比例的水果原料,顛覆傳統冰棒思惟。

認識李銘煌多年,最近我們一起到雲林看青農。其中一站的青農林曉慧,因為照顧生病父親,創立「林記蔬果汁」,利用了當地醜水果。李董有感而發地聊起他做的事,他的念頭很簡單:「水果只要新鮮、能夠吃,種了就應該要有人買。」本行是傳統塑膠射出業的他,誤打誤撞跑到農產加工業。如今成績斐然。

《紐約時報》有一篇醜果的報導,談到伊莎貝兒.索芮斯在失業率高居15%的葡萄牙,創立「醜水果」合作社,受到經濟拮据者的歡迎。她低價收購原本要進垃圾場的「醜水果」,創造生產與消費端的雙贏。

革命從來都不容易。一開始,她必須說服農民把不要的農產品賣給她,經過一段信任之路。其中一位擁有約7.5公頃農場的供應者迪亞斯,提供農產給葡萄牙最大超市集團之一的蘇納伊。之前,每年約生產900公斤番茄。其中約1/4不符蘇納伊超市的標準而丟棄。後來遇見伊莎貝兒,「醜水果」合作社以超市收購價的一半買下醜食,讓這「1/4」復活。迪亞斯說:「知道我的番茄並未浪費,又能讓不寬裕的人吃到與超市一樣好的食物,我很開心。」

在美國,新創公司「Misfits Market」,以網路作為銷售平台,建起醜果的消費者會員制,民眾以低於超市30%價格,每周收到一箱蔬果。這個模式已被公開市場的融資認同。

商業機制的成立,是消費者的意識抬頭。每年1/3的食物被丟棄,不是一天造成的,也無法一朝改善。過去也有已投入的超市業者在「醜果」篩選機制碰到困難而退出。但醜果敗部復活的事情,或有障礙但沒有停頓,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醜食。我們不能成為旁觀者,惜物、不浪費,是每一個地球人的當責。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