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印度去來 | 人間福報

印度去來

THE MERIT TIMES
文/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古那爛陀寺遺址。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遺址。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佛說《阿彌陀經》的說法台。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作者依空法師(前排中)與信徒至那爛陀寺參訪巡禮。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拘尸那羅涅槃塔。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作者依空法師(前排左四)領眾在說法台上誦念《阿彌陀經》。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那爛陀寺新建的玄奘大師紀念堂。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常有許多僧人在樹下打坐。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佛陀最初對五比丘說法處──鹿野苑。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文/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二○一五年,我帶著一群信徒,再度到了印度,前後十天,除去來回兩天的飛機,第八天去觀賞伊斯蘭教統治時期的名勝泰姬瑪哈陵、紅城之外,其餘七天都在朝禮佛陀的聖跡,如藍毘尼園、舍衛國祇園精舍、王舍城竹林精舍、鹿野苑、雪山苦行林、菩提伽耶成道聖地、靈鷲山說法台、頻婆娑羅王被囚禁的遺址、古那爛陀寺、拘尸那羅涅槃塔、舍利弗和阿難涅槃的地方、提婆達多墮入地獄處、恆河畔瓦拉那西的火葬場。一路上我一直在為團員講解佛陀八相成道的事蹟,從老病死生到解脫輪迴,從出世求道到入世關懷人間,印度佛教史突然立體化了起來,不再僅僅是典籍上的文字名相。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陀宣說《阿彌陀經》處

抵達印度的第二天,我們一行人到了位於西北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由祇陀太子供養的奇林異樹,給孤獨長者須達以黃金舖地的天價捐獻的園地,簡稱祇園精舍,是由舍利弗監造,佛教史上第一棟的伽藍建築,佛陀每年在此伸廣長舌說法教化僧信二眾。

早上五點,昏濛的天色,曙光尚未衝破厚厚的雲層,十二月的印度清晨透著一股冷冽的寒氣。只見寬大的祇園精舍,已經有不少的出家人盤坐在各個角落,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僧服,或禪坐、或誦經、或經行、或禮拜,在寧靜、肅穆、清冷、遼闊的祇園精舍,各自以自己的修持和佛陀接心,構成一幅多樣而和諧的莊嚴畫面!

我們一群人盤腿坐在佛陀說法台前,誦念著《阿彌陀經》:「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剎時,我眼淚滂沱如潰堤的江水,泣不成聲。此時此地,時間穿越到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就在這裡宣說《阿彌陀經》,當時的十六大阿羅漢、千二百五十常隨弟子,以及數以萬計的信眾,虔誠地聆聽佛陀的教誨,曾經的輝煌盛況,如今只剩下一座雄偉壯闊的建築遺址,默默地矗立在一片寂寥的歷史軌跡之中。

佛教在印度的興衰

不離外因緣、內因緣

佛陀成道之後,創立了佛教僧團,五十年間行腳於恆河兩岸,從祇園精舍到竹林精舍,示教利喜四姓眾生。佛教發源於印度,在印度曾經盛極一時,阿育王時代甚至向南傳播至斯里蘭卡,公元前二年西漢哀帝年間,甚至越過喜瑪拉雅山北傳至西域,乃至東土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諸國,宗派林立,高僧輩出,締造蓬勃耀眼的北傳佛教盛世,而佛教最終卻在印度衰微、滅亡,令人扼腕唏噓!

佛教起源於印度,發展於印度,為什麼消失於印度?根據各種印度佛教史的記載,普遍認為是伊斯蘭教的統治印度,因為宗教立場的不同,消滅了佛教。我結束印度佛教聖跡巡禮之後,回到台灣閱讀了一些有關印度的書籍,解除心中多年的疑惑。

《荀子.勸學》:「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災禍乃作。」蘇軾〈論項羽范增〉:「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世間一切現象,有因有緣才會形成結果。一件事情的成敗始末,除了有外在的境緣,更有內在的原因。佛教在印度的興衰、生滅,也不離外因緣、內因緣兩個因素。

西北印破了一大缺口

外族屢次入侵統治

印度位於南亞,東近緬甸、孟加拉,西接巴基斯坦,北臨尼泊爾、中國,為世界面積第七大國家,是台灣的九十一倍。地形為向印度洋伸展的三角形,三面環海,東邊為孟加拉灣,西邊為阿拉伯海,北方高聳三座山脈: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高水深成為天然的屏障,外敵不容易攻入。老百姓本來可以高枕無憂過日子,偏偏西北邊破了一個大缺口,印度歷史上的幾次外族侵略殖民都是從這個地方長驅直入。

公元前二○○○年至一四○○年左右,遊牧於歐亞大草原的雅利安人,經由興都庫什山的缺口攻略了印度,印度歷史稱為「吠陀時代」。建立了至今都牢不可破的種姓制度,婆羅門教取得了祭祀、教育、話語的權力,崇拜各種神祇成為印度人的熱切宗教信仰。

公元前三二七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同樣穿過阿富汗東部的興都庫什山脈,跨越印度河,以為自己已經抵達世界的盡頭。亞歷山大的入侵,帶給印度農田被毀、城市遭殃的災難,許多印度人甚至淪為奴隸。僅僅經過兩年的時間,亞歷山大領兵回到巴比倫就與世長辭,而這段期間的記載,是西方世界了解中世紀以前印度歷史的重要資料文獻。後來由亞歷山大帝國衍生而生的大夏國王彌蘭陀王,統治了西北印度,政績斐然,並且曾經和那先比丘留下了印度和希臘東西兩大文明的智慧對話,以及融合希臘、羅馬、印度文化的犍陀羅佛教藝術。

佛教走向經院派化

漸漸與人間隔離

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三一九─五五○)是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諸王以及後來的戒日王(六○六─六四七),他們都是印度教濕婆神的虔誠信徒,只是他們採取宗教寬容政策,同時支持佛教的發展,並且由國家提供鉅大資金創建了聞名古今的那爛陀寺(今日的那爛陀大學),吸引了當時各個佛教國家的僧侶到此參學,堪稱是全世界佛教最高學府。唐代高僧玄奘大師不畏險難去印度取經,就是到那爛陀寺和戒賢長老學習法相唯識,受到戒日王的最高禮敬,在曲女城舉辦長達十八天的大小乘辯論會。

戒日王為了護持佛教的出家人安心研習佛法,命令附近一百多個村莊的稅收免繳政府,轉而供養那爛陀寺的數萬僧侶,做為日常食衣住行的道糧。於是出家比丘不用出去托鉢,只要專心一致在寺中研究佛教經典,乃至印度教的吠陀、邏輯學、數學、冶金術等,使得佛教變成知識分子的專利,加上採用艱深的貴族梵文,著重學理辯論的形式,雖然不乏有精英人才輩出,但是漸漸與人間隔離,佛教關在象牙塔內,走向貴族化、經院派化,不能普及於一般庶民。

當一般民眾百姓有煩惱時,找不到佛教的沙門可以解惑,只好向活躍遊行於人間的印度教婆羅門解決心靈的困擾。尤其印度教透過簡單易懂的日常用語,把婆羅門思想融入祭祀、音樂、舞蹈、風俗民情之中,和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宗教即生活,生活即宗教。所以當公元十二世紀左右,伊斯蘭教一手拿著《可蘭經》,一手把持銳利的長劍,一樣從西北角的興都庫什缺口入侵印度,打到那爛陀寺時,幾萬的佛教僧人正在過堂午齋,甕中捉鱉被一網打盡,收藏各種佛教典籍的藏經樓圖書館,被一把火焚化成灰燼,傳說燒了六個月才熄滅,佛教重要的史料文獻蕩然無存。

「人間佛教」是

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道曙光

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面對伊斯蘭教的毀滅暴行,却有不同程度的法難。佛教徹底被滅亡了,而印度教因為已經深深融入印度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不可能把所有的印度人全部殺光,因此當公元一八五八年,英國人獲得尼泊爾的幫助,再度從西北方攻進印度,伊斯蘭教結束幾世紀的統治,印度教卻全面的復興,直至今日印度教徒占了印度全人口的八成,而可憐的佛教徒只有百分之零點七。

佛陀倡導「四姓入佛,同一種姓」的平等精神,和婆羅門傳統的種姓制度大相逕庭,勢必受到印度教的極力排斥。他們巧妙地把佛陀轉化為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保護神毘濕奴神的第九個化身,並且被扭曲為錯誤的示範,把佛教印度教化。大約在佛陀入滅後一千七百年左右,佛教已經消失於印度,雖然如此,佛陀的偉大教法曾經在印度盛行了一千多年。

佛教如何振興於後世?印度的經驗給了我們明確的啟示,「人間佛教」是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道曙光,並且是唯一的光明希望。佛教一定不能和人間切割,不能離開眾生,要以眾生為修行道場。遁入山林,躲進戲論的象牙塔,佛教一定會被眾生拋棄。

再度去了一次印度,回來恰巧星雲大師出版他的晚年力作《人間佛教佛教本懷》,印證了我的一些想法。擦乾悲憤的眼淚,告訴自己,從此不會再為佛教在印度衰滅而哭泣,因為「人間佛教」這盞明燈,已經為佛教未來的前途點燃出一條光亮的道路。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