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精選書摘】小小動作 為世界做出貢獻

文/喬.哈特、麥可.克羅姆 譯/蕭美惠 作者哈特為卡內基機構執行長,克羅姆則是其董事會成員,也是戴爾.卡內基的孫子。兩人以日常故事為例,搭配科學研究與上百位高績效領袖的訪談,教導讀者如何有目標過生活。 我們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在《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一書中,《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談到我們人生中會面對的兩座山。第一座山是我們視為的成功:上學,選擇職業生涯,建立家庭,培養身分認同,賺錢。「第一座山的目標是我們的文化普遍贊同的目標……受到肯定,獲邀加入合適的社交圈,感受個人快樂。」他說。 爬上「第二座山」 然而,世事多變。假如我們不練習提升思想、面對情緒,便會因為失敗、失去摯愛的傷慟或者重要關係終結,而從第一座山墜落。甚至,當我們明白成功不代表一切時,也會從第一座山墜落。我們可能在這種時候苦苦掙扎,幸運的話,我們或許會在掙扎之中發現第二座山——更有意義的一座山。 「第二座山並不是第一座山的相反。登上第二座山並不代表拒絕第一座山,」布魯克斯解釋,「爬第二座山的方法與第一座山不同。你征服第一座山……但被第二座山征服。你受到某種召喚,你盡一切努力去回應召喚,解決眼前的問題或不公不義。」第二座山是全心全意為身邊的人服務。 假如我們足夠幸運,假如我們有意圖地過生活,便可成為「第二座山」的人。我們可以過有意義的人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當我們投注生命去行善,便可能發現以往不知道的內在目的。雖然我們可能憂慮自己沒有那種條件,但創造改變以及為他人服務的人生,將為我們在身後留下傳承,即便我們每天只採取小小動作來做那些事。 成為「拋海星的人」 很多時候,人們不認為自己可以為現況帶來正面影響,這令我想到洛倫.艾斯利(Loren Eiseley)所說的「拋海星的人」(The Star Thrower)。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一場大型暴風雨過後走在海邊,觸目所及的廣大沙灘上,密密麻麻地散布著海星。他注意到,遠方有個小男孩走在海水邊緣。那個人看到男孩從沙灘上撿起了什麼丟進海裡。那個人說:「早安!我可以請問你在做什麼嗎?」 小男孩抬頭說:「把海星丟進海裡。海浪把牠們沖上沙灘,牠們無法自己回到海裡。日正當中時,牠們會死掉,除非我把牠們丟回水裡。」 那個人說:「可是,這個沙灘上一定有成千上萬的海星。我覺得你沒辦法造成多大的改變。」 男孩拾起一隻海星,使盡全力丟進海裡。然後,他微笑著對那個人說:「這對那一顆海星來說就不一樣了!」 作為朋友、同事、領袖、父母及公民,我們要如何成為身邊人的「拋海星的人」?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唯有你我的天賦、憐憫與仁慈才能滿足其需求的人─我們不把握的話,機會便溜走了。卡內基在《人性的弱點》寫道,他在鏡子貼上這句話,每天看一遍,以激勵他的行動:「我只會經過這世界一次,因此,任何我能做的善事、我能展現的仁慈,讓我現在就做。不要讓我延遲或忽視,因為我將不會再來這裡。」當我們找尋機會時,要盡全力改善既定的情況,全力協助;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已對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超越人性的弱點,遇見更好的自己:卡內基教你建立內在力量、打造舒適關係、活出你自己》一書)

MORE

【書市隨筆】 國立臺灣圖書館歷經5度遷移 猶如一部臺灣近代史

文/王錫璋(前國家圖書館編審) 一般人大概都以為,全臺灣面積最大的圖書館,應是國家圖書館。其實,目前並不是。位於新北市中和四號公園裡的國立臺灣圖書館,總樓地板面積有60,500平方公尺,超過位於中山南路國家圖書館的40,110平方公尺。但國家圖書館現正增建南部分館中,以後面積還是可觀。 若論歷史,國立臺灣圖書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成立於1914年,也比前身是國立中央圖書館的國家圖書館還久,中央圖書館於1933年成立於南京,政府遷臺後,1954年才在臺北復館,1996年易名為國家圖書館。 名稱有變角色功能不變 2024年將屆滿110歲的國立臺灣圖書館,雖然沒有中央圖書館在抗戰時期,因避戰火,在大陸到處遷徙,過著流離失所的不安歲月,但也歷經改名,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從臺灣總督府圖書館(1914-1945)到戰後的臺灣省圖書館(臺灣長官公署時代,1945-1947)、省政府教育廳時代的省立臺北圖書館(1947-1973),以及教育部管轄的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73-2012),最後於2013年易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至今。 館舍從臺北市博愛路(日治時期為臺北書院町)到因戰火毀損,暫遷到臺灣博物館一樓。省立臺北圖書館時代,在今八德路北科大旁蓋了四層大樓的館舍,2004年,才在新北市中和區新蓋了現在的大館舍。 作為臺灣歷史最久的公共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一直維持著對民眾提供閱讀及借書服務,即使在總督府圖書館時代,也不是總督府官員專屬的圖書館,而是在書院町另設館舍供民眾使用。 這麼漫長的歷史,一所圖書館能延續而傳承,雖然名稱有變,但圖書館的角色和功能不變,且長期都由官府支持,很不容易,一定有其曲折、轉換的過程和故事。 增進圖書館學外的知識 圖書館學史料專家宋建成教授,戮力研究多年,繼前幾年《國家圖書館故事》一書後,2023年底又完成《蛻變:國立臺灣圖書館故事》一部兩冊,不僅蒐集各種檔案、公文,遍覽相關文獻,著成此部書,敘說著國立臺灣圖書的成立、演變、遷徙等過程,也說明各時期不同名稱的功能和任務。 他將國立臺灣圖書的歷史,分為開創、重建、成長期(上冊)及發展、茁壯期(下冊),恰好吻合總督府圖書館、臺灣省圖書館、省立臺北圖書館、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及國立臺灣圖書館5個名稱轉換時期,讓讀者見證到國臺圖演變的過程。宋教授還旁徵博引,每個時期,也都敘述政權或政府組織上的改變,讓讀者猶如讀到一部臺灣的近代史。 國立臺灣圖書館的功能和任務,除一般圖書館提供的借閱和閱讀,以提升民眾知識和休閒的功能外,它與一般圖書館不同的,還有如下幾項:一、重視臺灣研究資料的收集,自日據時代即是如此,甚至於成立南方資料館,專門收集華南及南洋的資料。今日國立臺灣圖書館還承續此收藏資料重點,更成立臺灣學研究中心,與國家圖書館的漢學研究中心相對應。二、重視盲人資料的製作和收集,並在1975年起,即成立「視障資料服務中心」,提供對盲人閱讀的服務。三、2007年,成立「臺灣圖書醫院」,專門教導各圖書館館員如何修補、裝幀圖書,是全國唯一有此單位的圖書館。四、2012年,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接管陽明山中山樓,此亦為圖書館所罕見者。五、2023年,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試辦「公共租借權」,讓每一本被借出的圖書,期出版社和作者,都能獲得政府的補助,以彌補圖書因被圖書館典藏、出借,而影響到銷售的業績和版稅收入的減少。 而這幾個特色,宋教授均鉅細靡遺敘述其緣由及影響。故本書不僅是國立臺灣圖書館的歷史故事,也能增進不少圖書館學外的知識。

MORE

【經典人物35】 普雷斯勒 走過一世琴緣 見證音樂的美好

文/楊慧莉 世間典範 悼念一代鋼琴大師 梅納姆‧普雷斯勒(Menahem Pressler, 1923-2023)出生於德國馬德堡,有著猶太血統,是當代極少數過了九十歲,仍活躍於舞台的鋼琴家;也是印第安納大學的傑出音樂教授。今年五月六日,他以近百高齡逝於倫敦;超過七十年的輝煌職涯,也因此畫下休止符。 演奏音樂散播快樂 有超過半世紀,普雷斯勒的名字是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的同義詞。美藝三重奏,由他於一九五五年與音樂夥伴共同創立,在其他演奏家來來去去,唯獨他,始終留在樂團裡成為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直到二○○八年樂團解散。期間,樂團辦了無數場演奏會,並留下極為出色的鋼琴三重奏錄音。 之後,他在八十五歲時重新演奏職涯初期所錄製的作品;九十歲時,迎來與德國愛樂樂團遲來的首次公演,演出由俄裔美國指揮家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指揮的莫札特G大調第十七號鋼琴協奏曲。這場演奏讓在場聆聽的英國指揮家拉圖(Simon Rattle)看了好生感動,隨即安排了一場於紐約舉辦的年終音樂會,在普雷斯勒演出莫札特A大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時,由他親自指揮。 與小提琴家吉萊特(Daniel Guilet)和大提琴手格林豪斯(Bernard Greenhouse)(美藝三重奏的另兩位創始者)的合作,普雷斯勒將鋼琴三重奏的樣貌提升到新的高度,「我們想創造一種獨特的聲音。」音質的美感和技巧的純熟,當然是他們演奏的特性。 此外,普雷斯勒對生活的趣味感,更進一步啟發樂團,「我們也在尋找幸福的青鳥。」換句話說,希望從音樂裡找到美麗和愉悅,是他們的演奏核心。作為樂團和獨奏的鋼琴家,普雷斯勒希望發展出一種極敏感而講究的風格,藉由音樂演奏將快樂傳播給閱聽大眾。 落腳美國揚眉吐氣 普雷斯勒全身散發一種祥和之氣。他自覺有個幸福人生,對此心懷感恩,即便早年曾歷經一樁悲慘事件——他和家人於一九三八年遭到希特勒創立的武裝組織「衝鋒隊」的迫害。他猶記得,迫害者闖入他們在馬德堡家鄉的西裝店前,街上風聲鶴唳,充滿肅殺之氣。 不過,十四歲的那場恐怖遭遇,並未讓普雷斯勒對人性從此悲觀,仍堅持「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是壞蛋」。事實上,有「衝鋒隊」成員在他兄弟跌下單車摔斷腿時前來協助;他在教會當管風琴師的德國鋼琴老師在希特勒事件後,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偷偷教他,還給他很多鼓勵,甚至在他與家人逃出德國前,給了一個包裹,裡頭有德布西創作的鋼琴獨奏曲,敦促他要常練習。 儘管與家人最後平安落腳於他鄉,普雷斯勒仍有許多至親命喪集中營。迫害的創傷一度造成危及性命的飲食失調,但貝多芬的降A大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助他康復,因為他從中深獲啟發,得到活下去的力量。 十六歲時,普雷斯勒在巴勒斯坦交響樂團初試啼聲。二十三歲時,他前往美國,在舊金山贏得德布西國際鋼琴大賽首獎。一年後,他登上卡內基表演廳,演出舒曼鋼琴協奏曲,大獲好評;接著,在北美和歐洲巡演多年,跟領先的管弦樂團演出協奏曲。 之後,他創辦的美藝三重奏在一九五五年的麻州波克夏音樂節初次登場。同年,也開始在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任教,一直持續到美藝三重奏解散後。在美國,他跟許多知名的流亡人士交往,包括文學家湯瑪斯‧曼、奧地利作曲家荀白克等。 留下不可磨滅印記 普雷斯勒的大半職涯裡,始終維持演奏和教學的緊湊行程。他與同好所創立的美藝三重奏締造了三重奏團體的標竿,團員在有些場合曾多至八位演奏者。除了三重奏的音樂成就,他曾獲頒諸多獎項,包括德國聯邦十字勳章、法國最高文化榮譽法國藝術與文學領域騎士獎、六次葛萊美獎提名等。 除了演奏生涯亮眼,普雷斯勒六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也表現得可圈可點。他指導學生在全球各地取得受人尊敬的教職,並在所有主要的國際鋼琴大賽中贏得獎項。他坦言,早年很凶,讓有些學生緊張到想吐;晚年,也很嚴格,只是比較慈祥,因為他的一雙兒女都沒生小孩,那些年輕學子就如同孫子般。 普雷斯勒曾多次來台演出,二○一七年的亞洲巡演,台灣是最後一站,當時於獨奏會演出莫札特、德布西與蕭邦等作品,並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莫札特的雙鋼琴協奏曲與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為台灣樂迷留下許多珍貴的現場回憶。 當其離世的消息傳來,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布希(Abra Bush)發文哀悼:「普雷斯勒是高明的鋼琴家、出色的老師,以高尚的靈魂為全球數代鋼琴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真知灼見 音樂真正 可貴之處 儘管再也無法聆聽普雷斯勒的現場演奏,但網路上仍可看到他演奏時的身影,優美的琴音加上陶醉專注的神情,讓人看了很感動,顛覆高齡彈琴就會手抖的刻板印象。事實上,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讓他忘了「老之將至」這回事。他曾說,音樂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演奏時覺得自己是五十歲,教書時才四十歲。 那麼,普雷斯勒究竟是如何與音樂產生共鳴,讓音樂激發出他生命的火花? 好表演先決條件 原來,普雷斯勒在漫長的音樂生涯裡孜孜不倦。他努力準備每場表演,細細鑽研每個即將上台演出的曲目,事先看出演奏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然後試著去克服它,等到真正上場時問題往往已消弭於無形。最重要的是,他一定會熱愛每個即將登場演奏的曲目,包括那些繁複、含很多不同小章節的大曲目。而他彈奏起莫札特的協奏曲時,可是會讓人毛髮豎起。 有趣的是,古典樂的世界豐富而遼闊,並非所有曲目,他都彈奏過。這也讓他活到老,鑽研到老,隨時在學習新的曲目,「想像一下,我八十八歲了,還是第一次彈奏舒伯特的《冬之旅》喔。」 不管怎麼說,他深感一場好的表演,準備工夫一定要到位。不過,長期的演奏經驗,讓他領悟到表演跟觀眾回應有時候是兩碼子事。他聽過很棒的表演,但觀眾卻無感,也見過有些表演者就是很有魅力,能讓觀眾很喜愛。 因此,表演也是要有天分的,「不是你表演得如何,而是有些表演者就有扣人心弦的能耐,他們的靈魂、耳朵、關係,在建立成功的表演生涯裡缺一不可。」 愉悅感更勝掌聲 且不論普雷斯勒是否自認為是個有天分的人,但他確實知道自己成功之處,即他可以讓聽眾感動的部分,「不是彈奏得很快,也非大鳴大放,而是彈奏得很悠揚。」由於他個人喜愛的是細膩和祥和,也很愛琴音的美,他希望這些都能透過他的彈奏傳達給閱聽者。 普雷斯勒也認為,能將自己在音樂中的體會傳遞給他人也一樣重要。晚年,他不用靠音樂吃飯。當一切無所求時,就只是分享他對音樂的喜愛,他反而覺得很感恩,其重點在於去分享,讓別人知道「音樂,成就了我的人生,也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並了解一個道理:「過程中,你走自己的路,一以貫之,忠於自己,就會走出自己的道路……不是哪個城市或什麼廳造就了你,而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堅持。」 普雷斯勒不諱言,天分也很重要,但那部分是上帝和父母的工作,除此之外,個人內外在的自律也一樣重要,「就是這些讓你在演奏中感到愉悅,而非那些掌聲。」 音樂探索無止境 普雷斯勒曾表示,音樂家如果在表演中覺得有打動到人,就知道自己走上正途了。不過,即便如此,他也不會就此志得意滿。對他而言,音樂探索,永無止境。即便八、九十歲了,他仍在發現的路上,自覺在感受力和聆聽方式尚有許多待探索之事。 作為過來人,普雷斯勒很推薦音樂之路,重點不在它能帶來成功的人生,而是音樂能觸動靈魂,讓人看到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美。「生活中有太多可鄙的事,但唯有在你的夢裡、聆聽裡、感受裡,你不用屈就於任何人,且必須不斷向上提升。那些我們稱為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德布西的人,以某種方式來說,就是我的神,他們在我的音樂聖殿裡接受禮讚。」一代鋼琴大師這麼說。

MORE

【趨勢人物64】學者法拉尼捍衛AI時代的內在隱私權

文/楊慧莉 科技的時代,不僅讓外在生活更便利,也協助解決人體內的健康問題。因為當神經科技可以深入人體找出病因,許多困擾人的醫學問題將迎刃而解。不過,學者法拉尼卻發現科技有如一把雙刃,弄不好,也會讓人類置身險境…… 專業分享 神經科技 潛力無窮 妮塔‧法拉尼(Nita Farahany, 1978-)是杜克大學傑出的法律和哲學系教授,也是杜克科學和社會倡議小組的創辦理事(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Duke Initiative for Science & Society)。倡議小組志在提升科學和科技負責性的運用。 專注在神經科學、基因組學和人工智慧領域,法拉尼對於形塑生活的未來科技,花了很多時間溝通之間的意見分歧,並促進對話。從二○一○年到二○一七年,她擔任「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問題研究委員會」委員。從此,被多個政府委員會任命,並以未來主義者和合法的倫理學家之姿提供企業諮商,將其學術性的研究轉譯成對真實世界的影響力。她被視為當今世界神經科學倫理方面最重要的專家之一。 隨著人權意識抬頭,法拉尼近來大力主張一種保障認知自由的新式國際人權,這種人權可以讓人類繼續蓬勃發展,即便我們的腦袋訊息將愈來愈能被追蹤和竊取。其近作《為你的腦袋而戰:在神經科技的年代捍衛自由思考的權利》(The Battle for Your Brain: Defending the Right to Think Freely in the Age of Neurotechnology)即探討了神經科技革命的承諾和危險,並制定了一個架構,確保人類對自己的頭腦和精神感受擁有自主權。 醫學現場停看聽 要了解法拉尼所主張的權利前,我們得先明白科技的現況和未來發展趨勢。首先,根據其日前上公益平台所言,我們現在尚無法完全知道和追蹤腦中訊息,但在不久的未來這一切將會改變。 現在,有那種智慧手表或戒指可以讓人追蹤身體各種狀況,從心跳到步伐、呼吸、體溫,甚至我們的睡眠狀況。消費者神經科技裝置銷售到全球,讓我們可以追蹤腦部活動。蘋果、微軟等公司開始將腦波感測儀嵌入耳塞、耳機、頭帶、手表、甚至電子刺青裡,讓腦部訊息透明化指日可待。 神經科技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根據法拉尼的觀察,即便是保守估計,此產業在二○三二年前將投入三百八十億美元。這個新興科技領域呈現史無前例的可能性,有好有壞。 以目前醫學來說,我們的身體比以前健康了,但腦神經病變問題有增長的趨勢。全球有五千五百萬人在跟失智症搏鬥,其中六、七成以上承受阿茲海默症之苦。而全球有近十億人口有心理健康和藥物濫用問題,三億多的人口染上憂鬱症。消費者神經科技裝置最終可以讓我們認真以對腦部問題,就如同面對身體其他部位一樣,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神經科技解創傷 不過,將腦部訊息透明化,也會引來極大的風險。因此,法拉尼呼籲要及時改變神經科技的基本服務條款,以利個人權利。 而法拉尼這麼說,並非以一個相信法律權力的法律系教授之姿,也非站在想賦予規範的哲學家角度,而是以一個母親的身分,她曾深受神經科技使用的影響。 二○一七年的母親節,法拉尼的女兒卡利斯塔在她懷裡嚥下最後一口氣。卡利斯塔在長期住院治療後,最後仍死於感染後的併發症。由於目睹女兒遭受數周的巨大痛苦,法拉尼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好幾年無法好好睡覺。每次一閉眼,她就重溫每件事,從被推出急診室到聽到女兒的嚎啕大哭。最後,她在一位有天分的心理學家的協助下,使用了暴露療法及神經反饋法,才讓自己一夜好眠。 而今,出現了一種創新療法,叫做「解碼神經反饋」(DecNef),可以讓那些受創傷記憶之苦的人獲得紓解。這種開創性的做法使用了機器學習演算法,辨識出特殊的腦部活動模式,包括那些跟創傷記憶有關的活動。參與者可以玩一種遊戲,讓他們以正面聯想重新訓練腦部活動。法拉尼感歎當初如果有這套做法,她便能更快克服自己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不用一直回味那些聲音、恐懼和味道。 早期偵測能保命 法拉尼認識一位叫莎拉的朋友,曾因嚴重的憂鬱症覺得自己命在旦夕。不過,莎拉在使用重新設定腦部活動的植入式腦波感測儀後,重拾活下去的鬥志了。 植入式的神經科技發展確實很厲害,但法拉尼相信未來影響我們大部分生活的,是那些嵌入正常科技的每日腦波感測儀。比方說,有不少成人和兒童活在癲癇發作裡。對他們而言,傳統的抗癲癇藥已失效。而今,從以色列到西班牙的研究者已研發出一種運用AI能力和消費者腦波圖的腦波感測儀,讓癲癇在發作前能及時被偵測,並傳送救命警示到行動裝置裡。 此外,腦波感測儀的一般使用甚至還能讓我們檢測出最早階段的惡性腦瘤,這類疾病的早期檢測對於拯救性命至關重要。對於其他疾病,道理也一樣,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創傷性的腦部受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憂鬱症。 防患未然 預見隱憂 及時扼止 事實上,神經科技發展的助益不止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能促進人腦發展」。 人腦發展可期待 根據法拉尼的研究,人腦訓練遊戲產業因未獲科學證實其有效性,多年來備受爭議,但其二○二一年的價值也高達六十五億美元。而今,有腦力訓練平台,如科技管理諮詢公司「高知特」(Cognizant),證實腦力訓練遊戲在玩上一段時間後能增進大腦運作速度、記憶、理解和執行功能。這類遊戲如果再與增強學習力的神經反饋裝置搭配,將翻轉人類的學習力和適應改變的能力。其他的突破還包括讓人類經驗發生轉化。 法拉尼表示,今天多數的大腦研究都基於一小部分參與者在控制實驗室投入特殊任務。不過,隨著腦波感測儀的廣泛使用,關於人腦的數據將大量增加。如果有足夠大量的數據集,是長期觀察人們日常活動的結果,我們就可能解決很多事,從神經疾病到創造人類經驗的可能性轉化。 大腦數據莫濫用 不過,前景看似不錯的未來只有在一種狀況下可行。那就是,人們可自信的分享他們的大腦數據,而無需擔心會被誤用。 然而,實際狀況是,未來從裝置所收集的大腦資料不是透過傳統實驗室或由醫師和科學家所主導的臨床研究,而是這些新裝置的銷售者,即商業使用個人數據多年的公司。因此,法拉尼認為我們不能對分享大腦數據所產生的風險視而不見;「科學難題可以假以時日獲得解決,但社會難題才最具挑戰性。」 過去的科技追蹤和潛入人腦,腦波感測儀卻能深入我們有所保留、不想透過言語和行動表達的部分。比起過去的個人數據,現在的大腦數據在許多狀況會更細緻,因為它反映了我們的情感、心理狀態、情緒、喜好、想望、甚至思想。也正因如此,法拉尼坦言,絕不希望醫療人員為了治療她的創傷所收集到的數據,屆時被其他人拿來商品化、分享和分析。 法拉尼表示,這種風險可不是空穴來風;以杭州為基地的元特網路科技公司(Entertek)就已收集大量人們在從事賽車、睡眠、工作等活動的大腦數據,並已跟其他公司建立分享和分析數據的合作關係;除非人們能對大腦數據行使個人掌控,否則就會淪為被精準行銷一途,而非用來治療失智等疾病。 法拉尼呼籲我們必須趕緊行動,以保護我們內在自我,免於遭受真實而又可怕的風險,而「了解我們擁有認知自由的人權將提供安全保障」。 呼籲正視新人權 所謂「認知自由」,法拉尼解釋,是一種不讓他人干預的權利,也是一種掌控我們的腦袋和精神感受、讓生命蓬勃發展的自我決定權。她表示,為了做到這點,我們需要明白三種彼此相關的人權,並更新對這些人權的了解,才能確保我們的內在隱私權,保護自己免於他人對我們自動反應、情緒和思想的干擾;思想自由是一種絕對的人權,可確保我們免於遭受別人對我們思想的攔截、濫用和懲罰,而自我決定確保了我們對大腦和精神感受擁有使用和變更的自主權。 目前,從聯合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全球各國,都對神經科技的權利和規定投入了許多努力。不過,法拉尼認為,這些權利最好與更寬廣的數位權利結盟。 就現況而言,消費者腦波可穿戴裝置已經來臨,腦波訊息商品化也發生了,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法拉尼認為我們尚未來到多數腦中訊息可直接被他人使用和改變的轉捩點,但可能就要發生了;現在正是慎思此事,做出選擇,以確保我們對自己的大腦和精神感受擁有自我決定權的關鍵時刻。 法拉尼樂觀以對此事,期許人類能善待彼此、將心比心,並集思廣益,一起面對和解決各種難題,從氣候變遷到健康和神經病變問題,攜手共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MORE

【精選書摘】《後悔的力量》 說出隱藏心中的悔恨

文/丹尼爾‧品克,譯/趙盛慈 「自我揭露」是應付後悔的特效藥,否認後悔則會導致身心疲累。將悔恨抓得太緊,會使我們陷入不健康的芻思。比較好的作法是回想並放下。說出隱藏在心中的悔恨,可以減輕負擔,開闢一條賦予後悔意義的路。 比如,包括加州大學河濱校區的盧波米爾斯基在內等心理學家都曾進行研究,建議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因應正、負面的經驗。研究對象寫下負面經驗(如後悔),甚至對錄音機訴說悔意,每天只要15分鐘,整體生活滿意度將大幅提升,身心狀況也更安定。這是單單在腦中思考負面經驗無法達到的好處。正面經驗則相反。寫下或說出光榮的勝利或快樂的時光,會導致好的感受減少。 理由是,不論書寫或講出口,語言都能強迫我們專心組織與整理想法;這也說明,自我揭露何以是應付後悔的關鍵。它將我們心中模糊的抽象概念轉換成具體的語言單位,有益於化解負面情緒。 更上一層樓的良方 以上說明了當我們將情緒視為顯示想法的訊號,後悔是能帶領我們更上層樓的良方。感覺促成思考,思考促成行動,後悔施展魔力—磨練決策、使人精進,帶我們掌握深刻的意義。寫下後悔的事或找人訴說悔恨,可將這次經驗從情緒轉移到認知的範疇。我們不讓難受的感覺不受控地在內心翻攪,而是藉由語言的幫助,捕捉後悔,將之定調,開始拆解分析。然而,這個方法對正面經驗比較沒幫助。不去分析人生的快樂時刻或賦予意義,有助於留住當下的驚奇與快樂。剖析稱心快意的事,會讓事件不再無與倫比。 揭露自我的人,擔心旁人是否看扁自己,尤其是講述過往不夠謹慎、不太可靠、不勇敢的經歷。可是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糟。我們當然有可能透露太多。而分享過多關於自身的私密細節,會令聽者渾身不自在。不過證據顯示,自我揭露更常帶來拉近人際距離的效果,而非招致批評。一份重要文獻回顧指出:「對他人訴說內心話的人,通常比吝於表達想法的人更受喜歡。」 寫給自己看也很好 如果你很容易因為別人對你的看法而心煩意亂,那你可以選擇不向他人透露後悔之事,自己知道就好。德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詹姆斯.潘貝克(James Pennebaker),在1990年代開始進行一項開創先河的實驗。這30年來,潘貝克及其他學者據此擴大研究,證明了單純將情緒困擾寫下來,即便只寫給自己看,都很有用。好處包括:較少看醫生、情緒獲得長期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學業成績進步、待業者更快找到工作等。此外,潘貝克肯定,這些益處觸及的範圍廣泛:「揭露的好處普遍延伸至各種不同情境,橫跨許多個別的差異因素,以及數種西方文化,並且不受社會回饋的影響。」 面對各種後悔,第一步都是將後悔說出來。自我揭露具備內在獎勵的效果,且具外部價值,足以減輕我們的負擔,讓抽象的負面情緒變具體,並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因此,請試一試下面任一種作法,開始著手管理後悔的情緒,提升未來的生活品質: ˙連續3天,花15分鐘,寫下後悔之事。 ˙連續3天,花15分鐘,打開錄音裝置,訴說後悔之事。 ˙找一個人面對面或在電話中述說後悔之事。適度提及事情的細節,但要設下時間限制(如半小時),以免反覆同樣的話,或者愈說心情愈糟。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出版《後悔的力量》一書)

MORE

【減法生活】讓物品成為 我們的老師

文/吳敏恩 在不同階段的整理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無法割捨物品的時候。 丟棄早已被遺忘的無用之物,對我而言並非難事。然而,在面對某些明知不會使用的物品時,卻常有捨不得的感覺。於是,我試著記錄下來,分析丟不掉的原因,大致上有這三類: 一、因為當初購買時充滿憧憬,所以丟不掉 當不鏽鋼大炒鍋帶著「我要好好練習廚藝」的期許進入家門,但因為不會控制火候又懶得練習,最終變成一直記得它但卻每次都略過不用的物品,並且看到它就衍生愧疚感,這類物品還真不少。 二、因為很難請出家門,所以丟不掉 像是工作室的綠色小沙發和嬰兒床都屬這類物品,如此龐然大物當然不可能被遺忘。明明沒在使用,但只要想到清除它們必須花好多時間和精力,就乾脆拖延不處理。日子一久,這些大塊頭雜物,還會呼朋引伴吸引許多雜物堆在它們身上,一看到就心生厭煩。 三、因為曾經投注過心力,所以丟不掉 學生時期的筆記、論文,工作時的獎杯獎狀,懷孕時的媽媽手冊皆屬這類物品。因為證明著曾經的嘔心瀝血,因為代表著曾經的豐功偉業,因為記錄著曾經的得來不易,明明知識已經記在頭腦裡,工作也早已轉職、小孩快到上學年紀了,還是留戀過去,捨不得丟,而且這類物品通常體積也不大,就更順理成章的被留下來了。 如果這些物品已經在家中占據太多空間,構成困擾,那我們就該想想法子來對付它們: ◎帶有憧憬的物品就訂下計畫去使用它們,不要讓夢想變成幻想,也許能因此獲得新的技能、發展出新的興趣,甚至能因此瘦身成功呢! ◎清除龐然大物沒有想像中的麻煩,也許身邊親友需要它們,再不然就聯絡二手家具公司便宜出清,他們會火速前來搬運。 ◎至於最後一項因為有其紀念價值,需要等待適合的時機,那就不要勉強自己,總會有機會的。某次整理書櫃時,我就很自然的丟了兩本媽媽手冊,因此清空了一小格抽屜,丟了手冊沒什麼感覺,但想到抽屜空空的就有點開心。 捨棄物品並非失去,更多的時候反而是獲得,我們認知到自己並不需要它,或是它並不適合我們,我們因此更認識自己,面對選擇時的決斷力更加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贏回了空間。 體會到捨棄物品時,我們並沒有失去它,而是讓它變成我們生活中的老師之後,我在整理的道路上,更能邁開步伐,勇敢的感受與接受。「珍惜物品」並非緊抓不放,而是在可以陪伴的時候用心對待,在需要道別的時候坦然離開。 (摘自《家的樣子,你的樣子:少一點擠,多一點你,極簡不是空,是對生活溫柔。21天「減物」整理練習,讓房間、心靈、人生,全部煥然一新!》,幸福文化出版)

MORE

【專業分享】攝影寫心 沒工具也可修練

文/胡毓豪 攝影是什麼?拍照是什麼?兩者有何同異?曾問過很多人,皆未有明確答案,就如同人活著,為了什麼一樣,各種說法都有,但現今我已逐漸明白,沒有答案才是答案。 學攝影、學拍照,都有人講,但教學通常是說「教攝影」而非說教拍照,所以攝影和拍照必然是有點不同。雖然,這兩種都要藉助工具,但工具用得好不好,卻是拿相機這個人的功夫。 廚房必然有刀,刀有各種各類,相機也一樣,工具愈多,愈容易發揮,也愈方便操作,但練習過程費神更多,適不適合自己?卻各有考量。愈好的相機,愈貴且重,體力不堪負荷,就惹麻煩。工具多寡利弊摻和,帶不動就會妨礙,折損樂趣。所以「適量」擁有,才會帶來最大的發揮。 修練初始,沒有相機也可以學攝影。北市某國小,欲教小朋友學攝影,學校擔心沒有工具,我就建議:課程只有一天,何不定名「沒有相機的攝影課」,於是我們共同在校園裡,尋找美的景物,再用L型紙板,兩張正反互套就可構成四方形空洞,洞可變大縮小。 洞大,可看比較寬廣的景物,代表廣角鏡頭。洞小,視角較小,就像望遠鏡頭,可看的範圍較小。用紙板就可以學習取景,練構圖,再加上觀察光影變化,接著講美感的養成,一天其實可以很充實的運用。 拍照和攝影最大不同 教攝影、學攝影有步驟和方法,但只講拍照就簡單了,只要拿得穩、懂得按就是了。技巧上的問題,靠科技和軟體,已可讓人放心而為。拍照和攝影最大的不同,在於用心深淺。什麼是攝影?簡而言之,要有美和意義且耐看。照相,只要記錄得清楚就很棒了。 攝影的目的是什麼?「寫心」。攝出作者的心思、價值觀、審美觀和社會觀,如同作文一樣,要打動人心,引起共鳴。拍照則像寫字,直接了當,按下快門,留下紀錄,做為回憶或證據,即完成任務。這類影像,消失的速度很快,只有少數會被留下來。時間能將記錄照發酵,積存三、五十年,就會時光倒流,回到當年的情境。 人人多可以拍照,所以照相手機盛行。但攝影是痴迷者的專利,對我而言,攝影是修道的選項,手拿相機,就要身、語、意莊嚴,就像和尚穿袈裟。但這只是外像,不足以修成正果。 攝影有它的底蘊,因此攝影家才肯花一輩子的精力,不斷修練。我拿相機一輩子,多數時間在照相,六十之後,才涉入攝影創作,企求提升靈魂層次,並號召一切有緣,共追美好。只要尋覓美好的心存在,人是不會老的。 (摘自《攝影融合人生》,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胡毓豪 1953年生於彰化溪湖。戒嚴時代,服務於中國時報攝影組,幸獲余紀忠厚愛,留職留薪前往日本東京研修藝術攝影。返國續任攝影記者,曾獲行政院新聞攝影獎、台北市政府金橋獎、觀光局攝影藝講。 十年前活滿一甲子,將攝影心得撰寫成《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意外大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鼓勵續出,又有讀者鞭策,意外成了5本攝影書的作者。 餘生立志當鐘,有敲就有響,不論撰稿、演講、座談、作品個展,只要能利他的,皆滿心歡喜的接受。講題以攝影哲思為核心,助人樂活。

MORE

【風雲人物44】法基爾上校 義高人膽大 偉大看得見

文/楊慧莉 庫德 之光 身影現身大銀幕 阿卜杜拉‧巴瓦里(Abdullah Berwari)在父親死去三年後,於家中發現一只老舊手提箱,裡頭有數千個小時的影片,記錄其父法基爾‧巴瓦里(Fakhir Berwari)危險的日常生活。 法基爾是一位庫德族拆彈專家。他深受其族人愛戴,也讓一起共事的美國軍人敬畏,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卻對他恨之入骨。 阿卜杜拉想起父親有買過一台攝影機拍家人,但並不知道法基爾在被調派到伊拉克的衝突區摩蘇爾時把攝影機帶在身旁。當然,他和其他手足也不清楚父親用它拍下很多影片,直到發現手提箱。 工作場景很肅殺 阿卜杜拉在一捲捲用業餘手法拍攝的短片中,看到其父不凡的工作場景,像是沿路徒手挖出埋在土裡的地雷、平靜拆下土製炸彈、剪掉連在其上的引信。整個過程,他表現得若無其事,像在拆解一件普通家具。在有些影片中,則可以聽到法基爾的袍澤不斷央求他「快點離開」,然後看到他成功拆彈,甚至爬出一輛埋了炸彈的車子時,手中高舉剛剛拆除的炸彈引信,露齒而笑。 影片看似平靜且充滿袍澤情誼。不過,中間仍點綴著一些情境,讓人記起法基爾的工作場域可是一個戰區。比方說,有段在他們開車時所拍攝的影片,原本如常的景象,突然響起爆炸聲,鏡頭黑成一片。那些影片讓觀看者百感交集,因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一顆心懸著,但也因法基爾的義勇行為而肅然起敬。 二○○三年,海珊政權被推翻,美軍入侵伊拉克,造成平民死傷慘重,他們都是死於埋在摩蘇爾城附近的炸彈。於是,法基爾就開始拆解散落四處的炸彈裝置,只憑一把隨身小折刀、一些鉗子和堅定的決心。 「爸爸很快就決定要成為拆彈者,拯救無辜生命。光是第一年,所拆除的地雷就超出六百枚。」兒子阿卜杜拉說,「那些埋地雷的人威脅要殺掉爸爸。」 壯舉感人促拍片 之後的十年,法基爾拆了不計其數的炸彈和地雷,估計有數千枚。他的工作不是沒有意外和閃失。二○○三年到二○一四年之間,他從七次爆炸現場活了下來。最慘烈的一次是二○○八年,他失去了右腿。不過,他沒因此受阻;在療養一段長時間後,於二○一四年帶著義肢復出。 美軍看到法基爾簡陋的拆彈做法,覺得他好瘋狂,於是給他取了一個「瘋狂法基爾」的外號。然而,對於其族人而言,法基爾可是一位超級英雄。其中一位仰慕者是移民瑞典的庫德裔導演霍吉爾‧希羅里(Hogir Hirori)。他跟媒體說,「法基爾是我的英雄。對眾人來說,他就是一個象徵;為了人道立場竭盡所為,犧牲很大。」 霍吉爾在得知法基爾的故事後就決定拍一部電影,描述他如何救人的義行。不過,當他跟法基爾提出此要求後,對方在第一時間回絕了,理由是讓導演跟拍太危險了。儘管如此,最後仍達成協議,由霍吉爾夥同另一位曾拍過法基爾的辛瓦爾‧卡邁爾(Shinwar Kamal)一起完成開拍計畫。 真實版危機倒數 二○一四年,霍吉爾為了這個計畫,千里迢迢從瑞典飛到家鄉與法基爾相見。他視這場會晤「有如夢想成真」。不過,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導演看見英雄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三個月後,法基爾死於非命。 當年十一月,法基爾在一個充斥著地雷的房子裡掃雷時遭遇不測。過去,他多次死裡逃生,但這次沒挺過,留下妻子和八名子女。存放大量短片的手提箱也遭人遺忘,直到大兒子阿卜杜拉發現,讓家人「大開眼界」。 「他什麼都拍了。」阿卜杜拉說。有此驚人發現,他與家人並不以此為滿足,其他人亦是。原本要開拍法基爾紀錄片的兩位導演,在拆彈專家不幸離世後只能將計畫擱置。而今,手提箱裡的諸多珍貴短片給了兩位導演靈感。他們將眾多短片集結整理成紀錄長片《拆彈專家》(The Deminer),拿去知名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放映。結果,這部影片獲得評審團獎及眾多好評。雜誌《好萊塢報導》將此片稱為好萊塢電影《危機倒數》的真實版。《危機倒數》是一部二○○八年的美國戰爭片,描述美軍在伊拉克的拆彈部隊,拆彈過程亦驚心動魄;此片不僅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也成為首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女性得主。 義人 側寫 兒子眼中的父親 二○一七年,有研究指出,伊拉克境內已有約四萬名傷亡者受害於地雷,以及其他戰爭留下的致命武器,如一些未引爆的槍藥炮彈。 法基爾至少花了六年時間致力於掃除伊拉克的地雷,拯救了數千條性命。即便離世時才三十九歲,未屆不惑之齡,卻勇敢的行所當行,不曾疑惑和卻步。短暫而絢爛的一生,其人其事,透過《拆彈專家》和兒子阿卜杜拉在影片中不多的旁白,以及兒子於事後的相關專訪,才更顯完整。 拆彈者來時路 根據阿卜杜拉所言,法基爾追求其父和兄長的腳步,於十六歲加入軍隊,成為「庫德戰士」(Peshmerga),保護其所屬的伊拉克庫德自治區。他表示,海珊政權下人民生活困苦,掌權二十年間迫害了不少庫德人;二○○六年,伊拉克法庭控訴海珊於一九八○年晚期屠殺了至少五萬名庫德人。 因此,二○○三年美軍占領伊拉克,法基爾一家人很開心,這表示他們脫離了海珊的魔掌,幾十年的腥風血雨後終獲和平。法基爾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拆彈工作。 隨戰爭而來的是炸彈布滿伊拉克,路邊、學校和醫院,都有其蹤跡。比起電影《危機倒數》中的拆彈部隊全副武裝,法基爾的一把小刀和鉗子、身上無任何保護裝置,讓人不可置信。阿卜杜拉認為,法基爾似乎天生就知道怎麼拆彈,就像第六感。 阿卜杜拉的母親總是很擔心,「父親未受過拆彈專業訓練,讓她很害怕。」有時,法基爾回到家,就會與妻子陷入爭吵。「回家吧,不值得啊!」妻子央求法基爾。法基爾就會回說,那些死於炸彈的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他一定得回去。 目睹父親受傷 阿卜杜拉清楚其父心中所想,「他知道很危險,許多人一開始拆彈沒多久就掛了,而父親也不在乎錢,他只是想協助減輕這世界的苦難。每拆掉一個炸彈,就代表有一條人命撿回。」 阿卜杜拉知道父親很勇敢,他的工作很重要,不過卻是那些藏在手提箱裡的英勇事蹟讓他震撼。裡頭多數短片由法基爾的司機或其他士兵拍攝,他們隨法基爾進到危險區,「父親想讓自己的袍澤看看怎麼拆彈,也記錄工作情形。」 阿卜杜拉與導演霍吉爾一起觀看那些片子時,除了看到有很多建築和車子被炸掉,還看到無辜民眾死去,而最難過的是看到自己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入鏡。那是二○○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法基爾在一間廢棄的房子拆完一顆炸彈時,另一顆炸彈無預警的爆炸了。從影片中,阿卜杜拉看到爆炸的威力,只能邊看邊哭,也憶起全家人當時的驚恐,以為法基爾死了。那場爆炸讓法基爾失去右腿、聽力受損,且嚴重燒傷。 阿卜杜拉從未問父親為何要一直冒著生命危險,只知拆彈工作對他很重要,也因此才會受傷慘重。幾個月後,法基爾復原大半,迫不及待想回到軍隊,但因殘疾而回不去了。有六年時間,他被迫恢復平民生活,痛苦而惱怒。 置生死於度外 不過,二○一四年,一切都改觀了:伊斯蘭國占領摩蘇爾城後,燒殺擄掠,壞事幹盡,包括大量埋設地雷,製造恐怖。法基爾決定以志願軍身分重操舊業,靠著義肢行走拆彈,協助拯救更多生命。儘管舊傷未癒,身體仍有很多疼痛,但他顧不得休息,因為有太多炸彈要拆。甚至,傷口發炎了,還是忙進忙出。 成長過程,阿卜杜拉也想效法父親,成為「拆彈者」。事實上,法基爾有時間,也會教兒子怎麼拆除簡易型炸彈,如那些跟手機連線的炸彈。手機連線的炸彈,並不會因踩到而引爆;它們是透過手機撥號而爆炸。因此,只要剪掉之間的連線,手機就無法引爆炸彈。 法基爾最後的身影便是消失在一聲手機響起時。當時,他受村民之託前往一處民宅,仔細拆彈後,突然連結地雷的手機響起,他把地雷拿到外頭拆解,接著又不聽勸的返回屋裡。幾分鐘後,手機再度響起,這次就沒那麼好運了。 父親走後,阿卜杜拉覺得對自己的手足有照顧之責,於是拋棄了「拆彈者」的夢想。他決定好好念書給家人過好生活,也希望有一天能加入情報單位,跟父親一樣保護族人,更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沒有地雷、戰爭,人人身處和平和自由之中。 至於那個阿卜杜拉心中存疑卻沒問過父親的問題,他已從影片中父親的自述裡獲得解答: 「很多人問我,為何要做這個工作,面對那些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我的信念是,如果失敗,只有我會死,但如果成功,就能夠拯救很多生命。」法基爾說。

MORE

【新年期許】慈悲喜捨自在人生

文/心保和尚 001 讓我在新的一年裡, 所說的言語,都是慈悲善良、鼓勵向上的好話; 所做的事情,都是令人歡喜、利益大眾的好事; 所存的心意,都是祝福他人、回向他人的好心; 所有的行止,都是幫助國家、協助世界的美好。 《佛光祈願文‧新春祈願文》 新的一年的開始,新年新的希望、新的願力,大家在新春裡有一個好的開始。 002 一個人的人格,品德,必須要有涵養,要有價值。 做人如何給人尊重? 一、要有愛護大眾的慈悲。 二、要有行止莊重的威儀。 三、要有道德忠誠的氣度。 四、要有情理通達的涵養。 《星雲法語‧如何給人尊重》 給人尊重,就是大眾對你的肯定。 人我之間是互動的,把身心做好,固然重要,能夠尊重他人、肯定別人也很重要。 003 《維摩經》:「我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有禪悅、法喜、真理及大眾之樂的人,人生就會不一樣。 《如是說‧人生需要平安和希望》 世間的快樂,是五欲之樂。 欲望的追求,帶給自己內心的空虛;學法的快樂,是心中法喜之樂。 有禪悅般若,有慈悲喜捨,有平等包容,有無我放下,就是自在的人生。 (摘自《晨齋語錄365》,香海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心保和尚 1964年生,台灣台中人。1988年,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同為臨濟宗第49代傳人,歷任鹿野苑、溫哥華佛光山職事及佛光緣美術館美國西來館館長,2004年起擔任美國西來寺住持8年,2013年繼心培和尚後成為佛光山寺第9任住持至今。 以「人才培養」與「發展本山及各地道場特色」作為弘法兩大方針。認為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只要不放棄、肯學習,就能成功。

MORE

【勸世寓言】都是貪字惹的禍

文/趙爽 提起貪念,故事開篇的觀音院金池長老,更有代表性。金池長老的「修煉」水準不能算低。近旁住著黑熊怪這樣的鄰居,還是很得實惠的,「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來寺裡與我師父講經,他傳了我師父些養神服氣之術」,所以老和尚活到了二百七十歲。可惜,活了那麼多年,「侍奉」觀音菩薩這麼多年,「貪」字卻沒有戒除。 唐僧師徒來到這荒山野嶺孤寺借宿,發現這兒的和尚們生活真是有品質:喝茶的器具是「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鐘,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個是色欺榴蕊豔,味勝桂花香」。 招待遠方來客,備上美食美器、喝點好茶還算是盡地主之誼,就算是炫耀也還有限。單說這位老和尚,出家二百五六十年居然攢了七八百件袈裟,一件一件從櫃子裡拿出來掛在衣架上,真個「滿堂綺繡,四壁綾羅」。 夠氣派,但也很可笑。人,尤其是男人,和尚,又不是衣服架子,要這許多袈裟做什麼呢? 話說袈裟這物,本是和佛教一起從印度傳過來的。印度的和尚之所以要披袈裟,是因為印度地處熱帶,一般人都以白衣為主,出家人為了在身分上區別於俗人,才披上了這種「雜色」的袈裟。早期的袈裟以樸素為主,而且必須是多塊碎布拼接而成的。中土佛教中的袈裟類似於一種禮服,一般在重要場合穿著,材質上自然會講究一些。只是出家人本該以修行自律為主,反觀擁有十二大櫃子、七八百件錦繡絲羅袈裟的金池長老,哪裡還是修行的和尚,明明是喜歡炫富的土財主、守財奴。 孫行者看不慣金池長老的嘚瑟樣,一定要展示一下自家的錦斕袈裟,唐僧則不同意:「莫要與人鬥富」。小說中的唐長老,和真實版的玄奘已經很不一樣了,是個有不少缺點的「凡人」,不過他在觀音院說的這一番話,卻很有水準,洞察人心極其透徹:「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人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如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殞身滅命,皆起於此,事不小矣。」 看著有點眼熟不?孫悟空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也說過類似的話。想當年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孫悟空剛剛學會了「七十二變」,禁不得師兄弟們攛掇,當場就變了一棵樹給大家看,結果被菩提祖師一通教訓:「我問你弄什麼精神,變什麼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這件事的後果可不僅僅是「徒弟」被「師父」臭罵了一頓,還被趕下了山! 不得不說猴子是真不長記性啊,上一次是「七十二變」,這一次是「錦斕袈裟」,起因都是猴子的「賣弄」之心。而前後兩位「師父」,教訓的也都是同一個道理︱︱高調、賣弄容易招禍。其實孫行者這種凡事要爭個高下的脾氣,是另外一種「貪」,貪圖的是「贏」,以及「贏」帶來的「名聲」和心理滿足。 偷雞不成蝕把米 唐僧的直覺是準確的,果然,一見袈裟,金池長老就起了歹心,想要不顧一切占為己有。一九八六年版電視劇《西遊記》中,表演藝術家程之先生將金池長老的「貪」演繹得淋漓盡致。很多人都熟悉這個段落。老和尚先是藉口燈光昏暗,要借袈裟一個晚上回去細看。唐僧不願意但又不好意思說,孫悟空要顯示大方,還是借給了他。然後,老和尚回到禪房對著袈裟直哭到二更。眾僧詢問再三,他才說,袈裟光看不過癮,要是能穿上一天,「死也閉眼︱︱也是我來陽世間為僧一場!」可惜眾多徒子徒孫,都沒聽明白「師公」的弦外之音,還出主意說可以多留唐僧幾天,就能多穿幾天了。其實呢,「師公」心裡想的壓根兒是另外一回事:「縱然留他住了半載,也只穿得半載,到底也不得氣長。他要去時,只得與他去,怎生留得長遠?」 接下來「師公」和「徒孫」的對話,基本上是策畫犯罪: 小和尚「廣智」出主意殺了唐僧師徒滅口,可是︱︱雖然並不了解孫行者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大家卻都已經看出那「毛臉雷公嘴」不好惹,未必殺得成;另一個小和尚「廣謀」又提出了第二方案︱︱火燒比刀砍要強。於是,全寺和尚半夜起床,一起搬柴火準備火燒唐僧。 果然如唐僧所說,「既動其心,必生其計」,貪念一起,觀音院瞬間變成強盜窩。不過,老和尚和小和尚都沒想到,他們遇到的是不惹事就會死的孫行者。發現和尚們要放火,猴子就上天去找廣目天王借來了「避火罩兒」,罩住了唐僧住的禪房,又在房檐上助了點兒風,觀音院整個被燒。火光又招來了黑熊怪,順手牽羊帶走了袈裟。經營了二百多年的「家當」沒了,挖空心思想占有的袈裟也沒了,對於視財如命的金池長老來說,「命」已經沒了,再加上害怕孫行者來索要,只有一頭碰死。 (摘自《西遊妖物志》,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趙爽 1972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電視一級導演。研究明、清小說和近代文學,製作農業科普節目,文史、科普時有交叉。主編過大型科普叢書《農業十萬個為什麼》,製作過《紅茶的故事》、《麋鹿爭霸》等獲獎節目。著有《人文草木:十六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西風東漸:衣食住行的近代變遷》、《中國近代十九個迷案》等。

MORE
/4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