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野菜學校 認識千年菜餚

李祖翔 |2020.02.27
2828觀看次
字級
野菜好好吃 從農田到餐桌,「野菜學校」鼓勵孩子向大自然學習,認識台灣屹立千年的菜餚。圖/貝殼放大群眾集資提供
野菜好好吃 野菜學校鼓勵孩子在荒野中自己動手摘採、烹飪。 圖/貝殼放大群眾集資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 地瓜葉、川七、龍葵、過貓等餐桌常見野菜,在台灣屹立數千年,富含營養價值,也乘載族群共同記憶,卻不曾在學童教材中出現。退休校長陳木城近來號召志同道合夥伴,在宜蘭三星啟動「野菜學校」集資計畫,用創新教育傳承野菜文化,目前有二百九十五人響應。

陳木城擅長將教育結合生態特色,曾發起福連國小潛水畢業典禮、建安國小螢火蟲復育等有特色的課程活動,近來他和宜蘭森林小學創辦人陳清枝合作,共同籌備一所沒有課本和圍牆的「野菜學校」。

陳木城表示,小時候鄉下田邊的野菜,採摘後就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隨時代改變,現代人的蔬菜充滿化學肥料、農藥,品種也經過改良,味道和以往不同。

陳清枝與無敵校長不同,自公立學校離開後,就投身環境運動,搶救過宜蘭棲蘭檜木、百年淋漓樹,也為保護馬祖清水濕地向地方請命,他對地方創生有著特殊情感,因此將故鄉宜蘭三星作為野菜學校的建校起點。

從農田到餐桌,「野菜學校」鼓勵孩子在荒野中動手做,初步規畫為四葉水田、原民野菜、葉脈野菜、瓜棚教室等區,提供育苗、翻土,種植全程採生物動力農法,校地會落實生態循環,不噴灑肥料和農藥,一日課程有猜謎式野菜尋寶、野生廚房烹飪、培訓野菜獵人、認識種植小幫手蚯蚓和黑水虻,還有農夫講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