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北市動物園27日展示瀕危「豎琴蛙」 響應拯救青蛙日

【本報台北訊】全球兩棲類動物瀕危物種豎琴蛙在台灣非常稀少,每年4至9月僅在南投現蹤。台北市立動物園前年起透過跨單位合作,與中央積極推動豎琴蛙保育計畫,歷經兩年復育,園內已建立豎琴蛙的圈養繁殖技術,明天(27日)將在兩棲爬蟲動物館首度展出豎琴蛙復育成果,響應4月28日拯救青蛙日。 豎琴蛙分布在台灣及日本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島、西表島,已被IUCN列為全球兩棲類動物瀕危物種,台灣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國內目前僅在南投縣魚池鄉的蓮華池及日月潭發現。 豎琴蛙因為蛙鳴聲「登、登、登、登」猶如撥弄琴弦而得名,牠對於棲地品質的需求極高,族群活動範圍與族群量均極小,非常容易受同一威脅事件影響,造成族群數量強烈動盪,甚至滅絕。 台北市立動物園為推動保育豎琴蛙,參與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瀕危動物保育行動計畫,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蒐集野外即將乾涸的豎琴蛙胚胎,送至動物園移地復育,建置域外備援族群,同時協助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及南投分署進行棲地優化與再營造,增加分布面積及族群數量。 動物園長諶亦聰強調,參與本土野生動物保育是動物園的重要工作項目,園內已建立豎琴蛙的圈養繁殖技術。適逢4月28日拯救青蛙日,明天將在兩棲爬蟲動物館台灣兩棲動物區首度推出豎琴蛙展示區,大小朋友屆時就有機會聽到正值繁殖季的豎琴蛙求偶的「登、登、登、登」蛙鳴聲。 位在洞口的豎琴蛙。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響應4月28日拯救青蛙日,明天將在兩棲爬蟲動物館台灣兩棲動物區首度展出豎琴蛙復育成果。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蒐集野外即將乾涸的豎琴蛙胚胎,送至動物園移地復育,建置域外備援族群。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豎琴蛙為了繁殖挖的泥窩,泥窩中可窺見蛙卵。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MORE

2024黑面琵鷺普查 全球增355隻、台灣首次略減93隻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林業保育署今日公布「202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全球數量共計6988隻,相較去年增加355隻,突破紀錄;普查期間台灣共調查到4135隻,首次略減93隻,但仍為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區。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聯繫各國定期於每年1月進行,今年普查日期在1月20日至21日舉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統籌台灣的普查工作,並與全各鳥會及保育團體等超過百名的調查員合力完成;今年全球數量共計6988隻,相較去年增加355隻。 林業署指出,普查期間台灣共調查到4135隻(59.2%),其次依序為中國1630隻(23.3%)、日本702隻(10.1%)、香港和深圳(后海灣)375隻(5.4%)、越南86(1.2%)、南韓39(0.6%)、澳門13(0.2%)、菲律賓7(0.1%)、泰國1隻。 全球總數共增加355隻,各主要度冬區的數量都有成長,台灣雖比去年略減93隻(2.2%),但仍為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區;林業署提到,與去年相比,北邊的濁水溪口增加94隻,南邊的屏東則增加105隻,顯示黑面琵鷺個體有從以往分布核心區的高雄、台南、嘉義,往北邊的雲林與南邊的屏東擴散移動的現象。 以台灣各地來看,逾九成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區,其中台南數量最多,有2088隻,其它各縣市由多至少則依序為嘉義887隻、濁水溪口454隻(彰化雲林交界)、高雄423隻、屏東有121隻、雲林93隻、宜蘭44隻、金門10隻、新北6隻、澎湖5隻、彰化3隻及新竹1隻,共12個縣市有紀錄。 黑面琵鷺面臨環境壓力,林業署指出,2023至2024年台南市野鳥學會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累計救援86隻黑面琵鷺,其中25隻經救援後已野放,多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由於西南沿海冬季易高溫及雨水少,極端氣候加劇也可能使棲地環境中的肉毒桿菌產生毒素的機會增大,須持續關注棲地品質。 林業署表示,台灣地區數量微幅下降,確切原因尚不明,但因2011年也曾經大幅減少,地方政府加強環境;另鼓勵漁民提供水鳥友善的覓食環境,2021年將「陸上魚塭」納入生態服務給付項目,魚塭收成後於10月至翌年4月期間,符合至少連續維持1個月適當水位(20公分以,每公頃每年最高可核發1萬元。 111年及112年度台南市友善魚塭面積均約200公頃;林業署提醒,民眾若有發現黑面琵鷺受傷或其他特殊情況,請直接向當地縣市政府通報,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MORE

金門綠石槽 展現自然生機

金門春季必拍的美景烈嶼南山頭綠石槽,最近再現,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欣賞與搶拍,烈嶼鄉公所也推出「低碳載具暢遊綠石槽」活動,邀請大家來作客。圖/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提供

MORE

花蓮拾獲台灣狐蝠寶寶 林保署:救援首例助建立流程

【中央社花蓮訊】花蓮民眾在市區拾獲1隻台灣狐蝠幼崽,林保署花蓮分署獲報立即啟動救援程序;過去無相關經驗,此次是國內第1次案例,對於台灣狐蝠保育深具意義,助未來規畫完善照養流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表示,21日上午接獲志工鍾秀綢通報,有民眾在花蓮市區拾獲1隻台灣狐蝠幼崽,因其為數量稀少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因此立即啟動救援程序,送「瀕危野生動物救傷室」暫置,由專業獸醫師照養。 由於此為台灣首例救援僅2周大的狐蝠寶寶,國內沒有相關照養經驗,因此廣泛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並嘗試將幼蝠放回原拾獲處,希望母蝠接回。 但經兩晚嘗試未果,經評估後,花蓮分署於23日將幼蝠交予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照養,由獸醫師依其成長狀態,並評估成體後是否適合野放。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台灣狐蝠屬於台灣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且在本島僅在大花蓮地區確認有繁殖個體,非常不容易;拾獲幼蝠的民眾為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志工夥伴,20日晚間發現狐蝠幼體後,因現場遊蕩犬貓數量眾多,為避免幼蝠遭受攻擊,並未將其留置原處,於翌日早晨交由監測志工隊長鍾秀綢(現任花蓮分署國家森林志工隊長),隨即通報緊急處置,這也說明花蓮民眾深知台灣狐蝠保育重要性。 林保署花蓮分署說明,這次為國內首次拾獲台灣狐蝠幼體,是1隻小公蝠,推測約2周大,尚未離乳,因過去並無相關照養經驗,在母蝠接回前,為維持幼蝠體力,向國立台北大學教授陳湘繁、野灣獸醫江宜倫、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理事長陳宏彰、理事林祖濬、林清隆博士,以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主秘鄭錫奇等專家諮詢蝙蝠幼體照養方式,專家群也向日本專家請益狐蝠照養經驗及收集文獻資料,因而建立起幼蝠照養流程,並由花蓮分署先行照養,同時監測其體重、健康狀況等。 在經過獸醫師判斷幼體健康狀況、拾獲點周遭環境、母蝠返回尋找個體可能性之後,花蓮分署決定執行幼蝠回歸母蝠計畫,將幼蝠放回原拾獲處,希望母蝠來接回。 嘗試執行2日,於現地周遭皆發現不同的台灣狐蝠成蝠個體,且不斷於幼蝠周邊繞飛,但始終未接觸幼蝠;考量幼蝠體力、健康狀況及母蝠並未出現,為讓幼蝠得到妥善照顧,花蓮分署於23日送至野灣動物醫院,由專業團隊接手照養工作,並進行更為精密性質測量與體能評估。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分署及志工夥伴共出動27人次進行照養與野放工作,此次是國內第1次案例,對於台灣狐蝠保育意義非凡,藉由此次經歷建立妥善照養流程,為未來台灣狐蝠保育及救傷規畫完善制度;也呼籲民眾,如發現幼蝠或受傷個體,第一時間應通報縣市政府(1999專線),或撥打0800-057930電話,切勿帶回私自照養,避免觸法。 有民眾日前在花蓮市區拾獲1隻台灣狐蝠幼崽,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因其為數量稀少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獲報後立即啟動救援程序,送「瀕危野生動物救傷室」暫置,由專業獸醫師照養。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MORE

海島旅遊夯 海保署籲避免不當追鯨以免觸法

【本報綜合報導】近日有民眾組團赴模里西斯共和國旅遊,拍下與抹香鯨共游及觸摸畫面,引發當地居民反彈。海保署今(4/23)日表示,類似行為恐違法且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呼籲民眾應遵守當地法規。 海洋保育署指出,模里西斯西部海域為著名賞鯨觀光聖地,當地政府2012年頒布「海豚與鯨魚觀賞條例」,禁止餵食、觸摸鯨豚或在動物附近投擲其他物品等觀賞準則,維護遊客與鯨豚安全。 海保署表示,條例規定除了科學研究或紀錄片拍攝外,禁止任何人下水與鯨豚共游,一般遊客觀賞鯨豚須搭乘合法執照賞鯨船,由船家依規定在保持安全距離下賞鯨。 海保署指出,不少民眾為與抹香鯨合影,未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特殊許可,擅自下水與抹香鯨共游及觸摸,不僅造成抹香鯨緊迫,也可能迫使抹香鯨改變自然行為,導致抹香鯨被迫遷徙離開海域、影響當地海洋生態,也可能觸犯相關法律規定。 海保署呼籲,民眾出國遊玩若在當地遇見或觀測到野生鯨豚,應遵守當地法律規範,不能因個人私慾或商業利益就騷擾動物,並提醒民眾出國旅遊勿帶回或郵寄保育類動物產品,違反者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0條及第52條,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得併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 另外,所有鯨豚在台灣都屬保育類動物,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若蓄意騷擾動物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2條,處1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科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

MORE

海洋教育向下扎根 海保署與2博物館續簽MOU

【中央社高雄訊】海保署與科博館、海生館有5年合作基礎,雙方今(22日)續簽合作備忘錄MOU,在「世界地球日」深化合作交流,加強推動海洋生物保育及科普教育,攜手開展全面性海洋保育工作。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出,自民國108年4月22日與海洋相關博物館簽署MOU以來,開展一系列海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研究,推廣海洋保育教育,包含講座、工作坊、推廣活動、鯨豚調查救援及海龜收容野放等,以生動有趣方式向民眾傳播海洋生物保育重要性,激發民眾保育意識。 海保署表示,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建置「中台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預計今年7月開幕,中心將結合科博館海洋生物與生態、展示、科教等研究人員專業,整合館內原有海洋主題展示,宣導海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溼地保育理念。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續簽合作備忘錄(MOU),加強推動海洋生物保育及科普教育。圖為海保署與科博館合作建置「中台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此外,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收容中心合作辦理「傷病海龜收容照養、野放及保育宣導活動」,自109年至今年3月總計收容76隻,成功野放40隻海龜。 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與2大海洋博物館合作不僅在科學研究上互相支持,也共同推動鯨豚、海龜及珊瑚等海洋野生動物保育,透過展覽、活動、工作坊和科普教育等,提高民眾對海洋生物保育和海洋環境問題關注度和參與度,透過這次續簽MOU共同為未來海洋保育努力。

MORE

步道工法設計手冊彙整 20多年心血成果出版

【中央社台北訊】林業署今(22日)表示,邀集專家彙總台灣20多年自然步道工法經驗與成果,既參考國際步道設計與工法新知並因地制宜,出版成國內首套「步道工法設計手冊」,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有售。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布資訊指出,邀集專家彙整台灣20多年來自然步道工法推動成果出版的全台首套「自然思路-步道工法設計手冊」,1套4冊,包含主冊及依工法大類彙整的「路體類」、「集排水類」及「設施類」等3分冊,每套定價新台幣1600元。 林業署說明,套書以步道的本質揭開序幕,說明手冊編撰背景、使用方式以及操作等步驟,歸納15類步道常見問題,108種適宜台灣步道工程的工法,可檢索各種工法與不同環境因子間的交互關係,作為工法篩選、規劃原則、維護管理重點的參考依據。 林業署補充,其規畫全國步道系統藍圖,循序漸進擬定設計規範與人文及自然資源調查,逐步落實總長度達607公里以上步道系統整建作業;當步道工程進入實質設計、施作階段,一般原則性規範尚難周全,這本設計手冊不僅是工具書,更期待能將友善環境理念傳達給民眾,內化成步道工程的基因(DNA)。 可至國家書店(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電話02-25180207)或五南文化廣場(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電話04-22260330)的實體或網路書店訂購。  

MORE

全台首條森林療癒步道

林業署推薦全台第一條以森林療癒為主題的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全長八百六十三公尺,沿線以森林植被為特色,設置柳杉製作的「解說柱」,並搭配「森遊阿里山App藍牙」解說,讓遊客全神體驗療癒。圖/中央社

MORE

世界地球日/海岸林、珊瑚株 共築「里山里海」澎湖願景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近年與澎湖縣政府合作植樹造林卓有成效,2024年發現新的海岸造林地能透由洋流作用,發揮保護澎湖杭灣珊瑚復育區的功能。 昨(20)日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與澎湖縣政府祕書長蔡淇賢、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執行長張順來共同啟動「澎湖杭灣護漁林及珊瑚復育里海願景計畫」合作儀式,預計在三年內改善2.5公頃林地,使用慈心水寶盆並選用在地適生苗木1萬株,打造海岸複層林,並且培育8千株珊瑚株,投放1千塊珊瑚磚,進行群聚復育。 蘇慕容指出,慈心基金會首度跨地景種樹,攜手澎湖縣政府、緯穎科技、在地社區居民、潛水業者、公民科學家等多方夥伴,齊心從陸上「種樹」到海裡,豐富陸域與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庇護了以海維生的社區,預計為4千人帶來正面影響,實踐澎湖「里山里海」的美好願景。 種苗場建構的人工復育海洋珊瑚花園。圖/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魚附林」一詞源於日本,意指在陸地上種樹可以營造魚群棲息、保護周邊漁場與漁業設施的功能。蘇慕容說,慈心基金會曾經為了復育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於2021年在其分布的大甲溪上游武陵農場啟動種樹2萬棵的「造林」行動,讓陸生昆蟲、落葉,成為河川生物的營養來源,實踐「魚附林」的概念。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受到之前種樹經驗的啟發,在與澎湖縣農漁局局長陳高樑、澎湖縣林務公園管理所所長李振綱討論後,發現造林地南方杭灣海域有漁業資源及珊瑚復育工作,也確認透過「潮汐」與「洋流」作用,能將造林地的碎屑帶往杭灣,成為計畫的緣起。 「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繁殖空間。」程禮怡說,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量也最豐富的所在,更是沿岸居民日常生計及海洋旅遊的重要基礎。透過杭灣鄰近陸域種樹造林,可以讓潔淨過的雨水,緩緩地注入海洋,避免過多營養瞬間流入大海,造成有毒海藻大量繁殖,影響珊瑚的生長環境。「植樹計畫不僅創造澎湖海洋產業的價值,更為當地居民開展美好的生態願景。」 澎湖遊客參與珊瑚人工復育活動後,可以寫明信片從杭灣海底郵筒寄出。圖/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慈心基金會結合澎湖縣政府與緯穎科技,共創「從陸上種樹到海下」之環境行動,為國內之創舉。緯穎科技除了帶動同仁至澎湖親手種植「海岸林」及「珊瑚株」,同時也贊助全案經費。 澎湖位於珊瑚大三角最北端的珊瑚觀察點,對於珊瑚大三角內豐富的珊瑚、魚類等海洋物種,極具特殊的觀察及保育意義。澎湖杭灣更是著名的潛水勝地,同時擁有全台第一座海底郵筒,每年為澎湖吸引數萬潛水客到訪。 慈心基金會、緯穎科技與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啟動多夥伴合作關係,配合當地潛水業者、觀光業者,對澎湖遊客、潛水客進行海洋環境教育,由遊客及潛水客親自共同進行珊瑚復育工作,並培訓公民科學家,透過國際珊瑚觀察平台(Coral Watch),記錄並回報杭灣珊瑚復育狀況。

MORE

會趴爬走的〈巴西鳶尾〉

文/郎英 那日到兒子家作客,茶足飯飽,與老伴到前庭散步消食。 這社區雖不大,但因每戶人家門前各自種了不少植栽,木本、草本都有,從這頭開到那頭,像極逛花市露天攤,賞心悅目之餘,不時還有豔遇,邂逅繁花盛開。那天的運氣就不錯,竟然讓我碰上了巴西鳶尾花初開,真是春天來了。 從未看過巴西鳶尾開花的我,乍見驚為天人,不禁手舞足蹈,直奔屋內喊人快出來看。孩子們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緊張兮兮地跟過來,等看到那美麗花朵後,才鬆口氣放聲大笑。這真不能怪我大呼小叫,因為以前只見它綠油油一片,還以為是觀葉植物,沒想到竟會開出這麼美的花來,教我如何能不驚歎連連。 巴西鳶尾,又名馬蝶花、鳶尾蘭。每朵花有6片花瓣,分內外圈。外圈3片是白色,基部有類似虎斑紋路,伸平開來頗像鳶鷲展翅飛翔。內圈3片呈藍紫色,滿布白色花紋,基部褐色斑紋,先是挺翹,末端翻捲,形成一輪天然屏障,守護著中間的花蕊。配色搶眼、造型奇特,難怪能夠引人注目。(圖①) 若從側面看,更有一番別趣。藍紫帶虎斑紋的花瓣,就像可愛的招財貓高舉雙手賣萌,一襲潔白裙袍下,可窺見葉劍般的花莖,有個鞘狀苞片,花苞即從此處萌長開出。這奇妙構造,讓人很容易錯認花朵是長在葉片上方,為它增添幾分神祕美感。(圖②) 花心的雌雄蕊,也很有看頭。雌蕊柱頭雪白,飄逸如同輕羽,雄蕊花葯位置很特殊,是附著在雌蕊花柱外圍,若不細心看,還真難察覺。順著直立排列的花葯往下走,可以瞧見棗紅色的纖細花絲,孩子說花朵中間看來好像他在玩的踢毽子,老伴則說像他收藏的水晶柱。不管像什麼,能這麼吸引他們關注,巴西鳶尾都算成功擄獲人心。(圖③、④) 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聲驚動了花圃主人,他索性走出來加入賞花會。他說,巴西鳶尾的英文名字是「Walking Iris」,當花開花謝後,旁邊會長出小苗,小苗愈長愈重愈往地面貼近,若遇土則發根成另一棵新植物,好似花長了腿,會到處趴趴走。其名有自,聽來有趣,也不禁肅然起敬,巴西鳶尾不僅擁有美麗外貌,原來還有如此強韌的求生能力,除了佩服也讚歎生命真是奧妙。(圖⑤)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