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美菲法南海聯合演習 大陸軍艦跟監逾10小時

【中央社/南海專電】南海情勢持續緊張。美菲法3國多邊海上演習進入第3天,美菲軍艦今天凌晨進入菲律賓領海外的南海海域後不久,就遭遇大陸海軍艦艇跟監。截至發稿時,尾隨美菲軍艦超過10小時。 美菲法3國25日展開多邊海上演習(MME),法國派出巡防艦「葡月號」(Vendémiaire)、菲律賓出動丹轆級船塢登陸艦「南納卯號」(BRP Davao del Sur)和近海巡邏艦「艾卡拉茲號」(BRP Ramon Alcaraz)、美國則派出船塢登陸艦「哈泊斯費里號」(USS Harpers Ferry)參與演習。 美菲法軍艦25、26日在菲律賓巴拉旺島(Palawan)東北方的蘇祿海(Sulu Sea)進行分區戰術、值更官操作(officer-of-the-watch maneuvers)、跨甲板演習和海上整補(RAS)等演練。 美菲軍艦今天凌晨離開菲律賓領海後不久,上午6時左右,大陸海軍舷號793的815型電子偵察艦「天王星號」就開始尾隨南納卯號、艾卡拉茲號和哈泊斯費里號3艘艦艇。  

MORE

資格賽落選沒關係 IOC邀請巴勒斯坦運動員出戰巴黎奧運

【中央社/洛桑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主席巴赫今天表示,預期有6至8名巴勒斯坦運動員將出戰巴黎奧運,且即使當中有運動員未能通過資格賽,也將獲得國際奧會邀請參賽。 巴赫(Thomas Bach)告訴法新社,將於7月26日開幕的巴黎奧運,一些項目的資格賽正在進行中。 他在國際奧會於瑞士洛桑的總部受訪時說:「我們已做出明確承諾,假使(巴勒斯坦)運動員無一人取得參賽資格,...那麼巴勒斯坦奧會將享有受到邀請的待遇,比照其他沒有獲資格運動員的國家奧會。」 巴赫表示,他預估巴勒斯坦代表團的人數將「介於6至8人」。 巴赫指出,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衝突爆發的第一天開始」,國際奧會就「以許多不同方式支持運動員參與資格賽及維持訓練」。 對於有人暗示,國際奧會因為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而對俄國採取的做法,與對待在加薩走廊和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開戰的以色列不同,巴赫也予以駁斥。 俄羅斯遭到許多國際運動賽事停權,俄國運動員也被禁止代表國家出戰巴黎奧運,且還必須未曾公開支持攻打烏克蘭或受僱於俄軍或俄國安全單位。

MORE

地震災情不斷 陸國台辦:捐組合屋給花蓮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花蓮縣地震災情不斷,而國民黨17位立委到訪大陸後,大陸國台辦表明花蓮災區民眾需要方便舒適的組合屋,大陸將通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希望相關物資儘快順利入島送給災區民眾」。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7日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一家人,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兩岸同胞歷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她指出,4月3日台灣花蓮海域發生 7.3級地震後,大陸方面第一時間表達高度關切和深切慰問,表示願意向受災同胞提供救災援助。「經了解,花蓮災區民眾希望儘快有較為安定、相對方便舒適的活動板房(大陸用語,即組合屋)住所。大陸方面願意提供說明,將通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希望相關物資儘快順利入島送給災區民眾」。 這是地震後大陸官方首度明確表態要捐贈實物給災區。 此前,根據新華社通稿,在10日的馬習二會中,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還就花蓮地震「對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對災區民眾表示慰問」。 而前總統馬英九訪問大陸時,包含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趙一德、中共政治局委員間北京市委書記尹力都曾向馬英九一行就地震災情表示慰問,尹力特別提到「北京市願意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協助」。 花蓮地震4月3日發生後,大陸曾第一時間表示願意協助,不過陸委會予以婉拒,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0日曾指出,「希望台灣有關方面不要進行政治操弄,不要阻擋兩岸同胞親情相助」。

MORE

奧運聖火正式移交巴黎 搭船5月初抵達馬賽

【中央社/雅典綜合外電報導】希臘今天在近130年前重現奧運的雅典大理石體育場舉辦的儀式中,將2024年巴黎奧運聖火移交巴黎主辦單位,接著奧運聖火將搭乘19世紀的三桅帆船前往法國,預定5月8日抵達馬賽。 法新社報導,希臘奧林匹克委員會(HellenicOlympic Committee)主席卡普拉洛斯(SpyrosCapralos)在1896年舉辦首屆現代奧運的帕那辛納克體育場(Panathenaic Stadium)將火炬傳給巴黎奧運會組織委員會主席艾斯堂格(Tony Estanguet)。 艾斯堂格在演說中表示,巴黎的目標是舉辦「精采絕倫但也更負責任的奧運,將為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做出貢獻」。 艾斯堂格說,主辦單位希望確保「這場全球最盛大的活動能發揮加速作用,因應我們時代的關鍵問題」。艾斯堂格是2004年雅典奧運的法國代表團成員,他在輕艇激流標竿項目奪下金牌。 兩名法國金牌選手帕帕達吉斯(GabriellaPapadakis)和赫斯(Beatrice Hess)在最後一棒將火炬帶進帕那辛納克體育場。帕帕達吉斯曾在2022年北京冬奧冰舞奪金,前游泳好手赫斯則是史上最成功的帕運選手之一。 圖/美聯社 享譽全球的89歲希臘國寶級歌后娜娜.穆斯庫利(Nana Mouskouri)在儀式上演唱法國與希臘的國歌。 奧運聖火擺在法國駐雅典大使館一晚後,明天將搭乘19世紀的三桅帆船「貝倫號」(Belem)展開前往法國的旅程。貝倫號將於28日駛過科林斯運河(Corinth Canal),這是19世紀由法國銀行與工程師共同建造的工程。 貝倫號將於5月8日抵達法國馬賽(Marseille),這是一座在西元前約600年由古希臘殖民者建造的城市。法國官員說,屆時將有1000多艘船隻伴隨貝倫號駛入港口。 法國游泳選手馬納杜(Florent Manaudou)將是在馬賽的首位火炬手。他的姐姐洛爾.馬納杜(LaureManaudou)是在希臘奧林匹亞(Olympia)傳遞聖火的第2棒火炬手,而奧運聖火是4月16日在那點燃。 隨後,1萬名火炬手會將聖火傳遞到法國64個地區。它將在長達1萬2000公里旅程中穿越超過450座城鎮和數十個旅遊景點,途經法國本土,以及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外屬地,並於7月26日成為巴黎奧運開幕式焦點。

MORE

全球能源需求攀升 OPEC祕書長:還不到石油末路

【中央社/ 倫敦、柏林綜合外電報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祕書長蓋斯表示,能源需求攀升意味替代品仍達不到能取代石油的規模,目前還不到石油的末路,且各國焦點應擺在減少排放而非視石油為寇讎。 路透報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祕書長蓋斯(Haitham Al Ghais)在今天出刊的「中東經濟調查」(MEES)有專欄投書。他說,當前一種令人憂心的敘事趨勢是頻繁使用石油終結等用字,這可能在研擬相關政策時引發能源混亂。 蓋斯寫道:「如果這導致對石油供應的投資減少,但石油需求卻不斷增加-如同今日所見,這該怎辦?現實就是當前還不到石油的末路。」 相較諸如國際能源總署(IEA)等機構預測石油的使用將在2030年底前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下降,OPEC卻相信今後幾十年的石油用量都會保持增長。 蓋斯指出,石油業正投資像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以及直接從空氣除碳(DAC)和綠氫等技術,顯示「一面減少碳排、一面生產世界所需的石油能並行不悖」。 他還說過去20年世界已投資9.5兆美元於能源轉型,然至今風力與太陽能在世界能源供應佔比仍僅4%,電動車在全球車輛的總佔比已只有2%到3%,「現實就是許多替代品在需求規模上仍不足以取代石油,或是很多地方難以取得」。 今年底COP29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在亞塞拜然舉行。亞塞拜然總統今天表示,他們將捍衛石油、天然氣生產國投資業內的權益,也提到儘管各國定下氣候目標,化石燃料需求依然強勁。 亞塞拜然將於11月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作為氣候峰會主辦國,亞塞拜然將督導近200國關於如何籌集更多資金應對氣候變遷、減少導致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談判。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今天在柏林一場氣候會議說:「身為富含化石燃料的亞塞拜然領袖,我們當然要捍衛持續投資與生產石油、天然氣國家的權益,因為世界仍離不開石油與天然氣。擁有化石燃料的國家,也應在氣候相關議題展現團結一致。」 去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COP28氣候峰會,各國在閉幕前達成一項全球性協議,籲「擺脫化石燃料」以利2050年底前實現淨零排放。 未來幾年各國將如何落實擺脫化石燃料仍待觀察。阿利耶夫表示,鑒於目前地緣政治局勢,亞塞拜然將在2027年底前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達到200億立方公尺。

MORE

全球首個擬人奔跑人形機器人 時速可達6公里

【本報綜合報導】央視報導,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27日在北京經開區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能以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穩定奔跑。這也是其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台,可開放給行業使用。 報導指出,「天工」身高163公分,輕量化體重達43公斤。該機器人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配備每秒550萬億次操作算力、高精度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和3D視覺傳感器,同時解決基本運動控制問題。此外,「天工」還配備了高精度的六維力傳感器,以提供精確的力量反饋。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表示,「天工」具備開源開放性和兼容擴展性,可以實現開放調用通訊接口,靈活擴展軟、硬體等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需求;同時,「天工」採用其獨立自主研發的全新人形機器人運動技能學習方法「基於狀態記憶的預測型強化模仿學習」,能實現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 同時,「天工」在盲視狀況下,能夠平穩通過斜坡和樓梯,對磕絆、踏空等情況也能做到步態的敏捷調整。意味該款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方法對各種地形的強大適應性,在後續開發的基於感知的步態後,能帶來更強的通過能力。 近年人形機器人為全球科技公司爭相取先機的賽道。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3日才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今年底就有可能在工廠中執行任務,最早可能在明年年底上市。而此前馬斯克在1月發布一段「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在公司工廠自己疊襯衫的視頻。

MORE

日本黃金周「觀光公害」 各地想方設法因應

【中央社/ 東京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今天(27日)開始放黃金周長假,各觀光地迎接大量遊客。面對日趨嚴重的「觀光公害」問題,各地相繼展開因應作為,包括決定掛黑布阻擋遊客拍富士山,及在湖畔大鳥居旁設柵欄等。 日本TBS電視台、日本經濟新聞及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一年一度的黃金周長假今天起跑,各地方政府無不想方設法積極因應日趨嚴重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又譯超限旅遊)問題。 ●富士河口湖町將掛黑布幕 阻遊客拍富士山 例如近年成為遊客熱門拍照景點的河口湖車站外一家羅森(LAWSON)便利商店,因為跟背後的富士山形成強烈對比,吸引許多遊客到此一遊打卡。 不過,因為這間便利商店前方道路狹窄,聚集此處的遊客經常隨意穿越道路,人車爭道相當危險,所以富士河口湖町公所承辦人員表示,如果不採取對策,一旦發生事故的話,就會讓地方民眾成為加害者,「我們不得不採取最後手段」。 所謂「最後手段」指的就是在便利商店對面的人行道上,設置一面無法從人行道同時拍攝到便利商店與富士山的黑色布幕,目前預想布幕高度約2.5公尺、寬度約20公尺。 有日本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贊同說,「等到發生意外就來不及了,我認為這會是有效的因應對策」;但也有網友存疑說,「會不會反而造成拍照遊客直接站在馬路上拍攝」。 ●琵琶湖畔大鳥居 設柵欄阻遊客跨越 位於滋賀縣琵琶湖畔的白髭神社大鳥居,同為遊客必訪知名景點之一,許多遊客為了更靠近位於湖畔的大鳥居,直接從神社這一側恣意橫越當地國道(類似台灣的省道),險象環生,甚至還曾發生過死亡事故。 雖然日本政府國土交通省滋賀國道事務所,今年3月在神社前設置用日語與英語書寫的「禁止穿越」標語,仍無法阻止遊客冒險穿越道路。 白髭神社方面也在今年2月採取有礙優美景緻的作法,就是在大鳥居旁設置高度約110公分、寬度約100公尺的金屬製柵欄。其實此處原先就有設置木製柵欄,但因為高度太低,遊客經常跨越柵欄接近大鳥居。 白髭神社宮司(神社負責人)高橋敬一說,雖然曾為設置柵欄感到苦惱,但確保安全是首要考量。 神社方面表示,為了防止遊客危險穿越行為,將拜託相關單位考量在此處興建行人陸橋。 ●京都因應黃金周 呼籲遊客公車轉地鐵 再看一直以來為大量遊客造訪而苦的京都市,由於當地居民長年必須跟遊客搶搭公車,京都市政府已決定從今年6月起引進「觀光特急公車」,希望透過區分觀光客與市民的搭車路線,多少減輕搭不上車的惱人現象。 「觀光特急公車」僅在周末及國定假日行駛,且中途停靠站有限,目的是快速連接JR京都站與觀光景點。 不僅如此,面對今年黃金周長假,京都市政府也呼籲遊客多加利用公車轉乘地下鐵服務。京都市政府祭出的優惠是只要願轉乘地下鐵,就可以獲得免費搭乘的地鐵票。 另外,就是在黃金周期間,將每隔3分鐘到4分鐘增開從京都站開往清水寺的臨時公車。 ●鎌倉市增派英語志工 江之電試行居民優先 同為日本古都的神奈川縣鎌倉市,由於市區街廓狹小,加上距離東京不遠,遊客很容易到訪,大量遊客聚集已成長久以來課題。 由於鎌倉站前經常可看到外國客駐足顯得人潮擁擠,所以鎌倉市政府已從今年4月中旬起,每逢周末假日及國定假日,在鎌倉站東口及西口各安排兩名會說英語的義工;而在今年黃金周期間,也在平日安排英語義工協助觀光客。 當地知名觀光鐵道江之島電鐵(簡稱江之電),將在5月3日到5日試行沿線居民優先入站的措施。當排隊候車的人龍排到鎌倉站外時,住在江之電沿線的居民只要持有市府所發出的證明書,就可以不用排隊直接進入車站內。

MORE

日報告「744處城鎮恐消失」 地方批對因應措施潑冷水

【中央社/東京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民間專家組成的團體「人口戰略會議」,日前公布日本744個自治體(地方政府)「最終可能消失」的分析結果,遭「全國町村會」批評是對努力因應人口減少的自治體潑冷水。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人口戰略會議4月24日公布分析結果指出,到2050年止的30年內,將有占整體約4成的744個自治體,其轄內20多歲到30多歲「年輕女性人口」數量減半,人口快速減少最終可能造成該自治體消失。 全國町村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owns &Villages)會長吉田隆行26日發表聲明說,全國各地自治體都拚命在因應人口減少,並進行各自的地區營造,「這項分析是對(各自治體)至今努力及採取對策潑冷水」。 圖/美聯社 吉田說,地方人口減少最主要因素是人口大量集中東京圈(首都圈,包括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及神奈川縣)及少子女化,這並非單靠各自治體努力就有辦法徹底改善,不能簡化成僅是部分地方的問題。 吉田還說,專家應就截至目前為止的政策等以國家整體進行驗證,由中央政府站在第一線提供各自治體更多協助。 《延伸閱讀》 日本育齡女性減一半 未來30年744城鎮有消失風險

MORE

圖坦卡門有詛咒?科學家破解揭祕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埃及知名法老「圖坦卡門」(Tutankhamun)自1922年被考古學者發掘以來,詛咒傳說四起,據信多達22名考古及探險家離奇逝世,讓「圖坦卡門」法老蒙上神祕面紗,如今一名科學家聲稱已破解這項相傳甚久的「詛咒說」背後原因。 每日郵報報導,古埃及文字威脅,任何驚擾皇家木乃伊遺骸的人都會離奇死亡,死於「醫生無法診斷的疾病」,但科學家費羅斯(Ross Fellowes)表示,死亡背後其實有生物學原因。 費羅斯近日在《科學探索雜誌》發表名為《法老詛咒:與古埃及陵墓有關的異常死亡新證據》的研究論文,聲稱自己破解所謂的詛咒,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喪命,是因為「含有鈾的天然元素和故意放入密封庫內的有毒廢物造成的輻射中毒」,也就是說這座陵墓確實有「詛咒」,但卻是以故意而為的生物學方式,而非一些古埃及學家認為的超自然方式。 而接觸某些物質可能會導致罹患某些癌症,像是1923年率領考古隊打開圖坦卡門法老主墓室和石棺的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隨後罹患霍奇金淋巴癌,1939年死於心臟病發。 此外,當年與卡特一同進入墓穴的卡納封勛爵(Lord Carnarvon)5個月後死於血液中毒,但他是因為遭受嚴重蚊蟲叮咬,並在刮鬍刀割傷後受到感染。 其他參與挖掘工作的至少5人都沒有活過50歲,死因也各不相同,包括窒息、中風、糖尿病、心臟衰竭、肺炎和瘧疾等。 費羅斯指出,不只是圖坦卡門陵墓內部有過量的輻射,其他埃及墓穴中也發現「強烈的放射線」。 他進一步說明稱,墓穴遺址中存有高輻射氣體如氡氣(Radon),這大致歸因於母體基岩的自然背景,然而,其含量異常高且局部化,與石灰岩基岩的特徵不一致,極有可能有一些非自然的來源。

MORE

中美再啟貓熊外交 牠們將旅外10年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大陸再度啟動貓熊外交。據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已選定大貓熊「雲川」、「鑫寶」,將在飼養師和獸醫陪同下赴美,展開為期10年的保護交流合作。 中美關係惡化後,美國租借的大貓熊去年相繼租約到期送回中國,其中包括美國華府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的美香一家三口。不過去年11月拜習會在美國登場後,中美雙方的大貓熊保護合作再露曙光。 隨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於今年2月間宣布,與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就新一輪大貓熊國際保護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並簽署合作協議。 據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7日於官網發布,按照協定內容,目前已選定了一對大貓熊「雲川」、「鑫寶」,並為兩隻大貓熊安排了經驗豐富的飼養師和獸醫陪同赴美。中美雙方正在積極推進大貓熊赴美前相關準備工作。 美方正在對大貓熊場館進行改造提升,創造更大、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動物園還為兩隻大貓熊安排了曾在中國學習交流大貓熊飼養管理、日常護理及相關科研技術的專業團隊。 圖/中新社提供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與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大貓熊保護合作始於1996年,「白雲」、「石石」成為第一對旅居當地的大貓熊。此後雙方在野生大貓熊生態學、行為學、遺傳結構、監測技術、人工繁育、疾病防治、營養學以及公眾教育等方面展開廣泛合作交流。 2019年,聖地牙哥動物園將園內最後一隻大貓熊送回中國。 另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中美之間的貓熊外交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後,中國隨即向美國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贈送一對大貓熊「玲玲」、「興興」。 報導形容,這些「毛茸茸的外交官們」嚼著竹子,對自己的地緣政治意義一無所知。而批評人士說,「貓熊外交」被中國用來軟化其威權形象,轉移人們對其侵犯人權記錄的關注。

MORE
/37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