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嫦娥五號月壤樣本發現水分子 月球殖民重大突破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央視新聞報導,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對於月球演化研究和資源開發至關重要。中國科研人員近期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中,發現了月球上一種富含水分子和銨的未知礦物晶體。這標誌著科學家首次在月壤中發現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銨在月球上的真實存在形式。 報導稱,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線上發表。 央視新聞指出,大陸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品屬於最年輕的玄武岩,距今約20億年,是迄今為止人類採集的緯度最高的月球樣品。科研人員在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發現,這些月球水和銨以一種水合礦物形式出現。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圖/新華社 該礦物的分子式中含有多達六個結晶水,水分子在樣品中的質量比高達41%。通過紅外光譜等專業儀器,科研人員清晰地觀察到了源於水分子和銨的特徵,甚至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分子中的氫。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金士鋒說,「我們從電腦圖中看到,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發現的第一種富含水分子的礦物,它是一種非常透明的晶體。這個晶體是我們從大約幾千顆嫦娥五號的月壤樣品當中,通過大量的分析方法,把它篩選出來的。這樣一個含水分子的礦物之前在返回的月壤當中從來沒有發現過。」 據了解,此前國際科學界對1969年至1972年採集的阿波羅樣品的研究表明,月壤中未發現任何含水礦物。此後,月球不含水成為月球科學的基本假設,這對認識月球火山演化、月地起源等問題產生了重要影響。 報導稱,為了確保中國科學家這次研究發現的準確性,研究人員進行了嚴格的化學和氯同位素分析,發現該礦物的氯同位素組成和地球礦物顯著不同,與月球上的礦物相符,排除了地球汙染或火箭尾氣作為這種水合物的來源。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小龍指出,這次發現,可以說改變了我們對月壤是否含水以及含水存在形式的認識。通過熱力學分析、計算,我們就能夠估算出最低當年月球火山噴發的時候,這裡邊有多少水、水蒸氣,對月球當年的演化會大大加深認識。 專家稱,新發現的這種水合礦物揭示了月球上水分子可能存在的一種形式——水合鹽。與易揮發的水冰不同,這種水合物在月球高緯度地區非常穩定。這意味著,即使在廣闊的月球陽光照射區,也可能存在這種穩定的水合鹽。這為未來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報導表示,這次發現的水合礦物中不僅富含水分子,而且還富含銨,甚至少量鉀,如果未來在月球上能找到大量的這類水合礦物,就有望為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提供更多可能性。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小龍說,銨是一種氮肥,我們地球上用的都是這種碳酸氫銨,這些都是屬於氮肥的範疇。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鉀,這個鉀就屬於鉀肥。這個發現就為今後人類在月球上生存和種植作物,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可能性。

MORE

德AI新創公司推繁中翻譯 稱台灣是強大科技市場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AI翻譯新創公司DeepL在24日推出繁體中文翻譯選項,目標擴大在亞洲的業務。該公司執行長特別點名台灣是強大的科技市場,這也是吸引DeepL進軍繁中翻譯市場的一大原因。 CNBC網站報導,DeepL是歐洲高知名度AI公司之一,估值20億美元,該公司主要向企業銷售翻譯軟體,目標客群並不是日常消費者。 繁體中文主要在台灣和香港使用。這兩地是主要的科技與金融企業重鎮,這也是促使DeepL在這些市場推出最新語言翻譯產品的原因。 該公司希望幫助一些國際客戶能更有效地與台灣或香港的客戶、員工進行溝通。 DeepL執行長庫季洛夫斯基(Jaroslaw Kutylowski)表示,台灣和香港是正在「出口」的「強大技術市場」,尤其是台灣。 這並非是DeepL首度進軍亞洲市場,因為其平台已推出日語和韓語翻譯選項。 庫季洛夫斯基說:「尤其看看台灣,那裡很類似我們在日本和南韓所見到的其他成功亞洲市場。」 DeepL上周推出新一代大語言模型(LLM),號稱其翻譯品質優於最新版的ChatGPT、Google與微軟。 該公司被視為是Google翻譯的勁敵,擁有高知名度的創投支持,包括祖克柏家族辦公室的ICONIQ成長基金以及指數創投公司(Index Ventures)。 DeepL已經提供簡體中文翻譯選項,但與中國大陸公司沒有商業關係,至於新推出的繁中翻譯產品將與百度、騰訊等中國最大科技業者的翻譯產品競爭。 庫季洛夫斯基說,DeepL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可精準提供多種語言,讓香港和台灣等地的企業能夠在全球進行溝通。 DeepL的產品目前聚焦翻譯文字,庫季洛夫斯基證實公司正投入口譯產品,但不願談論推出產品的時程。他說:「口譯將是我們亞洲策略的重要環節。我們將見到愈來愈多這類產品成為營收來源。」

MORE

電腦繪圖大會下周登場 AI教父黃仁勳將談虛擬世界的未來

【中央社/舊金山專電】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Meta執行長祖克柏下周將首度公開對談,對談前夕,Meta於23日發布業界關注的AI開源模型Llama 3.1,當中最大版本模型採1.6萬顆輝達H100晶片進行訓練。 Meta正式發布最新大型開源模型Llama 3.1,可免費存取運用。 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臉書表示,幾家科技公司競相開發領先的封閉模型,但是開源模型與封閉模型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並喊話從明年開始,Llama模型將成為業界最先進的模型。 人工智慧模型競賽從2022年底新創公司OpenAI推出ChatGPT後開始加速。Google、Anthropic等幾家灣區科技公司迎頭追趕,但皆為封閉模型。 Meta選擇走開源模式,最新的Llama 3.1有3個版本,當中最大的 Llama 3.1 405B擁有高達4050億參數,意味可執行更複雜任務,與OpenAI等模型較勁。 業界對於開源和封閉模型的探討從未間斷。 Llama 3.1發布後,不少業界人士持正面評價。AI界領袖吳恩達(Andrew Ng)於社群媒體表示,Meta對開源模型做出巨大貢獻,新模型是一份美好禮物。 Meta對外表示,它的Llama系列模型已被個人和企業下載多達3億次。 外界對開源模型的擔憂,多半與技術遭美國競爭對手或是犯罪組織使用,不利安全。祖克柏則強調,開源模型相較封閉模型更容易讓監管機構進行審查。 祖克柏另點名與幾家企業合作開發更廣泛生態系,包括亞馬遜(Amazon)、Databricks、輝達,這幾家公司推出的服務能幫助開發者微調和訓練其模型。 Meta和輝達的合作一直以來都是話題,祖克柏之前也曾在IG曬出與黃仁勳的合照,兩人私底下互換招牌外套,展現交情。 Llama 3.1 405B這款堪稱迄今最大的開源模型,是採用1.6萬顆輝達H100晶片進行訓練。 黃仁勳和祖克柏預定下周將在電腦繪圖大會SIGGRAPH 2024,首度進行公開爐邊對談,預料話題也將圍繞在這一系列的AI技術合作發展。

MORE

汰除Chrome瀏覽器「Cookie 」 Google踩煞車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Google 將結束四年來打算將Chrome 瀏覽器 中「Cookie 」淘汰的計畫,表示將讓使用者擁有能夠選擇更多隱私的選項,而非汰除Cookie。此前,Google屢屢延後上述計畫,並且與廣告 業產生分歧。 根據Google的網站解釋,Cookie是使用者在瀏覽網站時,網站傳送給瀏覽器的一小段文字,可讓網站儲存使用者的瀏覽資訊,方便下次瀏覽。然而,這種軟體也讓行銷業者能夠追蹤 使用者。 Google在一篇貼文中表示,由於考量到消除Cookie會對出版商、廣告商和其他涉足龐大數位廣告業務者的影響,因而做出不廢除Cookie的決定。 Chrome用戶已經可以選擇在瀏覽器設置中選擇隱藏Cookie。一直在監督Google封殺Cookie的英國隱私監管機構表示,Google現在將不會消除Cookie,而是會向用戶呈現提示,讓用戶選擇打開或關閉Cookie。 圖/unsplash Google副總裁查維茲(Anthony Chavez)周一在一篇部落格中表示公司正提出一項升級的做法,提升用戶的選擇,「為了取代棄用第三方 Cookie,我們將在Chrome引進一種新體驗,讓人們被告知他們進行網頁瀏覽時可採用的選項,而且他們能夠隨時調整選項」。 最新行動代表Google的一大轉變,該公司多年來投入推動Privacy Sandbox(隱私沙盒 ),也就是用其他工具為廣告商取代Cookie,如今則表示,將繼續提供這些工具給開發人員。 Google最初是在2020年宣布打算消滅Cookie,這種技術可紀錄網路使用者在網頁上的瀏覽活動,以便讓廣告商針對他們投放相關廣告並追蹤有效性。Google原先表示要在2022年前廢除Cookie。 隱私權倡議者稱讚此舉,但廣告商反對,理由是Google要取代Cookie的計畫會迫使他們把支出移往Google的數位廣告產品。 圖/unsplash 在2021年,英國監管機構對這項計畫是否會損害數位廣告競爭展開調查。Google承諾與監管機構合作,並承諾在刪除Cookie之前至少提前60天通知該機構審查以便調整。隨著調查的拖延,Google原訂在2022年消滅Cookie的計畫被延後。 Chrome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網頁瀏覽器,而且是唯一仍支援Cookie的主要瀏覽器。然而,打算廢除Cookie的計畫讓一年市場規模6,000億美元的網路廣告產業提心吊膽。廣告商、廣告科技公司與網頁出版者致力於確保他們的業務能耐得住變化,還急著蒐集消費者資訊與建立數百萬消費者檔案。因為如果Cookie消失,就更難以利用其數據來投放有針對目標的網路廣告。許多數位出版者、廣告科技公司與數據仲介商,已在防範一旦Cookie消失,會導致自家廣告價格下跌的局面。

MORE

維護美國利益 美敦促墨西哥兩年內加速晶片生產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駐墨西哥官員主張,墨西哥必須在未來兩年擴大對半導體業的投資,以避免在各國競爭中喪失優勢,且有必要向業者確保有足夠的供水和能源。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駐墨西哥主任湯瑪士( Jene Thomas)表示,墨西哥北部和中部已有電子製造業,短期內最適合接納半導體業的新投資,有利於參與生產鏈中成本較低的部分,包括測試和組裝。上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墨西哥在內各國外長,推動拉丁美洲強化在晶片業中的角色。 湯瑪士周一在墨西哥市受訪時說,「競爭已經開始,這是正在發生的事,而近岸外包(nearshoring)不僅僅只是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也非常接近美國,並擁有類似的發展和經驗,在這個市場中也有競爭力」。 此外,亞洲國家也積極利用全球分散供應來源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說兩年的原因,因為我們看到各國進展迅速」。 圖/unsplash 按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美墨科學基金會(FUMEC)所提出的規畫,墨西哥各州可以減少2022年主要自亞洲進口規模309.4億美元的半導體。像下加利福尼亞和哈利斯科等州可以擴大參與基本和中級晶片設計等過程,儘管生產預料仍將集中美國。 FUMEC執行長馬林(Eugenio Marin)表示,在墨西哥建立短期內有成長空間的封裝、組裝和測試製程,預計每家公司需要投資約200萬至500萬美元。 近年來,拜登總統的政府一直在尋求擴大晶片製造並和中國大陸競爭,墨西哥成了近岸外包投資的首選。湯瑪士表示,美國晶片法一部分資金可用於培訓墨西哥的學生和學者。 湯瑪士說:「資金已經到位。我們需要看到政府付諸行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已經有六個州在營造有利環境方面已有極大進展」。「半導體是近岸外包的一環。因此,我們需要看到各州和城市在供水和能源生產方面更多投資。所幸墨西哥陽光充足,所以有很多機會。」 圖/unsplash

MORE

Google短網址服務將結束 2025年8月走入歷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谷歌(Google)18日預告短網址服務將於明年走入歷史,公告文表示,「關閉Google URL Shortener服務的時機已到,任何以https://goo.gl/*形式建立網址的開發人員都會受到影響,這些網址過了2025年8月25日後將不再回應」。 公告文指出,自2024年8月23日起,goo.gl網址將開始針對現有的部分連結顯示插頁,在導向原始目標頁面前通知使用者,該連結將於2025年8月25日之後不再支援。 隨著時間接近,這些短網址顯示通知插頁的比率將會增加,直到關閉日為止,之後這些短網址都會回傳「404錯誤頁面」。 谷歌短網址服務最早於2009年推出,但早在2018年3月便宣布逐步淘汰。谷歌表示這是因為看到人們使用網路搜尋的方式發生變化,且這段期間也出現許多新的熱門短網址服務。 此外,短網址也容易被用來隱藏惡意連結,成為釣魚詐騙的工具。

MORE

從廢水回收磷 催動永續農業

編譯/韋士塔 科學家指出,磷是植物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中的核心成分,有助形成控制植物發育及繁殖的遺傳物質。農作物DNA中編碼的遺傳訊息,攸關產量、抗病性與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等能力;全球糧食安全,與磷密不可分。 此外,磷是三磷酸腺苷(ATP)形成的關鍵成分,與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有關。ATP能把陽光轉化為化學能,使植物能夠合成生長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含磷肥料可強化土壤,提高作物生產力,確保植物的發育、根系形成及對環境的抵禦能力。 磷的有效回收,能把富含磷的廢棄物加工成肥料或作為有機改良劑返回農田。如果能落實封閉循環,將可確保這種關鍵養分從農場持續有效地返回土壤。 近來,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一項新技術,能從廢水中提取磷,並將磷注入生物炭(biochar),藉此實現「封閉循環」農業,讓物質不斷被利用,大幅減少資源的消耗。生物炭是由在缺氧環境焚燒的有機材料製成,將其轉化為木炭,可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磷及其他營養物質。 美國愛達荷大學環境土壤化學教授史特勞恩(Daniel Strawn)表示,動物生命需要4種能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胺基酸與酮體,但植物生命的運作方式略有不同。植物所需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是磷,如果用來栽種植物的土壤富含磷,將有助作物的生長與健康。 不過,全球對磷的管理不當,可能導致糧食危機,且如果磷隨著化肥使用不當而流入水中,將使水質優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阻擋光線到達海底,嚴重傷害海洋生物,釀成生態危機。 為了解決磷汙染危機並提升糧食安全,史特勞恩教授和同僚開發創新技術,收集廢水處理廠中的磷並製作更優質的生物炭。 專家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至90億,對糧食生產需求產生重大衝擊;在此同時,磷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正在迅速耗盡,若不能減少磷的消耗量,將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史特勞恩表示:「我們的技術涉及許多面向。回收磷可以生產更清潔的水,改善土壤,並創造一個減少大氣溫室氣體的碳匯,這確實是一項多方面的技術。」 史特勞恩指出,生物炭是土壤改良劑,在全球市場的需求持續升高;同時,實施農耕的地區通常都會有磷;透過創新技術把磷回收後並用於製作生物炭,就能讓磷重新被作物吸收。 研究團隊在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的國家級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加拿大光源」(Canadian Light Source)進行實驗,比較各種材料,觀察哪種材料在轉化為生物炭後能夠容納最多的磷。史特勞恩表示,研究團隊已申請廢水磷回收並注入生物炭的專利,未來也願意分享相關技術,促進永續農業及糧食安全。

MORE

細菌電池 提高農作生產效率

編譯/韋士塔 一家英國農業科技新創公司研發細菌電池,這種電池可利用土壤產生電力,為監控及偵測設備提供運轉所需能源,精確收集相關數據,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及產量。 這家公司稱為「Bactery」,由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創立。公司名稱是細菌(bacteria)及電池(battery)的組合字,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將新型的永續能源商業化,並推動農業轉型。 參與開發細菌電池的德吉洛斯基(Jakub Dziegielowski)博士表示,細菌電池是以「土壤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為基礎,並加以改良。SMFC電池利用細菌分解有機物時產生的電流,實現長期產生電力及迅速啟動發電的功能,適用於荒野、災區等能源稀缺地區的LED燈、數位溫度計、鐘表等低輸出功率設備。 德吉洛斯基博士指出,細菌電池在農地安裝後不須管理,可自行透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電化學過程吸收電力。研究對使用成本低廉的電極陣列收集這些電子,產生的電力可用於運行感測器及運算裝置,幫助農民監測水分含量等重要指標,藉此提高產量。 德吉洛斯基博士表示,研究團隊過去5年持續研發,改良相關設計,提升細菌電池的效率;他說:「我們在這段過程愈來愈了解生物電化學的程序,也更了解細菌和土壤在這個程序扮演的角色。」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節能減碳的風潮興起,農業領域開始轉型;許多農民開始採用科技輔助,以提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產量;農民採用新技術之際,感測器及其他物聯網(IoT)設備不可或缺,但這些設備的電力供應已成為農業轉型的一大挑戰。 專家指出,這些感測裝置通常使用一次性電池,當電力耗盡後必須更換,既不便利也不環保;如果透過電線供電,則須承擔昂貴的線路配置成本,且須安排人力定期保養或在線路故障時加以排查與修復。此外,傳統的供電模式使用消耗燃料的發電機,或者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前者對環境並不友善,太陽能電池板則無法全年穩定供電。 德吉洛斯基博士表示,Bactery的細菌電池,可望顛覆現有的電力傳輸方式,提供環保、低成本的替代方案。Bactery宣稱,該電池具有實用、價格低廉等優點,每個細菌電池的價格僅29美元(約新台幣950元),且可以持續運作25年不需修復或調整。 Bactery的董事迪羅倫佐(Mirella Di Lorenzo)教授表示:「農民日益重視數據,藉此做出明智的耕作決策,邁向資源節約型農業。我們創建一種平價、便利及永續的方式,為這些數據收集裝置供電,為農民消除獲取數據的障礙。」 德吉洛斯基博士強調,細菌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小型電子設備、廢水處理廠與環境感測器等複雜系統。細菌電池具有永續生產能源的優勢,並有助於減少農業的碳足跡,未來勢必在能源領域發揮更多作用。  

MORE

用麥塊遊戲 保護原始林

文/李盈、李小敏 2030年即將檢驗各國執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指標的成果,多年來,各國家地區也累積許多寶貴的「永續家園」案例,相當值得借鏡參考。未來,「永續家園」版將分享各國頗具創意的成功案例,本周先來分享波蘭團隊如何善用電玩遊戲,喚醒年輕人連署阻止砍伐原始森林…… 歐洲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The Białowieża Forest)位於白俄羅斯與波蘭的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廣闊的原始森林之一,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著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誰也沒想到,這份上帝的禮物,無數生靈的樂園,2016年,波蘭政府環境部部長楊.西斯科(Jan Szysko),卻以對抗樹皮甲蟲的侵襲為由,計畫大面積的砍伐森林,預計消除18萬立方公尺的林地面積。面對來自非政府組織、科學家、環保人士的抗議,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波蘭政府隨即關閉了森林,禁止遊客進入。 砍伐森林竟無人阻止 波蘭政府決定砍樹的政策,讓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十分震驚,決定挺身而出守護森林。綠色和平試著與當地的居民溝通,希望他們能上書阻止政府的行為,可惜當地居民不願挺身而出。 與其他國家相比,波蘭是一個對「政治」極為敏感的國家。由於森林砍伐話題沾滿政治色彩,常被歸類為「左派」思想,因此當地的成年人,對環保的態度十分保守、迴避,不希望被貼上「左派」的標籤。 綠色和平在沒有選擇餘地下,只好另闢蹊徑,轉向波蘭的年輕世代尋求支持。不同於其他歐洲國家,波蘭的青少年合法聯署年紀為13歲,他們沒有特別的政治傾向,未來也將成為社會中堅,可說是國家的希望,有潛力改變波蘭的環境和命運。 善用電玩遊戲巧置入 「做個創世神」(Minecraft,俗稱「麥塊遊戲」)是世界知名的電玩遊戲,在波蘭也名聲響亮,每天有多達800萬人在觀看當地「實況主Youtuber」玩遊戲,其中有80萬人每天都在探索遊戲中不同的地圖。 綠色和平因此想到:不妨透過遊戲平台,喚醒當地年輕世代對森林的重視! 綠色和平組織與波蘭奧美(Ogilvy)集團、來自丹麥的GeoBoxers公司合作,設計出「最後一棵聳立的樹」(To the Last Tree Standing) 的遊戲,希望讓年輕人一步步提高對森林保育的重視及認知。 雖非原創但確有實效 運用遊戲對環境帶來改變,不算是一件新鮮的事。早在2016年,Wieden+Kennedy波蘭分公司,便為全球知名的電信公司Verizon進行過一次創新嘗試,讓玩家可以在「做個創世神」遊戲中,用遊戲道具製作手機、拍照,甚至可以用這個遊戲中的超級數位手機,給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打視訊電話,造成轟動,回響熱烈。 但這次專案團隊的目的不同,主要是為了喚醒波蘭青少年保護環境的渴望。 為了做出逼真的森林,專案團隊參考衛星圖像,追蹤記錄每棵樹木、每條溪流、湖泊、草地、沼澤……應有的模樣,不眠不休地花了6周的時間,與GeoBoxers攜手合作,在遊戲中1比1還原製作了比亞沃維耶扎森林的全景地圖。 免費體驗的森林探險 這個虛擬數位森林的模型,由500億塊積木組成,在這100平方公里的區域裡,種滿了700萬多棵樹,有和大自然同步的晝夜與天氣變化,有如茵草地、潺潺溪流、神祕沼澤、搖曳生姿的花朵,與許多可愛的野生動物,在活動期間免費開放給大眾下載線上探險。 團隊通過兩分鐘的短視頻和遊戲照片進行宣傳,並請波蘭最知名的自然電影主持人克利斯汀那.丘博夫納(Krystyna Czubówna)為影片配音,擔當森林導覽員。還製作了一個長達半小時的紀錄片,介紹比亞沃維耶扎森林,及目前被砍伐的情況。 成功吸引千萬青少年 專案團隊先在電影院首映,接著在臉書(FB)上進行直播。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宣傳力道,更額外請了12位波蘭知名的攝影師,為數位森林模型進行攝影,製作多角度短視頻,再將作品整合在一起,舉辦展覽,邀請民眾觀賞。 波蘭奧美集團執行總監特圖斯.克雷帕茲(Tytus Klepacz)分享道:「我們為年輕人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在不對抗下,進行自我教育和知識交流。」由於推出時正逢長假,結果短短3周就有超過千萬名年輕人,自願在家裡認識比亞沃維耶扎森林,活動可說是相當成功。 森林消失帶來反撲力 活動最後透過「森林消失」的震撼衝擊,成功收集到17萬人連署,成功阻止砍伐原始林。團隊更收到了許多青少年的來信,其中一位年輕女孩在信中說:這次「最後一棵聳立的樹」森林地圖的遊戲經歷,讓她看清了一個事實:「當涉及公共事務時,政治家並不總是無所不知。」印證了年輕一輩願意為自身未來,爭取更多改變的力量! 備受激勵的專案團隊表示,希望藉由和年輕朋友接軌的方式推廣更多重要理念,不只喚醒波蘭,也喚醒各國的新世代,珍惜身邊的自然環境,享受美好的家園。 當森林 只剩一棵樹 活動的最終反轉,出現於工作團隊感覺玩家們已經熟悉了比亞沃維耶扎森林,是時候進行下一步計畫了。 有一天,團隊邀請了知名玩家Gimper在遊戲實況平台Twitch上直播,讓本身不玩遊戲、但喜歡看遊戲實況的民眾也能參與。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把地圖上的樹木全部砍光,只留下一棵樹,並要求玩家為了還原森林任務,必須找到這棵樹藏身何處。 那天,線上超過一萬民觀眾與Gimper一起在地圖中穿梭,當最後一棵樹孤伶伶聳立在光禿禿森林的畫面出現在眾人眼前時,強烈的失落感與被剝奪的痛楚,直接襲擊了玩家與觀看者的內心,他們對著螢幕尖叫,要製作團隊「把森林還回來」。 他們的腦海中忍不住浮現想法:真實生活的森林也可能受到破壞。人們激動地站了出來,為了保護森林,守護生態環境,他們與綠色和平組織一起發聲抗議,用17萬人的連署名單,嚴正阻止森林砍伐。 在民眾與團隊的努力下,波蘭環境部長立刻被撤職,砍伐計畫叫停,成功保全了比亞沃維耶扎森林。新上任的部長承諾,絕不再允許任何破壞當地森林的行為發生。

MORE

國科會推動運科研究 114年度預算逾千億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國科會今日召開第11次委員會議,會中提報「運動科技研究推動成果」,並審議「114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畫」全面推動運動科技研究與應用,匡列1467億元科技預算,推動智慧科技產業生態系計畫。 根據110年11月30日「台灣運動X科技產業策略會議」(SRB)會議結論,由國科會、經濟部、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數位發展部共同推動「運動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計畫」。 第二期專案(112-115年)將補助12個研究團隊,涵蓋足球、體操、棒球、拳擊、游泳、羽球、排球、桌球、鐵人三項和舉重等10個運動項目,以運動科學與科技研發為基礎,期望帶動臺灣運動科技產業發展及全民運動健康。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運動是國民文化的重要元素,未來將以「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結合運動與科技的基礎,擴大布局台灣運動文化生態系,促進健康國民、健康文化及健康產業,達成「健康台灣」願景。 吳誠文強調,全球正面臨地緣政治、氣候變遷及AI技術快速發展等挑戰,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成功經驗是堅實基礎,未來政府將精進落實「均衡台灣」政見,幫助傳統產業及百工百業在科技實力下快速發展創新。 吳誠文表示,本次委員會議審議同意114年度一般科技預算1467億元,國科會將依此結果陳報請行政院同意。透過政府科技預算引導,將進一步帶動民間產學研投入,確保臺灣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 並抓住地緣政治動盪和淨零轉型浪潮中的機會,深化半導體領先優勢,結合AI發展促成多元創新應用,推進臺灣科技發展再躍升,並進一步驅動全產業創新,推動臺灣成為「經濟上的日不落國」。

MORE
/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