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從廬山到圓山 世界佛教聯合會百年復會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100年前在廬山,100年後在圓山!由周法護居士發起的「世界佛教聯合會百年復會暨太虛大師人間佛教國際研討會」7月13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行,包括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副理事長明光法師、永修精舍住持寬謙法師、中華品德教育推廣協會名譽理事長明毓法師、《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等諸山長老,以及多位專家學者、護法居士等逾550人蒞臨出席。 100年前,1924年7月13日,太虛大師在中國大陸江西省廬山大林寺舉辦世界佛教聯合會,聯合會的召開象徵著佛教從中國走向世界,開啟佛教國際化的新紀元;100年後,2024年7月13日,台灣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世界佛教聯合會第一屆第二次復會大會。 當天淨耀法師帶領「點睛儀式」,並誦讀「為世界和平祈願文」。他致詞時表示,「祈求佛陀護祐,讓百年復會的世界佛教聯合會,能成為聯合全球所有佛弟子的平台,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意。」 在世界佛教聯合會復會大會現場,也展示復會倡議書片段。圖/世界佛教聯合會提供 周法護也在復會倡議書提及,2023、2024連兩年,他到佛光山禮拜已圓寂的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均是抽到大師的一筆字法語〈承擔〉,讓他追憶起2014年元旦,當時還精神奕奕的星雲大師,是如何對他侃侃而談,殷切期望人間佛教在世界弘揚。 活動當天安排了玄奘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侯坤宏主題演講「太虛大師世界佛教聯合會(1924)」,並舉行「佛法與西方積極心理學的對話」、「科學在佛法的應用」、「太虛大師思想再研究」三場座談。 妙熙法師受邀擔任座談「太虛大師思想再研究」的與談人。他從人間佛教媒體傳播的角度,論述從《海潮音》到《人間福報》,前者見證了太虛大師提出人間佛教的蓽路藍縷,著重在改革佛教弊端;《人間福報》的創辦,則是落實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永續流傳,更著重在人間的關懷與實踐,二者皆具當代佛教的使命感。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右)受邀擔任座談「太虛大師思想再研究」的與談人,圖為他在座談中向大家介紹太虛大師與星雲大師因緣。圖/世界佛教聯合會提供 另外,包括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也特地出席,他呼籲各個佛教團體都能響應碳盤查,「對地球布施」,同時實踐佛教的「捨得」觀,「犧牲一點點自己生活的方便性,製造一個更大的好給地球和環境,讓佛法具體呈現。」 活動當天安排了玄奘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侯坤宏主題演講「太虛大師世界佛教聯合會(1924)」,並舉行「佛法與西方積極心理學的對話」、「科學在佛法的應用」、「太虛大師思想再研究」三場座談。圖/世界佛教聯合會提供

MORE

愛與和平 《佛陀舍利展》7/17金門開展

【本報綜合報導】《佛舍利光明遍照~愛與和平-佛陀舍利展》7月17日起將於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開展,除了將展出難得一見的佛陀血舍利、佛陀七彩腦髓舍利、佛陀骨膜舍利、佛陀肉舍利,以及十大阿羅漢舍利外,8月18日下午還將於博物館內演藝廳舉辦「彭立覺有情祈福音樂會」,期望聆聽者能感受身心靈淨化,轉化煩惱障礙。 《佛陀舍利展》由兩岸音樂創作歌手、中華梵音白法螺佛教音樂推廣中心創辦人彭立發起,結合金門縣佛教會、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共同舉辦。 主辦單位表示,在金門展覽佛舍利具有更深意義,佛典裡曾提到,舍利是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大願力而成就的,十分稀有珍貴,讓瞻仰者及供養者都能發心生善。而佛典中記載了阿育王的故事中只要有戰爭之處,供養佛舍利並宣揚佛法,若能消除內心的爭戰之火,即能轉化內在的貪、瞋、癡,就能快速平息戰火,恢復和平。 彭立主張「生活是修行的道場」,過去曾是戰地的金門跟她有非常深厚的因緣,她曾在福慧寺連續舉辦三屆為兩岸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舉辦梁皇寶懺法會,她期許這次透過佛舍利展及藝術心靈活動,能啟發大眾善念,提升對社會的情懷及對生活的幸福感。 《佛陀舍利展》由兩岸音樂創作歌手、中華梵音白法螺佛教音樂推廣中心創辦人彭立發起,結合金門縣佛教會、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共同舉辦。圖/中華梵音白法螺佛教音樂推廣中心提供 此外,這次透過中華梵音白法螺佛教音樂推廣中心精心規畫,也特別迎請來自緬甸的原始佛教的大慈彌勒佛。主辦單位表示,在緬甸的國寶佛像「摩訶頓達樂」意為活著的笑佛,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彌勒佛,不過法相跟傳統所見大肚彌勒佛不同。這尊佛的本尊是佛陀至天人道說法後回到人間時,親手栽種之聖樹的樹幹所雕刻而成,佛陀經常在聖樹下為大眾開示說法,現為緬甸重要國寶,緬甸國家命內政國師保護這本尊佛。 現場也展示了兩岸知名彩墨佛畫家慧松居士的佛畫,慧松居士也特別提供曾經於南京與佛陀頭蓋骨舍利同時展出的「四大天王」彩墨畫作;另外還有書法家王一明居士墨寶及大陸藝術家黃珍居士集結眾多知名書法家揮毫撰寫,長達七年才完成的233公尺長的金剛經。 《佛陀舍利展》將於7月16日下午由明慧和尚舉行灑淨儀式,7月17日舉辦開幕儀式,展覽為期一個月,參觀者可至展館櫃檯免費索取入場券。

MORE

大陸佛教在線創辦人 安虎生辭世

【記者王淑芬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最大的佛教網站「佛教在線」總幹事安虎生於7月13日辭世,享壽62歲。他以一介科技人,於1996年創辦中國大陸第一個綜合性的佛教網路服務機構「中國佛教信息網」,帶起大陸民眾認識、學習佛教的風氣,並且傳遞兩岸以及國際佛教訊息,對佛教在大陸的復興與發展,發揮了相當的影響作用。 安虎生活躍於教界及公益活動,7月13日出差到深圳參加「福行天下」時暈倒,經搶救無效,目前暫厝於東華禪寺。 安虎生於1962年生,自幼對佛教文化有濃厚興趣,後來因為母親辭世再深入接觸佛法而投身佛教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事業。30年來致力於中國大陸佛教事業的發展,對於佛教志業的弘揚,他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佛教有我」,深受佛教界及前輩所感動。 安虎生曾分享會全力投入佛教志業是因不捨母親離世,在皈依、接觸《金剛經》後,讓他的人生有新的啟迪,決心從電腦工程師跨足創辦「燒錢」的佛教網站經營這條不歸路。 更被樂道的是,安虎生秉持著「讓教育普及化,讓信仰生活化」的理念,致力於將佛教文化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還倡議「佛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一種智慧和生活的藝術。」 1995年,當互聯網剛進入中國大陸時,安虎生創辦了「中華佛教在線」,也就是後來有著佛教門戶網站美譽的「佛教在線」。他透過互聯網平台傳播佛教文化,為信眾提供豐富的佛教資訊和學習資源。 20餘多來,「佛教在線」已成為中國大陸最早的佛教網絡平台之一,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和用戶群;當年在佛教在線擔任版主的很多年輕僧人,如今都成了佛教界的中流砥柱,甚至是佛教頻道的掌門人。 安虎生充分利用地對網路的專業和技能在線上弘揚佛教、傳播、推動佛教活動及傳承,並主編《中國佛教文化年鑑》、《中國藏族文化年鑑》編年卷等系列叢書,為佛教界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 擔任中國佛教協會的常務理事一職,安虎生和佛光山也結緣很早,曾數次參訪佛光山並拜見星雲大師,親聆大師教誨。安虎生也將星雲大師的悲心宏願,做為他一生要學習的榜樣和力量源泉。 安虎生(右)於2016年獲頒佛光山「星雲真善美傳播媒體貢獻獎」,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左)授予獎座。圖/資料照片 星雲大師曾說,要用現代人的方式語言來度眾,讓佛教走入人群,廣度一切眾生。秉持此信念,安虎生在「佛教在線」網站上,將佛教典籍電子化供人下載,讓佛教能無遠弗屆地傳播出去,希望提供大眾增加正法的辨識力,進而期望「佛法在,『佛教在線』就在,有『佛教在線』,佛法就不滅。」 感念他致力於佛教志業的發展,在無政府、宗團和商業投資的背景下,於1995年一步一腳印的經營佛教網路媒體,不計代價的為弘揚佛教而努力,2016年獲頒「星雲真善美傳播媒體貢獻奬」,表彰他對佛教的貢獻。 安虎生深厚的佛學造詣、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佛教事業的執著,贏得了教界的讚譽和尊重,也被譽為現代佛教文化傳播的傑出代表之一。他的驟離帶給佛教界無限的哀思和惋惜!

MORE

聚焦生態永續 2024「回佛對談」宗博館登場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行的跨宗教「回佛對談」7月5、6日在宗博館登場,今年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主題,邀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巴林等25位講者,展開靈性與科學的對話,希望透過4場專題演講、8場對談,探討宗教及科學將如何創造下一個永續世代。 宗博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表示,「唯有靈性覺醒,才能認知萬物都具有靈性。」他在開幕演講中剖析目前面臨的生態危機,並呼籲從覺醒內在的靈性做起,體認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夥伴關係,彼此是多元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才能夠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 心道法師認為,宗教做為大眾靈性的連結者和守護者,更有責任連結宗教靈性和生態靈性,期盼宗教界聯合起來,讓每個人回到本有的原靈,覺醒大眾共同的靈性之愛,連結各領域的智慧和力量,善用科技專業造福人類。 宗博館館長馬幼娟表示,館方2002年開始以佛教和平圓融精神,於全球11個國家展開跨宗教的「回佛對談」,今年邁入第18場拉回台灣舉行,從設定主題、各場次議題、國內國外跨界跨領域的講者邀約等,試圖以「信仰」與「科學」兩個面向,尋求「生態永續」解方的對話與可能。

MORE

佛大傳播系女學生 前進巴西道場實習

【本報綜合報導】抱持走向地球另一端的冀望,三位佛光大學傳播系三年級女同學田欣、賴亮昀與吳宥臻,於2024年6月13日深夜,從桃園機場搭機飛往巴西聖保羅機場,勇敢前往位於巴西聖保羅地區佛光山如來寺,進行海外道場實習活動。 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張煜麟表示,這項前往巴西的海外學習活動,不僅為佛光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佛光大學傳播系與巴西佛光山如來寺間,開創中南美洲海外道場實習的因緣,更象徵著佛光大學傳播系學生,效法星雲大師海外弘法的精神,勇敢迎向未知的巴西國境,開啟大學生首度前往中南美洲海外道場的學習挑戰。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親赴機場歡迎三位學生。巴西時間2024年6月14日。圖/佛大提供 此行緣起與困難 張煜麟談起次行的緣起與困難,2023年12月初,配合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佛大傳播系首次啟動2024年暑期海外道場實習學生的徵選。此次海外實習學生的徵選,包含前往法國法華禪寺、日本法水寺、加拿大多倫多道場等地,其中最特別之處在於,徵選地點出現位於巴西聖保羅的佛光山如來寺,這是過往從未有學生前往的海外道場,師長們期望有學生願意挑戰此行。 然而,或因台灣長期欠缺中南美洲的報導,學生普遍對巴西抱有不安全的印象,徵選不易,幾經波折,以三位女同學結伴而行方式,組成首批前往巴西道場實習的學生,此安排實屬「因緣俱足」所促成。 確認前往巴西實習的同學後,隨之陸續遭遇若干困難。首先,學生長輩擔憂同學是否誤信跨國誘拐,擔憂海外實習安危;後由老師協助說明佛光山道場與佛光大學,均會全力照顧學生的生活,予以化解。其次,又因經濟因素,學生們平時打工收入多用於支付生活,已無餘款支應申辦巴西簽證等額外費用;此困難協調傳播系行政費用予以克服獎助方式。 後續,又因學生缺乏出國經驗,護照多需重新辦理,且辦理巴西簽證過程,更需出具邀請函等證明文件,過程遭遇諸多困難,所幸獲佛光山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全力協助,歷經三個多月,逐一克服困難,完成巴西簽證之申請。 傳播系三位同學於如來寺門口合影。巴西時間2024年6月22日。圖/佛大提供 行前準備與師長叮嚀 考量到傳播系學生前往海外道場學習,需要能夠協助新聞書寫、影片拍攝剪輯、網站內容編輯與活動配合等工作,傳播系老師特別於行前半年,針對前往海外道場的學生,給予任務項目的訓練。此次前往巴西道場的學生,透過製作校園新聞,投入畢業歌影片製作,以累積足夠的影片拍攝經驗,並盤點可攜帶到巴西的影視製作設備,期望能夠在遙遠的巴西如來寺發揮學習所長。 出發巴西前,佛光大學何卓飛校長關心三位學生前往巴西的安排,特別邀集同學見面給予叮嚀,提醒學生能夠前往中南美洲的海外道場實習,是就讀佛光山教育體系的同學,全球獨一無二的學習資源,此次同學務必珍惜機會,充分發揮所學累積專業經驗。傳播系徐明珠主任勉勵同學能利用這次難得的巴西之行,認識中南美洲文化,實踐文化與宗教傳播。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帶領學生參訪佛光山聖保羅佛光緣中心。巴西時間2024年6月19日。圖/佛大提供 實習經歷與學習期許 歷經超過24小時的轉機飛行,同學於巴西時間6月14日抵達聖保羅,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於機場迎接學生。三位同學短暫調整時差,隨即於16日投入如來寺舉行的「玉米豐收節」(FESTA JUNINA)的感恩活動。同學協助撰寫於人間福報刊出的新聞稿,並拍攝與剪輯用於社群媒體推廣的活動短片。 傳播系學生於「玉米豐收節」活動協助新聞紀錄與攝影。巴西時間2024年6月16日。圖/佛大提供 後續同學持續投入義工聯誼、人間音緣等活動的新聞與影片製作。此外,三位同學也於住持妙佑法師的帶領,走訪佛光山聖保羅佛光緣中心、聖保羅宗教和解之家,參觀聖保羅大學蟒蛇博物館、微生物館等單位,深入體驗巴西的宗教包容與生態多樣性。 通過數日實習,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觀察到,學生具有的活動影片剪輯、新聞報導能力,確實能夠改善如來寺缺少文宣人才的處境,從事報導非常敬業;三位學生對巴西文化的接受度很高,敢於嘗試新事物,並能在不懂語言環境下,自得其樂與虛心學習。 傳播系學生於如來寺廚房協助製作食材。巴西時間2024年6月15日。圖/佛大提供 後續,更期望學生能夠於未來兩個月,積極體驗文化差異,從做中學,學中做,快樂的實習與學習;同時,也期望學生們能補足如來寺欠缺的文宣報告、影片,並藉此實習機緣,正確認識人間佛教,於未來作為時下青年認識佛教的橋梁。此外,同學也可多方嘗試行政、廚房、法務等工作,學會簡單的葡語溝通,讓學習更有樂趣。 負責指導三位學生文宣工作的滿樂法師提及,三位同學的性格很好,有笑肯接受,動作也快速,可塑性很強,期待同學後續學習不設限,要有愈挫愈勇、精益求精的精神;永遠記住「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好」,通過每天自覺檢視當日所學,成就最究竟的學習態度。滿樂法師更以星雲大師的話勉勵同學,此趟海外實習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種事、結萬人緣」。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帶領傳播系同學參與聖保羅宗教和解之家活動。巴西時間2024年6月19日。圖/佛大提供 張煜麟說,此次佛大傳播系學生能夠首度遠赴巴西如來寺的海外實習,是眾多法師與師長共同促成的因緣,期望學生藉此因緣實踐三好四給的精神,敢於挑戰跨國學習,成就自身的勇氣與自信。

MORE

【佛寶鑑賞】唐代佛像藝術風格

文/本報綜合報導 自佛陀涅槃後,佛教徒為思念釋迦牟尼佛,用隱喻的法輪、足印及菩提樹代表佛陀說法、住世與成道。例如西元前一世紀印度石欄塔門上的浮雕,及巴爾胡特塔的石欄板上,刻畫了許多佛教本生故事,題材豐富,但都沒有直接出現佛陀形像。 由於希臘人對神的觀念,認為人神同形同性,希臘神話的神與人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觀念影響下塑造神的形像。由於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教,犍陀羅成為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佛教受到希臘化影響,出現最早的佛教犍陀羅藝術,將佛陀塑造成希臘風格的形像。 佛像藝術隨著佛教傳播而興盛,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漢明帝夢見金人,身長、頂有光明,遂問群臣。告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於是帝遣使至天竺,遂使中土出現最早的佛像。 佛像藝術 風格變遷 中國佛像藝術在南北朝晚期至唐代達到巔峰,而當時集大成的藝術作品以唐代佛像最為突出。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承前啟後,主要繼承發揚一部分南北朝的佛像風格特徵。唐代佛教真正鼎盛是在武則天時代,也就是盛唐時期。 初唐佛像大多保留隋代造像遺風,造型多呈體態豐腴,飽滿壯碩,佛像的頭部略顯偏大,身體稍短,面相豐滿而偏方。佛像衣紋上面多喜用隆起如圓繩狀的紋線,並在圓形或六角形的台座上搭敷披布,布的紋褶轉折曲復,成為一時流行的樣式,這種台座樣式和紋線是前所未見的。 工藝精湛 造型創新 唐代菩薩造像的體型稍顯胖碩,姿態坐向更自由發展。在唐以前,觀音像多為站姿,盛唐之時,因觀音像造型世俗化之後,便出現許多嶄新的觀音菩薩造像。菩薩像頂結高髮髻,髻前安一尊佛。同時,菩薩手足處以釧環裝飾,衣紋以寫實手法表現,生動表現出絲織衣物的質感,衣紋呈對稱狀分布,優美流暢,盡顯盛唐工藝之精湛。 除了傳統的佛像和菩薩像,唐代造像還涵括羅漢弟子、天王、力士、供養人等,各尊像職守更為明確,個性化更強,如佛經所描述。整體而言,盛唐時代是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此期造像比例舒展勻稱,結構合理,已擺脫隋及初唐時佛像頭部偏大,體態刻板的感覺,而顯動態活潑。  佛像藝術在南北朝晚期至唐代達到巔峰,當時集大成的藝術作品以唐代佛像最為突出。圖/微信旃檀精舍 佛教造像形式內涵 雕塑藝術最高的美學理想是傳神,這也是美學思想的主要特徵。佛像雕塑傑作無一不是傳神之作,唐代佛像風格的演變是佛教雕塑進一步中國化,也是受儒道思想影響的結果。 初唐的雕塑,在龍門及莫高窟都保留了重要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出唐代健康有力的藝術風格。盛唐是唐代社會各種藝術最具成就的時期,在佛像雕塑藝術成就上出現了奉先寺、天龍山和乾陵諸石刻等不朽傑作,成為造像雕塑藝術發展歷史上的高峰。 傳承與創新 盛唐佛像在形體造型上的特色就是以飽滿為美,給人一種豐足感。盛唐時期以胖為美,佛像也因應世俗化而發生變化。如果就唐以後的中國佛像與犍陀羅時代的佛像相比,可以說除了表情的寧靜大致相同,其他衣飾、五官等都有許多差異,因此有了不同的面貌。 唐代雕塑藝術由於繼續南北朝以來的風氣,進行大規模的石窟造像和寺廟的修建,因而出現內容更豐富、表現範圍更擴大、技巧更熟練的眾多佛教造像。佛教雕塑藝術品在內容及表現上也大大超過南北朝。經過南北朝數百年的發展之後,中國佛教藝術完整的成熟風格也完全形成。 佛法與美學 佛教造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的造像形式,例如唐代的圓刀取代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也符合人體解剖學的原理,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力量,在借鏡外來雕刻的同時,也吸收中原地區傳統藝術的工法。 龍門石窟造像中,體形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奉先寺主尊盧舍那大佛。位居佛龕中央,豐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微微俯視的雙眼恰與仰視者的目光交會,容貌形象既莊嚴又不失睿智慈悲,是唐人心中美與智慧的化身,也是現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之一,更是中國佛教石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晚唐與五代時期(907~960年)造像樣式接近,此時的造像仍為唐代風格範疇,但技法較之前略為退步。盛唐時期那種氣勢恢宏、充滿自信、自由發揮的風格逐漸消失,變成較為拘謹,略顯生硬的形貌。由於晚唐到五代時間不過百年,佛像存世數量較少,有些特徵介於唐宋之間,因而不易區別。

MORE

82歲讀者剪報17年 最愛《人間福報》

【記者江俊亮台北報導】讀報、剪報是中小學生的事?現年82歲的林信勇,自2007年首度閱讀《人間福報》後,發現內容豐富,文章發人深省,值得好好保存,於是開始剪報,17年來從未間斷,如今剪報成冊,堆積如山,隨手翻閱,隨時惕勵自己,蔚為樂事。   耄耋之年的林信勇,一甲子之前,是國立台灣藝專(台藝大前身)印刷科的高材生,當兵退伍後,就與友人合伙從事印刷業,那時的印刷業從凸版印刷進到平版印刷,他在學校學的製版技術,剛好派上用場,也見證台灣印刷業者的成長。 林信勇說,他出生於日治後期,幼年有一個日本名字叫「林信太郎」,上小學時,台灣剛光復,家裡接到入學通知,才知道他的名字被改成「林太郎」。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因他的名字太日本化,要他改名,他才改為「信勇」。 林信勇說,他從小就被教導「不要爭」、「凡事都要忍」,可能因此養成他懦弱的個性,而且他發現家族長輩也都有「逆來順受」的傾向,這跟他祖父從唐山過台灣,跨越「黑水溝」的勇敢、冒險精神大相逕庭,因此決定做人要有「信」有「勇」。 「也許是自己個性懦弱,所以我特別喜歡看勵志的書!」林信勇說,雖然他不是佛教徒,也不是一貫道的道親,但他喜歡看佛經、一貫道的經典,甚至涉獵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書籍,甚至「認真」到作筆記,但是紀錄的比較片斷。 2007年,他的妻子從佛光山台北道場攜回一份《人間福報》,他看了之後,發現內容不錯,就訂了一份。開始讀報之後,他發現《人間福報》內容廣泛,有國學知識、人生道理、智慧語錄等他喜歡看的內容,「但是看完就丟掉,實在很可惜,所以我就開始剪報!」 17年來,林信勇剪報不斷,家裡的剪報冊堆積如山。剛開始時,剪報的內容多為國學、佛學,「後來只要看到喜歡的內容,就剪下來」。為了剪報,他還到大賣場買一整套的剪貼簿,朋友稱讚他很有心,但他說:「沒什麼了不起,盡本分啦!」 「年紀大了,有點事做,總是好的!」林信勇說,剪報對他而言是生活上的調劑,家人都認為那是他的寶貝,不敢輕易翻動它,「其實,我也希望家人一起看,但他們都太忙了!」林信勇淡淡地說:「或許這就是因緣吧!但我會繼續剪,剪到我該滿業為止。」

MORE

【敦煌經變】敦煌釋迦說法圖

文/本報綜合報導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除了修行,成道後的四十九年裡都在說法度化眾生,是信眾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導師。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所呈現的即是佛陀講經說法的場景。 釋迦說法圖 莫高窟第251窟,建於北魏。在人字坡下的山形空間,畫一佛、二脅侍菩薩和四供養菩薩、四飛天。釋迦佛施無畏印,手握袈裟,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演說佛法。圖/資料照片 雙樹釋迦說法圖 莫高窟第244窟,建於隋代。釋迦佛施無畏印,結跏趺坐八角須彌座說法,兩側侍立弟子和菩薩,手持蓮花、經卷、華蓋,旁有雙樹,枝繁葉茂,青翠鮮豔。圖/資料照片 交手釋迦說法圖 莫高窟第249窟,建於西魏。圖中釋迦佛、菩薩立於寶池蓮花上,佛身修長,右袒袈裟,左手扼右腕,交於胸前。脅侍菩薩戴三珠寶冠,著帔巾長裙或穿袈裟,體態優美含蓄。有二弟子、二菩薩聽法。圖/資料照片 天神請法經變圖 莫高窟第148窟,建於盛唐。一天神攜二眷屬,跪在佛前,請問佛法。釋迦佛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舉手回答,左右有二弟子、二菩薩聽法。圖/資料照片 靈鷲山釋迦說法圖 莫高窟第332窟,建於初唐。此圖繪於東壁門北,靈鷲山山峰聳峙,山前釋迦佛身披大紅袈裟,施說法印,坐須彌座上,兩側菩薩脅侍,力士腰圍戰裙,手持金剛杵,威武勇健。圖/資料照片

MORE

【敦煌經變】釋迦牟尼佛說法圖

文/本報綜合報導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以悲、智、願、行度化眾生;「牟尼」意為寂照,指達究竟圓滿的境界。不僅自心寂然不動,且具足大悲願行,自覺覺他。佛陀一生可以「八相成道」呈現:一、降兜率;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說法;八、涅槃。 佛陀感於眾生迷失本覺,沉淪苦海,故於成道後,先至鹿野苑,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比丘;後更以大悲、大智、大願、大行,遊歷四方,化導群倫,欲令眾生悟佛知見,回歸本覺,離苦得樂。終其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所度有情,其數無量。 佛教繪畫濫觴 根據《律藏》記載,須達長者布施祇園精舍後,曾請教佛陀如何裝飾寺院,佛陀教以青、黃、赤等色彩繪圖,為後世壁畫的濫觴,也是佛教繪畫的起源。佛陀時代繪畫有四個目的:一、莊嚴寺院道場;二、宣揚佛陀教法;三、顯揚佛陀聖德;四、增益修道因緣。 佛教東傳後,漢明帝命人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建佛寺,於其寺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這是中國最初的佛畫。南北朝以後,擅長佛教繪畫的名家輩出,如東晉的顧愷之為瓦官寺畫維摩詰像,觀賞者絡繹不絕。 唐代吳道子畫〈地獄變相〉,使屠夫、漁民懺悔改業;詩人王維因親近佛法,將其悟境融入畫作。根據《歷代名畫記》記載,在西安、洛陽兩地就有數百幅繪有極樂世界、地獄變相圖,以及佛陀、菩薩、羅漢、力士等圖像的壁畫。 敦煌經變藝術 敦煌自前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門樂僔因見三危山金色閃耀,似千佛放光,於是頂禮發願,開始開鑿石窟,此後各朝代皆陸續開窟造像,至今保存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壁畫五萬餘平方公尺。 中國繪畫史上,以唐代的佛教繪畫最興盛,尤其壁畫一時蔚為繪畫主流。敦煌壁畫可說是一部中國繪畫史的縮影,被譽為「牆壁上的博物館」,壁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其中「經變畫」是莫高窟壁畫最主要的部分。 所謂「經變」是把佛經中的故事,變成形像化的圖畫。這些生動而多樣的經變畫,如〈釋迦說法圖〉、〈維摩示疾〉、〈彌勒淨土變〉、〈阿彌陀淨土變〉等,畫師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將經文的情景以生動的描繪技術表達出來。 敦煌壁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其中「經變畫」是莫高窟壁畫中最主要的部分。圖/資料照片

MORE

【妙法蓮華】 佛教蓮花善德殊勝

文/本報綜合報導 蓮花生長在沼澤汙泥中,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無論在藝術或文學上,蓮花是最常出現的形象。蓮花在佛教的象徵意義極為深廣,例如佛陀也被稱為「人中蓮花」,象徵佛陀不染著世間的煩惱和憂苦,宛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 諸經蓮花意象 《雜阿含經》卷四,以蓮花來比喻解脫的聖者,雖然生於世間,但無染汙執著。如《華嚴隨疏演義鈔》云:「世尊手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花。」又《大智度論》卷八,記載佛菩薩以蓮花軟淨為座,示現神力。普度眾生的佛,腳踩蓮花或端坐於蓮座之上,呈現聖潔的啟示和吉祥的祝福。 據《阿彌陀經》描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蓮花化生,所以極樂世界又被稱為「蓮邦」。《觀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安坐於寶蓮花,於眾生臨命終時,手持蓮台來接引眾生。 蓮花因其潔淨高雅,而象徵佛教教義清淨崇高。《華嚴經》載,蓮花有四義:一在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間不為俗汙;二良性開發,如真如良性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三為群蜂所採,如真能為眾聖所用;四有香、淨、柔軟、可愛四性,如常、樂、我、淨之涅槃四德。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九記載,蓮花出於汙泥不染,妙香廣布,令見者喜悅、吉祥。以蓮花比喻菩薩所修十種善法:一者遠離染汙;二者不與惡俱;三者戒香充滿;四者本體清淨;五者面相熙怡;六者柔軟不澀;七者見者皆吉;八者開敷具足;九者成熟清淨;十者生已有想,指菩薩初生時,一切天人皆生喜悅護持之想。 法華經為代表 說到蓮花的殊勝,大致認為是《妙法蓮華經》普遍弘傳所致。此經以蓮花比喻妙法,因此其在漢傳佛教中地位崇高。根據隋智者大師的解析,蓮花所代表的意含可說是整部《法華經》,甚至被視為佛陀四十九年說法的全部。 《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智者大師以「權、實、本、跡」涵蓋整部經,即開權顯實,開跡顯本兩個主題,並將法華經前十四品與後十四品做劃分。前十四品是跡門,後十四品是本門。然後分別以蓮花的三種意義為比喻,說明整部經的旨意。蓮花的三種意義:一為蓮花;二是花開蓮現;三是花落蓮成。 弘法以蓮喻佛 佛教為何如此推崇蓮花?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主張廢除古印度階級森嚴的制度,實行種姓平等,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為了弘揚佛法,使廣大群眾能夠理解和接受佛教教義,便深入民間傳法,迎合民眾的愛蓮心理,將蓮喻佛,使得佛教能夠迅速傳播、廣度信眾。 佛教廣愛博施,施予一切有情眾生以慈悲,希望助人解脫苦難,獲得快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菩薩是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所以佛教的蓮花,代表一種慈悲與智慧的境界。 蓮花也代表覺悟和解脫,蓮花從汙泥中生起,眾生同樣也可以從世俗的紛擾和苦惱中覺悟,達到內心的平靜,因此,蓮花也象徵心靈的覺醒。佛教之所以選擇蓮花作為象徵,是因為蓮花完美地表達了佛教的核心教義。  佛教之所以選擇蓮花作為象徵,是因為蓮花完美地表達了佛教的核心教義。圖/微信旃檀精舍 蓮現清淨菩提 佛教寺院到處可見蓮花的造形,如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被稱為「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佛寺牆壁、藻井、欄杆、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式各樣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關係密切。 蓮花藝術形象 從十六國時期至宋代,佛教藝術圖像中的「蓮花化生」在石窟壁畫、摩崖造像、石刻造像及金銅佛像中廣泛流行,並以蓮花象徵修行的過程。佛從蓮中來,蓮即佛本身,「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取蓮花清淨之意,出淤泥而不染,此不二法即佛法。 「以蓮為器,造像修心。」在佛教中,蓮花亦有特殊而神聖的意義,代表「淨土」。蓮花作為佛造像題材中最常見的元素,蓮花的形式多樣,例如常見的蓮座就有仰蓮、覆蓮、仰覆蓮等,又分為多層和單層,更有龍口生蓮的經典造形。 蘊含佛法義理 蓮花的自然特徵體現了佛教清淨無染的特性,蓮莖直而中空,這一特徵又與佛教萬法皆空的意念相符合。因此,佛教以蓮花代表修行人超凡脫俗、清心寡欲,以及心無塵染的內心世界與精神境界。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凋謝後,根不死,來年又開花,象徵人往生後靈識不滅,生命不斷流轉。三界的眾生,以情欲而托生,淨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淨的功德和智慧。佛經中佛國淨土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呈現諸佛清淨的法身,以及莊嚴的報身。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