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巡禮 1分鐘帶你看懂莫高窟 |2020.11.11 語音下載 20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規模宏大包涵中國、西域的傳統文化藝術。圖為莫高窟中段第96窟外的窟檐。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影片來源:bilibili【本報綜合報導】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莫高鎮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公尺,高50公尺。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圖說:第61窟「五台山圖」局部,描繪後晉至後漢年間山西五台山一帶道觀林立的景象。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規模宏大的莫高窟不僅包涵了古代中國以及西域的傳統文化藝術,更因其壁畫與彩塑藝術的宏富輝煌、內容的博大精深,得到了「世界藝術畫廊」、「牆壁上的博物館」、「世界藝術寶庫」的美譽。可是在近代以來,莫高窟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圖說:盛唐時期繪成的第103窟壁畫一隅,描繪唐僧玄奘由天竺取經後,東返長安途中的情景。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圖說:第220窟壁畫《無量壽經變》。圖/敦煌學大辭典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回鶻時期的莫高窟發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頂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畫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修復和新建的。圖說:第259窟內的禪定佛像,坊間有「東方蒙娜麗莎」雅稱。該窟約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後於宋代重修。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圖說:發現藏經洞的道士王圓籙。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前一篇文章 心保和尚 遠觀山有色 下一篇文章 美國國家圖書獎 游朝凱作品 《唐人街內部》獲獎 熱門新聞 01德國獲獎動畫片《pollo》 透視雞的悲慘一生2021.02.2202社論--從恢復兩岸小三通做起2021.02.2103【星雲大師如是說】念力增上2021.02.2404192公斤「世界最胖男孩」 運動、飲食控制減109公斤2021.02.2305比爾蓋茲呼籲:先進國家應減少吃肉 減緩地球暖化2021.02.2206保健食品聰明吃 醫師揭3大NG行為別再犯2021.02.2207游阿品 人間 菩薩行2021.02.2308失聰視野只剩8公分 她的畫滿滿對世界的感謝2021.02.2509 最美鴨子「翹鼻麻鴨」 現身高屏溪口鳥友圍觀2021.02.2210「紅棗」花與果2021.02.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韻華神導覽 外國客秒懂台灣郭雪湖、林阿琴 經典再現品、賞、映文資 6大主題行春趣迎春勸農 府城大東門古早使命歡笑迎新年 北曲推線上相聲生命之樹 人生的斑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