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和做回收的師姐聊天,講起她到醫院義賣的事。
師姐說,有一位醫師娘非常闊氣,常常一出手就是好幾萬。雖然對他們來說,義賣生意這麼好值得高興,但也覺得奇怪,為什麼醫師娘總是買這麼多東西。問醫師娘是要買來送人嗎?卻又說是自己要用的,大家都覺得奇怪,難道他們家的日用品這麼匱乏嗎?否則為什麼每次都要大肆採購?但也不好意思再細問。
師姐是醫院的資深義工,跟醫院裡的醫師都很熟。有一次,那位醫師娘的先生看到師姐,拜託師姐不要再讓他太太買東西了,因為家裡的東西已經多到連走路都有困難;而且太太買了東西就是原封不動地擺在那裡,讓他很困擾。原來,醫師娘患有憂鬱症,會情不自禁地大採購,這麼說師姐就懂了,也實在難為這醫師了。
師姐說,有一次她在理髮院遇到那位醫師,看起來很落寞。一向愛開玩笑的師姐就想逗他開心,醫師感謝師姐的好意,也將心事娓娓道來。
醫師說,因為太太患有憂鬱症,原本兒子在美國有很好的工作,為了照顧媽媽辭職回台灣,但是碰到經濟不景氣,只能過著類似打工的生活。而原本遠嫁英國的女兒,也帶著女婿回到台灣來,先把中文學好是當務之急,所以也不急著找工作。
因此,他的一份薪水要養太太、兒子、女兒和女婿,還要繳房貸。他都已經快七十歲的人,上班也好幾十年了,本來計畫早點退休,但是想到一大家子的生計、房貸,還有太太的病,現在的他連想都不敢想。
說完這個醫師的故事,師姐有感而發地跟我說:「你看,一位醫師多麼受人尊敬,社會地位又高,是人人稱羨的對象。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多少人跟這醫師一樣,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隱藏的是不為人知的苦楚呢?我雖然錢不多,學歷也不高,但天天都很快樂,還可以出來當義工,你看,我是不是比醫師還要幸福?所以,我們誰都不要羨慕誰,就是腳踏實地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有能力就多做善事,為自己,也為社會培福。」
聽完師姐這番話,我覺得正如師姐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所以我們又何須羨慕別人呢?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最實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