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 寓教於樂, 來玩食育繪本吧!《我的蔬菜寶寶》、《我的水果寶寶》、《我的花卉寶寶》 文/李明足 |2021.07.25 語音朗讀 9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的蔬菜寶寶》 圖/小魯文化 繪圖/陳麗雅《我的花卉寶寶》 圖/小魯文化 繪圖/陳麗雅《我的水果寶寶》 圖/小魯文化 繪圖/陳麗雅 文/李明足疫情嚴峻期間,孩子留在家裡最安全,但所謂「停課不停學」的日子,很多爸媽一定苦思著,不能放任孩子一味吃喝、看卡通,怎樣陪伴家中寶貝在沒有壓力下認知學習呢?如果使用過多說教讀物,幼兒一知半解也會排拒,興趣缺缺。為避免低幼孩子的閱讀品項過於窄化,相信很多爸媽理想的親子共讀讀物,是既趣味性,遊戲化,還能兼具知識學習的。陳麗雅的《我的蔬菜寶寶》、《我的水果寶寶》、《我的花卉寶寶》正是符合爸媽期待好看、好玩,閱讀過程還能幫助孩子增長食育知識。不只翻書也可玩書這三本繪本封面以簡單易懂書名和色彩明晰的圖畫開始,翻開書頁,孩子清楚繪本要談些甚麼。他會跟著好看的圖文,看到繪本中有很多日常熟悉的蔬菜、水果和花卉;也有他不熟悉的部分,像:原來胡蘿蔔、洋蔥、馬鈴薯等等長在土裡,光從莖葉真不容易認識他們;向日葵的種子上面有條紋,也是我們常吃的零嘴葵瓜子,像西瓜原來不是長在樹上。書中運用孩子熟悉的蔬菜、花、水果去連結它們原本生長的全株樣貌。至於如何將這偏向知識性的繪本遊戲化,前年我在台大農場開設親子共讀課程,曾將這幾本繪本設計成有趣律動遊戲。活動原先針對幼兒設計,後來連爸媽都主動參與,最後從圖像延伸實物的聯想遊戲中,再去踏查農場作物,獲得親子很正向的迴響。其中幾項玩書活動提供給親子參考:首先,將朗讀設問句轉換成節奏與律動:「叩!叩!叩!請問你是誰?」「喂!喂!喂!請問你是誰?」「嗨!嗨!嗨!請問你是誰?」隨著音頻節奏敲桌或拍手,也可利用蘿蔔蹲等律動,讓書中的文字變成韻律,孩子一面玩,一面猜,然後迫不及待翻下一頁的圖像答案,立馬滿足孩子期待(答對的,踩踩腳鼓勵自己),這樣的閱讀不只有趣的律動活動,也加深孩子對繪本中蔬果的認識。其次,延伸認識更多實物:當孩子對繪本中的花、菜、水果熟悉了,可以觸類旁通,加入其他實物(如青花菜、高麗菜等等),應用書中的文字韻律,繼續玩節奏和猜謎遊戲。還可擴大認知:菊花、玫瑰很多花卉不只觀賞用,番茄、蘋果等不一定只是水果,它們也可入菜或茶飲。甚至進一步討論如何烹煮?如果在家中,親子一起做菜或插花,不自覺地這繪本已經動態化,生活化了。悅讀讓孩子學會珍愛閱讀不應被書本框限,特別食育的繪本是貼近生活,爸媽可藉由這三本繪本圖文敘事,讓孩子先有基礎概念,再將孩子的學習視角從書本移向生活周遭,帶給孩子更多想像和期待。譬如,親子一起討論、一起規畫,期待疫情過後,帶著繪本去拜訪書中的蔬果,近則去市場、去水果行、去花市;遠則走進蔬菜田、果園、花田,讓孩子體驗拔菜、摘水果、採花的樂趣。我們會看到孩子面對一大片蔬果田園,驚喜的睜眼張口「哇!」的表情;也會聽到孩子在花田裡採花的銀鈴般笑聲。見到這番景象,爸媽更能體會這樣的食育繪本,孩子不只坐而「讀」,還能起而「走讀」,走讀過程孩子了解,原來從土地裡可以種出這麼多好吃的食物,更能潛移默化他對土地環境的珍愛。 前一篇文章 【圖文書 】 牽好你小小的手《內在小孩》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從《鬼滅之刃》 洞察心理現象 《鬼滅之刃》 熱門新聞 01海外工作騙局多 這些國家不要去2022.08.0902星雲大師:供僧的真義2022.08.1103中職/感念佛光山 郭郁政投出名號「我不是Faker!」2022.08.1204社論--避免ECFA陷入危機2022.08.0805這不是後製!攝影師捕捉新品種老虎2022.08.0906全台唯一漫威廟 鋼鐵人成護法2022.08.0907騙到柬埔寨後 7天被轉賣4次2022.08.1208【延伸閱讀】佛教的特質2022.08.0909社論--聞鼙鼓而思善政2022.08.0910挑對飲料 不肥胖還能助消化2022.08.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精選書摘】學習八個核心能力【大人讀的圖畫書】《Somewhere 好地方》 心之所向,家之所在【精選書摘】 大腦陷入思考迴圈,怎麼辦?【書頁微光】 《台語片的魔力》 進入台語片世界的一串鑰匙【精選書摘】如何讀報紙【精選書摘】《愛是一條線》一條默默放手的南迴線 作者其他文章【親子共讀】繽紛的魚在大海說故事【親子共讀】讀詩讀畫 豐富孩子的藝文美學【親子共讀】 可以用腳閱讀的地方繪本《金老爺的開心農場》《美樂村的萵苣王國》【愛書人手札】 老虎為何開記者會?《五隻老虎開記者會》【親子共讀】 以特教繪本培養融合概念《大力士女孩》《小熊逛市場》【親子共讀】 不只聽故事 也啟發藝術美感《巴布的藝術大戰》《巴布的藍色時期》《大藝術家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