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聲音裝置〈一團合樂〉,打造直徑4米台式旋轉餐桌,用聲音召喚相聚共餐無拘束的舊日常。圖/台北文創基金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21「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今(2)在台北文創1樓文化廣場開幕,展出今年徵件的優選作品,其中由「噪咖藝術」團隊創作的不插電聲音裝置〈一團合樂〉,以直徑4公尺台式旋轉餐桌,用聲音召喚共餐記憶,勇奪「突破邊界」組優選;學生團隊「無風帶工作室」以防疫隔板打造的移動迷宮〈Flew〉,在風車開闔之間體驗生活新常態,獲得「大膽創造」組優選,兩組分別獲120萬、60萬製作費,展期至明年1月2日。
由台北文創基金會主辦的「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今年特別以「解•邊界 ReStart」為徵件主題,共有223件各類型創意提案參賽。其中「突破邊界」組優選〈一團合樂〉,主裝置是直徑4公尺的台式圓形轉盤餐桌,上頭擺滿菜餚和餐具造型的聲音裝置,民眾圍坐轉動轉盤就會帶動裝置相互敲擊發出烹飪、備食、吃飯時的聲音節奏,以此召喚疫情之前隨時相聚共餐、無拘無束的自由時光,是較少見的不插電裝置藝術,全靠機械結構運轉。
「噪咖藝術」團隊表示,因在創意發想階段碰到疫情三級警戒,如何努力維持往日習慣,成為大家共同思考的提問,「而更多的錯過,是與家人、朋友或戀人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好好坐下來吃一頓飯的機會。」〈一團合樂〉就是在這樣的感慨中誕生的聲音裝置,「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玩、聽一頓飯!」
評審劉耕名盛讚:「數位時代大家都在做虛擬體驗,不插電的〈一團合樂〉反而顯得純粹而直覺。」
〈Flew〉利用防疫隔板加上動力組成風車,排列成一座動態迷宮。圖/台北文創基金會提供
「無風帶工作室」團隊成員陳思宇、陳婉宜就讀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疫情期間看到防疫隔板將人們的日常活動限縮在一格格細小單位裡,起心動念打造隔板動態迷宮。而他們的〈Flew〉也得到「大膽創造」組優選。
〈Flew〉利用防疫隔板加上動力組成風車,排列成一座動態迷宮,觀眾在開開闔闔的隔板與隔板間尋找出口時,全程處在一個人的隔離狀態,對照出防疫隔板阻絕病毒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空間也被切割成細小的封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