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馥浴】身心愉悅 激發創造力 |2022.01.16 語音下載 41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自然具有療癒功用,能使人身心愉悅。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19世紀美籍蘇格蘭裔自然主義作家繆爾(John Muir)曾寫道:「到森林裡去吧,那是最好的休息之地。」他全力投入探索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和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並撰寫了大量的作品,讚頌大自然的滋養功用。他說,美是人生的必需品,猶如麵包、休閒娛樂、祝福一樣,大自然具有療癒功用,能使人身心愉悅。如今看來,繆爾的話不無道理,許多研究顯示,走進大自然,能讓人們更健康、更快樂。其實,現今很多人忙於工作,無法從電腦脫身,現代人大多生活在都市裡,遠離大自然環境,甚至很少出門,以美國為例,一般人普遍有90%的時間待在室內。如果每天花上1小時到戶外走走,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研究發現,森林浴是一種不用花錢的終極減壓法。圖/123RF大自然有益健康顯然,戶外活動好處不少。有些人每天長時間坐在螢幕前,如果能夠起來活動活動就有益處。有研究指出,走到戶外適當的休息,反而更能投入工作,而且陽光有利於補充維生素D。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尼斯比特(Lisa Nisbet)說,一般研究指出在自然環境中,人們的壓力反應會下降。不僅如此,身處大自然中,也能降低血壓,心率變緩,心情變得更好。他說,科學家已研究發現自然環境對人們心理健康有好處,無論對自身幸福感或是認知功能都有影響。總的來說,身處大自然中,人們會更加快樂,例如積極的情緒、個人的活力,以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等。自然有益健康這觀點,從上世紀80年代便受到認同。這觀點起源生物學理論,認為人類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與自然連結的欲望。之後出現的日本森林浴,說明了森林環境有助於人類健康。自此以後,研究人員展開一系列研究,確定森林療法有多種生理和心理的益處,與大自然相處時,人們能重新集中注意力,匯聚創造力,甚至能降低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健康長壽。當然,有很多人生活在都市,並不能隨時去森林裡。但尼斯比特表示,並不是非得要到森林,因為已有多項研究證明,城市中的綠色環境也同樣有效果。 工作時抽出15分鐘到戶外走走,有助於恢復疲勞,提高工作效益。圖/123RF5分鐘就有效果任職於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體育運動科學院的巴頓(Jo Barton),正在進行「綠色運動」的研究,也就是多多接觸自然有益身體健康。其中有一項研究,檢測人們要達到心理健康需要補充多少「劑量」的自然。有人會認為,當然是愈多愈好。但巴頓對1252名熱愛戶外運動和從事園藝工作的人展開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接觸自然的前5分鐘,人們提升自信和改善情緒的速度是最快的。他說,在自然環境之中,積極作用是不會停止的,但在前5分鐘裡,人們感受到的心理變化是最大的。他認為,情緒狀態的快速好轉可能是綠色環境的功勞。巴頓還發現:城市綠地、鄉村和林地環境,這三種環境有相似的功效。如果環境中有小溪或河流,則會加快心情恢復的速度。城市居民雖很難進到鄉村田園行走,但只要在當地的公園散步,也是有裨益的。芬蘭有一項研究,調查員工是如何在午間休息時,從工作的壓力中恢復過來的。這個發現,也成為提升生產力的新方法。研究顯示,和大自然的短暫接觸,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研究人員設置兩個對照組:一組是在公園散步15分鐘左右,一組是在室內做放鬆運動。讓人驚訝的是,去公園裡散步和做舒緩運動的效果是一樣的。實驗還發現,在公園裡散步人們會感到更放鬆,更享受這個短暫的休憩時間,而做舒緩運動的小組則只感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放鬆。這兩個實驗小組,下午工作時注意力更集中,也更為放鬆,證明兩種活動都能幫助員工重獲最佳工作狀態。因此,接觸自然就像是暫時把壓力消除掉一樣。現代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環境中,出去接觸大自然,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暫,都是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 到公園散步一會兒的效果,和做舒緩運動一樣有效。圖/123RF● 森林療癒 減壓新潮流BBC報導,蘇格蘭文學巨匠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曾說:「森林是那麼美妙動人,空氣清新,古老的樹木散發出絲絲芬芳。身處這樣的環境,內心會發生奇妙的變化,疲憊感一掃而光。」長久以來,森林都是人們淨化心靈的理想之地。不過,所謂的「森林浴」,其實是一種詩意化的說法,指的是用五官吸收和體會森林的氛圍。如果把森林浴跟我們熟悉的其他回歸大自然的方式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因為森林浴更強調內心的修鍊。史丹佛大學曾經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在公園裡散步可以減緩大腦中一個特定區域的血流,而這個區域往往與焦慮有關。與此同時,類似的研究發現,經常在綠色空間裡行走的人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情抑鬱的比例也遠低於其他人。近幾年流行的「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是一種提升健康的自然療法,不論歐洲、日本等世界各國,原本就有在鄉村、山林、溫泉設立活動區以改善健康的傳統。後來隨著芬多精、負離子等環境因子的研究發現,證明森林環境因素對於身心健康有益,包括舒解壓力、改善睡眠品質、提升免疫力等,皆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目前已有許多國家的政府或民間單位正積極地推動森林療癒,作為促進國民健康的保健預防或輔助療法。 前一篇文章 【敏而好學】天才關鍵學習法 下一篇文章 【蔬式活力】純素主義 全球飲食潮流 熱門新聞 01染疫後身體2大變化 按摩5穴位改善不適2022.05.2302社論--令人心急如焚的疫情走向2022.05.2003快篩陽即確診擴全民 擬下周上路 篩檢站將轉型2022.05.2204社論--油電價格與人民福祉的公平性2022.05.2105佛教經變藝術解讀2022.05.2206棒球/曾闖黑道救球員 「500元教頭」陸永茂驟逝2022.05.2507小滿養生增免疫力 加味四神祛溼健脾2022.05.2008拳擊/完美「降肉」! 林郁婷勇奪世錦賽金牌2022.05.2009社論--北約北擴與俄羅斯2022.05.2210【草木堪為友】 桃金孃科的澳洲茶樹2022.05.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節食養生】間歇禁食好處與禁忌【植物蛋白】大豆美味健康又環保【心凝神會】深呼吸有益身心健康【日理萬機】多任務處理 利與弊 作者其他文章【神奇可可】巧克力為何有益健康【形單影隻】誰最孤獨 真相讓人想不到東京 50 年回憶 淚別方塊塔歷代羅漢畫像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