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業者將俗稱「帶路鴨」的祭祀雞鴨做完法事後,隨意扔至館內牆角,新北首開罰3萬。圖為遭遺棄在路邊的帶路雞。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板橋殯儀館本月初發現,有殯葬業者將俗稱「帶路鴨」的祭祀雞鴨做完法事後,隨意扔至館內牆角,動保處調閱殯葬儀式管理活禽動物登記表,檢視監視器畫面找出劉姓業者,依違反動保法開罰3萬元,成為新北市棄置帶路鴨遭罰首例。
今年1月3日板橋殯儀館員工發現,館內牆角有紙箱放置1隻白鴨及1隻白雞,雞冠明顯被切割,箱子內有大片血漬,為做完法事被棄置雞鴨,殯葬處調閱監視器畫面確認為禮儀公司雇請工人所為,移請動保處處理。
現場雞鴨由動保處帶回收容,鴨子因流血過多死亡已火化,活雞則委由農場收容,動保處循線查獲棄置活體雞鴨的殯葬業者開罰。
台灣民間習俗,家裡如果在1年當中有2個親人過世,就會辦理「祭三喪」儀式,法事進行中需取白色雞鴨進行「開光」和「制煞」,辦完法會後也會放生雞鴨,代表煞氣跟著離開了。
前年曾因殯葬業者隨意棄置「帶路鴨」在人車來往道路上,雞鴨在附近四處亂竄,造成騎士為閃避釀成車禍,動保處因此要求業者填寫活禽動物登記表,掌握活體家禽動物流向。
動保處呼籲,隨意丟棄動物為棄養行為,不僅危害動物生命,也會造成公共安全問題。民眾若發現有人隨意棄養動物,可向動保處通報,可依動物保護法處以3~15萬元罰鍰。
帶路鴨做完法事後,被綑綁棄置紙箱中讓其自生自滅。圖/簡碧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