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地獄並存
印度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國家之一,天堂和地獄並存。圖為一個男孩在垃圾場尋找可用的物品。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預估,印度德里八年後會超越東京成為全球最大的特大城市(megalopolis),二○五○年將有三分之二的人住在都市。但官方對該城市未來的總體規畫並不完善,且多數淪為紙上談兵。
《紐約時報》報導,自一九六二年以來,德里每隔二十年左右就會制定一份總體規畫草案,二○○七年前制定的《總體規畫二○二一》在去年到期。
該計畫希望「消除貧民窟、控制交通以及引入曼哈頓式的天際線」,但建築師、城市規畫師及其他專家表示,計畫大多仍停留在紙上作業。
雖然德里人口從一千五百萬增至一千九百萬人,僅達規畫者預期的一半,但以德里為中心的國家首都區(NCR)在迅速膨脹。由於該地區雜亂無章地不斷擴大,目前並無權威的統計數據,粗估當地人口介於三千萬到六千萬人。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穆特雷賈說:「我們的人口已經爆滿。我們必須為此做好計畫並擁有更好的基礎設施。」大部分德里勞工從事非正規經濟活動。
全球空品最差城 印度就包辦七個
目前,德里國家首都區已不具備提供穆特雷賈所說「提升生活品質的社會基礎設施」的能力,無法提供乾淨的空氣和水、汙水處理、體面的住房與醫療保健。根據全球空汙監測機構IQAir在二○二○年發布的數據,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十個城市中,該地區包辦了七名。
德里最新的城市規畫草案《總體規畫二○四一》擘畫了一座擁有充足綠地的可呼吸的巨型城市,未經批准的貧民窟將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將是擁有平價住房的高層建築。草案中也凸顯這座城市作為新創企業中心,以及文化首都的經濟潛力。
貧民窟問題難解 非典勞工占七成
但德里的發展主要由大量非正式就業的勞動力推動,估計占比高達百分之七十。孟買智庫IDFC執行長亞伯拉罕說,「城市基本上就是就業市場」,當大多數工作都是非正式的,像是街頭攤販、廚師、拾荒者或建築工人,該地區必須容納每天在工作場所及住家之間流動的人們。
曾幫忙制定《總體規畫二○二一》的城市規畫師兼建築師梅農說:「解決貧民窟問題不能只靠清除以及將其趕到遠處,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到二○四一年德里最新的總體規畫到期時,印度可能已超過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但穆特雷賈指出,這一成長掩蓋了一個迫近眉睫的趨勢,即印度各地與各收入階層生育的孩子數量都在減少。印度一些地區的生育率已下降至人口替代率,甚至低於人口替代率。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生育率僅一點八。
印度是個三分之二人口在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國家,但到本世紀中葉恐接近人口高原期。這一可能性對德里這座未來最大城市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