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試營運及正式上線一年以來,首次公布營運數據,期望喚起大眾關注表演藝術市場發展趨勢及消費樣貌。圖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副教授高竹嵐。圖/兩廳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藝文產業消費持續隨疫情波動,「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今天(18日)公布去年度(2021)數據報告,總票房金額6.4億,較前年(2020)銳減2.5億,其中屬戲劇類節目受創最深。且從數據中發現,有4成觀眾獨自看表演,半數首演前30天內才購票,這是否代表在疫情影響下,結伴參與和購買遠期演出票券意願降低,都值得觀察。
兩廳院委託國立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統計及分析2020~2021年藝文票券銷售數據,依會員訂單與銷售節目資料,呈現年度售票變化、購票會員消費行為、線上演出節目統計,以及受消費者和團隊關注的年度人氣節目排行。
陽明交大統計學研究所副教授高竹嵐說明,去年五月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總產值部分,去年票房金額6.4億,較前年銳減2.5億;場次方面,售票4744場,減少307場;此外,售出票數共112萬張,差距16萬張,都顯示各項產值受疫情影響下滑。
而以節目類別統計,戲劇節目年總產值3.5億,共1264場,售票41萬張,與前年相較,票房差距1.6億、場次減少693場,是影響較多的展演類型。
就年度人氣節目排行上,可售票數200~799張的中型演出,相聲瓦舍《三十三》及職男人生系列連續二年皆上榜,顯示疫情下仍有一定的銷售動能。其中相聲瓦舍《三十三》榮登「現代戲劇」和「中型演出」類別中的雙料冠軍。
高竹嵐表示,以往戲劇類前十名會是最大場館的節目,今年相對不同,反而是中型場館演出的節目表現亮眼,也反映出去年三級警戒的情況下,大型場館演出受影響比較大。
另外,在訂單金額與張數的部分,單筆購買單張票券的比例則上升至39%,是否代表疫情期間結伴參與意願降低,值得觀察。此外,2021年有超過5成的訂單集中在首演前30天內,較2020年33%增長至53%。除了消費者可能因疫情變動而降低購買遠期演出的票券意願,也可能是團隊考量場館是否全席開放等不確定因素而縮短售票期程,團隊在行銷策略上,可做為調整參考。
疫情期間,藝文團隊嘗試以直播或錄播方式辦理線上售票演出,去年共演出91檔線上節目,平均票價中位數為151元,是實體票價的五成以下。報告中指出,線上演出的出現,開創了一個新的可能,是否能夠延續,或成為一個常態性存在的節目形式,仍待觀察。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回頭看當時的消費數據,不只是提醒我們共同經歷的考驗,也希望透過數據的分析,對消費行為與市場變化有不同的觀察角度,一起走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