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聯吟以故鄉鹽水蜂炮為靈感創作的〈力〉,拼裝一部穿戴式機具,讓觀眾按下開關,即可啟動一人的蜂炮儀式。圖/屯區藝文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今天(27日)日起至7月10日舉行「看日˙溫度機器--科技藝術特展」,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遠達擔任策展人,共展出6件新媒體機械裝置藝術作品,呈現傳統人文及現代科學的火花。
許遠達表示,展覽取名為「看日」(khuànn-ji̍t),是因自古以來台灣人面對未知的將來,無論是起厝、嫁娶、安葬、入宅、栽種、出行遠門,或是連裁衣、沐浴,都會翻黃曆看日、選日,甚至會進一步請「仙仔」來看,藉以趨吉避凶。「機器」,則是指台灣社會經歷現代化後,開始透過工具用科學、數學,理性的方式觀看世界和未來。展覽希望呈現出傳統人文及現代科學結合下,碰撞出有溫度的火花。
其中曾偉豪的〈延聲〉以導電油墨、共振喇叭、擴大機等作為媒介,民眾透過觸摸作品,即可藉由聽覺和視覺感受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無形的能量。江俊毅的參展作品〈地味〉,以嗅覺和視覺的體驗過程,帶領民眾思考土壤、微生物、作物和人的微妙關係。吳聯吟以故鄉鹽水蜂炮為靈感創作的〈力〉,拼裝一部穿戴式機具,讓觀眾按下開關,即可啟動一人的蜂炮儀式。蕭聖健的〈午後〉,則是一部有溫度的機器,將兒時記憶中的田野、蟲聲、蛙鳴重新找回來。
台中市政府專門委員鍾正光表示,這場展覽由曾偉豪、蕭聖健、江俊毅及吳聯吟等4位藝術家共同展出,在看似工業機械的作品外貌之下,卻表現出藝術家對於自然、文化、人文與記憶等主題的關懷,讓民眾在觀賞和體驗作品的過程中,理解自己與自然韻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