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大突破 無尾精蟲能生子

陳玲芳 |2022.09.30
1061觀看次
字級
鐘先生夫妻及雙胞胎女兒今(30)日出席記者會,感謝北榮生殖團隊,也分享辛苦求子的心路歷程。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生殖醫學技術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生殖醫學團隊經過四年努力,以豐富的經驗及獨家技術,從發育不全無尾巴精蟲(圓精細胞)中,成功培育八顆優質胚胎,協助鐘先生夫妻喜獲雙胞胎千金,率先誕下圓精寶寶,引領台灣生殖醫學邁向嶄新里程碑。

鐘先生夫妻及雙胞胎女兒今(30)日出席記者會,分享辛苦求子心路歷程,也感謝北榮成全他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件事!」。

鐘先生表示,他年近40才結婚,兩年多都無法讓小她兩歲的妻子受孕,經外院檢查為「無精症」,即使在泌尿科做睪丸顯微手術,也只能找到不成熟的「圓精細胞」;鐘先生甚至被告知,唯有透過捐贈精子,才有辦法懷孕。不死心的鐘先生夫妻,輾轉至台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求助。

在婦女醫學部醫師何積泓與泌尿部主任黃志賢通力合作之下,鐘先生歷經手術取精3次、鐘太太取卵2次,終於成功懷孕。期間,鐘先生不忍太太辛苦取卵、本想放棄,在醫療團隊鼓勵下,鼓起勇氣,願意再次嘗試,最終成功求子,獲得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千金。

鐘姓夫妻攜雙胞胎千金出席記者會,一歲半小女生面對鏡頭露出可愛表情。圖/記者陳玲芳

圓精細胞  生子不是夢

何積泓表示,台北榮總在過去四年間,共累積治療21對僅能找到圓精細胞的不孕夫妻。生殖醫學中心的胚胎師們,以豐富的經驗及獨家技術,竭盡全力幫助鐘先生夫妻成功生子。以圓精細胞進行顯微注射,最終成功培育出八顆優質胚胎,2020年10月植入四個胚胎,二個胚胎順利著床,2021年5月底順利生產,成功誕生一對圓精寶寶,「目前還有四個胚胎冷凍保存,還可以再繼續生下一胎。」

圓精細胞(round spermatid)在試管嬰兒治療中,何以如此困難?黃志賢表示,正常的精子有負責接近卵子的「頂體」、攜帶半套染色體的「頭部」、以及提供動力的「尾部」。而圓精細胞其實是精子製造過程中的「半成品」,雖然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已經完成減數分裂,但是還沒有長出「尾巴」。儘管這些圓精細胞有機會能讓卵子受精,但受精後胚胎的懷孕成功率卻極低。

根據2020年一篇研究,整理過去25年全世界發表文獻,發現圓精細胞的胚胎植入活產率僅有2.4% 。台灣目前生殖醫療技術水準已經位於國際前段,台北榮總使用「睪丸顯微取精手術」後的臨床懷孕率也高達35%,成功誕下第一對圓精寶寶,讓醫療團隊十分振奮。

「圓精細胞生子不是夢!」何積泓、黃志賢鼓勵不孕症夫妻不要放棄,與婦產科醫師、泌尿科醫師、胚胎實驗室組成的優質生殖團隊共同合作,終能達成「生兒育女」人生目標。

北榮生殖團隊成員,包括泌尿部主任黃志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與婦女醫學部醫師何積泓、黃貞瑜,以及謝妙玲胚胎師等多人,一同出席記者會,與鐘姓夫妻及一對雙胞胎女兒,開心合影。圖/記者陳玲芳

試管嬰兒補助  單胞胎率逾8成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由於多胞胎植入容易有多胞胎妊娠及早產、低出生體重兒之發生,行政院自去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除減輕不孕夫妻之經濟負擔,也鼓勵夫妻降低胚胎植入數,受補助夫妻成功產下之嬰兒之單胞胎比率為87.9%,相較於該方案實施前之2020年本國籍受術夫妻75.7%活產單胞胎率,提升一成二左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