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84】餐飲業者吉達拉 深諳待客之道 提升產業競爭力 文/楊慧莉 |2022.11.12 語音朗讀 70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吉達拉(右)和廚師胡姆(左)在EMP合影。他們一起把所經營的餐廳變成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 圖/The New York Times在吉達拉帶領下,餐廳員工不僅被賦予權力,也因看到客人的笑容而快樂。 圖/Fast Company神經科醫師斯坦恩為了提供病患最好服務,向吉達拉請益。圖/推特圖/Total Food Service吉達拉將最好的款待歸納出三點準則:專注眼前物、認真以對眼前事和創造歸屬感。 圖/Audible.com 文/楊慧莉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如何勝出,可有撇步?餐飲業者吉達拉,在一次高規格的服務中瞥見致勝關鍵,從此不僅讓產業升級,提高餐廳能見度,其生命亦跨進了一個更寬闊的領域……格局拉大不只從事餐飲業威廉‧吉達拉(Will Guidara, 1979-)創辦「謝謝你」公司(Thank You);藉由發展出款待式的業務目標,協助各產業領導將經營之道轉型為顧客服務至上。在此之前,他在紐約市與人合夥,擁有一間名為「麥迪遜公園11號」(Eleven Madison Park,簡稱EMP)的高級餐廳。在吉達拉的帶領下,EMP不僅成為米其林三星餐廳,更在二○一七年榮登「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榜首。此殊榮得之不易,其中有著個人的心情轉折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大發現。原來,在此之前,吉達拉生命中出現兩段重要插曲。驚喜過後 墮入失望康乃爾大學飯店管理學院畢業後,吉達拉便輾轉踏入餐飲業。二○○六年,他當上EMP的總經理。接著,與廚師胡姆(Daniel Humm)將EMP從一個普通的小酒館轉型為高級餐廳,並在四年後首次入列「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本來是開心的一刻,但吉達拉沒想到領獎前的雞尾酒會讓他和合夥人如坐針氈。當時,EMP也獲得《紐約時報》四星級等其他獎項的肯定,在自己的地盤彷彿站在世界的頂端。但,到達雞尾酒會時,他遇到各路好手,場上出現的每位廚師和餐廳業者都赫赫有名,他們喝著香檳,彼此相談甚歡,只有他和胡姆卻像兩個新鮮人,不僅沒人理,還不知道要坐哪。隔天頒獎典禮上,吉達拉和胡姆正襟危坐的等待名次揭曉,旁邊坐著兩位廚師,他們的餐廳去年都名列前茅。吉達拉猜他們的餐廳應該可以列名四十,胡姆更樂觀,猜應該是三十五吧。主辦單位做了簡單的開場白後,就直接進入正題,「今年第五十名的餐廳是『麥迪遜公園11號』。」兩人聽到,好生失望,也難掩失望之情,在發現鏡頭已照在他們臉上時勉強揮手致意,並擠出笑容。回歸理性 靈光乍現雖然能成為全球五十大餐廳是一項莫大的殊榮,但在那個空間敬陪末座,也是不爭的事實。兩人提早離開會後的派對,直接回到飯店,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歷經典型的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不過,當理性恢復時,吉達拉可以理解為何他們會敬陪末座,而那些名列前茅的餐廳廚師得以出奇致勝了,因為他們都有膽識做出創舉、改變遊戲規則。仔細思索他們當時的處境,擁有一般高級餐廳該有的條件:美味料理、好的工作團隊、愉快的用餐經驗等,唯獨少了創新。有此醒悟後,吉達拉一邊拿著一張餐巾紙,一邊心思掛在「創新」上,在就寢前突然靈光乍現,寫下兩個英文字:Unreasonable Hospitality(再好不過的款待)。熱狗餐點 完美句點吉達拉之所以寫下「再好不過的款待」,是因為想起當年稍早一個讓人難忘的經驗。一天在一個小忙的中餐時段,他在協助整理一張餐桌時,無意中聽到客人的對話。他們是到紐約度假的旅人,用完在EMP的餐點後就要前往機場。那幾位客人如數家珍的一一點名他們到訪過的紐約高級餐廳,但唯一的遺憾是還沒嘗過紐約道地的街頭美食:熱狗。吉達拉聽到後,很平靜的走回廚房,放下回收的餐盤,跑出餐廳去買街角的熱狗,接著速速趕回,說服廚師在高檔餐廳提供「熱狗料理」。廚師將當地美食放在餐盤裡,切成四等分,並在餐盤邊放一點番茄醬、芥末醬、酸菜和佐料。接著,吉達拉端去給客人,並介紹說,「為了不讓你們的紐約之行有遺憾,這是紐約市的熱狗,請品嘗。」那幾位客人當下受寵若驚,紛紛表達「熱狗料理」將他們的紐約行帶向一個高潮,也將成為他們今後生命中一個值得傳講的故事。先前,吉達拉服務過無數的餐點,餐餐價值不斐,但客人對餐點的回應都不及這四位客人對熱狗餐的感動。最好款待 創新利器熱狗餐給吉達拉上了寶貴的一課,原來他先前只專注在卓越,僅留意頂級餐點的細節,忘了更重要的東西:要讓客人覺得被看見、受歡迎,有賓至如歸之感。他發現,在餐廳,食物、服務、設計,都只是人類關係配方裡的成分,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款待的一部分;也明白,如果我們在款待別人時,採取最高規格,就可以給人永誌難忘的用餐經驗。正因如此,他恍然大悟,原來他不只是服務餐點,也是在給人留下美好回憶。後來,吉達拉雖在當年只拿下「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最後一名,但當晚的挫敗讓他記起這段人生插曲。原來,他早握有創新的利器,那就是可從熱狗餐點的經驗中提煉出款待的精華,然後將它運用在餐廳經營上。結果,這招果真奏效,七年後,EMP不僅榮登「全球五十大最佳餐廳」之冠,吉達拉個人也獲得《華爾街日報》頒發的創新獎。也在這一刻,他終於明白,自己所從事的,不盡然是餐飲業,而是一種更大範疇的款待產業,他只是以提供食物的方式呈現罷了。服務升級預見款待式經濟熱狗事件,讓吉達拉看到「最好的款待」可大大提升顧客的用餐經驗,是一項可加以發展和應用的商業法則。那麼,他是如何用在EMP,進而讓這間餐廳成為全球最棒的餐廳呢?額外服務 賓主盡歡原來,在吉達拉的帶領下,EMP籌組了一個夢想工程團隊,根據客人的個人故事籌畫、落實讓客人難忘的經驗。比方說,有一對夫婦本想去海邊度假,結果班機取消,只好到EMP「尋求慰藉」。夢想團隊得知後,就善體人意的把他們的私人餐室打造成一個小海灘,有幾張沙灘躺椅、一些沙子、幾把小沙灘傘,還有一個小水池,可以讓他們享用熱帶調酒時順便泡泡腳。或是,有個來紐約度假、在EMP用餐的西班牙家庭。當他們一邊用餐時,窗外下起雪來。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小孩張大眼睛看著窗外奇景。他們沒想到的是,夢想團隊在他們用完餐後用休旅車帶他們去中央公園玩雪。有了這些貼心之舉,不僅用餐客人開心,讓美事發生的餐廳員工也有了工作自主性。他們可以隨時加進自己的點子,讓點子強化客人的用餐經驗,而不再只是提供別人所發想的餐點。其結果是皆大歡喜,賓主盡歡。餐廳員工不僅被賦予權力,也因看到客人的笑容而快樂。諮詢服務 他業受益EMP目前已轉型全素餐廳。不過,在此之前,由於眼界開闊了,吉達拉不再以經營餐廳為滿足。他號召幾個事業上的夥伴、舊識創辦了「謝謝你」公司,提供款待措施發展策略,不僅飯店、餐飲等本業受惠,金融機構、醫療新創單位等產業也同樣受益。舉例而言,紐約神經科醫師斯坦恩(Ken Shubin Stein)為了他剛成立的醫療院所,聘請「謝謝你」公司指正其院所在對待病患上不周到之處。這位醫師和他的團隊想給病患世界級的醫療服務,但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讓病患也感受到。於是,他跟吉達拉求助,「吉達拉是這方面的高手,他一定知道如何將款待知識系統化,好讓我們能以一個機構的方式去訓練,學習如何傾聽和回應病患的需求。」此外,吉達拉後來也與胡姆拆夥,讓出EMP股份,想另起爐灶,在紐約開餐廳。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遇上新冠來攪局,「若非疫情,我現在有自己的餐廳了。」不過,餐廳沒開成,他也沒閒著,居家期間寫書,出版了《再好不過的款待》(Unreasonable Hospitality),分享了其餐飲生涯中從服務和領導方面學到的寶貴功課,讓其他行業也能選擇款待之道,把一段普通交易變成難忘的經驗。三點準則 禮多不怪吉達拉把最好的款待歸納出三點準則:◎首先是,專注眼前,活在當下,即充分關照眼前的人事物,「當初若非在整理餐桌的『現場』,就不會聽聞客人想吃熱狗了。」◎再來是,認真以對眼前事,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餐飲業對客人需要什麼,容易陷入自設的標準,但誰說高級餐廳不服務廉價熱狗?瞧客人吃得多歡喜!」◎第三是,想創造真正的歸屬感,就要量身訂製,「我當時也可以免費贈送客人一瓶香檳酒和一道高級開胃菜,但效果永遠不若才兩美元的熱狗。款待的真義就是正視個人需求,覺得被看見、被珍視。」吉達拉環顧當今各個產業,表示:認真來說,都免不了服務的項目。因此,生產、給予服務是基本,但如果想增加產品能見度,提高產業競爭力,有基本面向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帶給人什麼樣的感受。他相信,我們的經濟類型已朝款待式發展。他鼓勵世人:不管是與人共事或服務他人都要以禮相待,甚至可以禮多人不怪,應給人歸屬感、一輩子懷念的美好回憶,而其結果將是事業轉型,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會非常快活。 前一篇文章 【Herstory86】英國影后蔓薇爾 活出獨立自主的光采 下一篇文章 【風雲人物40】搖滾天后蒂娜‧特娜 把人生當修行 熱門新聞 01經典賽/壓軸劇本大谷三振楚奧特 日本奪第三冠2023.03.2202它連8年農藥殘留排第一 蔬果這樣洗才乾淨2023.03.2103狒狒逃走 里長繪路線圖示警2023.03.2404世界水資源日 認識飲水重要知識2023.03.2205不到10年 全球淡水短缺40%2023.03.2306英國巴德西島 歐洲唯一暗空保育區2023.03.2007社論--矽谷銀行破產2023.03.2008社論--今年經濟寒風刺骨2023.03.2109社論--詐騙案件與政府態度2023.03.2210頭髮DNA揭密貝多芬 死因和血緣有新發現2023.03.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雲人物44】法基爾上校 義高人膽大 偉大看得見【趨勢人物61】能源政策分析師 肯笙妮雅:誰說建築只會耗能?【生活智人90】社會心理學家 戴斯汀 搭建鷹架 助人築夢踏實【風雲人物43】烏克蘭記者 穆薩耶娃 收起傷悲 為希望而戰 作者其他文章【風雲人物44】法基爾上校 義高人膽大 偉大看得見【趨勢人物61】能源政策分析師 肯笙妮雅:誰說建築只會耗能?【生活智人90】社會心理學家 戴斯汀 搭建鷹架 助人築夢踏實【風雲人物43】烏克蘭記者 穆薩耶娃 收起傷悲 為希望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