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走進圓門 成就自心淨土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2.11.12 語音朗讀 33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開山時,第一塊平台即是現今的「圓門」所在地。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需要集合眾人時,師長們常會招呼大家「圓門集合」。圓門,顧名思義即是院內一道圓形的紅色拱門,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院門,承載著創辦人星雲大師對學生的慈心悲願,凝聚著歷屆學生對求法的熱切堅定。這裡曾歡送一批批已完成學業的佛門龍象,祝福他們將肩負弘法的使命;同時也迎接著一批莘莘學子,進入人間佛教學習的殿堂,祈願他們「入寶山,不空手而歸」。圓門 行佛修行之入口佛光山位於山坡地,未開山前,地與地之間都有大水溝相隔,相較於坡度平緩的山坡,更增添開山的困難度,然而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卻在開山時意外地發現一片平地。大師說:「『圓門』所在之處,就是開墾過程中所發現的第一塊平地。那時候我們好開心,真想向全世界歡呼,這一切就像作夢一樣,竟然世界上還有這一塊土地是平坦的!」當初能找到這片平坦的地面是相當不容易的。而大師便從這裡開始建起佛光山第一座建築「佛光山叢林學院」,這裡也是開山的起點。成佛大道兩旁的十八棵龍柏,是大師為首屆出家同學而栽種;四十坡的盡頭為般若門,通過此門,即是大悲殿。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四十坡、六十坡 通往菩薩行之道 開山時,依山而建的建築,只要遇到太陡的山體,就會建設成坡台,以作為行進時的緩坡。叢林學院是一座山,在院區有「四十坡」和「六十坡」兩個坡台,當時由於開山經費拮据,叢林學院的許多工程,都是由大師帶領全體師生集體創作,雙手扛水泥、拿鏟子整地,集體創作而成。師兄長們回顧當年出坡風光,若問他們「累嗎?」他們都會面帶喜悅回答「當時的年紀,絲毫不覺疲憊,只覺得能夠參與開山,真的是太光榮了。早上有師父上人親自授課,午休後全山大眾一起出坡,出坡後會有一碗熱騰騰的清麵條或冰涼透心的大西瓜,再聽著師父上人規畫未來的佛光山,我們就這樣開山了。」於是在一磚一瓦間,皆蘊含著大師開山時,對佛教培養人才的決心;一石一縷,皆藏著學生及信眾們對開山大師的信心與護持,如今四十坡、六十坡亦是同學在生活中通往菩薩行的路徑,灑掃、練法器、靜坐思惟,在階梯落差中調整自己,在舉步邁進中成就菩提。圓門的下方是六十坡,叢林學院學生於六十坡禪修。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成佛之道 行佛路上不退轉 「成佛之道」,是連接圓門與四十坡之間的平坦通道,位於佛學院中軸線。大師希望凡走過的人,特別是叢林學院的學生,都能走在正道上,無論在學佛、行佛路上都不退轉。而成佛之道兩旁聳立的十八棵龍柏是大師當年親自栽種,代表著首屆壽山佛學院(叢林學院前身)的十八位出家同學。踏上六十坡,兩旁的菩提樹照看著佛子們,慢慢登上求法的寶山;跨進圓門,象徵洗滌身心,邁向全新的人生,並時時與佛法相應。走上成佛大道,步上四十坡,通往大悲殿遇見觀世音菩薩,象徵行菩薩道的終極目的,即是展現慈悲與智慧。在叢林學院這片清淨國土中,重新沉澱、思考、再出發,必能為您帶來有別與過去的正向人生。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第九堂課《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韜光養晦 熱門新聞 01中職/來猿隊看到「前女友」 陳鴻文想再戰5年2023.01.2802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3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4全台22縣市低溫特報 寒流影響連凍3天 明清晨下探6度2023.01.2705【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06南極冰山崩離 如漂浮的倫敦2023.01.2707社論--兔年新願 安樂和平2023.01.27085000紙鶴日記 摺進生活希望2023.01.2909母一輩子沒出遠門 子載壯遊6萬公里2023.01.3110社論--地緣政治與半導體2023.01.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 與叢林相遇 展開360度人生【叢林風光】晨鐘暮鼓 叢林號令 啟發學子道念【叢林風光】萬緣成就水陸法會 承擔萬事實踐佛法【懷古慨今】為鬼授戒【叢林風光】國際萬佛三壇大戒 成就出家善法【懷古慨今】韜光養晦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風光】 與叢林相遇 展開360度人生【叢林風光】晨鐘暮鼓 叢林號令 啟發學子道念【叢林風光】萬緣成就水陸法會 承擔萬事實踐佛法【叢林風光】國際萬佛三壇大戒 成就出家善法【叢林風光】走上寶橋,遇見佛菩薩之心【叢林風光】叢林學院的建築 寓義深遠 與法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