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替茶產業開創新風貌,大葉大學打造製茶技術暨產品研究基地,同時開設茶科學、茶文化等系列課程,帶領學生做中學,運用科學的方式提供穩定茶產品。圖/大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台灣茶聞名世界,是受大眾喜愛的飲品,但一杯好茶背後不只是茶園管理,更包含製茶加工技術,製程當中的萎凋是影響風味的重要階段,受到濕度、溫度、光照等影響。
為替茶產業開創新風貌,大葉大學打造製茶技術暨產品研究基地,同時開設茶科學、茶文化等系列課程,帶領學生做中學,運用科學的方式提供穩定茶產品。
學習成果也展現在對外表現上,像是就讀大葉藥用植物暨食品保健學系的碩士生林瑞淩、李進德、黃月華參加「2022年全國大專盃製茶技術競賽」,就靠著好手藝榮獲綠茶組冠軍。
就讀藥保系的李進德表示,製茶比賽第一天中午發給參加隊伍鮮葉,各隊自行加工,於第二天中午前交回2公斤的茶葉成品,接著現場泡茶,浸泡5分鐘後再放置5分鐘,由茶業改良場與大專院校專家擔任評審,針對茶葉外觀、茶湯水色、香氣與滋味進行品評。
他談到,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在製作過程主要呈現的是綠茶香氣,以及清甜滑順的口感,進入藥保系碩士班就讀後,在教授指導下,學習到豐富茶葉知識,過去的製茶經驗加上科學原理,讓他更了解如何在製茶過程降低苦澀味,透過靜置6小時水解,創造回甘口感,很開心能獲得評審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