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2.12.02 語音朗讀 129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冒納羅亞火山11月28日噴發,根據夏威夷土地與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空拍照,11月30日仍持續噴出岩漿。圖╱美聯社泰國總理帕拉育11月29日表示,泰國將加強成為區域的電動車、數位經濟和創新科技發展中心。圖╱法新社主政13年的中共第3代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病逝於上海,享耆壽96歲。 圖╱資料照片999輛VinFast智慧電動車11月25日在越南海防港口,準備由貨輪運往美國加州。圖╱中央社東京11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達40年來新高。圖為民眾在東京一間藥妝店購物。圖╱法新社義大利伊斯契亞島北部小鎮卡薩米喬拉泰爾梅,11月26日引發土石流,使得當地房子地基遭掏空。圖╱美聯社法國長棍麵包為該國永恆的象徵之一,11月30日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文化遺產地位。圖╱美聯社 整理/林育辰11/25越南近千輛越快電動車 打進美國市場電動車製造商越快(VinFast)11月25日出貨首批999輛汽車到美國加州,預料在12月底前交付到客戶手上。代表母公司Vingroup 5年前設定要進軍高階製造業務、打造美歐市場汽車重鎮的目標圓滿達成。越快執行長黎氏秋水(Le Thi Thu Thuy)說,預估明年1月左右將可出貨第2批電動車到美國。越快正準備在北卡羅來納州興建電動車工廠,預期從2024年7月開始生產,這些汽車也將符合美國通膨削減法(IRA)的獎勵條件。11/25日本東京11月CPI漲3.6% 攀40年新高政府11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剔除生鮮食品價格的東京11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揚3.6%,升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5%,創下1982年4月上漲4.2%、40年來最大漲幅,並連續第6個月超過日本銀行(央行)的2%目標,顯示通膨壓力正持續擴大。東京物價向來被視為日本全國通膨趨勢領先指標,因此日本核心CPI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隨之提高。日本10月核心CPI較前一年躍漲3.6%,同樣創40年來新高。11/26義大利離島土石流 政府釋出6445萬救災南部伊斯契亞島(Ischia)的小鎮卡薩米喬拉泰爾梅(Casamicciola Terme),11月26日發生土石流,吞噬至少1棟民宅,並把數輛汽車推往海裡,成至少1人死亡、十多人失蹤。內閣次日召開緊急會議、宣布緊急狀態後,釋出第一批共200萬歐元(約新台幣6445萬元)的救災基金。伊斯契亞島是座火山島,距離那不勒斯約30公里,島上的卡薩米喬拉泰爾梅鎮是水療勝地,冬季居民8000人。19世紀末一場大地震曾導致它全毀。11/28南韓公布太空路線 拚2045年登陸火星總統尹錫悅11月28日公布「未來太空經濟」路線圖,提出2032年登陸月球、2045年自主實現火星登陸的目標,並宣布將親自出任國家航太委員會主席,展現扶植航太產業決心。此前南韓學界曾籠統提出火星探測構想,但官方宣布探測火星的具體時間表尚屬首次。尹錫悅以此再提出6大政策方向與扶持計畫,分別是月球和火星的探測、躋身太空技術強國、培育航太產業、培養航太人才、維護太空安全及主導國際合作。11/28美國全球最大活火山 相隔38年再噴發時隔38年,全世界最大活火山、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11月28日再噴發,岩漿主要集中在火山口處,但美國地質調查局已呼籲當地民眾保持警惕,火山警戒層級也由「警示」升級為最高等級「警報」。在此之前,該地區發生一連串地震,包括11月27日的數十次地震。根據地質調查局,冒納羅亞火山自1843年以來已經噴發33次,上一次是1984年,噴出的岩漿距該島人口最多的希羅市(Hilo)約8.05公里。11/29泰國加強科技創新 拚區域數位經濟中心總理帕拉育11月29日表示,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依循生物循環和綠色(BCG)經濟模式,讓私部門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科技和創新的加強下,成為區域的電動車、數位經濟和創新科技發展中心。帕拉育提出3點經濟發展的新方向,第1要促進平衡;第2是加強競爭;第3得促進附加價值高,透過創新發展以及投資產業,持續轉型為數位經濟。他同時預測,泰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落在2.7~3.2%之間。11/30法國250克的魔法 長棍麵包入列世遺總統馬克宏曾用「250公克的魔法和完美」來形容法國長棍麵包(baguettes),這也是該國永恆的象徵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1月30日授予製作長棍麵包的傳統,以及圍繞這種麵包的生活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根據法國麵包店全國聯盟,法國每年烘焙超過60億條長棍麵包。巴黎上班族在傍晚回家前,總會買上一、兩支這種外皮硬、中間軟的麵包棒子,邊走邊剝著吃,蔚為庶民生活的美麗街景。11/30大陸中共第3代領導人 江澤民病逝主政13年的中共第3代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病逝上海,享耆壽96歲。江1982年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官至上海市委書記。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取代趙紫陽接任總書記,但仍受制於鄧小平等中共元老,直至鄧去世,才真正「說了算」。2002年中共16大時,雖然交班給第4代領導人胡錦濤,江仍在幕後掌權,直至2004年中共16屆四中全會,才卸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退出政治核心。促成大陸2001年加入世貿,是他的政績之一。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多運動可預防2023.06.0502【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3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04小約 第12度闖進法網4強2023.06.0805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2023.06.0406電子垃圾轉廢為寶 各國出奇招2023.06.0607全球毛孩市場 疫後版圖擴大 2023.06.0308社論--打詐辦公室與笑貧不笑詐2023.06.0309【愛植栽】端午艾手作 ── 炎夏必備防蚊止癢艾草膏2023.06.04103D 紙雕 從舊書彈出說故事2023.06.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