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意義】在思想空間中繁衍

文/提姆‧克雷德(Tim Kreider,插畫家) 譯/于是 |2023.02.05
3139觀看次
字級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二十張出版

文/提姆‧克雷德(Tim Kreider,插畫家)

譯/于是

在當今的世界形勢下,不生孩子顯然比生養孩子更理智、更負責任,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我們也別假裝自己真的是出於理智或責任等原因才不要孩子的。如果沒有孩子的人覺得真有必要宣稱自己比有孩子的人更有道德優越感,那拿得出手的只有這一點美德︱︱那就是,不拿自己開玩笑。

讓我們誠實一點吧:我們就是不自然的︱︱和衣服、醫藥、農業、藝術或是直立行走一樣不自然。因為沒有子嗣,我們剝除了自己將在後代身上延續下去的幻想,也不得不更深刻地投身於更嚴苛的另一種幻想:我們的生命本身自有其意義,也可以透過藝術、思考或正直的行為,透過教育、幫助他人或改變世界,來確保自己也可以獲得某種形式的永生不朽。也許,我們表現出的是演化上的適應行為,我們用更有效率、對環境破壞更小的繁衍方式播撒文化基因,而非生物基因。我們在思想空間中繁衍,而非雪上加霜,在人口已然過剩的星球上再添新生命。

上個世紀,有史以來第一次相當比例的人類試圖不帶永生的妄想而活,也有相當數量的人類自願棄絕繁衍權,放棄家族興旺所帶來的虛假慰藉,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有時候我會想,現代西方國家人口呈現負成長,或許和信仰的消失有潛在的關聯。

不生孩子也OK

不論從醫學層面還是社會層面來說,只是在最近的五十年內,不生孩子才變成切實可行的選擇。在此之前,沒有孩子的人被視為悲劇的個體,只有神職人員才會自願選擇不生孩子;理論上說,他們是依靠宗教將性欲昇華了。我們這些人自願不生孩子,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項實驗。

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我們是不可能成為主流的。就像那些同樣拒絕服從繁衍規則的基督正教徒,我們這些個體將注定滅絕。話說回來,每個人都會滅絕。但作為一種選擇、一個念頭存在下去,誰知道呢?我們可能被廣泛流傳,遍及四海。對這個物種的其餘成員來說,我們就是實物教學中的實物︱︱是某種存在定理,讓人能夠證明某個命題是可以成立的。

哪怕聽起來又會顯得浮誇而驕矜,我仍要冒險進言:不管是出於莽勇還是怯懦而不生孩子,我們這些人終究構成了有如先驅的存在。因為比起其他人,我們因為自己的選擇而被迫帶著更少的妄念,或者說是更少的安慰,去面對存在的本質問題,我們每天都必須重新向自己證實:滅絕不會否定生命的意義。

(摘自《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二十張出版)

【作者簡介】

梅根.達姆(Meghan Daum)

1970年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不可言說之事》(The Unspeakable: And Other Subjects of Discussion)、《虛擲的青春》(My Misspent Youth),回憶錄《如果住在那棟屋,我會過得更好》(Would Be Perfect If I Lived in That House)以及長篇小說《生命報告》(The Quality of Life Report)。文章散見於《紐約客》、《哈潑》、《Elle》、《Vogue》等雜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