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3.03.22
3123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高雄市新興國小體育衛生組長蘇峰賢愛山成痴,台灣百岳至今攻頂已超過55座,其中他最鍾情北大武山,已登過174回;儘管對北大武山沿途美景如數家珍,甚至還為不少大樹命名,但每次爬山,他依然會帶著敬畏之心登頂。蘇峰賢分享:

「登山能改變人的想法、身體變得健康,更能勇於面對人生不同的挑戰。」

2

18年前有財團準備收購大片的鸞山原始森林,為了守護土地,鸞山部落布農族阿力曼積極尋求社會資源、團結部落力量,把土地保留下來,並成立「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推動環境教育,迄今已逾25萬人造訪。阿力曼表示:

「我把大自然給予的資源,教育大家來愛護這塊土地,讓愈來愈多人了解,台灣豐富的環境資源有多珍貴。」

3

陳孟慧大學畢業後當過銷售業務,也待過服務業,但發現薪資跟付出時間不成正比,他決定轉換跑道,改考一般民政;第一年以0.3分的差距落榜,第2年他不再心存僥倖,弱科從頭好好再讀過,衝上全國第7名。陳孟慧說:

「路途中跌倒沒關係,只要調整心態,誰先爬起來,就搶得優勢。」

4

導演齊怡因摯友罹癌緣故,10多年前開始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當義工;2021年他籌拍紀錄片《勳章》,與10名不同年齡層女癌友對話,見證她們把外衣褪去,赤裸袒露的疤痕與脆弱的心路。因為這部片,齊怡重新定義了勇敢:

「所謂的勇敢不是不怕,而是害怕卻依然面對,且承認自己的脆弱。」

5

46歲的中國大陸視障登山者張洪,2021年5月24日創下歷史紀錄,成為亞洲首名、世界第3名登上珠峰的視障者;他並不打算就此止步,接下來打算挑戰「7+2」──攀登世界7大洲最高峰,並徒步到南、北兩個極點。張洪表示:

「我雖然看不見,但一直覺得自己能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挑戰。」

6

高雄市旗美行善義工隊隊長呂正元看見弱勢需求,10年前提早從公職退休,協助高雄旗山等偏遠地區弱勢整修舊屋;他只要發現有需求個案就寫「企畫書」找資源,從親朋好友、廟宇等管道募款,已協助51個家庭改善居家環境。呂正元說:

「台灣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幫助孤老安心度過晚年,是件有意義的事情。」

7

主持人黃路梓茵(Lulu)24歲成為最年輕金鐘綜藝主持人入圍者、29歲擔綱史上最年輕金曲獎主持人;之前入圍7次都無緣拿金鐘的她,終於在去年以《婚禮歌手》奪下「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曾因不斷與大獎擦身而陷入低潮的Lulu認為:

「要先肯定自己,別人才會給你肯定。」

8

英國藝術家布倫─賴納(Hannah Bullen-Ryner)一直受焦慮、憂鬱困擾,為了撫平心靈,她時常獨自走入森林中,並將樹枝、樹葉、花瓣等,布置成動物、畫作,完成後便將這些作品留在原處,任由其自然消逝。賴納表示:

「我開始放下所有的焦慮、恐懼和大腦中的混亂,把它變成美麗的事物來紀念大自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