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愈來愈笨? 動物技能 受干預 漸失傳 文/派翠西亞 |2023.03.26 語音朗讀 19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黑猩猩很聰明,收到禮物也會很開心。圖/路透 文/派翠西亞整理和人類有著「近親」關係的黑猩猩,擁有自己的社群、文化和語言交流,也懂得代代傳承,但受到人類活動衝擊,黑猩猩許多技能不僅沒有演進上升,反而似乎正逐漸退化、喪失中,其中包含教幼猩挖白蟻來吃、用工具砸開堅果……等技能。BBC報導德國人類學者的研究指出,野外黑猩猩由於不斷適應與人類共存的環境,逐漸掌握新的「生存技能」──如進入村落打劫,掃蕩農田,或學習人類使用利器節省力氣……圖╱Liran Samuni許多野外觀察和實驗室研究,已證實黑猩猩社群會傳習、共享技能,例如覓食、取水和交流溝通、使用工具……但由於生存環境不斷受到人類侵蝕,黑猩猩的社群文化行為正在退化、失傳,而人類足跡較少的地區,則沒有這種現象。研究團隊找出5個可能導致黑猩猩退化的原因,包括:1.黑猩猩「人口」數量減少,意味著歷代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庫存」減少;2.地理分布上相互隔離,阻礙了族群之間的信息交流;3.有些黑猩猩似乎有意識地避免或者乾脆放棄某些行為,以免被人類發現;4.為了和人類共享或競爭自然資源,導致行為改變;5.氣候變化導致自然資源減少;圖╱123RF德國研究團隊此番觀察了144個具有不同行為文化特徵的黑猩猩社群的31種行為,梳理發現其中有6種行為和技能(多數和「覓食」行為有關),在人類活動進逼下,退化、消失最為明顯。BBC認為,作為人類近親,黑猩猩應有足夠智慧適應環境,科學家下一步要探討的是:黑猩猩在與人類並存的環境下,學會了哪些「新技能」來為自己謀福利。以下先來看看黑猩猩正在退化的6大生活技能。用木桿撈水藻吃黑猩猩很聰明,擅長使用工具收集和消費食物。例如人類足跡頻繁的剛果,黑猩猩想吃水藻,會直接從水中舀上來,但較無人跡的幾內亞,黑猩猩則會沿用祖傳的方式(工具)撈取。圖╱J Lapuente2014年和2015年,德國非洲黑猩猩文化行為研究團隊發現,幾內亞較偏僻的巴孔地方,黑猩猩會用長而結實的桿子撈水藻吃。附近一個叫博蘇的地方,黑猩猩也使用樹枝撈水藻,但剛果的黑猩猩,卻不使用任何工具直接撈來吃。挖出地底的蜂蜜《人類進化雜誌》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加彭共和國盧安果國家公園的黑猩猩,會用複雜的3、5種工具組合,從蜂窩汲取蜂蜜裹腹。其中最令科研人員讚歎的是,這些黑猩猩彷彿有火眼金睛,目光能穿透地表,找到埋藏在地底下的蜂巢。可惜如今蜜蜂大量消失,黑猩猩也放棄這種需具備複雜認知能力的汲蜜方式,當然更不會再傳承給下一代了。選用工具砸堅果Max Planck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在2012年,曾經在象牙海岸塔伊國家公園的延伸地帶,觀察到3個毗鄰的黑猩猩社群,用石頭工具把刺果番荔枝的核果砸開。但隨著果核變得愈來愈乾燥、易砸破,其中兩個黑猩猩社群便換了工具,不用石頭,改用木槌,另一個社群則沒換工具,還是用石塊砸堅果。唯一可以解釋此現象的,就是黑猩猩開始懂得「找捷徑」了。闢建石塊彈藥庫透過野外監控錄像機,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會把石塊收集起來,堆在樹根部的樹洞內,就像闢個儲藏室,當做牠們的「彈藥庫」。圖╱Mpi-Eva Panaf科學家在幾內亞比索西南部一個叫博埃的地方,曾目睹黑猩猩向樹上砸石塊,後來還經常回到這些地點。雖然原因成謎,也只在西非觀察到黑猩猩的這種行為,但科學家們相信:黑猩猩這謎一樣的行為,似乎跟覓食無關,卻可能含有社群文化元素。2016年,《自然》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對這個現象提出一個假設,認為「儲存石頭彈藥庫」是黑猩猩模仿人類的某種儀式行為,也許是一種「進化」也未可知。巧用刷具釣白蟻2016年,科學家首次觀察發現:黑猩猩會教孩子用木棍尋釣白蟻,這種技能傳授在動物界屬於罕見的行為。生活在剛果諾娃貝爾·多基國家公園的黑猩猩們,會找一種特定植物的枝條,做成一端像刷子的釣白蟻工具。但如果可以更簡便取得食物,猩媽便懶得教孩子用這種方式覓食。科學家的記錄影片顯示,黑猩猩媽媽有時會帶許多工具去白蟻窩,有時會把一半的工具分給孩子,另一半自己用,這樣既可以教孩子學會釣白蟻,也不會讓自己餓肚子。旱季從樹洞取水在象牙海岸境內科莫埃國家公園生活的黑猩猩,能把樹枝做成特製工具,用來在旱季從樹洞裡「汲」水 —— 製作一端類似毛刷的工具,探入樹洞讓它吸附水分。科莫埃黑猩猩保護區的研究人員,2014年和2015年最早觀察到這個行為──黑猩猩用來取水的木製工具,比用來取蜂蜜、釣螞蟻和白蟻的工具更粗、更長。根據《美國靈長類學雜誌》發表的報告指出,此一技能能幫助黑猩猩在艱難的乾旱環境中生存下去,使牠們比其他不會從樹洞中取水喝的動物,具有了至關重要的優勢。特搜啟示「動物行星版」除了賞心悅目的動物專題報導,更增加動態性的動物保護資訊,歡迎賜稿照片2~3張,檔案800k以上,旁白文字200~600字。文圖請寄mtnart2@merit-times.com.tw或寄至22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二樓人間福報「動物行星版」收。本報對來稿有刪改權,凡經選用將致贈薄酬,並同時刊於本報電子報與合作網站及媒體。 前一篇文章 走濱海公路有驚喜 近距離觀賞黑面琵鷺 下一篇文章 超強阿金水裡游 表演高難度「螺旋式下潛」 熱門新聞 01玉山盃/林盛恩旅外倒數中 簽約金上看百萬美元2023.05.2602社論--交通地獄與嚴刑峻罰2023.05.2403中職/蘇智傑棒打鄭浩均 獅迎4連勝 2023.05.270412 隻浪浪 重現時尚奧斯卡2023.05.2405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台南入選2023.05.25067大奇景7天訪完 英國男創金氏紀錄2023.05.2507社論--歧視與言論的邊界2023.05.2508百年謎團破解了 土星環只有4億歲2023.05.28092024年4個連假 僅小年夜放假須補班2023.05.2510世遺旅遊 疫後觀光熱點2023.05.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籲讓海豚從此自游 動保組織現身海洋公園與公眾對話長相獨特、比貓熊稀有 原來是牠的幼蟲俄羅斯「間諜白鯨」 瑞典海岸再現蹤樹懶有多懶?連掛樹都免了頭枕手躺平爆睡!虎寶寶熊寶寶打架 場面就像幼稚園小朋友 作者其他文章牛會用牛話表達心情日本野生動物奇觀藏王狐狸村 微笑狐狸療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