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在世外桃源發現麵包郵箱──從西班牙到台灣,飄洋過海470年 文/王文靜 |2023.05.10 語音朗讀 8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從葡萄牙起走朝聖之路。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跨過葡萄牙邊界的玉米河,我再次走「朝聖之路」,步行於古國「加利西亞」。一百公里,終點是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半年我竟然走了二次,很少人像我如此瘋傻吧。不同於去年冬天連雨不歇,此刻春天野花放肆,黃色金雀花、白色蕾絲一路綿延。棚架嫩綠鑽出來了,小如綠豆般的葡萄串。這次無雨步行,景色豁然明朗,有時是橡樹林裡、有時在漁村海岸、更有時是穀倉之路或水車之路。「加利西亞」區地廣人稀,幾分世外桃源的寧靜。一天,走到一處小鎮,嗯?Pan、Pan、Pan……很多人家的房門口都設有一個寫著Pan的郵箱。我納悶,西班牙的加利西亞區這麼多人姓「潘」嗎?納悶之外,更是好奇。一問之下才知,原來此Pan非姓氏,而是西班牙文的麵包。沿路有些聚落的居民很少,連開一家麵包店,都支撐不了。台灣人口密度高,採購方便,很難想像,在地球的一個角落,有人想吃麵包都不容易。地廣人稀區域的生活型態,人們還是想吃麵包啊,於是就如訂報紙一樣,除了信箱,還有麵包郵箱。他們訂購麵包,在門口設一個「麵包郵箱」,有些形狀作成長棍型,有些設計成大肚子形狀,可容納較多麵包吧!西班牙人三餐中最重要的主食就是Pan,他們習慣天天吃新鮮的麵包,隔天的麵包就拿來做菜。他們離不開麵包到什麼程度?連吃海鮮飯都要配麵包,澱粉類配澱粉類,這太不可思議。麵包對西班牙人多麼密不可分,有一些諺語便由此發展出來,譬如Es más largo que un día sin pan.(一整天都沒吃到麵包是多麼漫長啊。比喻太漫長。)西班牙語的Pan ,為何與台語的麵包發音完全一樣?有何淵源?這是發生在全世界「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揚帆來到亞洲的故事。地廣人稀處住戶的麵包郵箱。圖/王文靜故事的第一段:西班牙傳教士聖方濟沙勿略,在四百七十年前,隨著殖民版圖的擴張,踏上鹿兒島傳播基督教,並帶來傳教所需的葡萄酒和麵包。麵包初到日本的身分,曾經是軍糧。由於攜帶方便,不易壞,於是給了擔任警備的江川英龍創新的靈感,他請曾在洋人宅邸當廚師的人開窯試作「兵糧パン」。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當時開窯日四月二日後來被「日本麵包普及協會」訂定為麵包日。當年的江川宅,也被立碑為——麵包鼻祖邸。麵包這新玩意初到日本,起先名稱不一,或稱麥餅、麥麵……後來統一語彙採用外來語パン,發音直接採用西班牙語的Pan。歐洲麵包進入日本後,發展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麵包,如紅豆麵包、奶油麵包、菠蘿麵包等,都屬日本在地化後的麵包。隨著日本殖民台灣,麵包也被傳入台灣。這是故事的第二段。紅豆麵包與吐司傳入台灣後,成為台灣麵包的古早味。吐司的台語發音,即源自日語的 shokupan。據日漢辭典解釋,指的是「不加甜味,作為主食用的麵包」。西方麵包進入台灣不過百多年,相較六千年的麵包史,資歷年輕的台灣,如今麵包手藝已能進入世界之林。數年前我在企畫「當麵包遇到香蕉時」曾經研讀麵包的世界歷史,當時只是紙上文字,如今在路途相遇Pan郵箱,感覺無比奇妙。這天的步行,我如打了一針興奮劑,熱血地在研究各家各戶的郵箱。我喜歡旅行,旅途中才真正感受到世界之大。正如詩人余光中說:「旅行會改變人的氣質,讓目光更長遠。旅途中,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按照你的方式生活。這樣,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如綠豆般的葡萄串。圖/王文靜鄉間小路的金雀花盛開。圖/王文靜 前一篇文章 【5-6月主題徵文——母親】 下一篇文章 【馬拉松手記】關於誘惑的故事 (二帖) 熱門新聞 01【靄靄停雲集】 翹課2023.09.2802亞運/4屆元老之力! 連珍羚摔出女子柔道首金2023.09.2503中職/引誘球太多非好事 容易消耗投手球威2023.09.3004中職/讓投手順暢發揮 張進德不刻意主導配球2023.09.3005亞運/「大家都懷疑我」 連珍羚的堅持換來首金2023.09.2506亞運/世界前3都不是對手! 許皓鋐圍棋歷史首金2023.09.2807亞運/李智凱成功衛冕摘金! 再寫歷史紀錄2023.09.2808亞運/不敵世錦賽3屆銀牌 徐晧祐超級不甘心2023.09.2609亞運/1秒鬆懈 就讓林唯均錯失金牌2023.09.2610【阿三在美】 美國丈夫的午餐派對2023.09.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度去來【詩】 藍箋, 在每一日新晨 【靄靄停雲集】 翹課【王文靜看世界】坐在餐桌環遊世界 ──菜餚的世界地圖【觀展有思】 斜槓「╲」 【沒有雜草】 我筆畫我眼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坐在餐桌環遊世界 ──菜餚的世界地圖【王文靜看世界】72 歲仍策馬草原的鬥士 ──人生三部曲:孔雀‧烏龜‧戰獅【王文靜看世界】從希臘到土耳其 尋覓古代七大奇蹟【王文靜看世界】雲林虎尾幫── 台灣「糖都」的繁華新生【王文靜看世界】人若輝煌時── 一場夏宴,兩束牡丹【王文靜看世界】走過7000年 馬鈴薯從秘魯高山到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