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家安聖惠參加英國利物浦雙年展 新作致「失落的神話」

曹麗蕙 |2023.06.09
882觀看次
字級
〈Ngialibalibade-致_失落的神話〉為藝術家安聖惠透過搭建巨型金屬容器,並運用回收魚網進行手工編織,將陶壼轉化成神聖的「器皿」。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英國知名當代視覺藝術展覽「利物浦雙年展」將於6月10日開幕,今年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Eleng Luluan獲邀實地創作,作品〈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將於雙年展期間首度於利物浦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展出。

第十二屆利物浦雙年展邀請南非籍策展人Khanyisile Mbongwa策展,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uMoya:The sacred Return of Lost Things)為題,呼應利物浦的歷史和特質,並從策展人的文化背景出發,呼籲重視祖傳和本土的知識、智慧與治療,「uMoya」在祖魯語中代表「靈魂、呼吸、空氣、氣候和風」。

回應這屆主題,藝術家安聖惠的作品〈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靈感源自其自身背景魯凱族的傳說。傳說中魯凱族的祖先是從被百步蛇所保護的陶壼中誕生,陶壺因此成為生命起源的象徵。安聖惠藉這古老意象,在展覽現場搭建巨型金屬容器,並運用回收魚網進行手工編織,將陶壼轉化成神聖的「器皿」,期待觀眾可以走入矗立於Mersey河及王子碼頭水岸間的神聖場域,在這件紀念物中思考參觀者與水的依存關係,反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現在所處環境的毀滅性影響。

而「Ngialibalibade」為魯凱語的「正在發生」,意為正在度過。它是一種狀態的形容詞,形容生命的成長、心靈的轉換、大自然的更迭、科技滾動式的快速發展,生活中看得見的巨變或是隱藏在內心微妙的變化。在「Ngialibalibade」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境。安聖惠嘗試透過創作將自身的生命經驗與當代世界正在發生的現象對話。

利物浦雙年展自1999 年創辦以來,在利物浦各地公共場所、歷史遺跡及藝術場館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透過舉辦展演和學習活動豐富利物浦的城市風貌。今年展期將自6月10日展至9月17日,資訊詳見雙年展官網(https://www.biennial.com/artists/eleng-luluan/)。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