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5
【老師的話】青年的煩惱

文/慧屏(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青年朋友去海外實習,遇到境界,心情不美麗,約我談談。 「他們連信封地址怎麼寫,都要再三的重複提醒,拜託!是把我當成小孩子在教嗎?而且,我去到那裡,他們都很忙,也沒在耐心教我的!我也使不上力,嗯……當然,這趟去至少是有遇到一些年輕人很優秀啦!真的很優秀!」...

2023.11.25
【懷古慨今】真參實究

文/星雲大師 雲棲袾宏法師,俗姓沈,字佛慧,號蓮池,明朝杭州人。他受鄰人的影響,寄心於淨土,精進念佛,曾書寫「生死事大」四字於案桌上,以做為自我警策。 蓮池二十七歲喪父,二十九歲喪妻,三十一歲喪母,五年內至親盡失,可說嘗盡了「生死無常」之苦。某日,他命繼室湯氏沏茶,湯氏不慎打碎茶杯,蓮池頓然有悟...

2023.11.25
【叢林風光】要做佛法的收藏家?還是佛教的修行人?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你們是修行人嗎?」上課的時候老師問道。同學聽到第一念,直覺反應:「我是啊!怎麼老師會這樣問呢?」接著老師又問:「那從來到學院至今,對於自己過去不好的習慣,改變了多少?」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又放下了多少?是不是總是一再地輪迴呢? 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習佛法,除了依照規畫好的...

2023.11.11
【老師的話】六根清淨方為道

文/慧昭(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佛教有首偈語:「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六根也稱為「六入」,即一切煩惱痛苦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根門而入;反之,一切善法功德何嘗不都由六根而入呢!所以每一根都可以入禪定、入法界,每一根都可以開悟解脫成佛。像觀音菩薩...

2023.11.11
【懷古慨今】心眼明淨

文/星雲大師 真玉法師,俗姓董,南北朝青州益都人。他出身於貧寒之家,從小雙目失明,由寡母撫養長大。為了讓真玉將來有一計之長可以謀生,七歲時,母親就教他學習彈琵琶,由於他天資聰慧,不到十天,便學會了彈奏樂曲。 有一次,有位法師來到村裡講經,母親帶著真玉前去聽經聞法。真玉聽得法喜充滿,他肯定地告訴母...

2023.11.11
【叢林風光】網路世代的自覺與行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誕生於網路世代的青年學子,從小3C產品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成為建構個人生命的元素之一。當抽離3C產品,在實體的世界裡,儀式感與情境式的體驗教學,是促發青年們有感的學習。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在本學期的課程中,由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運用「團體動力學」的專業,導入人間佛教...

2023.10.28
【老師的話】人間佛教 極樂世界必經之路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十月中有緣參與佛光山惠中寺「說故事音樂會」,在「台灣愛樂六重奏」的樂章帶動下,看見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緩緩從畫面走來,困頓的時局中,修行者的身心盡顯煥發與承擔的勇氣。在台灣民謠與佛教聖歌的融合中,喜見音樂、歷史、弘法、修行,一一化成流動的音符,那一夜我們又哭又笑。...

2023.10.28
【懷古慨今】淨願相應

文/星雲大師 靈照法師,俗姓盧,北宋蘭溪人。他幼年雙親俱亡,與長兄一起過日子。靈照年齡稍大時,向兄長請求出家,長兄不許,他再三請求,長兄取來三根藤條對他說:「你若堅持出家,我就用藤條打你,藤條打爛了,我才答應。」靈照聽了,欣然跑進林中,取來成束的藤條,放在長兄面前說道:「如果大哥允許我出家,即使整...

2023.10.28
【叢林風光】叢林念佛去 淨念相繼 念出自性光明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10月16日,「精進念佛五永日」於佛光山大悲殿起香,由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學生憶佛、念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星雲說偈》說:「我們不斷的稱念『阿彌陀佛』,其實是要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主人翁叫醒,才是念佛真正的意義。」學長們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學習水陸法會,為...

2023.10.14
【老師的話】讀做一個人

文/慧中(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 一日,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男眾學部學生教授《阿含經》課程,課堂上研讀至經文中,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心保和尚問道:給你做不喜歡的工作,你會做嗎?...

...
1 2
...
369
1 / 36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