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叢林風光】改變自己的關鍵──自我教育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500多年前,佛陀成道後住世說法49年,目的是為了教育眾生開發真如自性,獲得解脫自在的人生。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承襲佛陀教法,提倡「人間佛教」,亦以「教育」為首要目標,「以教育培養人才」為佛光山開山四大宗旨之一。 教育,興隆佛教的根本 教育提升知識水平,是佛教未來發...

2023.03.18
【老師的話】如是我聞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如是我聞」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中,諸大弟子追尋佛陀教法的悲切,曾經感覺非常熟悉;對於老病死生的真理,好像也是明白的。直到值遇家師星公上人的圓寂,才知道原來我還來不及整理好,如何活在「如是我聞,一時星雲大師在……」的時代。 隨之而來的有教育、藝術、政商各界社會賢達的...

2023.03.18
【懷古慨今】願力興業

文/星雲大師 朗目本智禪師,俗姓李,明朝曲靖(雲南)人。萬曆年間,他行腳到安徽浮山,與當地篤信佛法的吳應賓太史相遇。言談中,得知北宋高僧浮山法遠禪師的道場大華嚴寺,已荒廢了一百五十餘年,田地房產都被人侵占,吳太史雖有心復興,卻力有未逮。 吳太史說:「此華嚴道場也是明初古庭善堅禪師的駐錫地,今破廢...

2023.03.04
【老師的話】共乘般若船

文/慧中(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 家師星公上人的法體真身坐塔車,行駛在前往台南大仙寺的高速公路上,隨侍在坐塔旁近距離的瞻仰著。途中向一同隨侍在坐塔旁的天隆寺當家慧浩法師提及:「回憶過往,有因緣得以與師父上人同車、同機並隨侍在旁,但好像沒有同船的因緣耶!」 慧浩法師聞後回答:「有呀!我們都...

2023.03.04
【懷古慨今】大化東瀛

文/ 星雲大師 隱元隆琦禪師,俗姓林,明末清初福建福清人,晚年東渡日本弘化二十年。隆琦二十九歲時,依止福州(福建)黃檗山萬福寺鑑源興壽座下披剃。崇禎六年(一六三三),隆琦承嗣黃檗山費隱通容法統,為臨濟正傳第三十二世。崇禎十年(一六三七),擔任萬福寺住持,十餘年來,僧眾達數千人。 清順治十一年(一...

2023.03.04
【叢林風光】直下承擔 我是佛光山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自興辦叢林學院以來,時常關心院內生活,無論弘法行程多忙,都不忘與佛學院師生們講話。叢林學院亦是佛光山的根,孕育全球弘法人才,使人間佛教法脈得以傳承,在《星雲大師全集》中有許多星雲大師對徒眾弟子的殷殷教誨,弟子發願如是奉持。 「佛光山是誰的?」 「佛...

2023.02.18
【懷古慨今】 自在入寂

文/星雲大師 遇安法師,宋朝福州人。他得法於天台德韶,日常以閱讀《楞嚴經》為定課。 某一回,他讀誦《楞嚴經》之時,讀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時,斷句讀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突然有悟。從此之後,每讀至此處,他都是如此斷句。旁人提醒他:「法師,你斷句錯了...

2023.02.18
【老師的話】 還能做些什麼?

文/慧屏(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荼毘大典後,全山弟子恭迎家師星公上人的真身舍利回山,我在車隊中,靜靜地感受著此生最後一次隨家師巡山的時刻。 入頭山門,沿菩提路上曼陀羅花園,順佛光大道而下,橫跨法寶廣場,經舊禪窟道路至靈山路,穿越佛陀紀念館大門後,止於黑夜中靜默放光的佛光塔旁。一如往常的...

2023.02.18
【叢林風光】 讚頌師恩 浩瀚星雲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文末中寫著:「叢林學院的師生,未來都是佛光山的菩提種子,要他們健全、發心,人間佛教才能長久與天地同在,與大眾共存。」大師心心念念叢林學院的師生,我們也發願延展大師對佛教、對佛子、對青年的期許與祝福。 同學感言 願跟隨...

2023.02.04
【老師的話】菩薩與義工

文/慧昭(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每年春節前,佛光山總本山及海內外寺院道場,都會舉辦義工歲末聯誼,以感謝及慰勞多年來為常住發心的義工菩薩們! 家師星雲大師在〈為義工祈願文〉中說:「佛陀是義工的祖師,阿彌陀佛是極樂淨土的環保義工,藥師如來是琉璃世界的社福義工,觀世音菩薩是茫茫苦海中的義工,地...

...
1 2
...
364
1 / 36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