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3
社論--打詐辦公室與笑貧不笑詐

社論 行政院「打擊詐欺專責辦公室」日前正式掛牌運作,八月還將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的籌備處。行政院這幾年增加不少「國家隊」、行政組織,但是國家的詐騙、黑金、槍擊等案件真的減少了嗎?社會風氣向上提升還是日益向下沉淪?打詐除了要有決心、有手段,更重要的是同時要培養廉政文化與公民品德教育,矯正社會不良習...

2023.06.02
社論--遵奉憲法才有台灣共識

社論 總統選戰開打,攻防激烈,有關台灣主權和兩岸關係是攻防重點。台灣的政黨和兩大陣營的支持者原本就各有主張,選舉期間更是各持己見,相互撻伐,在最基本的國家認同上都相互對立,毫無共識可言。 有候選人說,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外宣布獨立;有候選人說,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台灣獨立,也反...

2023.06.01
社論--大學教育的宗旨

社論 最近台灣大學發生諸多爭議,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特別對原住民與弱勢者的歧視風波,引起有關大學品德教育的討論,更讓人憂心大學教育失去中心思想,淪為精英優越傲慢的養成所。 這讓人想起距今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在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重要演講。當時北京大學堂仍以培養未來官僚為主要職能,進北...

2023.05.31
社論--非核家園與核能選項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在台大與學生座談,被詢及台灣一旦遭封鎖,電力可能中斷時該如何因應?賴清德透露,目前相關單位正在規畫如何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在未來可緊急使用狀態,以備不時之需。賴清德這項談話被認為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鬆動,但民進黨隨後解釋,非核家園立場不變,這是在極端風險下所做的思考,...

2023.05.30
社論--台美貿易協定的新動向

台灣與美國自二○二二年六月起,展開了有關「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的協商與談判。該倡議涵蓋的範圍包括貿易便捷化、法規制定、農業、反貪汙、中小企業、數位貿易、勞工、環保、標準、國營企業、非市場經濟等議題。日前台美雙方已完成其中「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及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的協...

2023.05.29
社論--卡脖子與綁手腳

七大工業國組織(G7)廣島高峰會通過聯合聲明,共同決定針對供應鏈、半導體進行管制,從源頭遏制中國大陸的經濟脅迫作為。日本隨即宣布,從七月二十三日起,針對二十三種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出口採取限制措施。 日本的這一措施,表明將跟進美國與荷蘭實施全面的出口管制。由於日本對關鍵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的限制範圍擴大,...

2023.05.28
社論--企業選擇與產業政策

台灣企業近期成為國際投資的新焦點。受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邀請,前往官邸會談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會後發表聲明,表達繼熊本案後將持續投資日本的立場;另一受矚目的事件則發生在歐洲,擁有先進電池技術的輝能科技,成為法國總統馬克宏凡爾賽宮的貴賓,在敦克爾克投資五十二億歐元(約新台幣一千七百一十億元)的超級工廠,無...

2023.05.27
社論--歐盟反中調子趨軟 北亞北約出現苗頭

儘管美國一直有意將七大工業國組織(G7)打造成「經濟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且主辦這次G7領袖峰會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台海安全納入,然而,此次G7峰會共同聲明不再提及尋求與中國大陸「脫鉤」,而是改以「去風險化」,顯示G7國家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逐漸朝向務實主義。另據英國《泰晤士報》日前報導,一項布...

2023.05.26
社論--民主政治需要不斷學習

社論 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條件配合,這種制度是人類經過長時期奮鬥之後建立的,其運作的良窳繫於政府體制與選舉方式的妥善規畫、政黨遵奉民主的規範,也需要深厚的民主文化,更需要民眾的參與及學習。民主既然不是自古皆然的政治制度,也不是民眾生而有之的本能可以支撐,所以民主需要不斷精進,公民需要不斷提升素養,...

2023.05.25
社論--歧視與言論的邊界

社論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即將舉行,但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涉及歧視,如「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二學分」、「ㄐㄐ十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等爭議性政見,引爆輿論撻伐;事後該名同學在臉書發文致歉,校方也將懲處。但相關學生受教過程中,為何會有如此歧視偏見,卻引起各方的討論。 有人認為這是反諷文,是對成...

...
1 2
...
799
1 / 79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